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破他宗观点)分三:一、反驳他宗观点;二、宣说自宗无有过失;三、遣除他宗所说之过。
辛一、(反驳他宗观点):
若诸法不空,则无生无灭。
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槃?
如果诸法不空,则不会有生也不会有灭,那你们把断除了什么业和烦恼、息灭了什么痛苦五蕴称为涅槃呢?
中观宗以同等理反驳有实宗:如果一切万法不空,也就不会有生灭,本体实有的法怎么能断除和息灭呢?不能断业惑、灭痛苦,那你们的涅槃到底如何安立呢?
前面已经讲过,只有在空性中,具足了业和烦恼等因缘时,才会产生各种痛苦;也只有在空性中,才能通过修道断除相续中的烦恼,息灭相续中的痛苦,最后现前灭谛获得涅槃。如果万法不空,那不论我们怎样修行也不可能断除烦恼、业和痛苦而获得涅槃,这样就诽谤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辛二、(宣说自宗无有过失)分二:一、宣说离戏之涅槃;二、破除四边之戏论。
壬一、(宣说离戏之涅槃):
无弃亦无得,不断亦不常,
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
无有弃舍、亦无所得,不是断灭、亦非恒常,没有产生、也没有毁灭,这就是涅槃。
现在抉择的是真正的大乘涅槃。大乘涅槃的法相为:“无弃亦无得”,即在涅槃的本体上没有可弃舍的贪心等一切烦恼,也没有可获得的沙门四果乃至究竟的佛果;“不断亦不常”,既没有五蕴相续的断灭,也没有永久安住的恒常;“不生亦不灭”,既没有过去无有之法的产生,也没有过去存在之法的毁灭。
有实宗与中观宗所承许的涅槃完全不同。小乘宗的涅槃,如《六十正理论释》中所说:“诸蕴法灭尽,应成无余灭——涅槃;又虽有蕴,但烦恼已尽,应是有余涅槃。”《本生传》中说:“漏尽心解脱,住持最后身,名为有余涅槃;身亦归寂灭,名为无余涅槃。”小乘认为,虽已断掉一切生死之因——烦恼而证得涅槃,但因前世惑业所造成的果报身还在,即所谓生死之因已断、生死之果待尽,就是有余涅槃;若已断尽生死之因、又无生死之果,到达了灰身灭智的究竟涅槃,称为无余涅槃。总的来讲,他们执著涅槃是一个存在的实体。而唯识宗所说的涅槃,是指在相续不灭、自明自知的心识上远离二取垢染的本体。小乘宗与唯识宗所安立的涅槃都不究竟,只有中观宗的涅槃才是真正大无为法的涅槃。《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化身称为有余涅槃,报身称为无余涅槃,法身称为不住之涅槃。”宗喀巴大师对《现观庄严论》的注释《金鬘疏》中对大乘涅槃分析得比较广,如基涅槃、道涅槃、果涅槃等。
壬二、(破除四边之戏论)分二:一、破能依之涅槃四边;二、破所依之佛陀四边。
癸一、(破能依之涅槃四边)分三:一、破有实无实各自成立;二、破有实无实二者成立;三、破有实无实非二者成立。
子一、(破有实无实各自成立)分四:一、破有实涅槃成立;二、破无实涅槃成立;三、断除无涅槃之过;四、摄义。
丑一、(破有实涅槃成立)分三:一、以具老死相而破;二、以有为法而破;三、以聚合因缘而破。
寅一、(以具老死相而破):
涅槃不名有,有则老死相。
终无有有法,离于老死相。
涅槃不是有实法,是有实法则有老死相,因为始终没有任何一个有实法能离开老死相。
涅槃不应该是有实法,如果是有实法就具有老、死之相。“老”就是衰老,比如一个人由少年而中年,由中年而老年。“死”就是灭亡,比如人的生命消失就是死。如果涅槃是有实法,那么也应该存在这样的老相与死相。为什么呢?因为“终无有有法,离于老死相。”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找不到离开老死相的有实法。《大涅槃经》讲了大般涅槃的八种相: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所以,真正的涅槃不可能是有实法。
寅二、(以有为法而破):
若涅槃是有,涅槃即有为。
终无有一法,而是无为者。
如果涅槃是有实法,涅槃就成了有为法,因为始终不会有既是有实又是无为的法。
小乘《俱舍论》认为,由各种因缘聚合所产生的法是有为法;不由任何因缘而生的法是无为法,即抉择灭、非抉择灭、虚空,《大乘阿毗达磨论》则认为有八种无为法。
“若涅槃是有,涅槃即有为。”如果你们承认涅槃是有实法,那么涅槃就成了有为法。为什么呢?因为“终无有一法,而是无为者”。在整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有实法是无为法,也就是说只要是有实法就肯定是有为法。为什么呢?因为有实法都不离老死相,有老死也就是有生住灭,有生住灭就必定是有为法。《观三相品》云:“若生是有为,则应有三相。”《显句论》云:是有实法就一定是有为法,不是有为法的有实法就像兔角或虚空中的鲜花一样根本不存在。因此,千万不可承认涅槃是有实法。
寅三、(以聚合因缘而破):
若涅槃是有,云何非缘起?
