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P29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要心上起修,不要在口头上,无常观念经常用在生活当中去观察。真正遇到违缘和困难的时候,要用得上已经思维过的道理。比如说转绕坛城功德很大,但是如果没有发心的摄持,临死的时候是用不上这个功德的。

  在安闲的时候口头上经常自我标榜对上师信心很大,对佛法信心很大,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上师要批评你的时候,你可能对上师和弟子之间的关系不会用师徒之间的关系来对待,那个时候你或者用人民内部矛盾,或者是用敌对的关系来处理——这个上师无缘无故、平白无故地怎么怎么,我也不客气!你平时说对上师信心很大,是不是所有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中我的信心是第一?上师也开心、你也开心的时候在上师面前说过特别好听的话,但是关键的时候可能一句批评也忍不了,原因是我们平常没有修,如果你真正观修上师的功德,真正把上师看作佛陀,一两句的批评不可能让你有很大的改变。有时候佛法还是需要考试,所谓的修不一定是掩门观修,每天所讲的内容随时随地在自己心里面去思维,思维以后再继续串修,这个叫做闻思修行。

  只有屡屡忆念死亡与业因果,等到关键之时,才能招之即来并令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你真正要观想因果还有寿命无常的关系,死亡无常的修法的力量,自己还是可以用得上,比如说我们平时观死亡无常,平时观业因果,死的时候就不会很紧张,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每一个众生都会经过死亡这一关,因为你以前做好了一切准备。有些道友遇到违缘的时候能从容面对,原因就是他经常在这方面思维,有些道友遇到最关键的时候跟平凡人没有什么差别,好像和从来没有学过法、从来没有学过宗派的人一样,那个时候紧张得不得了,特别痛苦,这就说明我们平时没有把法融入到自己的心间。

  因此,不善仅能生痛苦,岂言以此而解脱?我当恒时于昼夜,勤思此理方妥当。就应当这样做,你知道吗?”

  不善法经常会生痛苦,怎么说是以这种方式解脱呢?当时仲敦巴格西一边批评不听话的道友,一边给他讲了这个教言,懂到就一定要修,不修是不行的。

  金厄瓦将此言复述给博朵瓦,博朵瓦羡慕地说:“格西有一门对谁也不传授的秘诀,没想到却告诉给他了!”

  批评他的时候金厄瓦可能当天在场,对于益西炯求教言的时候仲敦巴很不高兴……在博朵瓦面前说了。博朵瓦说听说仲敦巴格西有谁都不传的甚深密法,非常甚深的密法没有想到今天已经传给了益西炯。以前噶当派的上师最甚深的教言从不外传,所以噶当派对死亡无常的法像我们对无上大圆满法一样没有差别,因为依靠这个观修方法有很多人获得成就。

  阿衮巴云:“我如果没有在之前观修一座无常之法,就不会传法。”

  阿衮巴每一次传法的时候都观想一座无常法,之后再给别人传法。我肯定做不到,每一次传法之前可能观修一个常法,我经常打算将来怎么。很多人听法之前有没有观修一个无常法,“我今天去听法,回来的时候会不会死呢,到底我还能不能再回到家里呀?”有没有这样观想无常,如果随时随地这样观想的话,所作所为不会被世间琐事所转。

  他对所有的人都将此法作为窍诀而悉心传授。我们也应当让此法在相续中毫无缺憾地完整保留。

  他在所有的人面前把无常法讲得最细致,我们也非常希望这样的法在每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完美无缺地保留下来,但保留下来也非易事,看你能不能经常反观自己,如果境界不好,遇到一些外境的时候就会出现常有的心。

  我都经常想我们在座的金刚道友未来的前途,有些人真的变成大法师弘法利生,有些人到寂静的地方去精进实修,一生成就的可能也有,也有一些个别的可能再过了几年以后自相续中生起邪见,还有还俗的,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人。从现在佛教的一般规律来推测也看得出来,但是最关键的是不能改变自己的见解,如果有观无常的心就根本不会被世间的心所转移。

  嘉地的江擦多策曾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我要到上面去烧点茶水,请你马上给我传个法。”博朵瓦随即不悦地说道:“若能多多观想无常之法,舍弃今生而追求来世之大义就如拾地芥般容易。就像现在你喝茶很容易,不喝却很困难。”同时又简明扼要地嘱咐他应当时常观察业因果、轮回过患、菩提心与空性等法。

  这一段可能在翻译上有一点问题。意思是这位尊者跟博朵瓦尊者说:我在上面烧一点水,希望你赶快给我传一点法。我们有些人也是这样,“我已经买完了车票,上师你可不可以给我传一个法,我明天马上要离开。”当时格西也是在上师面前这样说的,正烧水,“水可能马上要开了,希望你在这之前给我传一个法。”博朵瓦格西随即说:我给你传的就是无常法,你好好地观修无常,舍弃今生和追求来世的大意就像我们拾起地上的芥子一样容易得到,就像是你喝茶很容易,不喝茶很困难。

  也带有一种讽刺性,因为他说水马上要烧开,马上要得到一个法,所以他对喝水很有信心,不喝水很困难。但你要真正想成就应好好地观想无常,不观无常很困难,就像现在你不喝水一样,看破今生和一切世间的修法很容易,就像你现在喝水一样,博朵瓦格西从反方面来这样讲的。最主要的给他传的是无常法,稍微简明扼要地讲了菩提心等的功德。

  夏沃刚巴将此言告知普穹瓦,普穹瓦连忙恭敬地摘下帽子说道:“哎呀呀!只有我们尊者说的这席话,才是异常珍贵的啊!”

