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见到真实,那么圣者宣说胜义法到底为何?所修的圣道又有什么用呢?故将愚者所见立为正量是不合理的。所以,人们现量见到的生灭并不真实。
从密法的角度来讲,见到的应该是无生空性之色或者诸佛菩萨和上师的相;听到的应该是无生空性之声或者诸佛菩萨和上师的法音……可是现在我们见到的全是迷乱相,听到的也都是别人的过失……所以,修行人切不可以凡夫的心识为正量,《三摩地王经》亦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是量,圣道复益谁?”
世间人以现量见成立成和坏,还认为理由很充分,但这根本不算真正的理由。因为世人被无明覆盖慧眼,不仅见不到胜义的真相,即使世俗的真相也见不到。就像戴上变色镜后见不到正确的颜色一样。总之,以凡夫的有漏根识无法见到诸法的真相,这是以胜义理证成立的,不管对方承认与否,事实就是如此。
癸二、(破比量之能立)分二:一、以无生而破;二、以太过而破。
子一、(以无生而破)分二:一、破法与非法的产生;二、破自他等生。
丑一、(破法与非法的产生):
法不从法生,不从非法生;
非法亦不从,非法及法生。
有实法不从有实法中产生,也不从无实法中产生;无实法也不从无实法及有实法中产生。
对方提出:生成与坏灭是存在的,因为其二者所依的法存在的缘故。
那请问所依的法是从有实法还是无实法(非法)中产生?有实的该法既不从有实法自身也不从无实法中产生。而无实的法既不从无实法自身也不从有实法中产生。
这一颂有另一种解释:“法”指成,“非法”指坏,即“成”不从成及坏中产生,“坏”不从成及坏中产生。
丑二、(破自他等生):
法不从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从自他生,云何而有生?
法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也不从自他共生,怎么会有生呢?
成坏在法上建立,破了法也就破了成坏,这里以破四边的方式破“法”。破四边生是《中论》重要的推理方式,《入中论》第六品也主要破四边生。
“法不从自生,”任何法都不从自生,如果自生就有无义生、无穷生的过失;“亦不从他生,”任何法都不从他生,如果他生则有嘎夏巴 可以产生檀香、黑暗能产生光明等过失;“不从自他生,”任何法也不从自他共生,如果是共生,那就有自生他生的全部过失。颂词虽没有直接讲无因生,但无因生也不成立。如果是无因生则有因缘具足时也不能生、因缘不具足时也能生的过失。总之四边生不成立,四边生不成立自然不会有实有的生,没有生则法不成立。
现在人很想了解万法的真相,科学家们日日夜夜在苦思冥想,但也没有找到真理。外道也在寻求真理,虽然他们宣说了各种各样的道理,但对于真理也没有触及。内道的有部、经部、唯识虽然承认因果、缘起,但却仍有自性的承许,所以不可能得出究竟空性的结论。只有中观宗才抉择出了一切万法的真相——缘起空性。前文所云“诸说中第一”就是指缘起空性是一切学说中的第一。谁能了达缘起空性,就真正了达了实相,如果不了达缘起空性,就不可能准确圆满地了达实相。
子二、(以太过而破)分三:一、宣说太过;二、破离过之答复;三、摄义。
丑一、(宣说太过):
若有所受法,即堕于断常。
当知所受法,若常若无常。
如果承认实有之法就会堕于断常二边,为什么呢?因为所承许的法要么是常有要么是无常。
任何法的本体都是离一切戏论的,根本不存在形成、坏灭,如果认为一个法真实存在就堕入常断二边。“所受法”就是对方所承认的自性实有的法,如果有这么一种法,其存在而不失就成了常有,从而堕入常边;以前存在而现在不存在就成了无常,从而堕入断边。比如种子转变为苗芽,如果种子不舍弃种子的本体则成了常有,堕入常边;舍弃了原来的本体则成了无常,堕入断边。本论第十五品亦云:“若法有定性,非无则是常。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
宗喀巴大师说:如果所承认的是如幻如梦、无自性的法,那就不可能有常断两边的过失。而对方并不是这样承认,所以会堕入常断。世间人对事物的研究不出两边,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再没有其他的方式,这样不可能探求到远离常断的万法实相。
丑二、(破离过之答复)分二:一、对方观点;二、破彼之观点。
寅一、(对方观点):
所有受法者,不堕于断常。
因果相续故,不断亦不常。
所有承认诸法自性存在的人绝不会堕于断常二边,因为因果生灭、相续不绝的缘故,故不堕断边也不堕常边。
虽然颂词没有“有谓”等明显的词句,但印藏诸大论师都认为这一颂是对方的观点。
对方认为:虽然我们承认一切万法自性存在,但这样承认却不会堕入断边和常边。如果因灭尽以后再也不生果,可以说“先有而今无”,则有堕入断边的过失;如果因不灭,比如有了苗芽后种子没有任何变化,则有堕入常边的过失。但是“因果相续故。”因为有了因果相续,因灭尽以后有果产生,所以不堕入断边;果有了以后因已灭尽,所以不堕入常边。
