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講座 十二

  

《圓覺經》講座(十二)20110312

  

  時間:2011年03月12日

  地點:臺北科技大學

  主講:智崇上師

  紀錄:張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歡迎大家來聽《圓覺經》。在開始之前,讓我們一起爲日本大地震靜默一分鍾。

  

  大家會感覺最近好像天災地變的事情特別多,剛剛在紐西蘭發生了地震,接著日本又發生這麼大的地震,八點九級。我們知道地震級數的評量,比如說六級、七級、八級的地震,這之間的差異是什麼?你不要以爲六到七只差了一級,就是相差一倍;事實上這個七是指數,所以相差是十倍,七級的地震就是六級的十倍大;八級就是六級的一百倍。紐西蘭地震是六點四,現在是八點九,所以規模應該算是大了五百倍,那個強度是很大的。

  

  大家會覺得,是不是現在面臨世界末日了,所以天災地變這麼多。我認爲不是,原因在于我們的通訊發達了。譬如說,在一百年前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時我們也是住在臺灣;這兩個大地震我們絕對不會知道,完全沒有感覺。現在我們之所以知道,而且就在電視上看到了地震的畫面,那是因爲通訊太發達的關系。我認爲地球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特別的災變。特別的是,人類的通訊發達了。沒有現代通訊的話,這些事情我們住在臺灣的人根本不會知道,等于是沒有發生。現在好像都曆曆在目,原因就是通訊發達了;不是地球發生了什麼變化,是我們的通訊發達了。所以不要因爲通訊發達了,而認爲世界末日要到了,跟這個沒有關系的。既然我們知道了,我們還是以祈願的心情,靜默一分鍾,表達我們的心意。

  

  大家現在翻到《圓覺經》〈賢善品第十二〉。這是最後一品,今天我們把這一品講完,《圓覺經》就講完了。

  

  我們先看經文:「于是賢善首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爲我等及末世衆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雲何奉持?衆生修習得何功德?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這個時候,賢善首菩薩就在很多聽衆當中,從座位上站起來,到了佛前。在佛的足前頂禮,之後右繞叁匝;就是繞著佛,順時鍾繞了叁圈。「長跪叉手」長跪是單膝跪地,叉手就是右手握拳在胸前一比,這是祂們在講經那時候流行的禮節。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也還保有這個叉手的禮節。

  

  賢善首菩薩就說:「大悲世尊,您爲我們以及末世的衆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有哪些不思議事呢?就是前面一到十一品裏面講的內容。接著祂就再問:「世尊!此大乘教,」這個《圓覺經》的這個教法,這是大乘教,「名字何等?」這部經的名字是什麼?「雲何奉持?」如何去奉持?也就是如何去遵守、修習?「衆生修習得何功德?」衆生來修這一部經的時候,他會得到什麼功德?

  

  「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像這樣奉持、修持這部經的人,我如何去保護他、護持他?「流布此教」,把這個經傳播出去,「至于何地?」到什麼地方?「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這麼講了以後,祂就「五體投地」做大禮拜,「如是叁請,終而複始。」連續這麼請求了叁次。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這個時候,世尊就告訴賢善首菩薩,說「善哉!善哉!」就是我們現在說很好!很好!「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你們能夠爲菩薩以及末世的衆生,來問如來,祂講的這一部經,當時開示的內容;以及修持會得到什麼功德?祂的名字是什麼?你好好的聽,我爲你講解。「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這時賢善首菩薩,就尊奉、接受世尊的教誨,大衆也靜靜的來聽。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叁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皈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叁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一個恒河就有很多沙了,還要百千萬億個恒河的沙,那就是很多很多、數不完的沙。這個經是百千萬億恒河沙數,這麼多、數不完的佛,祂們所說的。不只是世尊釋迦牟尼佛說而已,所有一切無量的佛都說這部經。「叁世如來之所守護」叁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叁世所有的佛都會守護這部經的。「十方菩薩之所皈依」十方所有的菩薩都會來遵循這部經。「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是十二部經最重要的眼目。一個人的眼目,就是他最重要的窗口,《圓覺經》是十二部經的清淨的窗口。

  

