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生
林 栖
准 备
惭 愧
泪 水
报 仇
欺 骗
慈 育
阻 挠
善 言
佛 理
中 秋
无 奈
男 女
黄 叶
供 灯
选 择
拜 师
小 心
结 语
不 毛
斋 戒
空 白
荒 凉
法 会
慎 重
短 信
吃 素
放 生
“年岁渐长,体魄日衰,盛年不在,暮境即来。”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描绘了我的现状。岁月之流,即将跨入第40个春秋,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作为一名凡夫,要彻底泯灭业惑烦恼,却绝非一日之寒。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365天?眼看生命的时日不多,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时光,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前辈的高僧大德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教言,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和行为,每天哪怕是以论典中的一个偈子来约束自己,也必定会有所裨益。在这新一年的开端,忽然产生这样一个念头,记下每一天的经历和感受,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这难得的暇满人生,或许对自己、对道友们会有一些益处。这就是我写这本日记的初衷。
今天是藏历的大年初一,农历大年初二,街头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很多人都穿着今年最流行的唐装,到农贸市场买各种鲜活的鸡鸭鱼兔、虾蟹虫鸟回家过年,这几天也是这些
可怜众生最悲惨的日子。我决定以救护生命作为新一年的开端。
刚进农贸市场,就看见一幕令人触目惊心的场面。一位青年男子正在以狰狞的神态从竹笼里抓出一只鹌鹑,毫不留情地活活将它的羽毛拔掉,可怜的鸟儿发出啁哳的叫声,这叫声是那么的虚弱而短暂,以至于不能让屠夫产生丝毫的犹豫。很快,它的羽毛被拔光,露出粉红色的身体,一把锋利的剪刀剖开了它的腹腔,内脏被掏了出来,头脚被剪下扔到一边,所有程序的完成不到一分钟,被掏空的身体发出微微的颤动,扔在一边的头睁着不屈的眼,仿佛在控诉它的委屈:“为什么?为什么?”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买下了所有剩余的鹌鹑,共150只,送到郊外的闽南佛学院,使之回归山林。一边念着放生仪轨,一边默默地祈祷:但愿当地人能废除 “天上龙肉,地下鹌鹑肉”、“吃了鹌鹑肉,活到九十九”的陋习。也希望我的后半生能为放生多做一些贡献。
今天也是学院持明法会召开的第一天,法王如意宝打电话给学院全体僧众,希望大家好好念咒,他老人家也将与眷属一起在成都共修。上师的教导带给大家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和思念的泪水。
近一个多月以来,为了听从医嘱,我不得不离开雪域高原,来到这春色宜人的厦门,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有浪迹天涯、四处飘零之感。回想在学院的美好时光,不由自主地拨通了弟弟的电话,请他把话筒放在喇叭旁,听筒里传出了悠扬的诵经声,令人心驰神往。我多么盼望着冰雪消融、春暖花开、草木复苏的季节能早点到来,美丽的喇荣能春色常在,学院的僧众们不再遭受严寒的袭击,能在融融春光里接受佛法甘露的洗礼啊!
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喇嘛钦!
壬午年正月初一
2002年2月13日
快 修
当今很多在家修行人,时常被各种琐事所缠绕,父母、儿子、工作、家庭……时刻悬悬在念,始终舍不得放弃;而应当以修行为主业的出家人,虽然披上了袈裟,却整日忙碌于建道场、塑佛像、摄受弟子……执著一些名相上的善事,往内观的时间实在是微乎其微。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令人生出无数感慨:作为
一名真正的修行人,应放下外缘,内观心的本性。这也是历代大成就者成功的要诀。
《米拉日巴广传》中曾有这样的一段描述:一次,至尊米拉日巴即将返回家乡,在与玛尔巴译师依依惜别之际,译师赠送了一段金玉良言作为精神口粮:“弟子啊!如果没有舍弃尘世,将世间琐事与胜法混为一谈,则修法必将荒废。弟子当思轮回苦,所谓轮回之自性,纵吾幻变生百舌,历经无边俱胝劫,不能尽数悉宣说,吾演妙法莫糟蹋。”米拉日巴一直牢记上师言教,离开上师后也依教奉行,最终圆证圣者果位。
不仅佛教的成就者们有此感慨,包括世间的智者,也深知贪恋荣华富贵,浪费大好时光,终将落得一场空的道理。《菜根谭》中云:“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只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也为夭。”生死者,呼吸之间也。
学会放下吧!
