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论讲记 下▪P36

  ..续本文上一页都记载得很清楚。1990年法王去印度的时候也朝拜了佛陀涅槃的圣地,那里有锡金的施主造的一尊释迦牟尼佛的涅槃像。当时可能是下午六七点钟,太阳已接近了西山,上师流着眼泪说:“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为众生带来了如是的快乐,最终也显示了涅槃……”

  那佛陀灭度以后到底存不存在呢?佛灭度以后,不是有实也不是无实,不是有实与无实二俱也不是非有非无双非,而是离一切戏论的。

  丑二、(破佛陀住世之四边):

  如来现在时,不言有与无,

  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

  如来住世时不能说有实与无实,也不能说有无二俱与非有非无。

  有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灵鹫山、广严城等地转了显宗*轮,在米积塔等处转了密乘*轮,所以应该说释迦牟尼佛在住世期间存在。

  破曰:涅槃离开一切戏论的缘故,不能说住世者释迦牟尼佛以有实、无实、有无兼具或非有非无的方式存在。当然,如果在名言中也否认佛陀来过这个世界,那就是对历史的践踏,有智慧的人都不会这样说。但是在讲到胜义时,完全可以说住世的佛陀也是离开四边的。

  子二、(以此所成立之义)分二:一、成立轮涅无二;二、成立无记见不合理。

  丑一、(成立轮涅无二)分二:一、宣说轮涅无二;二、宣说轮涅无二之理。

  寅一、(宣说轮涅无二):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

  涅槃与世间没有少许分别,世间与涅槃也没有少许分别。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涅槃和世间无二无别。《观如来品》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如来与世间平等,所以如来所证的涅槃也与世间完全平等,没有少许差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反过来讲,世间也和寂灭涅槃没有少许差别。

  佛经云:“诸比丘,生老死之轮回无始无终。”意思是轮回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虽然在未经观察的时候,一切众生都有生死流转;但在胜义中,轮回没有前际也没有后际,其本体是离一切戏论的,和涅槃没有少许差别。《定解宝灯论》云:“轮回以及涅槃法,其实无有贤与劣,证悟等性无贤劣,即是善妙之定解。”

  曾经有道友问:“心最初是怎么产生的?”我回答说:“就像虚空中忽然显现的云雾一样……”很多大乘经论中都说,非理作意等虚妄分别心是忽然显现的客尘法,就像天空中忽然出现的乌云一样。这些教言的意义很深,大家应该认真思维。按因明的观点,心无始以来就存在,《量理宝藏论》云:“心不观待他因故,依因前际无始成。”意思是,刚刚生起的心(有法),是以近取因的前心作为前提(立宗),除自己前面的同类以外不观待他因之故(因),如同现在的识(比喻)。也就是说,以同类因的推理方式来观察能证实心的前际无始。

  大家在轮回中流转了这么久,值遇佛法时应当珍惜修行的时间。昨天有一位老喇嘛,中午还跟大家一起吃饭,下午一点半的念经他也参加了,念经以后他还超度了一些死人,超度以后他就回家在床上显示圆寂了。当然,以这种方式圆寂还是很快乐的,没有什么痛苦。但他先给别人超度,不久自己又成了超度的对象,这充分说明了无常的道理。华智仁波切说过:超度别人的人过一会就可能会成为被超度者。所以,大家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无常,这非常重要。

  寅二、(宣说轮涅无二之理):

  涅槃之实际,即为世间际。

  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涅槃的真实边际就是世间的真实边际,如是二者的边际没有毫厘差别。

  “涅槃之实际”,即涅槃的实相。涅槃的究竟实相就是世间的实相;反过来说,世间的究竟实相就是涅槃的实际。两者没有毫厘的差别。因此,从实相上讲,现在所见所闻的一切万法实际上就是涅槃。比如,有眼翳者看见的黄色海螺实际上就是白色的海螺。再比如,国王的太子变成了乞丐,后来太子当了国王,国王就是原来的乞丐。同样,凡夫人所见的一切现象的本体就是涅槃——究竟清净之实相。《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记载了一则公案:“舍利子见此佛刹为不清净,而具髻梵天见为清净,彼二辩论时,佛陀示现此刹均现清净,使皆见之,佛即言:“吾刹恒时如此清净,然汝等未见矣。””可见,万法本来是清净的,只不过以分别念染污故无法通达,轮回和涅槃也没有丝毫差别,只是被习气障住的缘故不能认识。从显宗的观点来讲,世间本来是离一切戏论的。从密宗的观点来讲,世间与五佛、五佛母无有任何差别,有些窍诀书说:五毒的本体就是五种清净智慧。

  这个颂词的意义进一步深入就和密宗的轮涅无二、等净无二的教言很接近。因此,密宗的见解实际上在显宗中也有说明,只不过是以比较隐含的方式说明的。大家应该明白,其实显宗和密宗在究竟的观点上是互相圆融的,无有任何矛盾。

