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辛也无法做到,我们通过努力就可以做到,因此一定要精进修持。
令此生具义、精勤修持的首要条件,就是切莫贪恋此生。
修行人精勤修持的最初条件是什么呢?只是办一个皈依证、剃个头或急不可待地穿上出家人的僧衣,这些外表形象都不是最关键的事情,看破今世是最首要的条件。如同想进入一栋房子,要看自己有没有钥匙,如果没有钥匙就无法进去,同样的道理,形象上修建殿堂,或者做讲经说法之事宜等等,似乎是具有意义,实际上你的内心如果没有看破今世,一切所作所为都是贪著今世。
比如某人每天拜佛,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令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实我们现在的肉身最多能在这个世界存留几十年,只为短暂的一己私利而学佛不叫修行人。还有些人天天修黄财神,认为拥有财富是他最大的满足。我们放眼整个世界,说实话,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学佛人中也有很多不是修行人,包括我们在座的金刚道友,很多人的目的如果是要逃避城市中生活的艰辛,为即生中过得开心一点,或者只想得到锦衣玉食的享受等,就是没有看破今世的象征。所谓的看破今世并不是要节衣缩食,天天都只有苦行,我们苦行过程中肯定是需要衣食,这一点没有否定。但是最关键的是心中对现世所有的亲戚朋友、眷属财产无有贪执,这样才可以说明你有看破今世的境界,所以说所谓的看破今世不是表法,而应该是心法。
《秘密总续》云:“追寻来世之意义,以大信心而修持,趋入具智之坛城,切勿希求此生果。如若经营此生义,来世之义不能成,若萌追求来世念,此生之果亦增盛。”
首要条件在《秘密总续》中说:真正要入密法,需求来世的意义,获得佛果的目的,应以大信心行为趋入具智之佛陀密宗坛城。有些人认为密法是高深莫测的法门,而修出离心是很低劣的法,修密法的时候用不上。如果你这样思维就已经搞错了,墙的基础都没有,墙上的花纹根本不可能显得美观。
所以,入密宗坛城之时的发心千万不要寻求升官、发财、疗病之类的此生果。不要为今生短暂的需求毁坏来世的利益,来世和今世相违之故,欲求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并行不悖是办不到的。所谓的出世间法就是寻求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获得佛果的来世,因此,只是理着光头,穿着出家法衣,自以为是的修行人不一定是真正的修行人,包括在法座上讲经说法的法师,如果内心中没有看破今世,也只是一种形象而已。如果你的相续中真正生起了“我所谓的修行不是为了短暂的今生,而是乃至生生世世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念头,那么即生的名誉、地位、财产、利养等,不求也会自然获得,上师如意宝也经常为我们宣说此等殊胜的教言,因此极为重要。
2003年12月23日 第2节课
我们这次学习《开启修心门扉》的过程中我不想赶进度,每天都讲几句,我不怕重复,再三地啰唆,这些法理需要反复串习,这样会对你们有一点帮助。我希望一边学《俱舍论》的同时,每天所讲的噶当派的教言,也应该思维,这就是所谓的修行。
下面接着讲正文,作者这样说的:
记得阿底峡尊者在印藏弘法事业圆满,即将示现圆寂之时,弟子中一位叫恰彻却的瑜伽师启禀尊者:“上师圆寂后,我将好好修法。”上师并不满意,回答说:“希望你能放下杂事。”
《大圆满前行》中也有这个公案,只是文字上略有不同。
恰彻却瑜伽师对即将示现圆寂的阿底峡尊者表示今后要努力修法时,他认为如此会令上师欢喜,上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而说:这种修法固然很好,但我希望你能放下杂事。意即你这样修法也是耽著杂事,没有很大的意义。
弟子又说:“那讲经说法呢?”上师态度也如前。弟子再问:“边修边讲如何?”上师仍如前面一样回答。“那么,弟子应当如何行事?”尊者回答说:“应当舍弃今世一切琐事。”
弟子又转而说道:你圆寂以后我给众多弟子讲经说法,这样好不好?上师也如前表示说希望他能放下杂事,无论是讲经说法还是修行都没有很大的意义。弟子再问:边修边讲怎么样?尊者一如既往地回答。弟子有点为难,尊者一语道破修法的关键——应当舍弃今世的一切琐事。阿底峡尊者最后圆寂的时候为弟子留下了这么殊胜的教言。
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引导文》中也再三地嘱咐我们要舍弃今世。我昨天也讲过,所谓的舍弃今世并不是现在要你不吃不喝,对家里不闻不问,这虽然也是舍弃今世,但最关键的是在我们内心中对现世转瞬即逝的财富和快乐能不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不仅是今生,而且拥有来世的福报也无有任何实义的观点能不能透彻地理解?这里主要是从舍弃今世的角度阐述的。