  什麼是十二部經?後面有注解。我們看到注解:「十二部經,爲佛說一切經中文相體裁。」就是它的分類,它文字的敘述,格式、體裁共分成十二個種類,這十二種類就叫部,就是十二部,部門、部類。「不可做部意解,其後恐人誤會,改譯爲十二分教。」就是十二類的意思。哪十二類呢?一就是修多羅,此雲「契經」;二祇夜,此雲「應頌」,亦雲「重頌」,即長行中之偈頌,就是比較長的贊頌的偈子。叁和伽羅那,此雲「記別」亦雲「授記」,世尊記別、授記,就是授記祂的弟子未來的事情,他未來會做什麼佛、名字叫什麼等等。四伽陀,此雲「諷頌」亦雲「孤起」,不依長行而作之頌,就是比較短的頌。五優陀那,此雲「自說」,世尊不待請問,自己就說的,如《阿彌陀經》。六尼陀那,此雲「緣起」亦雲「因緣」,世尊說法之因緣。祂某一段,說某一件事情的因緣故事。七阿波陀那,此雲「譬喻」,諸經中說譬喻者,就是舉很多例子,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雲「本事」,就是說諸弟子的過去世的事情。九阇陀伽,此雲「本生」,佛說自身過去事,祂自己過去世的事情。十毗佛略,此雲「方廣」,諸經中說廣大甚深之法,那就是方廣。我們這部經叫《大方廣圓覺經》就是很深很廣的法。十一阿浮陀達摩,此雲「未曾有」,諸經中說最勝殊特之法,及現不可思議之事者。我們下一個月要講《佛說未曾有因緣經》,這個就是未曾有。十二優波提舍,此雲「論議」,或世尊說、或弟子說,那就是論說。就是這十二種。所謂十二部,意思就是所有的佛經,依照以上的方式來分類,總計有十二部。另外還有別的分法,就是從祂怎麼出生,怎麼住在皇宮,然後又去出家修道,又在菩提樹下成道。成道了以後又降魔,然後傳法度衆生,到最後般涅槃,按照這些事情發生的次序來分類,也有十二種。所以,這十二部就是全部的佛經的意思。

  

  這一個經的名字是什麼呢?「大方廣圓覺陀羅尼」祂的名稱,應該是叫《大方廣圓覺陀羅尼》。我們現在所用的《大方廣圓覺經》是簡略的,祂是《圓覺陀羅尼》。大方廣,就是又深又廣的,圓覺代表入解脫門之後再出菩提路,圓滿了十叁地的修行。所以這個圓覺不只是指覺性,因爲覺性還沒出菩提路,還沒有在這個世間曆練、圓滿成功。圓覺是要這個覺性出世之後,再入到世間曆練、而且圓滿成功了,是這樣的情形;這情形是十叁地菩薩,這樣還不夠,還要做到了圓覺陀羅尼。陀羅尼就是我們所謂的咒,因爲咒聽起來,好像只是念一個咒語;其實咒到最深就叫陀羅尼,這是一種很深的叁昧。圓覺陀羅尼叁昧的一個境界、一個狀態。所以這個經,祂的名字第一個就是《大方廣圓覺陀羅尼》,我們在開始第一品的時候,特別就講到什麼是陀羅尼,對陀羅尼做過說明。

  

  「亦名『修多羅了義』」;修多羅就是奧義智慧,也就是佛意。剛才也提到,十二部裏面,修多羅就是契經,很重要的經;「亦名『秘密王叁昧』」這個秘密,就是沒有辦法說的、無法說的、這個無法說裏面的王,祂是進入了叁昧的狀態的。關于叁昧,在前面文殊菩薩品的一開頭,我們就特別對叁昧做過講解了,這裏的叁昧,跟前面講的叁昧意思是類似的。秘密王叁昧,就是所謂的不可說的意思,不是語言可以說的,超乎語言了;不但超乎語言,也超乎意識心,不是我們意識心可以想的,是你想都沒有辦法想的。反正能夠被你想得到的,就一定不會是祂。這裏也含有密宗那個密的意義在裏面,所以這部經是在講那個秘密的。

  

  「亦名『如來決定境界』」,意思就是說,這部經可以決定,你現在的境界是不是如來的境界。也可以說這部經要講的境界,全部是如來的境界,不是菩薩的境界、不是辟支佛的境界、不是羅漢的境界,當然更不是凡夫的境界。這部經講的,都是如來的境界,而且是在決定,你的境界是不是如來境界。你就知道這部《圓覺經》的高度了。

  

  這幾個經名,其實都含攝了經的內容,『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修多羅了義』、『秘密王叁昧』、『如來決定境界』,這幾個名詞、名稱,你都要奉持。還有一個,「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藏就是寶藏,一個寶庫的意思,如來的寶庫,『如來藏自性差別』祂的自性的差別,爲什麼不用法性差別?因爲這部經要給的對象,用自性比較適合。

  

  世尊原先講這部經的時候,預計要給的對象,還不能用到法性,用自性比較適合。所以祂在定這個經的名稱的時候,對于要給什麼樣程度的對象,祂都已經考量過了。不過我認爲,在釋迦佛還沒有給我特別的教導之前,『如來藏自性差別』對我來講是適合的;但是祂特別給了我教導以後,『如來藏法性差別』對我來講是可以的。所以,祂在定這個名字的時候,不是隨…

《《圓覺經》講座 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