非缘起之法,始终皆无有。
如果涅槃是有实法,为何不是缘起而生呢?因为非缘起生之有实法始终皆不存在。
既然说涅槃是有实法,那为什么不承认它是缘起法呢?因为一切有实法都是依因缘而生的,在这个世界上非缘起生的有实法根本不存在。因此,千万不可承许涅槃为有实法。
丑二、(破无实涅槃成立)分二:一、以不成而破;二、以无依而破。
寅一、(以不成而破):
若涅槃非有,何况于无耶?
涅槃若非有,无实亦不成。
如果涅槃不是有实法,又怎么会是无实法呢?涅槃非为有实法,也就不会是无实法。
对方认为:因为截断业与烦恼的产生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应为灯灭一般的无实法。
中观宗破曰:无实法是依靠有实法而安立的,既然涅槃不是有实法(涅槃是有实法前面已经遮破),那更不可能是无实法,因为何时何地也不可能存在不观待有实法的无实法。比如无瓶、无柱等无实法都要建立在瓶、柱等有实法毁灭的基础上,这是《显句论》的分析方法。《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也说:“要承许为无实法,必须建立在有实法往他法转变的基础之上。”
有人会提出疑问:如果无实法一定要建立在有实法的基础上,那么石女儿、兔角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它们不也是无实法吗?
虽然从因明的角度讲石女儿和兔角是无实法,但从中观的观点来看,则如《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中所说:“又有谁说过(石女的儿子)是无实法呢?因为(石女的儿子)不是依靠他法而成立的,所以根本就不是无实法。”因此,所谓石女的儿子是无实法只不过是分别念的安立而已,它只是在表达不存在或空性的意义时才假立的,其本体并不存在。兔角、虚空花也同样。
佛法是深邃的,所以我们要穷究到底;而人身也是难得的,所以该精进的时候要精进。萨迦班智达说过:“是因前世未求学,今见终身成愚者,因恐后世成愚昧,今生再难亦勤闻。”所以,有智慧的道友还是应该精进闻思。《中论》的颂词一次看不懂看第二次,第二次看不懂就看第三次……现在有些人很懒惰,认为:《释迦牟尼佛广传》太简单了,所以不用学,《中论》太难了,怎么学呢?干脆就只念一个咒语吧……不要这样,这一辈子笨是因为自己前世没有好好闻思,如果这辈子好好精进并好好发愿,那么来世遇到中观法门时一定会很容易。有位道友对我讲:“可能是前世学过中观法门吧,今生一听到这些道理马上就能通达。”确实是这样,只要前世对佛法有串习,这一辈子学法就会轻而易举。学了《释迦牟尼佛广传》后大家都知道,解决生死问题并不是一世两世的简单事情,所以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未来,否则跟牦牛就没什么两样了。总之,再不能迷迷糊糊了,大家一定要精进。
寅二、(以无依而破):
若涅槃是无,云何不依有?
未曾有不依,而名为无法。
如果涅槃是无实法,它怎么能不依靠有实法呢?因为并不存在不依有实法而名为无实的法。
“若涅槃是无,云何不依有?”如果涅槃是无实法,那怎么能不依靠有实法呢?“未曾有不依,而名为无法。”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不依靠有实法而存在的无实法。所以,只要承许涅槃是无实法,那它就一定要依靠有实法,根本不可能单独成立。
《显句论》和《理证海》对于这一颂的分析都不是很广,而全知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中分析得很广,大家可以参考。
丑三、(断除无涅槃之过):
来去轮回法,乃假立缘起;
非假立缘起,是名为涅槃。
三有轮回的来去之法乃是假立法或者缘起之法;而非假立非缘起之法才名为涅槃。
对方提出:如果把有实与无实的涅槃都否定了,那中观宗难道不承认涅槃吗?不承认涅槃还是佛教徒吗?中观宗回答:在胜义中涅槃的自性不成立,而在名言中非假立非缘起之法称为涅槃。所以我宗并没有你们所说的过失。
“来去轮回法,乃假立缘起;”补特伽罗从他方来此处投生叫做来,从此地去往他方受生叫做去。有情依靠五蕴在六道中来来去去、辗转受生就构成了轮回。五蕴的来去等轮回法是假立、缘起的:就像长短、东西、有无等法互相观待而假立一样,五蕴的来去是观待假立的;五蕴以业惑为因,相续不断形成来去的流转,所以是缘起的。
“非假立缘起,是名为涅槃。”大乘中观宗的涅槃与小乘宗的实有涅槃不同,按果仁巴大师的注释,在中观宗看来小乘宗的涅槃仍然是假立、缘起的,而中观宗的涅槃——实相真如法性,既不是依缘假立之法,也不是以缘而生之法,而是远离边戏之法,所以才是真正的涅槃。在名言中我们没有否认这样的涅槃,所以并不存在无有涅槃的过失,也不会成为非佛教徒。
丑四、(摄义):
如佛经中说,断有断非有。
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无。
正如佛经中所说:想寻求出离者必须断除有、非有之见。由此可知涅槃既不是有也不是无。
这一颂讲有实与无实的涅槃都不合理,因为这与佛经所讲的道理直接相违。有部宗认为,业和烦恼断灭后,令烦恼再也不能生起的有实法就是涅槃,它就像挡住洪水的水…
《中论讲记 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