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之一▪P2

  ..续本文上一页见面就这么讲。罗

  罗就跟他父亲讲:「这个佛法太高深了,我是小孩子,听不懂啦!怎么能够听得懂您这么高深的佛法呢?我也听了啦,可是听了就忘,没办法,白费精神,学也没有用。我现在年纪小,等我年纪大的时候,心能够安定下来,那时就能够好好学了。」

  

  佛陀就跟他说:「万物都是无常的,人身也是无常的,你能够保证你自己可以长大吗?活到年纪大吗?」祂儿子就说:「我是不能保证啦,可是您是佛陀啊,您难道不能保您的儿子长大吗?」佛陀就回答说:「唉!我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还能保你啊?」罗

  罗就说:「那这个佛法学了、听了有什么用?连儿子的命都保不了,有什么用处?学它干什么啊?」

  

  这个时候,佛陀就跟他说:「对你的今生不见得能够保,可是对你的下一生,投生到其他道的时候,那就好处多多啦!这一生不见得看得出来有什么好处,可是当你下一辈子的时候就有好处了。你好好学,就不会堕三恶道,就不会受苦啦。而且你学了以后,至少可以得人天福报,这一生不见得有,但是下一生是一定有好处,好处多多的。同时你就会有智慧,就会学到般若智慧。这个般若智慧可好啦,祂就是最好的仙丹妙药呀!可以解你所有的苦,祂是甘露,是渡河的船,过河的桥,好处多多的。」说到这里,就引起了波斯匿王的兴趣。

  

  你看,前面整个这个过程,就是要让波斯匿王有兴趣。他看到这一幕:「原来这个小鬼还不想学,原来佛陀的儿子跟我们也差不多。」他看到这一幕,就看到了人性的那种可爱处,小孩子的可爱处。这个时候,他反而自己引起兴趣。「咦?般若智慧?这个是什么东东啊?」他前面一定也听过这个名称,可是不晓得这到底是什么含意,所以这个时候,就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就问佛陀:「般若智慧的含意是什么?」这就是佛陀要说法的机会了,他想要问什么是般若智慧,佛就告诉他:「好,你想要知道这个,我就说给你听吧,你好好安静来听,我告诉你什么是般若智慧。」就开始讲故事。

  

  祂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毗摩大国,这个毗摩大国有一座徙陀山,山里面有一个野干,被狮子王追猎,要吃它。这个野干惊惶的奔逃,一不小心就掉到一个井里面去了。掉到井里面出不来,当然那个狮子也吃不到它,这样经过了三天出不来,它就在那里安心的等死了。它在等死的时候,就说:『今天这个祸,唉!大概要死在这个井里面了。反正我野干早晚也是要死的,本来干脆就给狮子吃了就好了,现在掉到井里,还要慢慢的等死。我这个野干的身体是很脏的,反而把人家的井水弄脏了。当时因为害怕,就是贪生怕死,所以才会逃;现在想想,根本当时给狮子吃了不就好了,吃了就死了,死了以后就可以解除野干这一生的痛苦,就可以升天了。现在我也想通了,我就来向十方佛忏悔,我的心也已经净了,我前世所犯的罪,这么一死就把它还了,让我能够善业清净,以后常常遇到名师、遇到佛,能够好好修行。』它心里就这样子念。」

  

  野干是什么?野干是畜生道里面最低层的畜生。狮子当然也是畜生,野干是最低层的畜生,它是给狮子吃的。

  

  「这个野干这样子讲,它又向十方佛忏悔,希望以后能够遇到佛,世世都能够好好修行。它心里这么想的时候,这个心念就感动了玉皇大帝,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就听到,有人心里面这样念佛。一听到有人在心里面念佛,帝释天就全身毛发都竖起来,就感应了。这一感应,自己就忏悔:『唉呀,我做这个天帝,天天享受,耽溺在五欲淤泥当中,都不知道修行。』现在心里面感动了,就来看谁在念佛,祂以为念佛的就是佛。所以就从天上下来,一看井里面有一个野干,连人都不是,连狮子都不是,是个低层的畜生。帝释天是天上的国王,祂的层次当然比人间的国王还要高;一看是野干,祂心里就想:『这个圣贤,祂们都是变化无常,故意装成这种样子的。示现出这种邋遢、低贱的样子,来考验我们。』祂心里这样想:『这还是圣贤,还是佛。』把它当成佛来看待。」

  

  这个是重点。并不是你看到的对象,看起来是魔、还是畜生、还是野干;是你怎么看祂,你心里怎么看待祂。如果你看到佛,你心里觉得祂是魔,对你来讲那个就是魔。但是帝释天看到了野干,祂心里想:「那是圣贤,是佛。」所以祂还是把它当成圣贤、佛来对待。

  

  「所以帝释就对野干说:『不闻圣教旷大久,常处幽冥无师导,仁者向说非凡语,愿为诸天宣法教。』祂对它说:『喔,你说的话很高超,我已经很久没有得到佛陀的教诲了。希望你对天人,对我,对天帝说法。』希望它说法。这个时候,这个野干就在井底下,仰头看井上面的天帝,就回答祂说:『你是天帝,你怎么那么没教养啊?你怎么那么不知时宜,那么愚痴又骄傲?你要请法师说法,法师在井底下,你自己高高在上,这样子来请教,这叫做有礼貌吗?这个法是会帮助清净的人,你这么心怀贡高我慢,怎么跟你说法?』野干就训祂。」