  在解释完这个颂词之后,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中唱起了证悟缘起空性的金刚道歌:“诶玛啊拉拉!稀有精彩心甚喜!现有悉皆为空无,却生轮涅种种相。因空性故其边际,始终了然不可得。有无现空平等性,文殊金刚阿字形,自龙猛王喉间传,融入我心之当下,颂出无现水月咒:嗡耶达玛黑德抓巴瓦黑顿得堪达塔噶多哈亚挖达,得堪杂哟讷若达诶望巴德玛哈夏玛呢耶索哈。空无法性自性故,诸现悉皆为缘起。以缘起故无欺惑,称为缘起胜三宝。以此胜见谛实语,则可吞没虚空界,且愿龙猛文殊尊,恒常生起欢喜心。”

  我想,在座的道友闻思了《中观根本慧论》以后应该会生起一些前所未有的境界,这正是令传承上师和诸佛菩萨生欢喜的根本因。一般来说,想通过闻思中观在相续中生起一些空性的境界并不容易,一定要辅以信心祈祷才能获得。所以,对中观有信心的道友在闻思的过程中应该再再祈祷传承上师,这样自相续中才能真实生起缘起空性的见解。

  这两个颂词已经宣说了轮涅无二的道理,这在《定解宝灯论》中是以窍诀的方式宣说的。

  缘起空性的确是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佛法的精华。多识活佛也这样说:在佛陀所说的道理当中,精华中的醍醐就是缘起空性法门。我们现在能遇到这么殊胜的法门是极难得的,因为对它生起少许的信心或合理的怀疑都能断除轮回的根本。虽然善恶因果唯有佛陀的佛眼才能照见,但通过教证以及传承上师们的教言可以知道,听一堂课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听课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稀有,各大院校千千万万的人都在听课,但能听闻《中观根本慧论》却需要多生累劫积累资粮,没有资粮根本听不到中观法门,即使听到了能理解也非常困难。末法时代,一般的凡夫人修学佛法很难没有身体的疾病、内心的恶分别念等重重违缘,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大家应当对有机会听闻此法门感到无比幸运。

  丑二、(成立无记见不合理)分二:一、宣说无记见;二、破斥无记见。

  寅一、(宣说无记见):

  灭后有无等,有边等常等,

  诸见依涅槃,未来过去世。

  如来灭度后有无等四边,世间是有无等四边,世间是常无常等四边,以及身体与寿命是一体还是异体,这些见分别依涅槃、未来世和过去世而安立。

  颂词中讲到的十四种无记法,前文已多次提及过。在释迦牟尼佛尚未出世的时候,印度等地有许多外道,这些外道所持的见解不离常断二见,广分则有六十二种或三百六十种之多 。外道论师始终耽著器情世间是有边、无边……如来出世以后,外道即以十四种法问于佛陀。佛陀彻底了达一切众生的根基,知道不论作何种回答外道都会落入戏论,所以默而不答,以佛陀未作回答故称为十四种无记法。

  十四种无记见是:如来灭度以后是有、无、有无二俱还是二者皆非;世间是有边、无边、有无二俱还是二者皆非;世间是常、无常、常无常二俱还是二者皆非;身体和生命是一体还是异体 。如来灭后的四种见是依涅槃生起的;世间是有边无边等四种见是依于未来世生起的;器情世间是常无常等四种见是依于过去世而提出的。

  其实,从诸法的本体而言,十四种见都不成立,因为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如果在空性中可以成立这些边戏,那么石女的儿子也可以说是有边、是无边……但这根本不可能成立。所以下面龙猛菩萨站在空性的角度对这些边执见一一予以遮破。

  寅二、(破斥无记见)分二:一、破前八无记见;二、破后六无记见。

  卯一、(破前八无记见):

  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

  亦边亦无边,非有非无边?

  一切法都是空性的缘故,哪里存在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呢?

  表面上看这一颂只遮破了四边,但实际上已遮破了十四无记中的八种见,一是依靠涅槃而提出的四种见,即如来涅槃以后是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一是依靠未来而提出的四种见,即世间是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

  一切法都是空性的缘故,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都无法成立。既然释迦牟尼佛的本体不成立,那么佛灭度以后是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怎么会成立呢?既然世间的本体不成立,那么世间是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怎么会成立呢?这八种边都不成立。

  卯二、(破后六无记见):

  何者为一异,何有常无常,

  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一切法都是空性的缘故,哪里有一体异体?哪里有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这里破十四种无记中的后六种见。和前面的推理方式一样,一切法空性的缘故,怎么会有身体和生命的一体异体呢?又怎么会有器情世界的常、无常、二者兼具、二者皆非呢?这六种见根本不可能成立,就像石女的儿子不存在,则不会有他的相貌端严、身材魁梧一样,因为差别事不成立,差别法也根本不可能成立。

  辛三、(遣除他宗所说之过):

  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

  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

  在真实的胜义中,一切万法了不可得,寂灭一切戏论,没有人,也没有处所,佛陀也从未…

《中论讲记 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智慧宝灯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