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P3

  ..续本文上一页月年止。

  坏劫有以火毁坏,与以水风毁三种。

  第二静虑等三者,次第乃为彼等顶,

  与彼过患相同故,四禅毫不动摇故。

  无常彼之无量殿,与众生同生灭故。

  以火七毁水一毁,如是七水毁灭后,

  亦复以火毁七次,最终以风而毁灭。

  

  第三品终

  

第四品 分别业

  

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

  彼分思业思作业,思业即是意之业,

  思作业为身语业,彼等有表无表业。

  身有表业许形状,并非是指行他境,

  有为刹那坏灭故。无因之中不生业,

  生因亦成坏灭者,成二所取尘无有。

  所谓语之有表业,即指语言之声音。

  经说三种无垢色,增上未作道等故。

  欲界所摄无表色,刹那大种中产生,

  后由过去大种生。有漏身及语之业,

  自地大种作为因,无漏随生处大种。

  无表色为无执受,等流所生有记别。

  等流执受大种生,由三摩地所产生,

  大种则是无执受,长养同体中产生。

  无表业无无记法,其余业则有三种。

  不善欲界中存在,色界亦有无表色,

  有表业于具寻处,欲无覆因无等起。

  解脱即是胜义善,根本惭愧本性善,

  相应彼等相应善,所作等为等起善。

  相反不善有胜义,无记法即前所说。

  所谓等起分二种:即因彼时之等起,

  其一初心二正心。见断之识为加行,

  意为修断乃二者,五根识则为正行。

  初心善等正心三,能仁初心正心同,

  或初无记正心善,异熟生心非二者。

  所谓三种无表色,即戒恶戒与中戒。

  戒有所谓别解脱,无漏禅定所生戒。

  所谓八种别解脱,实际戒体唯有四,

  除名称外无变故,彼等异体不相违。

  受持断除五八十,以及一切诸所断,

  依次立名为居士,斋戒沙弥与比丘。

  俱得立名为律仪,妙行以及业戒律,

  初者有表无表色,乃别解脱与业道。

  具有别解脱戒者,八种补特伽罗也。

  生禅定者具禅戒,圣者具有无漏戒。

  最后二者随心戒,无间道中生彼二,

  未至定中称断除,正知念二意根戒,

  乃至守别解脱者,未舍间具现无表,

  一刹那后具过去,守恶戒者亦复然。

  具有禅定戒律者,恒具过去与未来,

  圣者第一刹那时,不具过去无表色,

  入定及住圣道二,具现在之无表色。

  守中戒者如若有,初具中戒无表色,

  此后具二无表色。守恶戒具善无表,

  守戒者具恶无表,乃至净染强烈间。

  有表色则于一切,正作现具未舍间,

  后具过去无未来,有无覆亦无过去。

  称为恶戒及恶行,破戒与业及业道。

  守中戒者心弱故,若作则具有表色,

  舍弃有表尚未生,圣者则无有表色。

  禅定戒依定地得,无漏戒依圣道获。

  所谓别解脱戒者,依他有表色等得。

  即于有生之年中,及一日内真受戒,

  无有一日之恶戒,传说彼无此受法。

  身居低处重复说,不佩装饰明晨前。

  具足斋戒之分支,清晨于他前受戒。

  次第四为戒律支,一不放逸三禁行。

  依彼则会失正念,以及成为骄傲者。

  他者虽亦具斋戒,然未皈依者无有。

  承诺即为居士故,宣说戒律如比丘。

  设若一切均为戒,何言行持一分等。

  传闻守彼而得名,下品戒等则随心。

  所谓皈依三宝尊,即是皈依能成佛,

