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君规教言论释▪P42

  ..续本文上一页稳重庄严。这些教言是尊者宝藏里珍藏的如意宝,借此可以打开智慧之门,希望大家能撷取到这个如意宝,常赐予各自的所求。

  恰似年迈之长者,观看孩童之游戏,

  于诸愚者之行为,君主莫生喜怒心。

  正如世上那些饱经沧桑、具足睿智的年迈长老,观看幼稚孩童为游戏中的成功而高兴,为其中的坏失而痛苦,同样,圣者君主观看愚痴的世人因种种执著而喜忧,犹如儿戏一场,不能因此而徒生喜怒。对愚者的行为,智者当观为游舞幻化,如梦无实,何来忧喜

  一切实语高尚士,承诺之事纵微小,

  亦不反悔况大事,及已盟誓之诸事。

  说实话的高尚士,对任何事情都不会轻易地承诺,一旦他用智慧作了详细的观察,已经应允,无论事情大小他肯定不会反悔的,更何况他已经结盟发誓坚决承办之事呢

  这种人说出的话如石头上刻的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违缘,都会以顽强的毅力去履行自己的诺言。修行人更应如是,已经在三宝前发愿度化无边无际的如母众生,就是宁舍生命,也不能舍此誓言,应难行而行,难忍而忍!

  语言行为无可靠,谁亦不会恭敬彼,

  出言具义者之语,众人皆不会违越。

  人由于根界意乐的差别,有的人言行各方面都圆满,稳重可靠;有些人如扶风杨柳,一点不可靠,如俗语所说的一样:落到悬崖下的疯人,什么话都说得出来。语言不可靠,行为无定准,谁都不敢相信他,即便他暂时拥有财产、名声、权位等,但得不到别人内心的恭敬。若是出言具有一定意义的话,那么,人们谁也不会违越的。因此说话不能像乌鸦一样不定时不稳重,要具有意义的话才适时而语。

  倘若誓言稳如山,成办自己诸所需,

  成为众生依赖处,发威天人亦生畏。

  倘若一个人的誓言能像泰山一样稳固,依此能圆满成办自己的一切所需之事,复能为众人所信服,视为可靠的依赖处。誓愿坚固者,终无退转,他若发威且不说魔众人类,连天人也会畏惧几分。

  情绪不稳之君主,法政皆不会究竟,

  所做繁多成功少,许诺广大结果小。

  人做任何事,首先情绪必须稳重,否则所做诸事都不会究竟。世尊说过“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如果意不稳,身口就很难稳,如是情绪不稳的君主,其法政都不可能究竟。像有些人,自己没个主心骨,今天依止一个上师,明天又另投名师,一直挑选到鸡皮鹤发,还没决定自己的依止师,没得到一日的安闲,没有一分成功,每位善知识前都有广大的承诺,但没有芝麻许的成果。其根源就是不稳,所以“稳”字极重要。

  心稳固者做何事,持之以恒勤努力,

  如积水滴成大海,最终成就广大果。

  做任何事,心一定要稳固。一般来说,不稳的主要原因一是未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比较愚笨,二是前世谤法的业障现前。这种人做事,或者有头无尾或者虎头蛇尾。大成就者则具有不同的惊人毅力,既然认准了重大利益之事,就日日努力积累资粮,犹如水滴虽小却会渐积成海,因为从不放弃,故能最终成就广利众生的硕果。所以,诸位应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渐渐消除分分烦恼,日日增长分分智慧,最终必能成就广大之果。

  于诸心绪不稳者,如若付与少功德,

  犹如石上冰片味,不会久存即消失。

  对那些心绪不稳的人,虽然暂时付与他一些功德,譬如一段时间传给《四百论》及此论,使相续中生起了一些中观空性的定解和做人的世规,但不过三个月,就会像在石头上放着宜人的冰片,馨香不久就会消失殆尽。同样,心若不稳,法义则不能融入自相续,随着颂词讲完,在你们的脑海里随之划上一个句号,作为伏藏品一样,不会常常应用于自己的言行中。

  想法种种之人士,不能何语皆跟随,

  自己善加观察后,应理之义莫违背。

  世间人想法种种,说法也不同,作为君主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种种社会言论要善加观察,用二规的检查器来过滤,提取其中应理具义之精华,为我利众之用。否则,那些世智辩聪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以种种细枝末节的相似理据来自圆其说,好像是无懈可击,没智慧不详察者,最易被蛊惑,随其所转。但作为君主以自己的智慧,对该不该说、应不应行详察之后,对自他现来均有意义的事,不管他人怎样说都不应违背推托,对无聊的事,即使是父母的指派也不能随顺,否则一件事上“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且“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因此,不能顺人所说,违背具义良言。

  无有心力如水泡,二规何者亦不成,

  当如金刚不可破,顺利成诸合理事。

  水泡稍被微风轻吹,马上就破灭;金刚任为何物所摧,也不会变坏。同样,世人有一种如水泡者,心力非常脆弱,经不起任何风雨,遇到雨天雪地稀泥路乱时,法也不去闻受,宁愿断传承,这样什么事都没有圆满成功的可能。另外有一种如金刚不败的大君主们,他们一旦对成办二利的事业抉择后,无论遇到再大的违缘,心都会如坚固的金刚一样,丝毫不改变动摇,也正因为如此,任何善事都能顺利成办。

