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曾经驰骋在我梦中的森林。可是你为何在这里?我不是已经下了豁免令吗?”
“伟大的国王,有哪一个领导者能坐视伙伴的痛苦而不顾呢?今天有只运气不好却怀孕的母鹿来求我救她腹中的孩子,可是我们必须遵守抽签的规定,所以,只好由我来代替它牺牲。这是我身为一个领导人的权利与义务。”鹿王说明了来意。
国王听了心中一震,慨然说 :“多高贵的菩提鹿王啊!你说的一点都没错,一个有担当的王者必须关心他的臣民,你的自我牺牲让我学到宝贵的一课。从此你和你的鹿群可以自由的生活,不再再到捕猎的生命威胁,我会放你们走,当作是我给你这位“老师”的礼物!”
“这真是一个珍贵的礼物啊!但我还是不能走,我还有话要说。”鹿王说。
“请说吧!”国王回答。
“人类的王啊!今天我的鹿群从此性命无虞,可是其他的动物呢?”依然必须活在箭雨的恐吓痛苦中。我真正的希望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安逸的度日,我实在不能眼睁睁的看著其他动物重蹈我们的覆辙,而我们却幸免于难。您能了解吗?”
国王闻言大吃一惊,“难道,你愿意为了确保其他动物的安全自由,而牺牲自己及鹿群的生命吗?”
“是的,我愿意这么做。相信您只要看过它们痛苦的模样,也会于心不忍,放他们自由的。求求您万能的王,真正的和平,是让所有的动物都能快乐无惧的生活。”
国王完全无法想像,他反覆思量,鹿王的话不停的在脑中盘旋……
“你是对的,”经过一番审慎的思索、考量后,国王决定,“从此在我的领土上,所有地上跑的动物都能永享安乐的生活,它们的生命将不再受捕猎的威胁,猎人的箭也不会再落在兔、猪、鹿、熊、虎、豹、狮的身上。这样,我的老师,你觉得如何?”
“可是,那天上飞的呢?它们的生命被一张张摊开的网威胁,原本快乐自在飞翔的它们,同样会被飞打的石头或利箭夺去性命,如雨般落在您的领土上。我请求仁慈的您能网开一面,让鸟儿也能自由的生活吧!”
“鹿王啊!你越来越得寸进尺了,但我决定达你的心愿,从今天起,鸟儿也可以自在的生活,安全的筑巢。这样你满意了吗?”国王问。
“那再想想那些沉默的鱼儿,除了我,还有谁会为它们说一句公道话呢?它们一边在您的河流、小溪、湖里游著,一边被钩子、鱼叉和大网所惊吓。当我为她们的生命提心吊胆的同时,我的生活是谈不上安全自在的。伟大的王啊!放了它们吧!”
“我太感动了,”国王流下泪来,“我从不曾这么感动过,我决定让鱼儿也能自由的生活,没有人能在我的领土上杀它们。”
于是,国王对它的随从宣布:“各位大臣和人民听好了,昭告天下,从此所有的动物都不再生活在危险中,人们不能猎杀我的这些伙伴,这是命令。”
然后,国王回过身,再一次询问鹿王:“你现在感觉和平了吗?”
成群的马儿唱著悦耳的歌声飞上蔚蓝的天空,鹿群平静而安详的吃著草。
“是的,我终于感到四海一家的真正和平了。”菩提鹿王欢喜的跳上跳下,非常高兴它救了全部的动物,然后带领它的鹿群重回森林深处。
国王感念菩提鹿王伟大的情操,就在他们谈话的地方建了一座石碑,上面写著:“纪念国王最崇敬的老师—菩提鹿王。”
从此,国王终其一生,竭尽心力关怀周遭的人事物。
◎真正的慈悲,来自看见他人的苦痛,你有一种责任感,希望能够给予他人一点帮助。
◎无我的爱,才是真正充满慈悲心的“爱”,不求回报的“真爱”。
◎让动物受苦是完全缺乏慈悲的表现。对动物慈悲,并不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而是人必须跟所有的生物共患难。
一本书的良心
修道院院长花了十八辨士,买了一本上等羊皮纸制成的完整版《圣经》。
一天,有位修道士来探访院长,看到了这本《圣经》,当晚院长发现他的书不翼而飞,立刻猜到是谁拿走了,但院长并没有追问,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作贼心虚时,常常为了要脱罪而嫁祸他人。
修道士到山下的城里想转卖这本书,并开出十六辨士的价码,有位买主说:“把书给我,好让我去查明它是否值这个价钱。”修道士同意了。
于是,买主将书带到修道院间院长:“神父,请您告诉我这本书是否值十六辨士?”
“喔!这是本很精致的书,它当然值这些钱。”院长不动声色的说。
后来,买主把钱给了修道士,并告诉他,院长说这是一本很棒的书,这价钱十分划算。
修道士惊讶的问:“他只说了这些吗?没提到别的事?”
