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体就「妄有缘气」,它就好像有了各种关连性;缘就是关连性,就是这个跟那个有关连、那个又跟什么有关连…,身体中间就是一层层有很多关连;也就是有很多连结、很多互动。这样子的关连就好像一股气,「于中积聚」就在这个六根里面汇集起来;这些缘气,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很多讯息,会给你很多感觉。你有六根,每一个根都会有感觉,那些就是缘气;那些感觉就聚拢起来了。
「似有缘相,」好像有很多相互关连的相,这个跟那个有关连、那个跟另外一个又有关连,层层关连的一种关连相;关连也是一个可以被你感觉的对象,那个就是缘相。我们也会连贯出很多逻辑、很多道理,或者厘出一些说法、一种想象,这些都是缘气,就会聚积在那里。「假名为心」这个就是我们以为的识心。这些是不是很实际呢?我们实际上就是这个状况,这就是在讲我们的心理反应,或者是情绪反应、感情反应,彼此层层相连,这个跟那个有关系、那个跟别个有关系…,都是互有关连,这个就是缘。
我们也可以用电脑来比喻,电脑硬体里面灌进了软体、各种作业系统,然后又放了好多资讯,这些就好比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会收集好多好多资讯、影像、知识、经验、学问,然后呢?就在那里想东想西,这些就是缘相。「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这个时候我们就说这些缘相是识心,我们称它为心,指的是识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个似有缘气缘相呈现的假名为心;那么如果没有六尘,这个心就不能存在。也可以说,这一个虚妄的心,这样的识心,是由六尘的影像组起来的,如果没有六尘的影像,就没有办法组成这样子的心。
「四大分解,无尘可得」;六尘也是由四大组起来的,如果把四大拆开了,六尘也就不见了。什么是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用我们现在的话,原子、分子拆开了就是色尘;再把这个色尘拆散,你只要拆到基本粒子,它的寿命都很短,一下子就没有了,还是空的。所有的这些基本粒子,寿命都很短,短得不得了,比一秒的10-10还要短;你只要把它拆到那里,一定就是全部不见了,一定是没有的。所以,世尊说的这些话用到现在还是正确的,「四大分解,无尘可得」尘就没有了。「于中缘尘,各归散灭」那些因尘而互有连结的各种关系、关连,当然也不存在、也没有了,六尘全部都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你这个缘心,终究是没有了、是不存在的。到这里就说明了,心不存在,身体也是不存在的。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众生的幻身没有了,幻心也就没有了;「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也没有了;「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也没有了;「幻灭灭故」连幻灭都没有了,「非幻不灭」只有那个不幻的,祂不会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就好像一面镜子,上面有一层污垢,你把那些灰尘、污垢磨掉、擦掉;「垢尽明现」,垢──那些幻垢、脏东西清理掉以后,明──镜子的光亮就显现出来了;那个显出来的明亮,就是不幻的部分。「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所以你现在就会知道啦,身体也好,心也好,都是幻垢;就好像明镜上的污垢一样。「垢相永灭,」把染污的幻垢除掉了,「十方清净」就全部清净了。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就好像一颗大的珍珠放在这边,就是一个圆的、很亮的、光亮的球,周围的影像都会在这个珍珠上看得到,「随方各现」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影像。「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愚昧的人就认为,这一个珠子里面真的有各种东西,以为那些影像都是真的。这跟我们看电视也差不多,电视萤幕里什么都有,我们知道那是电视,它只是映象。可是愚痴的就不知道,还以为珠子的影像是真的。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我们的圆觉净性,就好像那颗珍珠,珍珠上出现的影像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身和心,各种身和心的形象都出现在圆觉净性这样的摩尼宝珠里面。
