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論講記 下▪P34

  ..續本文上一頁、(破他宗觀點)分叁:一、反駁他宗觀點;二、宣說自宗無有過失;叁、遣除他宗所說之過。

  辛一、(反駁他宗觀點):

  若諸法不空,則無生無滅。

  何斷何所滅,而稱爲涅槃?

  如果諸法不空,則不會有生也不會有滅,那你們把斷除了什麼業和煩惱、息滅了什麼痛苦五蘊稱爲涅槃呢?

  中觀宗以同等理反駁有實宗:如果一切萬法不空,也就不會有生滅,本體實有的法怎麼能斷除和息滅呢?不能斷業惑、滅痛苦,那你們的涅槃到底如何安立呢?

  前面已經講過,只有在空性中,具足了業和煩惱等因緣時,才會産生各種痛苦;也只有在空性中,才能通過修道斷除相續中的煩惱,息滅相續中的痛苦,最後現前滅谛獲得涅槃。如果萬法不空,那不論我們怎樣修行也不可能斷除煩惱、業和痛苦而獲得涅槃,這樣就誹謗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

  辛二、(宣說自宗無有過失)分二:一、宣說離戲之涅槃;二、破除四邊之戲論。

  壬一、(宣說離戲之涅槃):

  無棄亦無得,不斷亦不常,

  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

  無有棄舍、亦無所得,不是斷滅、亦非恒常,沒有産生、也沒有毀滅,這就是涅槃。

  現在抉擇的是真正的大乘涅槃。大乘涅槃的法相爲:“無棄亦無得”,即在涅槃的本體上沒有可棄舍的貪心等一切煩惱,也沒有可獲得的沙門四果乃至究竟的佛果;“不斷亦不常”,既沒有五蘊相續的斷滅,也沒有永久安住的恒常;“不生亦不滅”,既沒有過去無有之法的産生,也沒有過去存在之法的毀滅。

  有實宗與中觀宗所承許的涅槃完全不同。小乘宗的涅槃,如《六十正理論釋》中所說:“諸蘊法滅盡,應成無余滅——涅槃;又雖有蘊,但煩惱已盡,應是有余涅槃。”《本生傳》中說:“漏盡心解脫,住持最後身,名爲有余涅槃;身亦歸寂滅,名爲無余涅槃。”小乘認爲,雖已斷掉一切生死之因——煩惱而證得涅槃,但因前世惑業所造成的果報身還在,即所謂生死之因已斷、生死之果待盡,就是有余涅槃;若已斷盡生死之因、又無生死之果,到達了灰身滅智的究竟涅槃,稱爲無余涅槃。總的來講,他們執著涅槃是一個存在的實體。而唯識宗所說的涅槃,是指在相續不滅、自明自知的心識上遠離二取垢染的本體。小乘宗與唯識宗所安立的涅槃都不究竟,只有中觀宗的涅槃才是真正大無爲法的涅槃。《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中說:“化身稱爲有余涅槃,報身稱爲無余涅槃,法身稱爲不住之涅槃。”宗喀巴大師對《現觀莊嚴論》的注釋《金鬘疏》中對大乘涅槃分析得比較廣,如基涅槃、道涅槃、果涅槃等。

  壬二、(破除四邊之戲論)分二:一、破能依之涅槃四邊;二、破所依之佛陀四邊。

  癸一、(破能依之涅槃四邊)分叁:一、破有實無實各自成立;二、破有實無實二者成立;叁、破有實無實非二者成立。

  子一、(破有實無實各自成立)分四:一、破有實涅槃成立;二、破無實涅槃成立;叁、斷除無涅槃之過;四、攝義。

  醜一、(破有實涅槃成立)分叁:一、以具老死相而破;二、以有爲法而破;叁、以聚合因緣而破。

  寅一、(以具老死相而破):

  涅槃不名有,有則老死相。

  終無有有法,離于老死相。

  涅槃不是有實法,是有實法則有老死相,因爲始終沒有任何一個有實法能離開老死相。

  涅槃不應該是有實法,如果是有實法就具有老、死之相。“老”就是衰老,比如一個人由少年而中年,由中年而老年。“死”就是滅亡,比如人的生命消失就是死。如果涅槃是有實法,那麼也應該存在這樣的老相與死相。爲什麼呢?因爲“終無有有法,離于老死相。”在這個世界上誰也找不到離開老死相的有實法。《大涅槃經》講了大般涅槃的八種相:常、恒、安、清淨、不老、不死、無垢、快樂。所以,真正的涅槃不可能是有實法。

  寅二、(以有爲法而破):

  若涅槃是有,涅槃即有爲。

  終無有一法,而是無爲者。

  如果涅槃是有實法,涅槃就成了有爲法,因爲始終不會有既是有實又是無爲的法。

  小乘《俱舍論》認爲,由各種因緣聚合所産生的法是有爲法;不由任何因緣而生的法是無爲法,即抉擇滅、非抉擇滅、虛空,《大乘阿毗達磨論》則認爲有八種無爲法。

  “若涅槃是有,涅槃即有爲。”如果你們承認涅槃是有實法,那麼涅槃就成了有爲法。爲什麼呢?因爲“終無有一法,而是無爲者”。在整個世界上沒有一個有實法是無爲法,也就是說只要是有實法就肯定是有爲法。爲什麼呢?因爲有實法都不離老死相,有老死也就是有生住滅,有生住滅就必定是有爲法。《觀叁相品》雲:“若生是有爲,則應有叁相。”《顯句論》雲:是有實法就一定是有爲法,不是有爲法的有實法就像兔角或虛空中的鮮花一樣根本不存在。因此,千萬不可承認涅槃是有實法。

  寅叁、(以聚合因緣而破):

  若涅槃是有,雲何非緣起?