  无学法与有无学,僧众以及涅槃法。

  邪淫极受谴责故,易守不作得戒故。

  依照承诺而得戒,并非于诸相续离。

  倘若已违诸学处,则会言说妄语故。

  佛制罪中唯戒酒,是为守护他戒故。

  欲界所摄一切戒,依二者与现众得,

  禅定戒与无漏戒,依靠正行诸时得。

  戒依一切有情得,支分与因有差别,

  恶戒则依诸众生,及诸支得非诸因。

  恶戒则由行彼事,或由承诺而获得。

  剩余无表则依田,承诺恭敬而获得。

  还戒以及死亡时,出现两性断善根,

  抑或已经过一夜,则已舍别解脱戒。

  有说犯罪亦舍戒,余说正法隐没舍,

  克什米尔论师许,犯罪具二如债财。

  禅定所摄之善法,由从转生退失舍,

  无色所摄亦复然,得果修退舍圣戒。

  恶戒乃由得戒死,出现两性而舍弃。

  中戒则由力所受,事寿根本中断舍,

  欲界所摄非色善,由断善根转上舍,

  失诸非色烦恼性,则依生起对治法。

  北俱卢洲二黄门,两性除外一切人,

  可具恶戒戒亦尔,天亦具戒人三种,

  转生欲色诸天人,具有禅定所生戒,

  无漏戒除殊胜禅,无想众生无色具。

  业乐不乐与其他,即善不善与他业。

  福德非福不动摇,将感受乐等三种。

  福德欲界之善业,不动摇业上界生,

  因于彼等地之中,诸业成熟不动故。

  至三禅间之善业,顺乐受业彼以上,

  顺不苦不乐受业,顺苦唯此不善业。

  有说下亦有舍受,因需承许殊胜禅,

  彼由异熟业所生,无有前后成熟三。

  本性相应与所缘,异熟现前五受业。

  异熟受业定不定,顺现法等三定业,

  有谓五业余说四,能引同类有三业。

  一切趣有四引业,地狱善引业有三,

  何中离贪稳凡夫,不造顺次生受业,

  圣者亦不造顺后,欲顶不稳者亦非。

  结生欲界中有身,具有二十二引业,

  皆属顺现法受业,彼等必定是一类。

  强惑净心功德田,恒造杀父母业定。

  所谓顺现法受业,依田意乐之差别,

  永离彼地贪欲故,必定感受异熟果。

  于从灭定无烦恼,慈无量心与见道,

  罗汉果中出定者,作利害果立即受。

  无寻善业之异熟,许唯心受不善身。

  所谓狂心唯意识,彼由业之异熟生,

  依畏受害不调忧,除北俱洲具贪有。

  经中所说曲秽浊,依谄嗔心贪心生。

  凭借黑白等差别,所说之业有四种。

  不善黑业色善白,欲界摄善为杂业,

  能灭彼即无漏业。四法智忍离贪欲,

  八无间道十二思,唯能灭尽黑之业,

  第九思灭杂白业,离贪禅无间末灭。

  有说地狱受黑业,余欲受业有二种,

  余说见断即黑业,欲界所生黑白业。

  无学身语业意三,依次乃为三能仁。

  所谓三种诸妙行,实则即是三清净。

  身之业等不善业,承许名为三恶行,

  贪心等虽非为业,亦是意之三恶行,

  与之相反为妙行,彼等笼统而归纳,

  如应善与不善业,佛说各有十业道。

  六种不善无表色,淫二彼自做亦然,

  七种善业具二种,等持所生无表色,

  所有加行具有表,无表不定后行反。

  加行三根本所生,贪等彼后即生故。

  善业加行及后行,均由无贪嗔痴生。

  杀生害心与粗语,皆由嗔心而究竟,

  邪淫贪心不予取,均由贪心而圆满,

  邪见由痴而究竟,余者以三而圆满,

  基为众生与受用,名色以及名称也。

  提前同时而死亡,因无正行生他身,

  军兵等为同一事,一切人均如作者。

  杀生即是故意中,无误杀害他众生;

  不予取以力暗窃,他财据为己所有;