《青目释》引用佛经介绍了对方的观点:“如经说五阴无常苦空无我,而不断灭;虽说罪福无量劫数不失,而不是常。何以故?是法因果常生灭相续故,往来不绝。生灭故不常,相续故不断。”意思是说,虽然佛经里说五蕴的本体是刹那生灭的行苦体性,但却没有断灭的过失;虽然经里也说罪福业果百千万劫不失坏,但也不会有常的过失。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因果恒常生灭相续的缘故,使得诸法往来不绝。有生灭的缘故,不堕常边;有相续的缘故,不堕断边。
从青目论师所引的教证来看,对方不是外道,应该是内道的有实宗。
寅二、(破彼之观点)分二:一、承许相续不能出常断二边;二、宣说相续无有自性。
卯一、(承许相续不能出常断二边)分二:一、承许相续无实体堕入断边;二、承许相续有实体堕入常断二边。
辰一、(承许相续无实体堕入断边):
若因果生灭,相续而不断,
灭更不生故,因即为断灭。
如果说因果生灭的相续连续不断,那么因灭了不再生起的缘故,因就成了断灭。
“相续而不断”一句,藏文的译本是“相续而轮回”。尤其是《显句论》的释文,“三有轮回”写得很清楚。
中观宗破曰:相续的本体是实有还是不实有?如果不实有,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相续,只不过因果本身生灭连续不断而已。那么:“灭更不生故,因即为断灭。”因灭了以后不会重新产生,这样因就成了断灭。比如前一刹那的种子已经灭尽,后一刹那时它的本体不会复生。因此,承许无实体的相续便堕入断边。
辰二、(承许相续有实体堕入常断二边):
法住于自性,不应有有无。
涅槃灭相续,则堕于断灭。
如果诸法住于自性中,则不应该有从有实到无实的转变;并且实有的相续在入涅槃时被灭尽,如是则堕入断灭。
如果相续实有就会堕入常断二边。
为什么会堕入常边呢?因为相续存在自性。为什么会堕入断边呢?如果相续真的住于自性之中,则不应该从有实法变成无实法,否则就堕入断边。比如瓶子的本体如果真实存在,就不应该从有变成无,如果它最初有最终坏灭了,这便堕入断边。再比如种子的相续如果存在,就不应该有从有到无的改变,如果有改变则堕入断边。并且,如果承许五蕴相续真实存在,那么最后获得无余涅槃从而灭尽相续时就堕入断边。
如果对方反问:你们中观宗首先说这些法存在,以理抉择后又说它们不存在,这不也堕入常断了吗?
中观宗回答:我们最初并没有承认任何法存在,自宗认为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毫无本体,故没有这些过失。如颂云:“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意思是说,从因缘而生的法,它和因不是一体,所以不会堕入常边;它和因也不是他体,所以也不会堕入断边。所以,自宗不会堕入常断二边。
对方又反问道:既然我宗的相续不成立,那汝宗为什么把因果安立在相续上?
中观宗回答:我们的相续是未经观察的名言中假立的相续,和你们自性实有的相续不同。你们这种实有的相续有无数过失,无法安立。而我们将如幻如梦的因果安立在虚假的同类相续上,这样的相续既没有常的过失,也没有断的过失,所以是合理的。
卯二、(宣说相续无有自性)分三:一、前世灭与不灭都不生后世;二、前世正灭不生后世;三、前后世生灭一体不成立。
辰一、(前世灭与不灭都不生后世):
若初有灭者,则无有后有;
初有若不灭,亦无有后有。
如果前世灭了,就不会产生后世;如果前世不灭,也不会产生后世。
对方认为相续存在,因为以前世的最后一刹那为因,后世第一刹那为果,众生就这样轮转不息。
破曰:如果前后世之间真的有一个相续,那是前世灭了以后产生后世还是不灭而产生后世?
如果前世灭了以后才产生后世,这是不成立的。因为,前世的因灭了就不存在了,这怎么会产生后世的果呢?《显句论》说:就像焚尽了的种子已不存在,怎么能产生后面的果呢?同样,前世灭了就不可能产生后世的果。灭法如同石女的儿子,如果它也能产生后世,那么后世就有无因生的过失。
前世不灭而产生后世也不合理。首先会有两个相续的过失:前世还没有灭,这是一个相续;后世已经产生,这又是一个相续。其次会有新众生产生的过失:前世未灭,这是一个众生;后世又生,这就有了新的众生。比如我前世是人,人还没有死后世的天人又出生了,这样天人就成了新的众生。此外,还有前世常有、因法不灭以及后世无因等过失:前世的相续不灭是常有;果有了而因不灭,因就永远不灭;前世的人还没有死,后世的天人却产生了,这就有无因的过失。
有人可能会有疑惑:既然相续不存在,那怎么解释轮回呢?这一点不用疑惑,所谓相续不存在是指在胜义中不存在,这并未否认名言中的相续与轮回,否则就有断灭的过失了。所以,学习中观空性不用害怕失坏名言,因为中观对名言不会有任…
《中论讲记 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