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报答他的恩德。可是狡诈者对此满不在乎,不管对自己有什么样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他也不知道报恩。
有些人对他很慈爱,如父母一样问寒问暖,但狡诈者也不作忆念,完全漠视别人对自己的一番好意。
前时所作无反省,现时善恶无辨别,
如是混淆不清者,此乃非正狡诈相。
对以前所做之事不作任何分析,错了没有忏悔,对了也没有总结;现在做的到底如法还是不如法,从来也不辨别观察。什么都分不清楚,整天迷迷糊糊,除了吃饭睡觉外什么都不管,好也无所谓,不好也无所谓,这种人不是正直者而是狡诈者。在这个世间上,狡诈者的的确确相当多。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应该反反复复观察自己,看自己到底是正直者还是狡诈者?
宁与直士结怨仇,彼于己事尚有利,
不与狡者交亲友,饶益彼等反遭害。
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宁可与正直者结下仇怨,也千万不要与狡诈者结为亲友。
为什么呢?因为人正直的话,即使你们成了一种敌对的关系,他也不会无故冤枉你,一是一、二是二,他不会说不符合正理的语言,把没有一点根据的事情栽赃在你头上。即使他跟你的关系非常非常不好,他宁可受冤枉,也不会无端对你毁谤。这样,你们之间的关系也有恢复的机会。
而与狡诈者结为亲友的话,对他有利的时候,他可能会帮助你,但是若触犯到他的利益,他绝对不会帮你,甚至即使你帮过他,他此时也会恩将仇报,反而加害你。
我们周围的人里面有狡诈者,也有正直者。对于正直者,宁可跟他是仇怨,也要经常与他交往,而接触那些狡诈者时,自己务必要小心谨慎。
直士正行护他人,情谊绵长如江河,
狡者交友为私欲,虽予慈爱终成怨。
正直者以正行来尽力护持他人,与朋友之间的情深义长犹如江河一样绵绵不断。而狡诈者交友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表面上对你很关心,实际上抱有私人目的,虽然暂时予以慈爱,但最终会成怨仇。
我们平时交往人的过程中,首先应观察对方是狡诈者还是正直者。如果是正直者,他会尽心尽力地帮助你,绝对不会喜新厌旧,纵然过了几十年,你们的情谊也不会改变。如果是狡诈者,今天对这个好,明天对那个好,为了获得某些利益,他就对你特别特别热情,又是请客,又是吃饭,但如果你没有令他满意,他马上跟你反目成仇。
前段时间我在外面时,菩提学会里的有些组长也在反映:“那个人脾气不好也不要紧,稍微懒惰也不要紧,但是人一定要正直,如果不正直,让他做很多事情,最后就搞乱了,非常麻烦。”真的是这样。我们现在接触的人比较多,所做的事情也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人很正直,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客观公正地对待,即使他犯错了,最后也会反省的,不管在私人面前也好,众人面前也罢,自己都愿意忏悔。世界上哪有没有过失的人,有了忏悔,别人也会原谅的。但假如这个人的心都歪了,那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趋入正道。
我们在学院商量事情时,最害怕不正直的人,这在法师当中也有,管家里面也有,跟这种人商量特别麻烦,不管有什么样的真理,他都不会承认。所以,每个人应该观察自己是坏人还是好人,这一点应该自己过秤,否则只是听别人说,你也不一定承认、不一定相信。
总之,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麦彭仁波切的这个教言非常殊胜,若学到了它的究竟意趣,在佛教方面生生世世都会打下稳固的基础。
直士之前天喜聚,直士顺利抵天界,
直士做事极稳妥,直士国王亦胜任。
在正直的人面前,护法诸天会自然集聚,即便没有每天念护法或作供养,护持白法的护法神通过天眼观察,也知道他的行为符合正道,均会加以保护;他在很快的时间中,暂时获得人天福报,究竟能往生清净刹土;他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非常稳妥,不管承诺什么,都会认认真真对待,绝对不会敷衍了事,中间半途而废;他即使当统治世界的国王,也完全可以胜任。(如果不正直,不要说国王,连当十个人的管家也很麻烦。五个人当作自己的人,五个人当作对立的人,分东西的时候,跟自己关系好的分得多一点,关系不好的就不分。处理一件事情也是这样,做什么事情都不公正。)
麦彭仁波切的哪一个教言都非常殊胜。讲到正直的时候,好像除了正直以外,不需要任何功德;讲到稳重的时候,好像除了稳重以外,不需要其他功德,没有稳重的话,做人根本没办法。当然,如果学得很表面,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这个文字很简单,你们每一个人,包括我们文殊学校的小孩子,都读得来,也学得来。但是真正懂得它的意义,觉得这些教言非常了不起,在实际行动中尽心尽力地按照这个窍诀来做人,你们有没有这样呢?自己也不妨扪心自问。
我非常羡慕上师如意宝,在这个时代中,这么多高僧大德云集在他老人家座下,这种现象在藏传佛教中不敢说没有,但不是特别多。他老人家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懂得这些道理,除了修习佛法的境界以外,尤其是做人方面非常圆满,所以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能被他老人家深深折服。