“没有,什么也没说。”买主回答。
修道士立刻回绝了这笔买卖,并且回到修道院,声泪俱下的求院长收回这本书。
院长并未接受,只说:“好弟兄,走吧!就当它是我送你的礼物。”
“可是如果您不收下这本书,我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的。”修道士继续乞求院长。
从此以后,修道士跟随院长在修道院内修行。
—荒漠神父
◎遇到逆境时,是不是能够很平静的去接受这个事实,或是只会大发脾气?别人做错时,是否能宽恕人、慈悲的随顺众生?更重要的是,是否能时时观照看好自己的清净心,要求自己不受贪、爱、嗔恨心的干扰。
◎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建立在慈悲的基础上。
◎唯有藉助同情的力量,来宽恕别人所犯的错误,你才能与他人和平相处。
◎宽恕,是可以解决万世仇恨的。如能包容、慈悲,将爱心升华、扩大,才能舒解心中的不平。
◎慈与悲,并不是感伤的体谅与救助,而是快乐的宽恕与导引。慈悲,如果不是天性的话,也应该要把它养成一种习惯才好。
走一盘生死棋
一位尝尽人间疾苦的年轻人来到僧院,问:“我对人生已无任何希望,只想寻求解脱,但我没有耐心静坐冥想,研读学习,或过简约的生活,我在现实世界里痛苦的载浮载沉,有没有什么捷径能够帮助我这种人?”
“有的,”住持回答:“你能告诉我这一生你学过什么、最在乎什么吗?”
“我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家境富裕,我不需要工作。真要说有什么东西能引起我注意的,恐怕只有棋子了。我倒是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上面。”年轻人回答。
住持想了一会儿,找来一个懂棋艺的僧人,并准备了棋盘和棋子。
准备妥当后,住持对会下棋的僧人说 :“这里有一把剑,曾立誓服从我的你,必须听我的命令,和这个年轻人下一盘棋,你若输了,我就用这把剑结束你的生命,但我保证你会重获新生;你若赢了,我就会杀了这个年轻人。既然棋子是他这辈子唯一在意的东西,输棋而丧命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住持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玩笑意味,这是一场真正的生死决斗。
棋局开始了,年轻人紧张得直冒汗,棋局成了他的生命关键。起先他并未抓到要诀,渐渐的,他发现前进的方法,并把握住机会给对方迎头痛击。
正当僧人的棋局岌岌可危时,年轻人抬头看到僧人经年灵修充满智慧及慈爱的脸,想起自己毫无意义的人生,一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慎重的”犯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终至一败涂地,再也无法挽回。
突然,住持倾身向前,拂手弄乱了棋盘,然后看著茫然失措的两个人说:“既无胜者,亦无输家,这盘棋结束了。”
接著,住持对年轻人说:“你的怜悯与牺牲小我的情操,自你全神贯注在下棋时,源源不绝的散发出来,今天你已经学会了如何专注及发挥同情心,只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用同样的态度修行,你必定得悟。”
年轻人遵照住持的指示,果然达成了他的心愿。
—禅宗故事
◎过著不贪婪的生活,让你的心充满仁慈,保持正念,专注一处,使内在平稳、集中。
◎精神修炼是一种很单纯的心灵培育的功夫,它使我们的内心无贪、无嗔、无痴,或者使其专注、清醒、安定和充满慈悲。
失去一只脚一样能跳舞
我是一个医生,曾经遇到过一个因为骨癌而切除一条腿的病人。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只有二十四岁,这个被痛苦掩埋而易怒的年轻男孩,对所有四肢健全的人都充满恨意,觉得上天对他很不公平,他这么年轻就要承受如此恐怖且无可计算的损失—一条腿。
我们用绘画、想像和深层心理治疗,帮助他从悲伤、愤怒及痛苦中重新面对自己。两年后他真的改变了,逐渐:“走出自己”,去探望重大伤残的人们,然后说出一个个令我感动的故事。
有一次,他去看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女孩,天气很热,人人都看得到他短裤下的义肢。护士或许是想使女孩高兴点,于是将收音机开著,但女孩依然十分沮丧,被切除一对乳房的她,甚至不肯抬头看他一眼。
没想到,我的病人竟然拿下他的义肢,在病房里用他仅有的一只脚跳起舞来,随著音乐打起拍子。
她惊讶的看著这个跳得兴高采烈的单脚舞者,突然笑出声说:“如果您能跳舞,那我不就可以唱歌了!”
又过了一年,我们回想起这些年的治疗,分享著彼此认为最有意义的事。当大伙儿正聊得起劲儿时,我打开他的档案,看到几张他刚开始接受治疗时的画,便递给了他。
他看了看,挑出一张。当时我要他画一张自己身体的画,他画了一个花瓶,但瓶身中间有一道反覆用黑色蜡笔画的大裂缝,仿佛暗喻著自己残缺的身体。那时他咬紧牙根,忿恨不平的度日。对他而言,自己犹如这个无法装水、插花的花瓶,无法再发挥上天所赋予的功能。
现在距离那件事已过了几年,他说:“喔!这张画还没完成。”
于是我递给他一盒蜡笔,“你何不现在完成它呢?”
他挑出一枝黄色的蜡笔,对我说:“你看,裂开的地方就是光明出现的地方。”他在裂…
《慈爱手册 ~爱与智慧的心灵小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