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上册▪P26

  ..续本文上一页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我们无始以来积存了很多习气障碍等等,恐怕倏地在你的相续中生起会有很大困难。

  但是还是全心全意地通过各种途径想尽一切办法使之生起,通过长久的串习,经常翻阅这些教言,与看破今世的金刚道友经常接触、往来,逐渐在自相续当中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就可以生起来。这一点至关重要。

  寂天菩萨在《集学论》的开头,也是如此殷切教诲:“何得无散具相胜妙法,将获前所未得之欢愉,更胜于此安乐不曾有,圆满菩提无尽之胜乐,以及无等佛果皆能获。”

  寂天菩萨在《集学论》中这样说道:任何一个人如果得到了不被世间八法所散乱的、具有法相和胜相的看破今世的法门,那么他将来获得什么呢?前所未有的欢跃。此处的“何”是代词。

  看破今世的法门没传之前,很多人的目标都不尽相同。即生中得成就、即生中能治病、消除即生中的痛苦等等,有这些方面的打算,但是获得佛法以后就完全不同了,为的是来世解脱。这样大家在心里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欢快及法悦。依靠它获得了前面所讲到的大安乐圆满菩提是菩萨的果,即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菩萨的无尽安乐以及无等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如来正等觉圆满的佛果。

  佛陀(在《因缘品》中)也说:“如若贪诸欲,欲念反将弃,若舍诸贪念,将获胜妙乐。乃至欲相随,永不得餍足,何者以智慧,斩彼方满足。贪念不能餍,以智能知足,以智得足者,三有不能转。”

  如果我们顽固地死守贪执世间欲妙的念头,欲妙将把你舍弃,如果有些人以智慧观察,断除了世间的妙欲,就会自然而然获得胜妙的安乐。我们以贪恋得不到满足,但是以智慧来剖析才能得到,这就是社会上很多人的心理现状。

  有些在家人对男女关系或者是对饮食、财产方面的贪恋难以断除,而且越享受就越贪得无厌。但是出家从根本上断掉以后心里也再不会起执著,无论经过多长时间,不管对饮食还是感情都能断掉,这也是通过智慧来剖析的。比如说《入菩萨行论》中第八品第九品里面的观不净观,或者第九品中谈到的法无我和人无我的关系来分析的时候,相续中的贪恋和束缚以智慧来断除、剖析以后才能获得满足,如果以智慧而得满足,这种人在三有当中是根本不会流转的。这些都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诫。

  圣者无著菩萨也殷切教导:“以智慧而生存所能感受之胜法妙用,以享受饮食、女人、歌舞所获之乐受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无著菩萨说:如果我们不是以愚痴和盲目,而是以智慧来生存,就能获得佛法的妙用,如果有些人以饮食、女人、歌舞等等世间所承认的乐受来生存,二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为什么呢?如果你详加观察,它的性质、结果、来源等等很多方面大相径庭。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享受饮食等所获之乐受,不能周遍全身;需要依外缘而获得;不能恒时随心所欲而得,只是暂时性地偶尔获之;并非遍布三界;其后不能获得圣财;享受之后即消耗殆尽;怨敌等能从中作梗;不能携往来世;依之不能究竟满足;并且滋长今生来世之一切痛苦;犹如麻风病人搔痒之乐一般仅仅是将息灭痛苦冠以快乐之名而已。由此衍生贪欲等各种烦恼,造作杀生等种种恶行。

  为什么是这样呢?下面是作者的分析:饮食、女人、歌舞等,很多人特别喜欢享受,但是依此乐受不能周遍全身,而且依靠外缘获得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也是通过钱财、名声、地位等经过很长时间的奔波和努力才能得到,不能随心所欲长久而得,只是暂时性偶尔获得,也并不是遍布三界。

  这是很深的教言,你们应该好好地领会,我有时候讲得不太好。

  这以上是讲我们对女人、饮食、歌舞或者是世间的妙欲而奔波,但每一项并不是很容易获得。比如我们说有些老板很富裕,但是他的钱财不一定是如法而获得的,也许是在很多众生身上通过各种欺骗或者狡诈的行为、手段才能获得。有些人杀生获得钱财,虽然富裕和享受快乐,却是通过各种恶行来获得的,因此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而享受妙法所获之乐受,可以周遍全身;可以随时获得;遍布三界;其后能获得圣财;享受之后不但不会穷尽,反而日益增上;怨敌等不能从中作梗;可以携往来世;依之能究竟满足;并且不会滋长今生来世之一切痛苦;并非仅仅冠以快乐之名。且能摧毁一切烦恼及恶行。由此可见,佛法是极为殊胜善妙的。

  佛法的快乐根本不同,做简单的事情来解决大问题,享受佛法获得的乐受可以周遍全身。有些修行比较好一点的,从佛法中所得的受益完全容易了知。

  就吃肉而言,吃肉的快乐就不能周遍全身,只是舌头上的一种享受而已。获得佛法一定是周遍全身的,为什么周遍全身呢?如果获得了佛法的一定境界,病痛也会变成快乐,世界上的很多痛苦都可以转为道用。所以,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议,大家要反反复复地思维才知道,如果没有思维就根本无法了解它的堂奥。佛法的善根可以带到来世,甚至生生世世,并不是冠以快乐的名称而已。世间的有些人获得很高的名声或者所谓饮食的快乐,同时也造下了很多杀业。还有世间上的感情等等,实际上是将痛苦的名字改为快乐,但佛法的快乐完全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今天讲到这里。