  

  「天帝一听以后,马上就:『啊,惭愧惭愧!』祂同时还带了八万天人一起来,旁边那八万天人看了以后就好笑,『哈哈!您下来还被人家骂!』天帝说:『唉,你们不要笑,是我不好,是我做得不对。』惭愧了,所以就把祂的衣服当绳子放下去,让野干拉住祂的衣服,拉出这个井。拉出井以后,这些天人就向它跪拜,请求原谅,也请求它教导。祂们说:『我们天人,都陷在五欲的快乐当中,而荒废了修行。』希望它来教导祂们,为说苦空无常。」

  

  「野干在下面已经饿好久了,天人就变出甘露食请它吃。野干吃了东西以后就觉得:『唉呀!好幸福,怎么那么幸福。掉到井里面,本来要死掉的,怎么还有这么好的甘露食可以吃。』觉得很幸福。这时候,野干心里面就自我反省:『我是野干,有什么好幸福?现在能够得到天的甘露食,又逃出了这个井,就觉得幸福,到底幸福什么?我感觉到幸福,是保住了这个野干的命吗?被救出来很高兴,到底在高兴什么?如果我是为了保住性命而高兴,野干这个性命啊,是最倒楣的命,这么倒楣的命有什么好保,保住了有什么好庆幸?』」

  

  「何况它本来想,死掉的话,就可以解除了这个野干的命,然后还可以升天。结果现在这样,有什么好庆幸的?『那我在高兴什么啊?』从井里出来之后,它确实是高兴,但是高兴什么呢?它检讨了之后说:『啊,我懂了,我在欢喜可以宣教,可以宣扬、宣导佛法了。』它检讨自己的高兴,是高兴有机会宣导佛法。这些愚痴的天人,因为帝释的缘故,有了一分一毫的智慧,跟着帝释天一起来想要听闻佛法。所以它现在非常的高兴,有这个机会宣扬佛法,教导天人佛法就会有功德,它是高兴这个。」

  

  注意喔,这个检讨就是智慧。佛陀不是要解答波斯匿王的问题吗?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般若智?就是这个检讨。这个检讨就是般若智。祂没有说:「这个就是般若智。」但是祂说:「我要回答他,要告诉、教导波斯匿王,什么是般若智。」人们看到这里,常常会说:「咦?祂还没有解说什么是般若智啊?」这就是实例;问这个问题就是愚痴。说到这里你就该知道,这个就是举实例;真实的,什么是般若智,这个就是。

  

  这个野干会这样子检讨,在这个情况下,被天帝这么救出来,又吃了甘露食,然后想:「我为什么高兴?我为什么欢喜?」检讨以后,「喔,是因为有机会宣扬佛法,可以有功德了。我是高兴这个,不是高兴保住这个野干的命,逃过一劫又吃到天帝的甘露食。不是这个。」这就是智慧。如果牠想:「我好命,你看天都来救我,真幸福。」那就是愚痴。

  

  「接着它又再检讨:『我能够得到这样子的机会,是因为以前我的老师,给我的教导,让我有智慧,才得到这个好处的。』所以它立刻就念:『南无力我师,南无我师,南无般若,南无般若。』它自己就说:『我虽然因为做错了事,掉到这个恶趣当中,』『但是我犹识宿命,知其业缘,般若之力,使得我能够感动天,天神降下来救我,同时又让我有机会宣扬佛法。』」所以这一段就是智慧。

  

  你看,所谓般若智,就是会这样子检讨。这种检讨,我们一般人大概都会;这里比较难一点的,是它还识宿命。我们大概一投胎就出生了,不识宿命。它能够识得宿命,就是它能够知道过去世是什么,因为什么原因才堕入恶道;因为它以前学的那些佛法,它能够检讨,能够再继续行善。这个都是般若智。

  

  「这个时候,帝释就告诉诸天:『我们的老师,祂现在说这种话,一定要说法了,我们大家都来请祂说法,大家都跪下来,希望祂能说法开导天人。』野干看到天人殷勤的劝它,要请它说法,它心里更加高兴。这个野干并没有因为这样,就想:『你看,天帝都向我下跪求法,你看我多伟大,多有福气。』而想要找机会,找到别的野干吹吹牛。它完全没有这个反应。它告诉天帝:『记得以前请法,都要准备一个很好的、高高的座位,让法师坐在上面,这样子才庄严、才清净、才恭敬。法师登上那个高座说法,这个法才会有力量;因为你们用了恭敬的心来求法,就会得到这一种法的好处。如果你随随便便的,不恭敬、不尊重,跟你们讲法,这个法说下去,你们也得不到好处。』

  

  这些天人听了以后,就把衣服统统脱下来,迭在一起,就变成一个高座。野干就升座,开始说法,它说:『我今天要说法,是因为两个大因缘而说法,哪两个呢?一者说法开化天人得福无量。我这样一说法教导天人,可以得到无量的福,这是一个原因。二者为报施食恩。你们请我吃甘露食,我要报恩。要说法,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天帝听了以后,心中不服。『我把你从井里面救起来,救你一命,难道没有功劳吗?为什么不因为这样而说法呢?难道这样子救命的恩,比不上请你吃一顿…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之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