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华经》讲座 十一

  

圆觉讲座《妙法莲华经》(十一)

  时间:2012年08月11日

  地点: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大楼201演讲厅

  主讲:智崇上师

  纪录:张春美

  整理:郭藤辉、梁玉明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同样的话连续说三次,佛觉得他们不相信。所以,一再地告诫,我说的都是诚实、真诚的话。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这是接着上一品。上一品说过,怎么会有一个父亲是这么年轻,而他的儿子是百岁老人,这样子的疑问。什么原因呢?希望世尊告诉他们。这个世尊就会想:我这样说,他们会相信吗?所以,祂一再的说:「我接下来说的,都是真的,不是假话。」说了三次。说了三次之后,祂还是不接着说。所以,弥勒菩萨就说:「我们会相信您,请您说,我们会相信。」也这么说了三次,然后又再说:「我们会相信您说的。」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这时他才要把真的秘密讲出来,就是要把真正的东西揭露了。

  「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世间的天就是天神,或者人、阿修罗,大家都以为我释迦牟尼佛,从释家族的皇宫里面出来,到伽耶城不远的一个地方,做了道场,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祂说,我成佛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子,其实,我早就在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那由他,就是很大数目的单位,已经大到是无量,再加上无量无边。那么长久以来就已经成佛。不是你们所知道的,在这一生才从释家族的皇宫出来修道成佛。

  那么长久的时间成了什么样子?只看这样子讲,还没有感觉,所以,祂就用譬喻来说这个时间有多长、多久。祂说:

  「 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五百千万亿,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单位。「那由他」也是一个很大的单位。「阿僧祇」又更大的一个单位,这些单位都是无量的。这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就很多了,还要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

  「假使有人抹为微尘。」把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抹成粉,抹成微尘。

  「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否?」把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抹成微尘、抹成粉,我们往东方走,每经过一个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这里所谓的国就是世界,像娑婆世界或什么其他世界,就是这边所说的国。经过这么多的世界,放下一个微尘,再经过这么多的世界,又放下一个微尘,直到把这些微尘都放完了。那么你知道到底经过了多少世界?你算得出来吗?光是抹成微尘那个数目都算不出来了,还这样子一一放下微尘,那更是没办法算了。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心都没办法想象的。

  『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阿惟越致地」就是十一地。

  『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是这样,无法想象的。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祂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么,每经过很多、很多的国土,才放下一尘。这么一直放,有的有放下一尘,有的没有放下一尘,不管有没有放下一尘的那些世界、那些国土,全部都把它抹成粉、抹成微尘。一个微尘就是一劫,那个时间是无法想象的多。我成佛以来,比这个时间还要久远。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从那以后,我就在这个娑婆世界,常常来说法教化众生了。也在其他的世界,也是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那也是不知道多少,时间、空间都是这么无量,就在那里导利众生、教导众生。所以,祂现在说真话了,以前都是哄哄你们的,祂不是说假话,祂是在哄你们,是在教导你们。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在这个教导里面,我在中间也有说过,说燃灯佛入了涅槃,这样子的事情,都是一种方便,都是一种方便的分别,看状况而定,你们需要怎么样子才听得进去,我就说怎么样子的教导。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祂用佛眼来看众生的性根的好坏。

  『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那么,祂就会就他们的状况来说,说我是谁,每次说的名字,都不样的,年纪大小也不同,而且都会说,我会入涅槃。所谓涅槃就是灭度,就是死亡。

  『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说一些大家听起来很高兴的佛法,大家听了以后就会很欢喜。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看见众生都喜欢小法。当然,祂讲的小法,我们常人看起来是很大的法。但是对祂来讲是很小。「德薄垢重」,德行很单薄,污垢又很沉重。为这种德薄垢重者说:我年少的时候出家,现在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家注意啰!你听到祂说的,都是祂做王子的时候出家,然后就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凡是听到这样子的佛法的人,都是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所以我们听的都是这种德薄垢重,又乐于小法的。如果还有人又坚持这样,那他就是坚持的德薄垢重者。

  『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其实,我成佛很久、很久了,不是这么慢的。

  『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为了教化众生,就众生的状况,因为他乐于小法、德薄垢重,所以才这么说的。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如来祂要说法讲经典,都是为了众生,祂真正的动机就是为了度众生。说的时候,也说自己的、也说别人的;也显示自己的,也有显示他人的;也有显示自己的事,也有显示别人的事。不管怎么说,都是真实不虚。

  『所以者何?』为什么我这样子说是真实不虚?

  『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祂知道三界之相,就是无色界、色界、欲界这三界里面的相,是没有生死的。其实,三界里面有生死,祂说,我如来是知道没有生死。

  『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你要退出世间、要出来或要在世间,也没有所谓在世间,没有死亡,没有灭度,这种事情都没有。这三界里面的相,都是

  『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这些不是实,也不是虚的,不是如是的,也不是一种非异。「不如三界」,都是这么不如实的三界,但是见到了三界。

  『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这样子的状况,如来是很清楚明白的,不会弄错的。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祂不但常住不灭,前面祂还说,这个三界本来就没有生灭、没有生死,不管怎么样都是,它是不如三界,并不是等于三界、如同三界,不是这样,但又见于三界中之种种。这种状况,祂是清楚的,不会错的。但是所有的众生,他们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

  『欲令生诸善根』希望他们能种善根。

  『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做了佛事,来度化众生。祂所做的度化、所做的佛事,没有停止过,这么早成佛以来一直没有停过。寿命这么长,所以,祂在这里是常住不灭,一直在这里做,没有灭度过、没有消失过,久远以来就这样不停的做了。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我修我的菩萨道所得到的寿命,到现在还没有用完。不但没有用完,

  『复倍上数。』比刚才讲的那个数目还要多。

  『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虽然今天实际上没有灭度。因为没有灭度,所以提倡、就是讲我要灭度。所谓灭度,就是涅槃。

  『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祂是不会灭度,但是祂就说要灭度,而且真的灭度给你看。这个都是为了教化众生,所以不是祂要灭度,而是祂用灭度来教化众生。

  『所以者何?』为什么这样?

  『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于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祂把道理、原因讲了。

  『所以者何?』为什么?因为如果佛一直在世间,都不会死掉,那个福气薄、德行薄的人就不种善根。贫穷下贱的人,更加贪着五欲。

  『入于忆想妄见网中』,就进到他自己的妄想中。

  『若见如来常在不灭』,如果如来一直在那里的,不会不见,不会消失的,也不会死。

  …

《《法华经》讲座 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