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之一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一)

  时间:2011年04月09日

  地点:台北科技大学

  主讲:智崇上师

  纪录:张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我们今天要讲《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我想就这部经的内容来做解说,而不会照着经文逐字讲解。

  

  当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正教导弟子们学佛、给他们讲经说法。那时,祂告诉目犍连:「你现在到我父亲那边去。」那是另外一国──释迦国。到祂父亲那边去做什么呢?那时候祂的儿子罗

  罗才九岁。祂说:「目犍连,你到我父亲那里去,把我儿子罗

  罗带来做小和尚。」祂要儿子来学佛,来做小沙弥。「顺便也跟我父亲、还有我姨妈,」因为世尊出生以后,祂的母亲就过世了,祂是由姨妈养大的。「还有三叔父那边,帮我去问候一下。也帮我安慰一下罗

  罗的母亲耶输陀罗。」目的是希望她把儿子罗

  罗放出来,让他出家做小沙弥。

  

  目犍连得到了这个指示,就立刻入定;比坐飞机还快,以神通一下子就到了净饭王那里。就问候净饭王:「您现在身体好吗?睡觉睡得好吗?」也问候世尊的姨妈波阇波提,这个时候她已经是皇后了。然后又问候佛的三叔父。目犍连一到释迦国,佛的太太耶输陀罗就得到消息:「世尊派使者来了。」所以她就派人去探听消息:「来意如何?」到底来做什么的?她派去的人打探了消息,就回去跟她报告说:「想把您的儿子罗

  罗,带去做小沙弥喔!」她一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就赶快把她的小孩,藏在那最高的楼上;把所有的门窗统统关闭起来,还派人在她住的宫殿监视着。这时候,目犍连到了耶输陀罗住的地方;结果看见门关着、窗也关着,没有人来通报一下。

  

  目犍连可不是简单的人物,祂心想:「我这就进不去了吗?」于是马上入定,来到了这个高楼上,一下子就出现在耶输陀罗的前面。耶输陀罗一看到目犍连来了,也感觉不好意思,就站起来恭敬地问讯。然后就问说:「你从这么远来,辛苦不辛苦啊?」又问:「太子现在好不好啊?现在度众生辛不辛苦啊?」然后就问有什么事情吗?目犍连告诉她说,罗

  罗已经九岁了,佛陀想要带祂去学佛,做小沙弥。

  

  目犍连说:「您们母子这种恩爱,在一起这种快乐,是很短暂的;死后轮回,互相都不认识的。下一世不管你到哪一道,互相见面也不认识的;也不晓得您是母亲,我是您的儿子,都不会认识的;这样子在轮回生死中是很辛苦的。如果我们暂时舍掉这短暂的快乐,让他到佛陀这边学佛,学成以后就会了生脱死,证入涅槃;这个时候,他就能够回来度您,让您也了生脱死。这样子才是幸福的。」

  

  可是耶输陀罗听不进去,目犍连反复这么讲,她就是听不进去。她跟目犍连说:「以前释迦太子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娶我为妻;我做了祂的妻子,侍奉祂像侍奉天神一样。我没有做错什么事啊!我都做得很好。可是这样的好日子,过不到三年,祂就逃出宫殿去修行了。宫廷的这种幸福快乐,祂也不要了。那时候净饭王还派人去接祂回来,祂不但不回来,还把跟去的车匿和白马统统送还了。然后就在田野里面过着隐居的修行生活。把鹿皮在身上披一披、围一围就当作是穿衣服了,吃饭也是随便乱吃,过这样的日子。祂说:『我成佛了,就会回来。』好啦,六年过了以后,祂成佛了,也回来了。可是都不回到我们国家,也不来见一下亲人,还是远离父母,住在其他的地方。现在就在舍卫国那边住。」

  

  她说:「这个时候,我们母子两个怎么办?好像被人遗弃一样,没有人要。」这时候他们觉得生不如死,过得很辛苦,抱恨勉强活下来。「这样子做人,还不如猪狗,那真是倒楣啊!祂这样子对待我,现在还派使者来,要把我的儿子带走,真是岂有此理!不是说成佛了,要慈悲的吗?慈悲不是要给人家幸福吗?怎么把我们母子拆散?这个痛苦对我们母子来说,真是苦中之苦啊!,这算是哪门子的慈悲?你就把我的话回报给佛陀吧!」

  

  目犍连听了以后,傻眼了;只能重复前面讲过的话,又再找些理由来讲一讲、劝一劝。当然耶输陀罗根本听不进去嘛,听不进去怎么办呢?没有办法,目犍连只好又回到净饭王、波阇波提那边去诉苦。把劝谏碰壁的事诉说一番。净饭王听了之后说:「唉呀!我这个媳妇,是个愚痴的女人,不懂得道理。」所以就派波阇波提说:「你去开导她一下,跟她说一说。」波阇波提就带了随从一起去了。到那里见面之后,跟耶输陀罗反复讲的还是那一套道理。

  

  他们重复世尊带来的话:「这样比较好啊!你现在的恩爱是短暂的,以后会有长期、永恒的幸福。你们应该学佛,这样才能够解除生死轮回的苦。你现在是幸福啦,但是人总是要死的,死了以后再投胎,也不知道会到会轮回到哪一道;就算你们在同一道,彼此见了面也不会认识,也不会晓得你是我母亲、我是你儿子,旧日的恩爱早就没有了,完全都不认识的。但是你学了佛以后,就会了生脱死,就能解除生老病死的苦,会证入涅槃,不会陷入这种状况。这个时候你也不需要修行,你儿子修成了,一定会来度他母亲的。」

  

  这些话耶输陀罗根本就听不进去,反而跟波阇波提说:「我当时还没有出嫁的时候,有八国的国王都来提亲,想要娶我的。当时是我父母不答应,所以没有嫁。」意思是,我又不是嫁不出去,「后来释迦太子来了,祂的才艺过人,我的父母看祂这个女婿不错,所以把我许配给祂。那个时候,释迦太子已经知道自己要出家修行了,为什么还要娶我?」开始责怪了:你明明知道你是要出家的,你娶我干什么?

