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P19

  ..续本文上一页一块金子不能当装饰品,你如果把它做成耳环装饰在耳朵上就很好。能利用这些痛苦的和快乐的分别念,就没有一个不是修行。

  密宗的一些修行人和噶当派的一些修行人,在观看娱乐活动的时候,看见鲜花,都马上供养,当下生起的欢喜心,也想让众生获得。所以修行人不一定要坐在一个地方,头上观一个马头金刚才修行很好,随时将违缘和痛苦转为道用就是修行。

  我们如果能生起如此定解,则能将过失转为功德,将痛苦化为快乐。修法之时,无论出现何等的违缘障碍、艰难险阻都不能损害。

  生起了这样的定解后,本来是过失也可以转为功德,痛苦化为快乐。这样,你修行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全部都转为道用了。

  博朵瓦尊者云:“有的商人在下雪之时也会说:“这样对马蹄有利。”晚上下雨的时候会自我安慰:“这样敌人就不会来侵扰了。”

  博朵瓦尊者说:以前过路的商人也是特别害怕下雪,本来以前藏地的商人从康定把很多行李驮在马上面过路,如果第二天下雪的话可能就走不成了,下雨的时候也同样,晚上连个住处也找不到,因为商人夜晚时一般在露天过夜,所以他特别伤心。

  但是有些商人,这样的天气还是会转为道用,他会说:没有事,下雪很好,因为天气太干燥,马蹄会慢慢裂开,马就不能上路了,如果下雪,马走路时很方便,下大雪也很好,对马蹄有利。

  有些司机也同商人一样,开车时都是祈祷千万不要下雪,不然路上打滑,很害怕。

  晚上下大雨时,大多数的商人不喜欢,但是有的商人也会说:晚上下大雨,敌人就不会来,我们就安心地睡了。他们的观点不同。

  同样的道理,大多数的修行人不喜欢遇到痛苦,“最好我烧香拜佛不要有痛苦,不要有磨难,平平安安,我的修行要成功。”他是这样来求加持的,但是有些个别噶当派的修行人不会这样。他希望修行过程中发生一些违缘和痛苦,假设有违缘和痛苦就可以转为道用。

  同样,我们也应将疾病、贫困、诽谤,乃至梦中的痛苦都转为道用而使罪障清除,并生起诸多功德。

  同样,我们遇到一些病苦、困难、毁谤,甚至我们做梦的时候,梦中不吉祥,都可以转为道用。小乘的转为道用用出离心来摄持,比如说我做了可怕的梦,今天可能不吉祥,但通过可怕的梦可以知道轮回都是痛苦的,自相续中生起出离心。如果是大乘就用菩提心和无二空性来摄持。

  那天我们学院几个负责人商量第二天出发到别处,有些人说明天是不吉祥的日子,不要出去,后来我们几个人说:“没事,不吉祥转为道用就可以,明天就出发。”后来好像各方面还是可以的。

  转为道用有时候用无二慧的空性来摄持,用空性来摄持哪里有不吉祥和吉祥的事情。如果不是自己的事情,以利益众生的心来转为道用,如果只想着我自己不要遇到违缘,不要遇到痛苦,自私自利的心没有去掉就不能转为道用,但是以菩提心、利他的心来摄持,可以转为道用。

  因此,甚至我们遇到梦中的痛苦以上都可以用菩提心、无二智慧和空性见解来转为道用,这样不但不起违缘,而且产生了很多功德。

  此时,能出现违缘障碍反而成了再好不过的事情。如果能这样的话,违缘就成了我们修行的最佳良伴。”

  违缘成了我们最好的助缘。

  

  

  

  

  

  

  

  

  

  2004年2月16日 第36节课

  那么,如何将痛苦转为道用呢?关于此理,正如前面所引用的《入行论》以及前辈上师们的教言中所讲的那样,不论出现何等不愿出现的事情,都应当反复思维如果闷闷不乐实在于理不容,欢欣鼓舞才是理所当然的道理,继而满心欢喜并以发心摄持。

  在修行的过程中到底怎样把所有的痛苦转为道用,如同前面所讲的《入菩萨行论》还有一些高僧大德们所讲的教言一样,平时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不悦意的事情,不管在生活上、心情上还是在修行上,有些人生病,有些人做事不能如愿以偿等等,都应该自己反复思维,这样想:如果我对这件事闷闷不乐也实在是不合理的,应该欢欣鼓舞地面对它,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修行好的人,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用欢喜心来对待,发菩提心来摄持,这件事情就变成顺缘了。

  如同匝哦之女的公案那样,为众生的利益而回向,并修持自他相换等等,这就是最为关键的要诀。

  匝哦之女的公案在《大圆满前行》中有,他用脚踢母亲的头,受了很多苦,最后当他受报应的时候,他想:在这个轮回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用脚踢母亲的头而感受这种痛苦的众生,愿所有这些众生的痛苦都成熟在我的身上,由我一人来代受,愿其他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不再感受这样的痛苦!他这样想的时候,头上的铁轮立刻腾到虚空当中,所有的痛苦都消于法界了,而且他自己也转生到天界当中,所以这样的自他交换相当重要。