彼愚痴者就说:「唉呀!这个圆觉净性里面有身和心,是实有耶!它不是幻相,它是真的。」你以为那是真的话,就跟看到珍珠表面有各种影像,就说影像都在里面,是真的有,是一样的愚痴。这样的譬喻非常清楚,也很简单,就算你们没有开悟,也可以听得懂。就好像我拿镜子给你们看,你看见自己在里面,一翻过来发现里面没有,可是看起来就是有。世尊就说:「你所看见的自己的身和心,其实都是净圆觉摩尼宝珠里面的影像,不是真的。」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如果你把身、心都当成是真的,就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幻化,离不开的;所以身、心这两个幻垢,「对离」就是两个互相冲消,「说名菩萨」就是菩萨。「垢尽对除」这个幻垢你把它冲消了,「即无对垢及说名者」。为什么身、心幻垢是对除的呢?你在除的时候,要把这个幻垢除掉,一定是用你的心去除,但实际上你的心本身也是幻,所以是对除;这么一对消,真的除掉的话,两个都不见了,「垢尽对除」;「即无对垢」不但没有身心这两个幻垢,也没有说名者,连「谁在消除」的这个「谁?」都没有了。「说名者」就代表了知道这件事情的能知,那个能知也不见了、也不存在了,这样才是彻底的。
这个地方很讲得深喔!要用心体会:「及说名者」所谓说名者,就是我常讲的能知,就是能说者;能知也没有了。到这个时候,能知就怎么样?就也不可以被你知道,也是不可以说的,只要你想到的、说出来的,都是假的。连想都不可以想,被你想到的就不是!这个能知也把它消除,就是「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能够做到这里,菩萨与末世众生,就证得诸幻灭影像,喔!原来这些都是幻化的,全都是幻化的。「尔时便得无方清净」,这个时候,就得到没有方向的、没有方位的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修行者感觉到的是没有边际的空间。「觉所显发」你感觉到了,那是能知显发的感受,这样就是所谓的「觉圆明」,这样子,你的觉性就圆明了。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觉圆明了,就显得你的心清净;所有的身心幻垢都不存在、都没有了,都没有的时候,你的心才显得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你的心清净了,你看见的尘──见尘就是色尘,你看见的色尘清净了;咦,尘怎么又出来了?六尘、色尘本来就是幻垢嘛,本来是幻垢的这个尘,现在看见的就变成清净了;这个时候才能够清净呀!
「见清净故,眼根清净;」你能够见的就是色尘,见到这个尘是清净的,因此你的看、你的见本身也就清净了;你的见能够清净,就使得你的眼根清净了。这个眼根是身体的六根之一,眼根就清净了。你看!这个回来的力量;当你的幻一消除,幻灭消灭了,「非幻不灭」那个非幻不灭就呈现出来,色尘清净了、见清净了、眼根也清净了。
「根清净故,眼识清净;」眼识是属于心的一部份,是前面讲的那个妄心的一部份;眼识这个识心就清净了。「识清净故,闻尘清净;」眼识清净了,耳根听到的声尘也会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听闻到那个声尘是清净的,因为你的闻本身是清净的,所以听闻那个能力,耳根的功能也就清净了。再接下来,耳根清净故,耳识清净,就觉这个尘都清净了。「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这样做下去,六根、六尘、六识都变清净了。本来这六根、六尘、六识都是身心幻垢,现在都变清净了。
这里就在讲修行渐次,这么想就是修行,一步一步做到这里,幻垢一除了以后,这些根、尘、识都变清净了。「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哇!四大又回头清净了。「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十二处就是六根、六尘。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二十五有就指这些可以居住的地点、位置;居处有二十五种,我们人类是地居,居住在土地上,这是一种;还有空居,可以住在空中;还有云居,住在云上;还有水居,住在水上……各式各样的有二十五种,全部清净了;居住的世界都清净了。
「彼清净故」这些地方,这些环境都清净了,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这些都是佛法,也统统清净了,「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所有一切佛法都清净。而这个清净是从哪里开始?就是从离幻开始!一离幻,非幻不灭;不灭的就是这些清净,全部一切清净。
这样子做以后要再继续扩大;「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
《《圆觉经》讲座 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