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萨戒:我在圣地,成为佛子!

  

菩萨戒:我在圣地,成为佛子!

  

时间:2009年01月02日上午9:00~11:00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大众向法王行三问讯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金刚总持祈请文

  

法王藏文开示:

  

今天是课程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在今天早上这堂课当中,主要是要传授菩萨戒,按照「发菩提心」的仪轨给予菩萨戒。在菩萨戒之后,要送大家新年礼物,所以今天的课程会早一点结束。

  

法王中文开示:

  

但是有一个情况,昨天我说,要给你们一幅我画的一个白度母画像,但是白度母画像还没有到,白度母嘛事情很多,有点忙,还没到,所以今天除了福袋,还有我写的白度母的一个心咒,今天没办法给大家白度母。各位如果留下来继续参加祈愿法会,那就有机会得到白度母画像。我昨天说,布施也不一定要给一个东西,我心里真的想给你们这个白度母画像,就算是已经真的给了,不过今天白度母还没印好,所以有点不好意思,今天还没办法给。但是希望在座每一个人,都得到白度母长寿尊的加持,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不管你们有没有拿到那个画像,我都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画好了一个白度母!我在你们心中布施那个白度母,会永远跟随你们!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受持「菩萨戒」三要点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我们要受菩萨戒。各位很多人想受菩萨戒,我没有时间一个一个给,所以今天就大众一起受菩萨戒。一开始,我们要知道菩萨戒的次第。

  

1.「得戒处」:首先我们要讲得戒处,有两种,一个是善知识或者上师,另一个是佛菩萨的象征或者所依处,就是在佛像前,受菩萨戒。

  

2.「求戒者」:第二个是领受菩萨戒的「求戒者」,可以指天神或者人道众生。想要受菩萨戒的求戒者,他最好已经具备了八种「别解脱戒」其中一个戒。譬如居士有居士的「五戒」,出家就有这个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但是至少也要具备「皈依戒」这个基础。为什么皈依戒这么重要呢?就像经典所说,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础。

  

3.「受戒的仪轨」:像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里面就有菩萨戒,菩萨戒有不同的仪轨,文字上有些不同,平常汉传佛教主要是以《梵网经》来说菩萨戒,但是今天这个仪轨是从寂天菩萨所撰的《入菩萨行》而来,就是「直至菩提藏」这一偈,以这个仪轨来受菩萨戒。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菩萨戒分为只领受「愿菩提心」、只领受「行菩提心」,或者是愿、行两种菩提心一起领受这三种不同的仪轨。今天要给的是第三种,也就是愿跟行菩提心一起领受的仪轨,按照《入菩萨行论》当中菩提心的偈文,头六句,就是第一个偈子再加上两句就是「愿菩提心」,之后六句是「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直至菩提藏,皈命诸佛前,法及菩萨众,如是亦皈依。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行菩提心」:「复次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前行:以「七支供养」积聚资粮、净除罪障

  

法王中文开示:

  

在这个仪轨,也就是《入菩萨行论》〈受持菩提心〉品当中的偈颂,分为「前行」、「正行」跟「结行」三个部分。首先「前行」,指的就是我们要具备一个善的动机,尤其菩萨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戒律,我们一定需要有大的福德为基础,这样子才能帮助我们,如果菩提心还没生起,有大福德可以让菩提心生起,如果菩提心已经生起,具备大福德的话,能让菩提心更加增长,因此在前行当中,也包括了「七支供养」来积聚大福德。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在一切有情的面前,我们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因此领受了菩萨戒。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真正能够成为法器,就要先生起菩提心,自己要准备好。所以,首先「前行」当中我们要积聚非常大的福德资粮,才能真正容得下菩提心、真正发起菩提心。因此等一下受戒之前,我们要唱颂的是〈普贤行愿品〉中的一些偈文,就是〈普贤行愿品〉当中的「七支供养」的偈文。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所以「前行」,就是要帮助我们具备顺缘,积聚资粮;同时帮助我们消除逆缘,净除罪障。所以,如果不这样积资净障,产生助缘,很难真正生起菩提心,我们就需要透过「七支供养」,来积聚大福德,「七支供养」可说是大乘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经典中记载得最清楚的依据,就是〈普贤行愿品〉当中「七支供养」的偈文。

  

一个初学者,逆缘跟障碍通常比较多,而顺缘比较少。所以我们需要透过「七支供养」来积聚广大的福德,除了透过美妙的声音或曲子来做唱颂,还要思维偈文的内容,每一支供养,都有甚深的涵意:

  

1.「礼拜支」:透过礼拜可以对治我们的我慢心。

  

2.「供养支」:可以对治我们的吝啬;

  

3.「忏悔支」:可以对治我们因为三毒而造的各种罪业;

  

4.「随喜支」:可以对治我们嫉妒的心;

  

5.「请转*轮支」:能够对治我们的无明,还有谤法的罪业;

  

6.「请佛住世支」:就是「请佛不入涅槃」、「请佛长久住世」,能消除、对治我们过去各种无法见佛、无法亲近上师的恶业;

  

7.「回向支」:能对治不信因果的想法,尤其能对治不相信「果」的念头。

  

所以这些七支供养,不只是唱诵,不只是文字而已,我们要知道它每一支当中,都有对治的意义在里面。

  

法王中文开示:

  

现在唱〈普贤行愿品〉。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七重因果教授

  

法王藏文开示:

  

刚刚我们一起这样唱诵并且积聚资粮,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具备、要生起一个善的动机,也就是要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有透过「七支因果」、也叫做「七重因果教授」的方式,或者是「自他交换」的各种口诀来生起,譬如「七重因果教授」,首先透过「知母」、然后「念恩」、然后「报恩」、然后「慈心(悦意慈)」、「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以这样一个七重的口诀,次第生起菩提心。透过这样一个观修,我们要观想,一切在轮回中受着苦痛的众生,都是我们多生多世的亲人、朋友,带着这样一念心,来观想练习,要生起一种难忍的大悲心,要生起「我要带领他们、救护他们、帮助他们出离轮回」这种强烈的发心,有了这种心,就能引发出我们真正的菩提心,这样的一个善心跟慈悲,是我们现…

《菩萨戒:我在圣地,成为佛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