因此,我们做任何一个功德的时候,形象并不关键,看你的心能不能看破,也就是说内心中真正生起为利益一切众生修法才是最重要的,形象上的讲经说法,也无有意义。此中密意并不是阿底峡尊者认为修行无有必要,也不是说讲经说法全然无用,更不是说一边讲经一边修法徒劳无功,但是如果你心里没有舍弃今世,讲经说法也是枉然,整日里掩门闭关,过不多久你内心中就会生起追求世间八法的念头,无法对治。所以,修行人从内心中看破今世实在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心里没有看破,影像上做任何事情对今生来世皆无助益。
我讲一个虽然是世间法但同样可以深观内心的故事:一个男子有一个他并不喜欢的女友,为与女友断绝关系他想尽各种办法——他将家中的桌椅、茶具乃至衣服上用的香水全部焕然一新,他认为换成她不喜欢的样子就可以达到断绝关系之目的。这时他看到一只喜欢摇头摆尾迎接女友的狗,便想将它的尾巴剪掉,在他无法下手的时候他想到了兽医站,他到兽医站说明原委,得到的答案却是“最好你不要剪狗的尾巴,这样做解决不了事情,你用桌椅、茶具来表示也无有任何意义,你应该用心表白”。这个比喻,汉地的高僧大德也引用过。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内心贪嗔痴极其旺盛,始终贪执今生来世的名闻利养、快乐赞叹,哪怕作供灯、诵经还是讲经说法等也均是形象上的善法,所以,最关键的是看破今世,看破今世并不在于外相上穿一个破烂的衣服,或者吃低劣的食物,而是观察你的内心贪嗔痴烦恼是否极为旺盛。贪嗔痴彻底灭尽作为凡夫人来讲是很困难的,但只要在自相续中生起出离心,看破今世的境界会自然具足。如来藏上面有良好的种子,只是我们不串习而已,实际上无论怎样恶劣的人,相续中也有这样的种子和能力、工夫和功能。
阿底峡尊者也再三说看破今世一定是从内心上安立的。
恰彻却将上师教言牢记在心间,抛弃一切,前往热振的休色寺,像野兽一样地精进修持,未与任何人交往,如此穷其一生,直至圆寂。(果仓巴尊者传记云:其为米拉日巴尊者前世。)
真正高僧大德的修行就是如此,依靠上师所传窍决,在一生中依靠上师之教言而修持,与野兽无别,形只影单地在休色寺 修行。虽然许多人在短暂年月中闭关修行是屡见不鲜的,但如果其内心中并未生起真正的出离心,终有一天他仍会到城市中行非法,这是我常常亲眼目睹的事实,所以,真正的修行人穷其一生依此殊胜见解修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上师的窍诀只是只言片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譬如,有一天我去色达县放生,遇到一个以杀生为业的汉族屠夫,我问他生计如何?他说只能赚得到吃稀饭的钱。我又问起他的兄弟,他回答说在甘孜开饭店。原来他的兄弟也是屠夫,曾经我放生的时候对他说过一句话:“在世界上这么多的行业中,为何一定要以杀生度日,可不可以换一个行业?”他后来觉得这句话有意义,于是扔下屠刀,改行换业,开其他的铺子。我自忖:哪怕是对尚存些微善根的屠夫,我们诚挚忠告,劝他改掉恶行,他如果斟酌并履行忠告,终究获得利益。
同理,阿底峡尊者临圆寂时只说“舍弃今生的一切琐事”这一句教言,只要弟子反省自己的所做,依教修持,一句话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倘若上师没有这样说,也许恰彻却尊者一生中忙碌于在别人面前讲经说法或形象修行,看起来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不一定舍弃了今世。
一次,一位僧人正在转绕寺院,仲敦巴尊者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样转绕当然令人高兴,但若能独自修习某一法门则更令人开心。”
曾有一次,一位僧人精勤于转绕寺院时,仲敦巴尊者对他好言相劝道:你这样转绕固然值得高兴,但是你如果静下来修一个真正的法不是令人开心的事吗?
有些人整日里转绕,要转一百万圈坛城,可是他的发心只是想要发财、健康、平安、圆满。有些在家人转绕坛城主要是为了感情生活等方面圆满,那天我也讲了,有一个人只是为了他喜欢的人开心而转了一万圈坛城,从暂时种下善根的角度虽然不能否定其功德,但这些人非常可怜。实际上如果你内心中没有看破今世,虽然转绕坛城、佛塔、寺院,或者朝拜神山,功德都不会很大。
僧人心想:也许顶礼可以讨得欢心吧?于是,就开始顶礼。谁知,尊者仍然如前面一样地劝诫。僧人又尝试了念诵及观修,得到的仍是同一答案。他无计可施,只得询问道:“那么,我该如何是好呢?”尊者毋庸置疑地回答:“舍弃今生!舍弃今生!!舍弃今生!!!”
僧人尝试顶礼,谁知尊者仍如前所说。(有些人顶礼的时候非要把头使劲的磕在地板上,他认为这样上师会欢喜,谁知道上师越来越不欢喜。有些人在水泥地上也要使劲的把头搞破,但实际上你没有看破的话,头搞破了也没有很大的实义,过一段时间愈合了以后又开始搞世间八法。)僧人念诵经典、闭目修行,上师给他的答案仍是同样的。转绕、顶礼、诵经、观修都不合上师意愿,正当弟子愁眉不展时,尊者义正词严地说了三遍“舍弃今生”。此公案在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中讲得稍广。
以前萨迦班智达面前有一位名叫宁莫的大修行人对…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