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P2

  ..续本文上一页用果因余二者。

  异熟无覆无记法,有记所生众生摄,

  等流果与自因同,离系果为心灭尽。

  依何因力所生果,士夫作用而产生,

  非为前生有为法,唯一有为增上果。

  五因现在执自果,俱有相应二生果,

  同类遍行今过去,异熟过去方生果。

  烦恼性与异熟生,余法初圣者次第,

  除异熟因遍行因,同类因外余三因,

  即是心与心所法,异熟因外余亦尔。

  经中说缘有四种。其中因缘为五因;

  一切心与心所法,除最后刹等无间;

  所缘缘为一切法;能作因称增上缘。

  俱有相应此二因,于正灭法起作用,

  三因生法起作用,此外二缘则相反。

  四缘生诸心心所,以三缘生二种定,

  他法则由二缘生,非自在等次第故。

  作大种因有二种,为大种造之五因,

  大种所造三互因,作诸大种之一因。

  欲界善与不善心,有覆以及无覆心,

  色界以及无色界,除不善外二无漏。

  欲界善心生九心,彼唯由八心中生,

  不善心由十心生,彼中产生四种心。

  有覆无记心亦尔,无覆五起生七心。

  色界善心生十一,彼由九心无间生,

  有覆由八心中生,彼心产生六种心,

  无覆无记三心生,彼中产生六种心。

  无色无覆亦同彼,善心产生九种心,

  彼由六心中产生,有覆七心生七心。

  有学之心四心生,彼中产生五种心,

  无学五心中产生,彼中产生四种心。

  十二心亦分二十,生于三界分二心,

  俱生加行之善心,许异熟生威仪心,

  工巧化心四无记,色界之中除工巧。

  三界烦恼性之心,六心六心二心得,

  转色界善三心得,有学四心余本身。

  

第二品终

  

第三品 分别世间

  