  

  所以她说:「人娶了媳妇以后就是要恩爱相好嘛!祂又是太子,就是要生出下一代的太子,然后兴荣国家,承接王位,国家才能安定嘛!我们万世相承,国运昌隆,把这个王位世世代代传下去,这样才是正理啊。祂自己不照这样子做,还要把我的儿子也带走,那国家以后的王位,谁来继承啊?父子都出家了,那我们国家王位的继承,不是就断绝了吗?祂这是什么意思啊?」皇后听到这番话,也跟着傻眼了,一时讲不出话来;后面就接不下去了。

  

  还好,佛陀还是有办法的。祂马上就化身一个释迦牟尼,到了耶输陀罗这里。祂们的神通力都很大的,而其他人看到这种神通力也没有被吓到,好像这是家常便饭一样。目犍连也都有这种本事,大家司空见惯,感觉也没有什么稀奇。这个时候,佛陀一变就来到耶输陀罗这里。祂在空中对耶输陀罗说:「你忘掉过去所发的誓了吗?」祂提醒她。佛陀说:「过去我还是做菩萨的时候,拿钱向你买莲花,供上定光如来,上定光佛。」那时耶输陀罗就表示,要做祂的妻子,不但这一世要跟祂做夫妻,而且世世都要跟祂做夫妻。

  

  佛陀说:「我当时是不同意的,我们是菩萨,人家要我施舍什么,我就施舍什么。我所有的东西都会布施的,」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菩萨都是把妻子、儿女、什么头目脑髓啦,都可以布施的,财产、王位也一样,你要我就给你。祂说:「我是修菩萨乘的,我什么东西都会布施,你要做我妻子,你要小心,我也会把你布施掉的。我的财产、王位,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布施。你受得了吗?」

  

  「你当时就发誓说:我受得了,无论你要布施什么,我全部听你的。」祂说:「你当时发过这样子的誓,我才娶你的,所以这一生又做了夫妻。现在我要布施了,只是把你儿子带过来而已,还没有把你布施出去,怎么你都忘记啦?」这时耶输陀罗一下子就清清楚楚记得了,当时发的誓、说的事情,就像是昨天说的话,清清楚楚都记得。马上就向目犍连道歉忏悔说:「对不起!」接着去把儿子带来,把儿子的手放在目犍连的手上说:「你带去吧!」可是还是哭得一塌糊涂,还是舍不得。

  

  罗

  罗看到母亲这么痛苦,就跪下来对他妈妈说:「您不要伤心,见了爸爸以后,我就会回来的。」就这样安慰她。这个时候,净饭王也想要安慰一下耶输陀罗,就说:「这样吧,让我们国家里面这些有钱人,都把儿子也捐出来,陪我这个小太子一起去学佛。」他国家里面的这些富豪,很高兴有这个殊荣,所以就有五十个小孩,跟罗

  罗差不多年纪的,陪着一起去学佛,做小沙弥。净饭王的用意,是想要安慰一下耶输陀罗:「不是只有你的儿子啦,你看大家都一起学佛,这是很光荣的事情。」带去了以后,就请阿难给这五十一个小沙弥们剃头,然后请舍利弗做他们的和上;又请目犍连做他们的阿阇梨,阿阇梨主要是传戒的,教他们守戒,就这么开始学佛了。

  

  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一听说佛陀的儿子也来学佛,来做小沙弥了,就想来看一看。他不是一个人来,皇后、宫女、侍卫、侍从,还有一些婆罗门居士、长老,大家都一起来佛陀这边探望。他们名义上是来探望佛,其实心里是想要看看佛陀的儿子长什么样子。佛知道他们来拜访,请他们坐定了之后,就是大家盘腿坐在圃团上。佛陀一看时机不错,就想要为他们说法。「啊!你们难得来,我就说法给你们听。」这个波斯匿王一听佛要说法,就说:「我身体不好,坐不住呀!」佛陀的儿子还没有看到,就想要回去了。

  

  佛陀说:「你坐一下,坐一下不辛苦的,这个算什么辛苦?真正的辛苦是在三恶道,那个才算辛苦。你是有福报的人,身为国王,吃穿都很富足,进出都有车马随从,脚都沾不到地的,怎么会辛苦呢?」因为祂知道,波斯匿王想要看祂儿子,所以就把那些小沙弥统统叫来。

  

  罗

  罗刚来的时候,佛陀根本对他没办法,他整天爱玩,听法也不要听。佛陀告诫他好几次,说也没用,拿他没办法。所以这一回,召来了以后,就对罗

  罗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遇佛更难,成道更难。你现在都有了,怎么你不好好学呢?」一…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之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