《圆觉经》讲座(十二)/20110312
时间:2011年03月12日
地点:台北科技大学
主讲:智崇上师
纪录:张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欢迎大家来听《圆觉经》。在开始之前,让我们一起为日本大地震静默一分钟。
大家会感觉最近好像天灾地变的事情特别多,刚刚在纽西兰发生了地震,接着日本又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八点九级。我们知道地震级数的评量,比如说六级、七级、八级的地震,这之间的差异是什么?你不要以为六到七只差了一级,就是相差一倍;事实上这个七是指数,所以相差是十倍,七级的地震就是六级的十倍大;八级就是六级的一百倍。纽西兰地震是六点四,现在是八点九,所以规模应该算是大了五百倍,那个强度是很大的。
大家会觉得,是不是现在面临世界末日了,所以天灾地变这么多。我认为不是,原因在于我们的通讯发达了。譬如说,在一百年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时我们也是住在台湾;这两个大地震我们绝对不会知道,完全没有感觉。现在我们之所以知道,而且就在电视上看到了地震的画面,那是因为通讯太发达的关系。我认为地球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特别的灾变。特别的是,人类的通讯发达了。没有现代通讯的话,这些事情我们住在台湾的人根本不会知道,等于是没有发生。现在好像都历历在目,原因就是通讯发达了;不是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我们的通讯发达了。所以不要因为通讯发达了,而认为世界末日要到了,跟这个没有关系的。既然我们知道了,我们还是以祈愿的心情,静默一分钟,表达我们的心意。
大家现在翻到《圆觉经》〈贤善品第十二〉。这是最后一品,今天我们把这一品讲完,《圆觉经》就讲完了。
我们先看经文:「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个时候,贤善首菩萨就在很多听众当中,从座位上站起来,到了佛前。在佛的足前顶礼,之后右绕三匝;就是绕着佛,顺时钟绕了三圈。「长跪叉手」长跪是单膝跪地,叉手就是右手握拳在胸前一比,这是祂们在讲经那时候流行的礼节。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也还保有这个叉手的礼节。
贤善首菩萨就说:「大悲世尊,您为我们以及末世的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有哪些不思议事呢?就是前面一到十一品里面讲的内容。接着祂就再问:「世尊!此大乘教,」这个《圆觉经》的这个教法,这是大乘教,「名字何等?」这部经的名字是什么?「云何奉持?」如何去奉持?也就是如何去遵守、修习?「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众生来修这一部经的时候,他会得到什么功德?
「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像这样奉持、修持这部经的人,我如何去保护他、护持他?「流布此教」,把这个经传播出去,「至于何地?」到什么地方?「作是语已,五体投地,」这么讲了以后,祂就「五体投地」做大礼拜,「如是三请,终而复始。」连续这么请求了三次。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个时候,世尊就告诉贤善首菩萨,说「善哉!善哉!」就是我们现在说很好!很好!「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你们能够为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来问如来,祂讲的这一部经,当时开示的内容;以及修持会得到什么功德?祂的名字是什么?你好好的听,我为你讲解。「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贤善首菩萨,就尊奉、接受世尊的教诲,大众也静静的来听。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一个恒河就有很多沙了,还要百千万亿个恒河的沙,那就是很多很多、数不完的沙。这个经是百千万亿恒河沙数,这么多、数不完的佛,祂们所说的。不只是世尊释迦牟尼佛说而已,所有一切无量的佛都说这部经。「三世如来之所守护」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的佛都会守护这部经的。「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方所有的菩萨都会来遵循这部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是十二部经最重要的眼目。一个人的眼目,就是他最重要的窗口,《圆觉经》是十二部经的清净的窗口。
