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它将来要如何演化呢?当然,这就牵涉到我们今天要讲的生物的演化情形。
有系统的探讨演化最有名的一本书,当然是达尔文的《物种原始》,它提出了「演化论」。看完了这本书,觉得它并没有办法给我解答。到底佛法里面是不是也有什么理念可让我们去观察这个问题呢?演化若从我们佛法的角度来看,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我现在报告给各位的就是我思考后的结果。
三、「演化」是怎么回事?
在还没有谈到佛法和演化的关系之前,我要先把一般我们所讲的「演化」的内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演化」并不是研究单一生命的问题,它是研究一个族群的生命,比如说一群人、或者是一群动物在时间轴上面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要探究他的过去是什么,我们要追问到它过去的过去,也就是他的来源是什么?再来他现在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到底是适应或不适应?到底活得好不好?而他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是要研究这一类的问题。在空间上面,它是要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和生态学就比较有点关系。再来就是研究交互作用的问题,看看我们人跟其他种类的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比如说老虎和被捕食的羚羊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还要研究物种和环境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生物活在这个环境里面,到底活得如何?将来是否会毁灭,还是会愈来愈繁衍呢?
四、古典演化论对人类的影响
(一)达尔文主义
虽然「演化论」只是生物学上的一支,但是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非常的大。我们知道最早达尔文是读了马尔萨斯及马克斯的书,后来行船出海,发现了他的那些演化的理论。达尔文提出「天择说」以后,对我们文化有什么影响呢?我这里所谓「古典演化论」是指以达尔文的思想为基础,繁衍出来的演化学说,与近代有些观点不尽然相同,这个等一下再谈。至于「达尔文主义」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那就是种族的优越感,认为自己这个种族就是很优秀,是这个时代的选民,要替天行道。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还有白种人的优越感等等,就是受了「达尔文主义」的影响。然而种姓制度,在印度很早就有了,它的产生是在达尔文提出这个主义很久以前。可见在我们人类的心灵里面,隐约就存有这种偏见,并不是等到达尔文提出来,才会用「自己比较优秀,别人比较不优秀」这个角度去看人。
(二)必然的因果论
达尔文提出这个「演化论」之后,会产生一些「必然的因果论」,比如说他认为这是物竞天择,物种如果适合生存,就可以活下去,所以他提出来的这个观点就会衍生成:「一个物种到底将来会变成怎么样是一种因果」。比如说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些问题来探讨此类的问题,像我们认为一旦船坚炮利,国力就很强,就可以生存下去。或者像西医认为中医没有科学化,必然会被淘汰。至于说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会认为东方文化是比较混沌、整体的观点,西方文化则是比较数据化、计量的观点。西方文化现在比我们强,他们就认为他们的比我们优秀,都隐约有达尔文的「天择说」影子在里面。
(三)生存方式的制约
再来就是生存方式的制约,因为生存竞争告诉我们,所有一切生存的资源都很有限,食物就只这么多,空间就只这么大,如果我们这个物种要比别人强的话,就必须要在竞赛上面赢过别人,把别人淘汰掉,我们才可去分这个有限的资源。所以我们的政策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你看「自愿就学方案」,要人必须打败同学,自已才可以升学,变成要跟自己的同学去竞争那有限的升学位子。「全民健保」也是一样,它告诉你,这个饼就是这么大,那要怎么把饼尽量画得大一点呢?就是把保费提高,自付额提高,这个饼看起来就很大,然后再让所有的市场去瓜分这个有限的大饼。其实这也是一种竞争,也隐约有「天择说」的影子在里面。
(四)整体观的破碎
现在来谈「整体观」的破碎,为什么会如此呢?我们刚提到的文化问题,像数字与效率,如果要把生存竞争认为是物种演化的必然条件,就必须先把一个完完整整的整体打破,要先分清楚这个资源是什么,然后我是什么,你是什么,我们这个物种是什么,别的物种是什么,从这些数字及效率去分析我们要怎么样竞争才赢得过别人,物化(把精神物质化)、量化(把不能计量的量化)和效力(把功能计量)等等都是受了这个的影响。
(五)环境污染和破坏
最后是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因为它不是从一个完整的观点来看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弊病,这在后面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五、演化理论之演进及简介
达尔文提出这样的理论以后,其实有的人并不满意,他们就重新检讨。我从这里提出三个主要的学说,它的发展先是达尔文,其次来就是 Margulis ,再来就是 Lovelock,这三个人一系列演化下来。最早达尔文的「天择说」刚刚已经提过了,Margulis则提出一个「共化论」,他主要是以共同演化为基础,详细情况下面会谈。后来又有一个人叫Lovelock ,他是以一个星球为对象,研究某个星球到底有没有生物;而怎么样的星球有生物,怎么样的星球没有生物──以这个观点来探讨,而提出了「GAIA(盖亚)理论」。
(一)达尔文──天择说
现在此我必须再深入探讨达尔文的「天择说」中比较重要的地方。所谓「天择」就是环境淘汰,如果某个环境是适合一个物种生存的话,就会活下来,其他的就要被淘汰。比如说今年冬天很冷,下了一场大雪,有一种蝴蝶,大部份都被冻死了,剩下比较强的可以适应下大雪的天气,那一年冬天的蛾就活下来了,其余的就被消灭了,这就是「适者生存」。而「生存竞争」又是什么?比如说某个地方有只兔子,同时有老鹰和老虎在竞争兔子这个有限的食物,谁竞争得过,谁就活得下来;没有食物吃的,就会被淘汰,这是「不适者淘汰」。至于演化的动力是什么?达尔文认为是环境的隔离。因为当初达尔文去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坐着船,在大海里面一个岛屿一个岛屿地走。他行经这些岛屿的时候,发现不同岛屿的乌龟彼此之间不能沟通,也就是说从这个岛不能够游到另一个岛。他去研究这些乌龟,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有相像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他比较之后,认为如果生存的环境融通在一起,物种的变异性就不会增加,也就是演化会很慢。如果在时间或是空间上给与隔离,那被隔离出来的物种就要突变,就要演化。所以基本上他认为演化的动力是环境的隔离,不管是时间上或是空间上的,这也是他提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他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物种的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未来是物种怎么样产生,然后怎么样兴盛,到最后怎么样衰落,所以他是从一个物种的开始到终了,以这样的时间片段加以研究。这是达尔文「演化论」的研究上时间的特性。
至于他的缺点,刚才已提过,是有限性的,他认为空间有限、食物有限、资源有限,必须要竞争,所以具斗争性。一旦斗争,就是破碎性的,无法包容。此外还有孤立性的问题,他认为演化的动力本身就是要孤立。再来就是缺乏整体性,这是达尔文这个学说主要的问题。
(二)Lynn Margulis──共化论
下面再介绍 Margulis 这个人,他对达尔文的想法很早就不以为然,所以就去翻阅一些和进化有关的书籍,然后加上他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个细胞是怎么来的?他认为最开始有一个原始的细菌,这个细菌大概是一个细胞膜围起来的球状…
《从佛法看生命的本质(陈家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