  夏沃刚巴将博朵瓦的教言告诉给普穹瓦。

  普穹瓦摘下帽子(噶当派的很多人起信心的时候不管被人看见没有,马上摘下帽子,这是他们的一种传统。我们这里也是这样,有些人不要说没见到上师,见到上师的时候也是好像帽子已经用钉子钉在头上一样,根本不会摘下来,有些可能因头上有一些不好看的东西,也不愿意。)这样说的:上师所说的话真的非常珍贵!观无常,以后看破今世很容易,希求来世的大意也很容易,表面上看来无关紧要,但是真正的修行人把这个看作是非常珍贵的教言,对他来说一生中有很大的利益。

  

  2004年2月23日 第42节课

  下面我们讲《开启修心门扉》中的第十六个问题,也就是说观修无常。观修无常的道理相当重要,但是我们这里的有些人因为观得无常太好了,所以什么闻思修行都不愿意,这一点是当前的一个弊病,希望大家注意。以前我有一段时间也有这种感觉,什么都是无常的,背诵有什么意思,讲考有什么意思,但这可能是个违缘,因为虽然是无常的,但是最有意义,自相续中真的要扎下佛法的根,还是要不断地闻思修行,可以在空闲的时候观无常,不一定从早上到晚上一直观。但有些人不愿意背诵,要观无常,打无常的旗号给自己开一条路,结果背诵的时间根本没有观无常,你就散乱。所以,闻思修行的人很好,比如说背诵就是把文章的内容全部了如指掌以后才能背诵。我刚到学院的时候背得不是很多,但是当时背过的现在回忆起来还记忆犹新,没有背过的,虽然当时心里面记得很清楚,但是现在都不行。

  有些人观得无常太好了,觉得什么都无常,结果你的一生可能也是很漫长的,在漫长的一生中经常在自相续中漫延邪见,最后无常的念头也可能被打下了,这样不太好。

  堪巴龙巴云:“我希望你们能以观修无常的方式而修行,至于其他的方式,则除了让内心烦乱焦灼以外,还会有什么呢?

  堪巴龙巴说:我希望你们修行时以观无常为主,除了观无常以外,其他的方式除了令心焦乱以外再无其他。比如说你没有无常的基础观风脉明点,或者是做其他的佛事,或者是朝山拜佛,这也是一种善根,但不是真正佛教的精华,因此对他来讲观无常是最重要的。

  若能忆念无常,就会产生对一切非法都不需要的意念。

  如果我们无常观得非常好,对世间的非法就不喜欢希求。学院当中当然有些人学习非常好,但也有些人整天搞一些非法,整天都是说说笑笑,喜欢打扮,所有的时光浪费在无意义当中,这是我们耳闻目睹的事,这些人好好地观一观无常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还有很多人经常破坏纪律,如果心相续中真的有个无常的观念,就不会对非法行兴趣盎然,因为人身非常难得,何时死都不知道,就会自我鞭策。

  我想在座的大多数金刚道友观无常比较认真,因此非法行也比较少。

  如果自己在后天必定死亡,那么,即使所有的水都变成酥油;一切的山都化为黄金;全部的人都成为自己的儿女,又有什么用处呢?”

  在藏地,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小牛还没有出生,这个时候酥油很少,所以穷人特别向往酥油,家庭比较穷困的人向往所有的水都变成酥油汤该多好,整个山都变成酥油那样。大家可以这样想,如果我们真的后天死,所有的水变成酥油汤,(说“汤”好一点,因为酥油是固体)所有的山变成黄金,全部的人变成自己的儿女,对你来说有没有用?所以以这种概念来比喻,世间的一切财富、一切眷属、一切人对自己来讲真是没有任何用处。《大圆满前行》当中也讲了,我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哪怕有成千上万个眷属,也不可能带走一个,就像从酥油里面拔一根毛发一样,根本没有办法让任何众生和任何财产对死亡有任何利益。

  普穹瓦曾生动形象地教导说:“你们若能观修无常与业因果,就等于是现量地见到我了。我这个头童齿豁的老人,(并不值得一见。)

  普穹瓦在藏地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人想拜见他。很多人想见无著菩萨的时候,他在门口上也写了 “胜法以及今生计,二者无法同时成,若能共成则必定,自我欺骗无怀疑。与我会晤无他言,期望各自勤修善”的教言,前面也是这样讲的。

  当时很多人想拜见普穹瓦格西时,他教导说:你们如果真正对我有信心,就好好地观无常和观业因果,这和见到我没有差别。像我这样没有头发、牙齿也脱落了的老人,见到也无用,你的相续中如果有个无常观,没有见到我也还是…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净土教言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