  我昨天也提了,很多人生病的时候为了治好自己的病而修自他交换,比如说头痛得特别厉害的时候就想:众生的痛苦我一个人代受,愿通过这种方式马上康复。这种想法肯定不正确,掺有自私自利的心,自他交换是不管我的人生中苦也好,乐也好,反正所有众生的痛苦就成熟在我的身上,这样观想的功德也相当大。

  当然我口头上是这样说,实际上自己也修不好,有时候还可以,自己没有生病、没有打针输液的时候没有这种机会,自己生病,经常打针时,观想众生的痛苦让我代受,用世间的语言来讲是抓住机遇利用起来,这些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作为修行人整天叫苦连天、怨天尤人,这样不好。所以从道理上通达所谓的修行,心里要串习。以前不是这样,现在重新来过,这叫做修行。不然我们小时候心里面一点也没有想,到了白发苍苍时实际上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只不过是听了一些法,有一些功德。自他交换、痛苦转为道用、违缘转为道用的这些法根本没有修的话,人到暮年仍然如此。你在喇荣住了十几年,痛苦与刚来时一模一样。但是我想,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应该有很大的改进,因此,希望平时我们的生活中遇到什么,一定要转为道用非常重要。

  当然,虽然道理是这样,但也不必矫枉过正。如果我们患了疾病,有治疗的手段,还是应该及时治疗,而不应讳疾忌医。智者们对此也是认可的,故没有什么不合理。

  道理是这样的,但你觉得不用转为道用,苦就苦,痛就痛,违缘就违缘吧。矫枉过正就是本来是纠正偏失错误,却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又到另一个极端,不能这样。

  《四百论》中也讲:“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虽然身体就像怨敌一样,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保护,因为利用这个身体可以行持很多善法。有些人太过分了,什么都转为道用,不喝药也不看病,这样不合理,不能讳疾忌医,否则就会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以前晋国有一个医生叫扁鹊,他对齐桓公说你的病在皮肤上,该治了,他觉得无所谓;劝他说已经到了肌肉里,应该医治,他又不答应;后来到了骨髓中时,他想求医治病,但这时已经病入膏肓,医生也已经无计可施了。

  现在很多人也对我这样讲:“你现在有治疗的必要,一定要到医院里,不然病入膏肓,你自己也会后悔的,你不该讳疾忌医。”也许是吧,不管怎么样,也许齐国国王和我有统一的观点,但是有机会还是要看,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广传》中也说,生病时要治疗,治疗的手段也是佛的加持。比如说我们从来不信佛的人的手里拿了中药、西药,但你如果观想为佛的加持,你并没有舍弃佛教,心唯一皈依佛就可以了。

  不过有些高僧大德的看法也不相同,曲恰堪布从来不看病,来了医生他就骂一顿。听说他有一次生病,别人为他从县上请了一位医生,他根本不看,“你们懂什么,我不看,我是学佛法的,我是皈依三宝的,你们的力量还超越三宝的功德吗?我不相信,你给我滚,不要给我看。”最终没有看,高僧大德的行为也不大相同。

  但我认为还是应该看病,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始终不看病吃药,简直成了*轮功的徒弟了。

  恰卡瓦菩萨云:“内心常与乐相伴,

  恰卡瓦菩萨的这个窍诀很殊胜:我们的心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与乐相伴。比如说有些人稍微赞叹,就不亦乐乎,稍微毁谤一点,就痛苦不堪,这样不合理。作为修行人,应让心常常与安乐相伴,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对境、生活,用自己的修行对治非常重要。

  遇境皆与修结合,

  不要远离快乐的心,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全部转为道用。比如说你住在特别好的星级宾馆,也要观想万事万物都是如幻如梦的,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房间里,这也与修行结合。你遇到一个好人或是坏人,都可以作为修行的助伴。遇到快乐的时候是修行的助缘,遇到痛苦的时候也是同样。不然我们修行人要选择一个特别寂静的地方,特别快乐的地方,这在一生中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修行好不好,主要是看他遇到任何一个对境的时候能不能全部与修行来结合。

  果报皆知业追讨,

  自己现受的果报,不管生病还是心情不快乐,归根结底归咎于业,前世造的业,今生肯定会受报应,这样我们对三宝也不会退信心,对上师也不会生邪见,不然有些人稍微有一点事情就全部归根于三宝上,归根于上师上,这样自己的修行也不会成功。

  观修众生之深恩,此四行乃胜方便。”

  要思维所有众生的甚深恩德,经常帮助你、给你饮食的人,很多人对这些恩人都有报恩之心,认为是恩重如山,但是经常恨你、毁谤你的人,很多人把他当作怨敌来对待,这就不对了。如果你的修行好一点,会依靠所有的众生增长自己的修行。

  这四种行为是最方便的殊胜。

  上师们也都这样说:无论出现何种事与愿违的结果,都绝不以分别念跟随,而是坦然安住,这就是将恶缘转为道用的殊胜方法。

  上师们也是这样说的:不管你出现什么样的恶缘,什么样不顺利的事情,不要跟随当下的…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净土教言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