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鼻清净 于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种种悉闻知
须曼那阇提 多摩罗栴檀 沈水及桂香 种种华果香
及知众生香 男子女人香 说法者远住 闻香知所在
大势转轮王 小转轮及子 群臣诸宫人 闻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宝 及地中宝藏 转轮王宝女 闻香知所在
诸人严身具 衣服及璎珞 种种所涂香 闻香知其身
诸天若行坐 游戏及神变 持是法华者 闻香悉能知
诸树华果实 及酥油香气 持经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诸山深险处 栴檀树华敷 众生在中者 闻香悉能知
铁围山大海 地中诸众生 持经者闻香 悉知其所在
阿修罗男女 及其诸眷属 斗诤游戏时 闻香皆能知
旷野险隘处 师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闻香知所在
若有怀妊者 未辨其男女 无根及非人 闻香悉能知
以闻香力故 知其初怀妊 成就不成就 安乐产福子
以闻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痴恚心 亦知修善者
地中众伏藏 金银诸珍宝 铜器之所盛 闻香悉能知
种种诸璎珞 无能识其价 闻香知贵贱 出处及所在
天上诸华等 曼陀曼殊沙 波利质多树 闻香悉能知
天上诸宫殿 上中下差别 众宝华庄严 闻香悉能知
天园林胜殿 诸观妙法堂 在中而娱乐 闻香悉能知
诸天若听法 或受五欲时 来往行坐卧 闻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 好华香庄严 周旋游戏时 闻香悉能知
如是展转上 乃至于梵世 入禅出禅者 闻香悉能知
光音
净天 乃至于有顶 初生及退没 闻香悉能知
诸比丘众等 于法常精进 若坐若经行 及读诵经典
或在林树下 专精而坐禅 持经者闻香 悉知其所在
菩萨志坚固 坐禅若读诵 或为人说法 闻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众而说法 闻香悉能知
众生在佛前 闻经皆欢喜 如法而修行 闻香悉能知
虽未得菩萨 无漏法生鼻 而是持经者 先得此鼻相」
他还没有得到无漏的,也就是他那个鼻根归元并没有成功,还没做到。但是,他已经先得到了。因为这一部经,祂是对这一个罗汉乘讲的,所以,祂就会说,
「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讲这个无漏法生的鼻,用菩萨乘和佛乘的话来讲的话,所谓「无漏法生鼻」就是,你的那个鼻根归元还没有成功,还没有做到。但是,已经得到这些鼻相了。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闻是深妙音声,有所演说,言论次第,皆悉来听。及诸龙、龙女、夜叉、夜叉女、干闼婆、干闼婆女、阿修罗、阿修罗女、迦楼罗、迦楼罗女、紧那罗、紧那罗女、摩
罗伽、摩
罗伽女,为听法故,皆来亲近,恭敬供养。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转轮王、大转轮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乘其宫殿,俱来听法。以是菩萨善说法故,婆罗门居士、国内人民,尽其形寿,随侍供养。又,诸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常乐见之。是人所在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于深妙法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舌根净 终不受恶味 其有所食啖 悉皆成甘露
以深净妙声 于大众说法 以诸因缘喻 引导众生心
闻者皆欢喜 设诸上供养 诸天龙夜叉 及阿修罗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来听法 是说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满三千界 随意即能至 大小转轮王 及千子眷属
合掌恭敬心 常来听受法 诸天龙夜叉 罗剎毗舍阇
「罗剎毗舍阇」就是专门吸人精气的那些鬼。
亦以欢喜心 常乐来供养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诸天众 常来至其所 诸佛及弟子 闻其说法音
常念而守护 或时为现身」
这是舌根这一边的功德,就像这样子。「舌根」的话,舌就是两个用途,一个是拿来说话,一个就是拿来吃东西,这两种都有了。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都会在他的身中现出来,他的身就好像三千大千世界。
『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及其中众生,悉于中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所有及众生,悉于中现;若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说法,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持法华者 其身甚清净 如彼净琉璃 众生皆喜见
又如净明镜 悉见诸色像 菩萨于净身 皆见世所有
唯独自明了 余人所不见 三千世界中 一切诸群萌
就是他自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身体,就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形象都呈现在他的身中,但是,他自己知道,别人看不见。
天人阿修罗 地狱鬼畜生 如是诸色像 皆于身中现
诸天等宫殿 乃至于有顶 铁围及弥楼 摩诃弥楼山
诸大海水等 皆于身中现 诸佛及声闻 佛子菩萨等
若独若在众 说法悉皆现 虽未得无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净常体 一切于中现」
这是身根。再来,是最后一根了。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意清净 明利无浊秽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乃至闻一偈 通达无量义 次第如法说 月四月至岁
是世界内外 一切诸众生 若天龙及人 夜叉鬼神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种 持法华之报 一时皆悉知
十方无数佛 百福庄严相 为众生说法 悉闻能受持
思惟无量义 说法亦无量 终始不忘错 以持法华故
悉知诸法相 随义识次第 达名字语言 如所知演说
此人有所说 皆是先佛法 以演此法故 于众无所畏
持法华经者 意根净若斯 虽未得无漏 先有如是相
是人持此经 安住希有地 为一切众生 欢喜而爱敬
能以千万种 善巧之语言 分别而说法 持法华经故」
意根就到这样子的状况。
现场问答
问:我有邀约他来听,可是他不来,那我还有没有功德?
答:这边经里面讲的是,那个功德,是讲那个有来的,邀约有来得到的功德。至于那个没来的,有没有功德呢?应该也有,但是,不是祂经文里面讲的那么多,功德应该还是有的。
问:除邀约对方来听闻佛经之外,我该如何随喜;如何随力演说内容?
答:应该说,你懂了多少就讲多少,你会多少就讲多少,就你听懂的讲,也没有要你做你不会的,就是你听懂的。可能你会有一个疑问说,也许我懂错了呢?没关系,你认为对就行,你认为听到的是这样。至于你怀疑:我到底是不是讲对的呢?我如果讲错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不会,你只要认为你是懂的就讲。如果你自己还有怀疑说,我这样讲了到底对还是不对?那表示你还没有弄懂。就是你心里面怎么觉得就是什么。
问:经文第216页倒数第三行,何谓梵世?
答:梵世指的就是梵天,就是梵王天的那个梵天。
问:我观想明点,那个明点可以化成是莲师还是智崇上师?
答:你不要管,祂化成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你搞的。你搞的,是你造作的,祂自己变成什么就是什么。
问:持《法华经》有如是功德,即便是业报很重也是如此吗?
答:应该说也是如此。因为如果你能够持《法华经》,表示业报已经不重了。如果你的业报真的很重,你不可能持《法华经》的。你自己不会持《法华经》,看到《法华经》就讨厌。所以,你愿意持,也已经在持,这个已经表示业报已经不重了。
问:如果以「十二因缘」来解释这些下一生、下一世的功德,等同于无明以下的哪一种层次呢?还是这其中是否有关连?
答:这个问题,我觉得问题本身不太对。我不知道在问什么,我看不懂。下一世就是下一世,为什么要跟「十二因缘」有关连呢,而且还要跟「十二因缘」的哪一个层次,没有关系呀!我不知道这个,这个问题,我关连不起来。
《《法华经》讲座 十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