什么是十二部经?后面有注解。我们看到注解:「十二部经,为佛说一切经中文相体裁。」就是它的分类,它文字的叙述,格式、体裁共分成十二个种类,这十二种类就叫部,就是十二部,部门、部类。「不可做部意解,其后恐人误会,改译为十二分教。」就是十二类的意思。哪十二类呢?一就是修多罗,此云「契经」;二祇夜,此云「应颂」,亦云「重颂」,即长行中之偈颂,就是比较长的赞颂的偈子。三和伽罗那,此云「记别」亦云「授记」,世尊记别、授记,就是授记祂的弟子未来的事情,他未来会做什么佛、名字叫什么等等。四伽陀,此云「讽颂」亦云「孤起」,不依长行而作之颂,就是比较短的颂。五优陀那,此云「自说」,世尊不待请问,自己就说的,如《阿弥陀经》。六尼陀那,此云「缘起」亦云「因缘」,世尊说法之因缘。祂某一段,说某一件事情的因缘故事。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诸经中说譬喻者,就是举很多例子,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就是说诸弟子的过去世的事情。九阇陀伽,此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事,祂自己过去世的事情。十毗佛略,此云「方广」,诸经中说广大甚深之法,那就是方广。我们这部经叫《大方广圆觉经》就是很深很广的法。十一阿浮陀达摩,此云「未曾有」,诸经中说最胜殊特之法,及现不可思议之事者。我们下一个月要讲《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这个就是未曾有。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议」,或世尊说、或弟子说,那就是论说。就是这十二种。所谓十二部,意思就是所有的佛经,依照以上的方式来分类,总计有十二部。另外还有别的分法,就是从祂怎么出生,怎么住在皇宫,然后又去出家修道,又在菩提树下成道。成道了以后又降魔,然后传法度众生,到最后般涅槃,按照这些事情发生的次序来分类,也有十二种。所以,这十二部就是全部的佛经的意思。
这一个经的名字是什么呢?「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祂的名称,应该是叫《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我们现在所用的《大方广圆觉经》是简略的,祂是《圆觉陀罗尼》。大方广,就是又深又广的,圆觉代表入解脱门之后再出菩提路,圆满了十三地的修行。所以这个圆觉不只是指觉性,因为觉性还没出菩提路,还没有在这个世间历练、圆满成功。圆觉是要这个觉性出世之后,再入到世间历练、而且圆满成功了,是这样的情形;这情形是十三地菩萨,这样还不够,还要做到了圆觉陀罗尼。陀罗尼就是我们所谓的咒,因为咒听起来,好像只是念一个咒语;其实咒到最深就叫陀罗尼,这是一种很深的三昧。圆觉陀罗尼三昧的一个境界、一个状态。所以这个经,祂的名字第一个就是《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我们在开始第一品的时候,特别就讲到什么是陀罗尼,对陀罗尼做过说明。
「亦名『修多罗了义』」;修多罗就是奥义智慧,也就是佛意。刚才也提到,十二部里面,修多罗就是契经,很重要的经;「亦名『秘密王三昧』」这个秘密,就是没有办法说的、无法说的、这个无法说里面的王,祂是进入了三昧的状态的。关于三昧,在前面文殊菩萨品的一开头,我们就特别对三昧做过讲解了,这里的三昧,跟前面讲的三昧意思是类似的。秘密王三昧,就是所谓的不可说的意思,不是语言可以说的,超乎语言了;不但超乎语言,也超乎意识心,不是我们意识心可以想的,是你想都没有办法想的。反正能够被你想得到的,就一定不会是祂。这里也含有密宗那个密的意义在里面,所以这部经是在讲那个秘密的。
「亦名『如来决定境界』」,意思就是说,这部经可以决定,你现在的境界是不是如来的境界。也可以说这部经要讲的境界,全部是如来的境界,不是菩萨的境界、不是辟支佛的境界、不是罗汉的境界,当然更不是凡夫的境界。这部经讲的,都是如来的境界,而且是在决定,你的境界是不是如来境界。你就知道这部《圆觉经》的高度了。
这几个经名,其实都含摄了经的内容,『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修多罗了义』、『秘密王三昧』、『如来决定境界』,这几个名词、名称,你都要奉持。还有一个,「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藏就是宝藏,一个宝库的意思,如来的宝库,『如来藏自性差别』祂的自性的差别,为什么不用法性差别?因为这部经要给的对象,用自性比较适合。
世尊原先讲这部经的时候,预计要给的对象,还不能用到法性,用自性比较适合。所以祂在定这个经的名称的时候,对于要给什么样程度的对象,祂都已经考量过了。不过我认为,在释迦佛还没有给我特别的教导之前,『如来藏自性差别』对我来讲是适合的;但是祂特别给了我教导以后,『如来藏法性差别』对我来讲是可以的。所以,祂在定这个名字的时候,不是随…
《《圆觉经》讲座 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