地狱饿鬼与旁生,人类以及六欲天,

  即是欲界分二十,由地狱洲之差别。

  此上住所十七处,即为色界于其中,

  初三静虑各三处,第四静虑有八处。

  无色界则无住所,由转生而分四种,

  彼处同分与命根,即心相续之所依。

  彼中地狱等五趣,经中宣说各名称,

  非烦恼性非有记,所谓众生非中有。

  身不同与识不同,身不同与识一致,

  相反以及身识同,无色界中初三处,

  此等即是七识处,余者非有彼能毁。

  有顶无想天众生,经说有情之九处。

  因于不欲之中住,是故其余非称处。

  四处有漏之四蕴,自地独识未说处。

  如若归纳有四类。有情具卵等四生,

  人与旁生具四种,一切地狱与天界,

  中有唯有一化生,饿鬼亦有胎生二。

  死有中有间蕴生,未至应至之境故。

  中有并非是后世,如谷相续同法故。

  影像本体不成立,及不同故非比喻,

  若一无有二共存,非相续因二法生。

  佛亲说故有寻香,说五众生经亦成。

  此一引业相同故,如当本有之身形,

  本有即是死有前,居生有之刹那后。

  同类具天眼者见,具有业之神变力,

  诸根具足具无碍,不可退转即寻香。

  生起颠倒之心故,欲行淫往所去境,

  湿生化生欲香处,地狱中阴头朝下。

  一者明知而入胎,他者亦有知住胎,

  亦有知生余均迷,卵生亦有恒不知。

  了知入胎前三种,轮王缘觉与佛陀,

  福或智慧或福慧,广大之故次第知。

  无我仅是蕴而已,烦恼与业作因缘,

  转世中阴之相续,犹如灯火而入胎。

  如同牵引渐持续,转生后以业烦恼,

  再次前往他世间,是故有轮无初始。

  此即缘起十二支,分为三份前与后,

  各自均有二缘起,中间八种寿圆具。

  烦恼现时为无明,宿业诸识名为行,

  识即结生之诸蕴,名色显露六处前,

  六处三者聚前蕴,触能知苦乐等前,

  淫爱之前乃为受,爱即行淫之贪者,

  取为得财而奔波,有为能生后世果,

  结生之蕴即是生,至受之间为老死。

  传说此乃位缘起,主要之故称支分。

  为能遣除前后际,以及中间之愚痴。

  烦恼有三业有二,七事如是亦为果。

  前际后际略因果,由中因果可推断。

  烦恼中生烦恼业,从彼业中产生事,

  事中生事与烦恼,此乃有支之规律。

  此许缘起即是因,缘生承许为果法。

  智慧违品之他法,无明如妄非亲等。

  言说彼为结等故,恶慧则非是见故,

  与彼正见相应故,宣说染污智慧故。

  名即非为色法蕴。触六聚合而产生,

  前五乃为有碍触,第六仅能谓名称。

  触分明与无明他,无垢烦恼其余者,

  害心随贪相应触,感受安乐等三种。

  从中所生之六受,前五身受余心受。

  近心之因中而生,总共则有十八种。

  欲界缘自具十八,缘色界境有十二,

  无色三种初二禅,十二种受缘欲界,

  缘自八受无色界,则有二受余二禅,

  六受则是缘欲界,缘自地则有四种,

  缘无色界唯一种,无色未至定四受,

  缘色上界仅一种,正行一受自对境,

  十八种受均有漏。其余已说当说故。

  于许烦恼如种子,如龙树根与糠秕,

  业如具皮果药花,事如成熟之饮食。

  四有之中生有惑,自地根本诸烦恼,

  其余三有具三种,无色界则无中有。

  有情依食而存住,段食欲界三处性。

  彼并非为色之处,不利自根解脱故,

  触食思食与识食,均为有漏三界有。

  意成求生及寻香,中有以及现成名。

  前二食为利此世,增长所依及能依,

  为引他世与形成,次第而说此四食。

  断绝善根与结合,离贪退失死生心,

  唯一承许为意识,死与生心依等舍,

  一缘无心皆无有,涅槃为二无记法。

  恶趣天人阿罗汉,次第而死则于足,

  脐与心间识灭尽,气息分解依水等。

  圣者造无间罪者,必定趋入正邪道。

  器世最下风轮厚,十六洛叉广无数。

  水深一百十二万,尔后深度八十万,

  剩余凝结成金轮,水轮金轮之直径,

  一百二十万三千,四百五十周三倍。

  须弥山与持双山,持轴山与担木山,

  善见山与马耳山,象鼻山与持边山。

  尔后乃是一切洲,彼等之外铁围山,

  七山为金彼为铁,须弥四宝之自性。

  八万由旬没水中,如是上方亦八万,

  八山高度半半减,彼等厚度亦等高。

  彼等七间为七海,初者八万由旬宽,

  彼为内海边三倍,余海半半而递减。

  剩余水即外大海,三十二万由旬宽。

  南赡部洲之三边,二千由旬马车形,

  一边乃三由旬半,东胜身洲如半圆,

  三边与此均相同,一边三百五由旬。

  西牛货洲为圆形,周长七千五由旬,

  彼之中央三千五,北俱洲八四边等。

  彼等之间八小洲,身洲胜身声不美,

  声不美对拂妙拂,胜道行洲及行洲。

  此向北越九黑山,即是所谓之雪山,

  复次香醉山之内,有水宽度五十海。

  此下二万由旬处,即是无间地狱处。

  彼之上方七地狱,八狱之外十六狱。

  四边煻煨尸粪泥,利刃原等无滩河。

  其他具疱地狱等,即是八种寒地狱。

  日月位于山王半,五十五十一由旬,

  午夜日落与正午,以及日初为同时。

  夏季第二月之末,自九日起夜晚长,

  所有冬季四月中,变短白昼则相反。

  昼夜长为一须臾,日行南北方之时,

  因与日轮极趋近,自之影子彼现亏。

  须弥山有四层级,间距一万一千也,

  分别高出一万六,八千四千与二千。

  居于彼处有持盆,持鬘常醉之药叉,

  四天王天众天人,七山亦为彼之处。

  须弥山顶卅三天,彼边八万由旬也,

  方隅四层之彼处,手持金刚护神居,

  中央称为善见城,边长二千五由旬。

  一由旬半金自性,大地庄严具弹性,

  于彼处有尊胜宫,边长二百五由旬。

  外众车苑粗恶苑,杂林苑与喜林苑,

  彼等林苑之四方,距离二十为妙地,

  东北之隅大香树,西南隅为善法堂。

  彼上诸天无量殿,如是欲天如是行:

  二二相交抱执手,发笑目视而行淫。

  如满五岁之孩童,直至达到十岁间,

  转生彼处色界众,身体圆满著衣生。

  三种生起贪欲者,即指一切欲天人。

  三种生起安乐者,三禅之中共九地。

  犹如从彼至下量,尔后向上亦复然,

  除依神变与他者,彼等不得见上界。

  四大部洲与日月,须弥山王及欲天,

  梵天世界一千数,许为小千之世界,

  彼之千数承许为,二千中千之世界,

  彼之千数三千界,同时坏灭一同生。

  南赡部洲众生量,四肘以及三肘半,

  东胜身洲西牛货,北俱卢洲二倍增。

  具有贪欲天人身,四分之一闻距至,

  一闻距半之间增。一色界身半由旬,

  彼上半半而递增,少光天众之上天,

  身量均成两倍增,无云天减三由旬。

  北俱卢洲寿千年,二洲半半而递减。

  此赡部洲不一定,最终十岁初无量。

  人类众生五十岁,最下欲天之一日,

  如是自寿五百年,上天二倍二倍增。

  色界无昼夜时寿,劫数等同自身量,

  无色界寿二万劫,向上依次而增长。

  少光天起为大劫,彼之下天半大劫。

  复合地狱等六狱,日渐等同欲天寿,

  是故彼等之寿量,亦与欲天年相同。

  极热地狱半中劫,无间地狱一中劫,

  旁生最长一中劫,饿鬼月日五百年。

  芝麻器中每百年,取出一粒至穷尽,

  即是具疱地狱寿,余寿渐成二十倍。

  除开北俱卢洲外,其余均有中死亡。

  色名时际分别为,极微文字与刹那。

  极微微尘铁水尘,兔毛羊毛象日尘,

  虮虱青稞与指节,后后较前增七倍。

  廿四指节为一肘,四肘乃为一弓量,

  五百弓量一闻距,阿兰若八一由旬。

  一百二十刹那间,乃为彼之刹那也,

  六十彼刹一顷刻,须臾日月三十倍。

  不足三十在内月,十二数量为一年。

  多劫坏劫无转狱,直至器世灭尽间。

  成劫即指从初风,至有地狱众生间。

  中劫即从无量岁,直至人寿十岁间。

  最终上增为一次,彼等寿即八万间,

  如是已成此世间,存住二十中劫也。

  成坏空劫亦同等。八十中劫一大劫。

  三无数劫现成佛,下减百岁间出世。

  缘觉增减皆出世,麟角喻百劫得果。

  诸转轮王现世间,不越人寿八万间。

  金银铜铁转轮王,次统四三二一洲,

  二不共存如佛陀,他迎自往布沙场,

  预备兵器胜无害,能仁相正明圆胜。

  先前有情如色界,尔后渐次贪执味,

  懈怠者作积蓄后,具执著者封地主,

  复次以造恶业道,寿命短暂为十岁,

  劫以兵疾饥荒尽,次第七日…

《俱舍论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论释 总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