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王教禅修:安住在佛陀成道相

  

法王教禅修:安住在佛陀成道相

  

时间:2009年01月02日下午3:00~5:00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大众向法王行三问讯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法王中文开示:

  

昨天有些事情还没有说清楚,所以今天可能要继续讨论一下「实修」的部分,谈谈怎么去对治烦恼、怎么去禅修。所以,今天就继续讲有关「生活跟修行」的部分。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烦恼,是修行道上的威德与庄严

  

法王藏文开示:

  

我们说「修持」,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对治、降伏我们的烦恼,所以我们今天会谈到一些禅修的方式。

  

法王中文开示:

  

很多弟子跟我说:「我不够努力,不算是一个很乖的弟子,常在起烦恼的时候,没办法对治、降伏,反而给烦恼控制住了!」

  

我们要先了解,所谓的「烦恼、障碍、挫折」,其实是我们修行道上的庄严和威德,这不是说大话,透过修持,你所遇到的障碍,真的慢慢就会变成你的庄严或者威德。

  

■因为艰难,所以感动的力量才深入人心

  

譬如说,我们小时候看《西游记》故事,唐三藏师徒四人到西方取经,如果唐三藏从大唐的边界,「忽!」马上就到了天竺,就不需要孙悟空、猪八戒那些弟子了,轻轻松松就取到了大乘的佛经,那就没什么故事好讲,西游记的故事也就不会那样感动人心了。

  

故事好看,就在过程的「艰难」,因为故事中那「九九八十一难」,我们会感受到他们取经得来不易的价值。所以我们修行人真正要面对的,是烦恼的过患,但是如果没有太大的事情发生,没感受到烦恼对自己的打击或者控制,我们就没办法真正展开修持的旅程。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藏文开示:

  

这里举一个例子。就好比我们吃辣椒,如果说我们只是舔ㄧ舔,或者是吃ㄧ点点辣椒皮,那我们不会知道这个辣椒到底是辣还是不辣;但是如果你咬它一大口、甚至把整根辣椒都吃下去,那时,你就会知道「喔,原来这个辣椒好辣!」这个强烈的感觉,你是透过经验,才强烈感受得到的。

  

同样地,我们都会因为烦恼而犯错,尤其是一些平时就很容易生气的人,烦恼对他来讲好像是很平常、很普通,小烦恼、小情绪根本没办法让他警觉到:「我在烦恼,烦恼是不好的!」

  

但是,就好像你大口咬辣椒ㄧ样,当你因为烦恼而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譬如说你遇到ㄧ些大挫折,你先生起烦恼、然后造了业,而所造的这个业,它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事发生。例如说,你生气了,还不只是动了怒气而已,你还真的动手打人,把人打得鼻青眼肿!

  

当这种严重的状况发生时,这是ㄧ个修持的机会,我们把握住的话,回头一看,会发觉因为我当时那ㄧ念气,我动怒了,然后我造了业、打了人、犯了错,甚至还被判了刑、关进了监牢!因为这样一个严重的状况,会让一个人警觉到、深刻感受到,原来那一念的烦恼是不好的!

  

平常我们的确也会说,烦恼是不好的、它是过患;但当我们因为烦恼而造了业、犯了严重的错,才会有机会更清楚真正看见烦恼的本质与过患的ㄧ面。然后,它就会成为修行道上的一个助缘、ㄧ种庄严跟ㄧ种功德。所以当烦恼起时,我们要把握机会认知到烦恼,而且向内观看自己的心,这是很重要的!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藏文开示:

  

我们常说ㄧ句话:「想断除烦恼,要从比较明显的、比较大的去入手;但是对治的方法,却是要非常的精细、准确、从细微的地方去下手。所谓比较明显的烦恼,就像刚刚提到这些,当比较严重的情况、比较大的挫折热呼呼在眼前发生的时候,这正是你下手对治烦恼最好的时候。

  

因为这样的情况就在你眼前热呼呼的发生,你其实可以看得很清楚,你有机会认识到这个烦恼是什么,你可以去看烦恼的相貌,看它到底有没有一个相貌?接着,你可以刻意去看这烦恼的要害在哪里,然后找到一个对治法去对治。所以,我们可以从ㄧ个比较明显的烦恼下手,会比较容易找到对付的方法。

  

法王中文开示:

  

我们都会有「紧当」(藏文འཛིན་སྟངས། 感受。内心对外境生起感觉的情况。)就是:「心执着而产生的感受」,它的「对治」意思是什么呢?譬如说当你生起了「瞋恨心」,这时你就去找你的「紧当」在哪里,找找看它有没有颜色相貌,都找不到的时候,我们就要生起另外一个和它相反的心来对治,譬如瞋恨就生起忍辱来对治。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修心就像修表,要细细修、慢慢调!

  

法王藏文开示:

  

我们一开始很难做到圆满的百分之百忍辱。因此,我们可以慢慢练习,先从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这样逐渐提升忍辱心,慢慢的你就进步了,渐渐就可以对治自己的瞋恨之心。

  

这有点像修理东西,你在慢慢的修理、转变自己的心。修东西的方式,有时候会也看状况而有些不同。譬如说修小手表和修大机器,手法就会不一样。各位可能看过修手表,表壳里都是很精细的小零件,修理的人会拿着ㄧ个放大镜,对着里面很仔细的看,很准确、很仔细慢慢的去修;而有时候修东西,是要拿着大铁锤,用力敲下去!

  

我们在修心、或者说对治烦恼的时候,是要像修手表这种很精确的方式,拿个放大镜去看它、去观察这个烦恼的相貌、跟它是怎样产生的,准确的去观察它。这就有点像修东西,我们的心有点坏掉了,有点当机了,这时候你要用各种方式慢慢的去调整它、调整它,让它恢复一种正确的运作方式。

  

法王藏文开示:

  

我们要认知到烦恼的过患,不代表我就要等在那边,看看有没有一个瞋恨或者烦恼生起,然后再想一个对治法去对治它,不需要这样。事实上我们自己一般生活当中,随时起心动念都常受三毒贪、瞋、痴的牵制,而造了很多业,甚至很严重的业,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回头去看看,去思维从起心动念到造业的情况,然后找一个对治法。

  

很多人在刚生起情绪的时候,很难马上找到对治的方法,他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因为他完全陷在那个情绪当中。譬如说,当一个人很生气、很情绪化的时候,尤其动怒的时候,感觉上他好像完全没有了爱心、关爱之心,完全都没有了!这时候对治的方法是什么呢?这要靠平时多去回想,你生气那个时候的情况是什么?藉由不断去回想自己过去生起情绪的经验,会对以后生起情绪有帮助。

  

譬如说,可以回想以前生气的时候,那个样子真的很难看,脸红脖子粗的,我自己如果看到当初我生气的样子,自己都会感到害怕的。所以,就以自己过去生气的烦恼为经验,多去回想、观察,它为什么会发生?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确知烦恼是不好的,要不然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确定烦恼是不好的,或者烦恼会带给我们伤害。我们只是听上师或者法友说:「烦恼是不好的!」但是事实上你并不觉得,因为你没有真正去经…

《法王教禅修:安住在佛陀成道相》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