壬午年正月初二
2002年2月14日
生 日
今天是上师如意宝晋美彭措的诞辰之日,若按藏历的计岁方式计算,他老人家已是七十高龄了。
作为弟子,在相续中生起的哪怕是一丝的慈悲和智慧,无不得益于上师的大悲加持。
且不论上师多生累劫的无量功德,仅于此生,上师就以其无缘大悲度化了难以计数的无边众生,利生事业高如须弥。其威名已传遍东西方,可谓震寰宇、撼三界。上师的无边功德、无量慈悲、无比恩德,即使穷我一生也难叙其九牛一毛,概括而言即:具足智慧、悲愿广大、戒律清净、广转*轮。但这单薄苍白的十六个字,又岂能与上师的巍巍厚德相提并论?
“人活七十古来稀”,如今上师在显现上已进入老年,并身患各种疾病。然而,度化众生的事业并未因此而停滞,反而日益增上。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仍不顾年老体衰,为各地信众摸顶加持,尽心尽力地在他众的心田中播下善根的种子。
很多地方的弟子都不约而同地在今天大力放生,并祈祷上师长久住世。以上师的加持力,而使无数生灵从寒光凛冽的屠刀下解救出来,如果这些生灵有知,它们该如何表达对这份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在它们聆听各种心咒与名号的时刻,它们又该如何传递对这份恩情的回报之意?这些信众们因此而培植的善根,世间的哪一种语言又能贴切地加以描述?……以我浅陋的智慧实在无力想象这一切。他老人家哪怕住世一刻,利益都是不可思议的啊!
今天,来自美国的医生正在为上师精心治疗,我双手合十,虔诚祈祷,愿上师的病体能早日痊愈。使我们能日日蒙受他老人家的大恩加被。喇嘛钦!
壬午年正月初三
2002年2月15日
护 士
那个小护士又板着她那张挤不出一丝笑容的脸进来了,“昨天大便几次?”
住院一个多月以来,每天除了这句例行公事的话,再也没有多余的一句问候。我觉得实在可笑:“你为什么不问问我的病情如何,只问这些无聊的问题?”她抬起那颗高贵的头颅,白我一眼,便转身拂袖而去,令我思绪纷纭:
这的确是一个五浊兴盛的时代,某些医院不再以救死扶伤为宗旨,市场上充斥着假医生、假药,人们对金钱的贪婪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白衣天使”的形象早已荡然无存,医疗部门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成了丑恶聚集地的代名词。我曾亲眼目睹病入膏肓之人因不能凑足医疗费而被扫地出门的可怜遭遇。
佛陀当年在因地时,曾亲自担当医生护士的职责,悉心地照料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以解除众生的疾苦,用自己做病人12年积累的药品布施病人;《入菩萨行论》中寂天菩萨也发愿:“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无数的高僧大德也为利益有情而鞠躬尽瘁,丝毫不顾个人之安危。
不仅仅在佛教界,世间的仁人志士们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的良好祝福。
多么希望佛陀精神能深入人心,让世界多一分美好,少一分丑恶啊!
壬午年正月初四
2002年2月16日
上 网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不断进步,世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已不再显得遥不可及,甚至在边远的藏地也有了网吧。各种现代手段使时空的距离不复存在,即使远隔天涯也有了咫尺之感,古今之人也可在网上神交,真可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很多人通过网络,增长了智慧,也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起来。
一些大德们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通过现代工具之方便,将无数饱受烦恼折磨的有情引入了解脱正道。
然而,其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网上所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青少年整日沉迷于此,并且因为不能善加辨别而增上三毒烦恼,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一些出家人也不问闻思修,而对色情、暴力网站情有独钟。科学的果实正在遭到滥用与浪费,十分令人堪忧。
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如《宝积经》所云:“佛告迦叶,具慧之士依方便得解脱,乏智之人依方便得束缚。”这段佛经也同样适用于对网络信息的取舍问题。
但愿人们能谨记这句教言。
壬午年正月初五
2002年2月17日
闭 关
离开喇荣已经142天,临走之前,学院的360多位修行人共同发愿,在那具有殊胜加持的圣地闭关142天修持密法,每天按照闭关教言修习至少4-6座。当时我也曾有此愿望,但因公务繁杂、病魔缠身,而未能如愿。
几个月以来,我几乎是在病床上度过了这段宝贵时光。目睹过众多病人的痛苦,耳闻过无数患者的惨叫。昨日的病友已被死神唤去,今日的同室也不知有几人能享明日之春光。若不利用如今的大好时光苦修,在临死之时,终将不由自主地随业力流转,谁也不能救护。
今天,闭关共修已经圆满,世间的人们时常在毫无意义的日子大搞各种名目繁多的纪念活动。与他们的主题相比,此事就更应该纪念及庆贺。在此五浊兴盛之时,能以内观心的本性为日程的修行人是十分罕见的。不论他们的修行结果如何,都应该有很大功德。
很巧,此时正翻开《宣说决定真如经》,佛于经中云:“舍利子,何人以守持十戒而听闻之功德,与此人于弹指间修习真如…
《旅途脚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