  如大地中不动摇,金刚铁围须弥山,

  君主稳重不越规,地上诸士中最胜。

  世人因须弥山坚稳不动而称之为山王,它安住于大地上,由金刚铁围山所围绕,而成为地上之庄严。同样,君主之所以能为众人仰止,就是在他的言行发心中,不违世规和法规,以此二规为准则,其言行非常稳重,故堪为人中之最胜者。在座的大乘行者也应该如山王一样稳重,不能如秋叶随风所飘,以智慧德行来庄严自己,无形中就会使自己成为人中的胜饰。

  不为恶友波涛动,不随分别骤风飘,

  较此稳固之山王,无心之峰更殊胜。

  在整个无情器世界的大地上,须弥山以稳固而成为庄严的山王,而在有心识的有情人类中,真实贤善的君主比这无心山王更为殊胜。因为,他不会为世上的外道恶友的邪知邪见等狂风所掀起的汹涌波涛卷动,也不会随凡夫分别念的骤风所吹动飘浮。当然,“三岁的孩童说得到,八十岁的老翁难做到”,一般人虽然尽力去做,却往往有人会为一些恶友的花言巧语诱惑,不愿闻思,到处漂流他方,真是盲目怎么好行路

  有时又“福尽恶念生”,今天生贪心,明天生嗔心,后天生慢心,一天到晚像一个航海员,驾着分别念的大船,天天出航于生死的大海上,遇到骤风时,总是摇晃不定。而圣者君王常常都是安住在智慧的宫殿里,从来不会遭受分别念的狂风与恶友的巨浪侵袭,稳坐法乐的江山,这就是他更胜山王一筹的所在。

  何者具有稳固心,毅力坚定勤不散,

  于己所为任何事,亦永勿生怯弱心。

  无论是任何人能具有稳固的上进心、坚忍不拔的毅力、始终如一的精进、于事持正念不散乱,那么对他自己所承办的任何事情也永远不会生怯弱之心,正如世人名言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意为世上任何事只要用心努力去做,没有什么难办之事,都可以成功。所以,只要稳固坚强加上精进不散乱,没有什么事不能如愿的。

  倘若不舍所做事,大事亦可逐渐成,

  磐石虽难以动摇,渐次能移至山顶。

  如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正是说明了凡是所做的事情只要能坚持不懈,即便是金石也可雕刻成功,同样,只要不停地努力,大事也可逐渐成办,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都说明了不舍的可贵精神。我们知道大磐石很难动摇,若能不断地努力,照样可以逐渐将其移于高高的山顶之巅,就像米拉日巴尊者谨遵师言修房消业,奉师命一个人把大石头多次移到山巅作建房基石,由大罪业之人而现前佛位之果,只要有不舍的精神,谁都可以成为后来的米拉日巴尊者!

  愚者所许诺之事,最初紧张最终松,

  智者心中筹划事,最初松弛最终紧。

  一个人是愚是智不必多言,从做事上便可了了分明。愚人对自己所许诺的事,最初抓得特别紧,中间稍有违缘就如泄气的皮球,全都松懈下来,什么都消于法界中。而智者对自己所应允之事,先是比较放松,渐渐地越来越紧,最终圆满自己所筹划的大小事。在此你们应该反观自己,是愚智二者的哪个位置

  若是愚者,是否应该努力移座于智者之位

  圣者首先难承诺,一旦承诺则彼事,

  犹如石上刻图案,死亦不会有改变。

  正如龙树菩萨云:“如于水土石,人心尽彼同。”圣者的承诺就如同石上刻图案一样,终无改变。“圣者”是指有一定智慧的人,彼对一件事不会很快承诺下来,首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维,之后才抉择定案,一旦已承诺,就如石上刻图,纵然经年累月,风吹雨蚀,也会如很多上千年的石刻经文,清晰如初,永不改变。圣者对自己所承诺的事,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一定要在一生中圆满,决不会有其他的改变。大家要学圣者,不要用自己的行为给人们留下“我是愚者”的无形字号!

  倘若具有大精心,山之顶巅亦不高,

  大海深处亦变浅,具足如此精进者,

  天人尚生畏惧心,何况说是人间士

  犹如商主名大施,精进舀尽大海水。

  真正具有大精进心者,高山之巅也不视为高,大海之渊不视为深,具有这样精进的人,天众护法都会对他生起畏惧之心,遇到违缘时,他也毫不畏缩,尤为精进,对这样的人,且不说魔众外道和众人,连天人护法神也畏惧三分。就像《贤愚经》中所载:从前,佛在因地为大施商主时,为了拯救整个国境的贫困之难,赴海取宝,待到岸边,如意宝却被龙王取回了龙宫,他便发誓:直至海枯之间,我的精进决不退转。之后,他就以龟壳舀取海水,发誓舀尽海水。尔时,诸天人为其有如此大的精进心所感动,随以神力相助,使海水迅速减少,龙王见此大为恐惧,乖乖地将如意宝奉还,并祈请大施商主再勿舀取海水。

  如此精进者,海水尚可舀尽,何况区区小事

  大精进者,无往而不胜。

  具有一切精进者,应当依止善知识,

  勤学诸多经论典,以闻获得智慧眼。

  具有精进的人,应当依止善知识,因为除了菩萨化现以外,…

《君规教言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般若摄颂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