  非緣起之法,始終皆無有。

  如果涅槃是有實法,爲何不是緣起而生呢?因爲非緣起生之有實法始終皆不存在。

  既然說涅槃是有實法,那爲什麼不承認它是緣起法呢?因爲一切有實法都是依因緣而生的,在這個世界上非緣起生的有實法根本不存在。因此,千萬不可承許涅槃爲有實法。

  醜二、(破無實涅槃成立)分二:一、以不成而破;二、以無依而破。

  寅一、(以不成而破):

  若涅槃非有,何況于無耶?

  涅槃若非有,無實亦不成。

  如果涅槃不是有實法,又怎麼會是無實法呢?涅槃非爲有實法,也就不會是無實法。

  對方認爲:因爲截斷業與煩惱的産生就是涅槃,所以涅槃應爲燈滅一般的無實法。

  中觀宗破曰:無實法是依靠有實法而安立的,既然涅槃不是有實法(涅槃是有實法前面已經遮破),那更不可能是無實法,因爲何時何地也不可能存在不觀待有實法的無實法。比如無瓶、無柱等無實法都要建立在瓶、柱等有實法毀滅的基礎上,這是《顯句論》的分析方法。《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也說:“要承許爲無實法,必須建立在有實法往他法轉變的基礎之上。”

  有人會提出疑問:如果無實法一定要建立在有實法的基礎上,那麼石女兒、兔角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呢?它們不也是無實法嗎?

  雖然從因明的角度講石女兒和兔角是無實法,但從中觀的觀點來看,則如《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中所說:“又有誰說過(石女的兒子)是無實法呢?因爲(石女的兒子)不是依靠他法而成立的,所以根本就不是無實法。”因此,所謂石女的兒子是無實法只不過是分別念的安立而已,它只是在表達不存在或空性的意義時才假立的,其本體並不存在。兔角、虛空花也同樣。

  佛法是深邃的,所以我們要窮究到底;而人身也是難得的,所以該精進的時候要精進。薩迦班智達說過:“是因前世未求學,今見終身成愚者,因恐後世成愚昧,今生再難亦勤聞。”所以,有智慧的道友還是應該精進聞思。《中論》的頌詞一次看不懂看第二次,第二次看不懂就看第叁次……現在有些人很懶惰,認爲:《釋迦牟尼佛廣傳》太簡單了,所以不用學,《中論》太難了,怎麼學呢?幹脆就只念一個咒語吧……不要這樣,這一輩子笨是因爲自己前世沒有好好聞思,如果這輩子好好精進並好好發願,那麼來世遇到中觀法門時一定會很容易。有位道友對我講:“可能是前世學過中觀法門吧,今生一聽到這些道理馬上就能通達。”確實是這樣,只要前世對佛法有串習,這一輩子學法就會輕而易舉。學了《釋迦牟尼佛廣傳》後大家都知道,解決生死問題並不是一世兩世的簡單事情,所以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未來,否則跟牦牛就沒什麼兩樣了。總之,再不能迷迷糊糊了,大家一定要精進。

  寅二、(以無依而破):

  若涅槃是無,雲何不依有?

  未曾有不依,而名爲無法。

  如果涅槃是無實法,它怎麼能不依靠有實法呢?因爲並不存在不依有實法而名爲無實的法。

  “若涅槃是無,雲何不依有?”如果涅槃是無實法,那怎麼能不依靠有實法呢?“未曾有不依,而名爲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不依靠有實法而存在的無實法。所以,只要承許涅槃是無實法,那它就一定要依靠有實法,根本不可能單獨成立。

  《顯句論》和《理證海》對于這一頌的分析都不是很廣,而全知麥彭仁波切的《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中分析得很廣,大家可以參考。

  醜叁、(斷除無涅槃之過):

  來去輪回法,乃假立緣起;

  非假立緣起,是名爲涅槃。

  叁有輪回的來去之法乃是假立法或者緣起之法;而非假立非緣起之法才名爲涅槃。

  對方提出:如果把有實與無實的涅槃都否定了,那中觀宗難道不承認涅槃嗎?不承認涅槃還是佛教徒嗎?中觀宗回答:在勝義中涅槃的自性不成立,而在名言中非假立非緣起之法稱爲涅槃。所以我宗並沒有你們所說的過失。

  “來去輪回法,乃假立緣起;”補特伽羅從他方來此處投生叫做來,從此地去往他方受生叫做去。有情依靠五蘊在六道中來來去去、輾轉受生就構成了輪回。五蘊的來去等輪回法是假立、緣起的:就像長短、東西、有無等法互相觀待而假立一樣,五蘊的來去是觀待假立的;五蘊以業惑爲因,相續不斷形成來去的流轉,所以是緣起的。

  “非假立緣起,是名爲涅槃。”大乘中觀宗的涅槃與小乘宗的實有涅槃不同,按果仁巴大師的注釋,在中觀宗看來小乘宗的涅槃仍然是假立、緣起的,而中觀宗的涅槃——實相真如法性,既不是依緣假立之法,也不是以緣而生之法,而是遠離邊戲之法,所以才是真正的涅槃。在名言中我們沒有否認這樣的涅槃,所以並不存在無有涅槃的過失,也不會成爲非佛教徒。

  醜四、(攝義):

  如佛經中說,斷有斷非有。

  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無。

  正如佛經中所說:想尋求出離者必須斷除有、非有之見。由此可知涅槃既不是有也不是無。

  這一頌講有實與無實的涅槃都不合理,因爲這與佛經所講的道理直接相違。有部宗認爲,業和煩惱斷滅後,令煩惱再也不能生起的有實法就是涅槃,它就像擋住洪水的水…

《中論講記 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智慧寶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