对我来说,跟上师比起来,自己确实非常惭愧,但从刚来学院到现在,我接触了那么多人,想不起来自己有包庇护短的情况。在学院的常住或闻思修行方面,很多人当面说我不公平,手都指到我的鼻子上了。也许他们有真实的理由,但我没受过这些教育之前,在学校里是维护关系比较好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习气,可是学了这些以后,自己也是发愿在即生当中,尤其是为僧众做事时,一定要凭良心和智慧公正处理,千万不能偏袒。
有时候藏族喇嘛和汉族喇嘛吵架,就让我处理。我凭自己的良心,以三宝为证,中间画一条线。但处理完了以后,汉族喇嘛觉得:“他毕竟是个藏族人,肯定对我不公平。”然后在背后说很多很多话;藏族喇嘛认为:“他毕竟是管这些汉族人的,肯定对我不公正。”在背后也说很多很多。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我问心无愧就可以,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第八品中也讲得很清楚,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众生。所以,大家在有生之年应该做非常正直的人,这个功德在修行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所谓正直之功德,一切德中最超胜,
清净世规之精要,无须饶舌赞叹之。
所谓的正直,在一切功德中是最殊胜的。出家人的团体中,若有人做什么都非常正直,人人都会佩服他;在社会团体中,如果某个领导特别正直,不管处理任何事情,不会偏右,也不会偏左,那大家会对他非常恭敬。正直是清净世规的醍醐精要,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他不必在此饶舌赞叹它。
在修行或生活中,我们完全能感受得到正直的重要性。谁若具足正直的美德,他的修行、做人等很多事情都会圆满;谁不具足的话,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当然,这种困难并不是一般的困难,而是指良心上的谴责,这是无法弥补的。反之,自己良心上若过得去,那别人说什么也无所谓。比如我处理一件事情时,别人说我不公平,但我若是以三宝作证,良心上没有任何亏欠,尽管自己智慧有限,在有超凡功德的人眼里,不一定抉择得特别准,然而自己毕竟没有谄曲,无论别人怎么说,心里也会很舒服。
所以,大家做任何事情时,没有必要偏向亲人、朋友、领导或者高尚人。在历史上,有些古人纵然受到生命危害,也没有舍弃良心、舍弃正规,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以前也是一再强调,人格正直非常重要,假如人不正直,说话稍微做一点加工,什么样子都可以变。这相当于小孩做玩具一样,我们以前做玩具时,把两只牛角往上对着,就成了牦牛;平行朝后,就成了山羊;往外拐着,就是绵羊,方向稍微变一下,结果就会截然不同。同样,有些人在说话时,对关系不太好的人,语言稍微变一下,那个人的过失就很严重;对关系比较好的人,也是稍微加工一下,大家就觉得他真的很好。虽然是一件事情,但如果心不正直,语言可以随意加工。所以我们说话也好,做事情也好,应该凭自己的良心,以公平正直的功德作为标准线,这样才会非常圆满!
第十节课
六、誓言坚定
何人事前所承诺,终无变更誓坚定,
若坚誓愿获自利,他众亦信此人语。
真正有智慧的人,对自己在别人面前所承诺的事情,永远也不会改变,立下的誓言非常坚定。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讲过,人的心态有三种,一是他所承诺的始终不会变,犹如石头上刻的文字,纵经种种侵蚀亦不会磨灭。几年前,我看过自己很小的时候刻在石头上的观音心咒,至今将近二十年了,字迹还是非常清晰。同样,有些人从小就承诺一件事情,一辈子也不会变,这是上等人。
而中等人,如果没有外缘影响,誓言是不会变的,但若遇到一些违缘,很容易改变当初的承诺。如同在土里写文字,不可能轻易就消失,但若被大风吹、雨水淋,字迹马上就模糊不现了。这些人的心态也是如此,本来自己学佛、做事还是比较稳定,可一旦遇到恶友的影响,原来的誓言马上就变了。
下等人像是水中的花纹,此起彼伏,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不需要任何外缘,誓言随便就舍弃了。今天承诺这个,明天承诺那个,之后一眨眼就变了,这是非常下等的人。
誓言坚定的人,可以获得一切快乐利益、财富名声,由于说的话具有可信度,众人也会信任他。《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讲过,佛陀多生累劫前发誓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之后在生生世世中,这个大愿也没有变过。我们在大的原则上也要这样发誓,而且无论是外缘、内缘都不能摧毁这种誓言。誓言坚定的人,别人也会特别信任,平时在做事过程中,这些人非常可靠,众人都很相信他的话;有些人誓言不坚定,今天想这个,明天想那个,任何人也不敢相信他。所以在修行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誓言坚定。
以善观察所承诺,坏劫之际亦不舍,
背弃誓愿应生畏,违背国政尚不惧。
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答应一件事情,然而,一旦经过智慧详详细细观察…
《正法醍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