  欲想前往非行处,所行邪淫有四种;

  妄语即转他想法,词义明显被了知。

  眼耳意识三觉知,次第说见闻知觉。

  离间即为分他者,染污性心之词语,

  粗语则指刺耳语,所有染污皆绮语,

  他许除此染污性,如妄歌戏与恶论。

  贪心颠倒图他财,害心即于众生嗔,

  视善不善不存在,即是所谓之邪见。

  意三唯一乃是道,身语七种亦为业。

  唯以邪见断善根,所断欲界俱生善,

  诽谤因果而断绝,所有均是次第断。

  人中三洲男女断,见行断至不具善,

  恢复则依疑有见,造无间罪非即生。

  思与不善一至八,顿时一同而产生,

  与善一至十之间,非与一八五俱生。

  地狱绮语与粗语,及害心以二式具,

  贪心邪见隐蔽具,北俱卢洲有三种,

  第七明显亦存在,其余欲界十不善。

  三善业则于一切,亦以隐蔽现行式,

  无色无想天众生,以隐蔽式具七业,

  余处则以现行式,地狱北俱卢洲除。

  承许一切均产生,增上等流异熟果,

  痛苦之故杀害故,无威严故果三种。

  贪心所生身语业,邪命难净故另说,

  设若贪图资具引,与经违故非如是。

  断道有漏业五果,无漏业则具四果,

  余有漏善不善四,无漏余无记具三。

  善业之果为善等,次第有四二三果,

  不善业生善法等,依次具二三四果,

  无记业生善法等,彼等具二三三果。

  过去一切具四果,现业未来亦复然。

  现业二果未生业,果未来则为三果。

  自地之业果为四,他地则为三与二。

  有学有学等三果,无学业果有学等,

  次第有一三二果,余有学等二二五。

  见断彼等三四一,修断业生彼等果,

  次第为二四与三,非断彼等一二四。

  非理业即染污性,有谓失轨亦复然。

  一业能引一生世,满业则可有多种。

  无心之定非引业,得绳亦非为引业。

  无间罪之诸业障,强烈烦恼与恶趣,

  无想天众北俱洲,承许此等为三障。

  无间罪业三洲有,不许黄门等具有,

  缺少恩德少惭故,余障五趣中皆有。

  破僧即令不和睦,自性不相应行法,

  非烦恼性无记法,彼与所破僧众具。

  彼之罪业为妄语,彼与破者真实具,

  中劫成熟无间狱,造多无间害亦增。

  比丘见行具戒者,破于他处凡夫众,

  堪忍他师与他道,破界彼住仅一日。

  许彼为破*轮僧,赡部洲有九等成,

  破羯磨僧三洲有,彼以八者以上成。

  初末二大尊者前,佛已涅槃未结界,

  于上此等六时中,破*轮僧不出现。

  于利益及功德田,舍弃令彼无有故。

  变性杀之亦犯罪,月经中生者为母。

  以打佛心非无间,击后得罗汉亦非,

  造无间罪则无法,获得离贪之果位。

  为破僧众说妄语,承许彼为最重罪,

  所有世间善业中,有顶禅心果最大。

  染污母亦无学尼,杀定菩萨有学圣,

  夺僧合食毁佛塔,此等即近无间罪。

  于得无来罗汉忍,成为极重之障碍。

  从修妙相之业起,即名住定之菩萨,

  投生善趣贵族家,根足转男忆宿世,

  不退彼即赡洲男,观现量佛思所生,

  余百劫中方能引,每一妙相百福生。

  宝髻燃灯毗尸佛,三阿僧祇劫末出,

  最初乃大释迦佛。以大悲心施一切,

  以此圆满布施度,具贪虽然断肢体,

  亦不心乱忍戒度,赞星胜佛精进度,

  无间等持静虑度,尔时之心智慧度。

  三福称为福德业,彼事如同业道也…

《俱舍论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论释 总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