  大家休息一下,我说几句话。

  明天开始讲《佛子行三十七颂释》,是大智者根桑曲扎造的讲义,已经翻译了,这几天最好不要断课。有些事情大家可能知道,也可能还没有知道,逐渐地知道好一点。总的来讲,《窍诀宝藏论》中有虽欲无法摆脱之六法:“家人亲友虽欲恒不离,相依相伴然却定别离;美妙住宅虽欲恒不离,长久居住然却定离去;幸福受用虽欲恒不离,长久享受然却定舍弃;暇满人身虽欲恒不离,长久留世然却定死亡;贤善上师虽欲恒不离,听受正法然却定别离;善良道友虽欲恒不离,和睦相处然却定分离。”

  我们作为修行人,跟一般的世间人不相同,修行人遇到快乐的时候也像刚才我们所讲的一样,有一种对治的能力。比如说对待快乐,世间上的人们会忘乎所以非常欢乐,我们这里开“金刚娱乐法会”的时候也说过,我们是修行人,不要像发疯了一样,不要当作真实的实有,这是不究竟的,《大圆满虚幻休息》也说是如幻如梦,作为修行人有能力和有办法面对。世间人遇到一些痛苦的时候自杀等,有很多愚痴的做法,从来没有听过佛法的一个人,他的父母死了,一定非常伤心,可能去自杀,就是他的痛苦的感受实在无法控制,但修行人虽然亲身的父母死了,这种感受在内心当中也极度刺痛,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修行人应该完全不同。

  我想我们这里的有些人所受的佛法的教育还较少,我原来也说过,有些像一两岁的孩子,有些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但实际上不管怎么样,大家应该认真地面对现实的问题,很多事情应该逐渐圆满地处理,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但是遇到痛苦和悲伤的事情时应该把它化为力量和勇气,这就是智者的行为。

  我们这里修行的状况我也跟大家说一下,我原来也发过愿,五部大论一定要在三年的时间中讲完,现在基本上已经过了一年,原来有这种发愿,现在也是如此,希望大家安定下来,不要胡思乱想。比如说现在冬天的时候不要做非法的事情,这一点我今天提醒你们,你们最近也不要到处乱跑,这是我的一个希望,最少也是在100天之内,任何人不准卖房子。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虽然修行不好,但是人应该有一种良心,大家应该安住。这几天学院的负责人白天晚上都在商量,解决很多问题,尽量地满足大家的愿望和想法。

  以前我们寺院的帝察活佛圆寂,一般来讲大成就者也有入定五六天的,入定三天的,从圆寂一直入定,在入定的过程中弟子的痛哭声都不吉祥、不允许的,这也是一种传统。虽然自己的上师圆寂,感情上应该理解,但是有时候也并不是无法控制,如果能保密也有虹身的现象,一般念49天的经,根据情况,在五六天,三或七天之前要若无其事地对待、保密。当时是夏天,帝察活佛的遗体有点不好瞻仰,但是后来不管怎样也让信徒一一地朝拜,之后做火化。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按照传统和规矩比较如法,高僧大德的传记、传统,所有的四众弟子一定要重视。

  我们要在闻思修行方面下大力量,我昨天也讲了千万不能断传承,传承断了有什么样的过失,大家都清楚,这一点我也不用说,讲者讲得效果也不好,简单地讲或者慢慢地在字面上作个解释。一会儿可能要念《普贤行愿品》,僧众这几天大概从上午九点钟到十一点半都念《普贤行愿品》,下午从一点半念到四点,没有其他念诵,做一些发愿比较重要。

  我忙开会,事情特别多,暂时讲《佛子行》,不管怎么样,我想闻思修行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我没有出现身体上的违缘或者其他违缘以外,既然发了五部大论的愿,我也尽心尽力地翻译,尽量地讲好。希望你们也是看书,心里平稳一些,愚痴的人遇到一点点事情就开始波动,在行为上也有很多不如法,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的愚痴就全部暴露无余,这样不好。

  这么多弟子,做什么自己应清楚,现在是冬天,天气也特别冷,总的来讲大家遇到快乐的时候,不能爆炸式地控制不住心情,这不是修行人的做法;遇到痛苦的时候昏倒在地,没有勇气站起来,这也不是修行人的作为。大家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逐渐地面对最刺痛的心情和天气,尤其是今年的冬天非常难过,大家的心情我也很理解,但是要通过各种方法慢慢习惯。

  明天念经的时间没有变,你们或者在经堂里或者在家里好好地念《普贤行愿品》,如果有新的规定,我们寺院的负责人也会告诉大家,自己应该如理如是地念百字明、金刚萨埵心咒或者《普贤行愿品》。在很多事情方面,大家都是大人,遇到痛苦的事情也应该尽量地将痛苦的心情化为力量,遇到违缘的时候也不能轻率地做一些举动。

  以前其他寺院出现的一些事情,别人谈起来也是很不愉快的,比如说附近的有些寺院里面出现过违缘,弟子根…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