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交流,其他的人,不论你们是如何认识的,互相交换信件、礼物是绝对不允许的,否则很容易毁坏戒律。这一点不管你们高兴不高兴都必须遵守,凡夫人最高兴的事情就是与贪嗔痴有关的事情,但这对你的修行没有任何好处。
即便尼僧是自己的亲属,毫无顾忌地在闭关分界处长时间说东道西、大吃大喝,以世间在家人亲友之间的情感仅仅含情脉脉地看一眼,就心潮激荡,兴奋不已,诸如此类的行为时时刻刻都要严禁出现。
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亲友,也不能以世间感情左右自己,一直在一起吃吃喝喝、谈笑风生。
同样,在去其他地方化缘时,尽管与其他女尼不期而遇,也要像碰到毒蛇一般万分恐惧立即逃避。见面时不能像相识已久的熟人般问寒问暖,随便交谈,共同行路。
如果去其他地方遇到了学院的尼众,也不应该表现出非常热络的表情:“你是学院来的呀?我也是学院的……”不能这样。
无论是在村镇上还是城市里,都不允许同住一家旅店。因此说,在与出家尼僧交谈、相处等方面要比城里其他的女人更为谨慎小心。与其他尼众相比,对于同一上师座下的尼众言谈举止就更加要谨小慎微。
如果是其他寺院的尼众,也确实很难与她们接触,但因为是同一个上师座下听法的,在言行举止等各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很容易互相吸引,因此尤其需要注意。
势在必行
如果有人说:这样做原因何在、有何必要呢?
前面作了很多规定,尤其是同一上师面前听法的尼众更加不能接触,这样做有什么样的必要呢?
本来我们学院的戒律还是很严格的,但个别人到了县上就开始破坏戒律,很多人都给我反映这样的情况:“你们那里的某某经常跟谁谁在这里怎样怎样……”这样确实不好,大家应该遵守学院的戒律,如果到了外面,觉得不打招呼不好,那也最多是点个头。如果实在有人责怪你:“你怎么能这样,见了面也不说一句话?”那你可以说:“堪布规定了,不能说话,要怪你就怪堪布吧……”这样的话,可能有很多人都会恨我,但是我也会很高兴的……不要说话、不要接触,这对你们的戒律有很大帮助。
一般来说,与总的出家女众说话、相处等方面要比和城中其他女子交往更加有所顾及,因为城里的女人经常居于城区内而且也有自己的主人,除了个别的一两次以外,平时很少有相互接触交流的机会。而出家尼众平日里却与僧众共住,也就有很多亲近熟悉的机会,如果过于频繁接触,对二人的戒律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这就是严格禁止与尼众交往的原因所在。
这里将原因讲得非常明确。以前上师如意宝经常将这段讲给四众弟子听,上师说:“学院内的男众女众不要互相接触,因为违缘最大的就是异性道友,其他城镇上的男众女众来学院的机会很少,即使来,也都有各自的家属,不会出现很大的违缘。”
不与出家女众接触有极大的必要性。如此一来,那些在家人亲眼目睹了这些出家大僧对于内部的同修尼众都是默然不语,也不密切交往,那不与其他女人来往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他们心里会暗自赞叹:这些比丘戒律真的非常清净,可以说是一尘不染。从而生起极大的信心。
与总的尼众相比,对于同一上师足下、遵守同一誓言的出家女众谈笑风生、亲密往来更不应理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与这些尼众有一次接触,就必然有第二次,如此接二连三地交谈,那么必定出现何时何地都要与她们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地随意交谈、随便接触的局面。事情发展到最后彼此破坏戒律。
人确实是这样的,最初一两次可能不会特别放肆,但渐渐接触久了之后,就会成为一种恶劣的习气,对上师的教言以及各种戒律也就无所顾忌,到最后已经走上了破坏戒律的道路。
凡夫人的习气非常严重,尤其恶习到了一定程度时,经常会自暴自弃——“反正已经这样了,开除就开除吧”,但是人身非常难得,如果真的被学院开除的话,走到哪儿都是很困难的。
不允许与这些尼僧交往的必要性是这样的:作为出家的沙门,无论任何时候都应将依止同一上师、恪守同一誓言的出家女众视为毒蛇一般,随时随地要躲避逃离、坚决不能与她们攀谈、交往等。
有些人认为:既然是同一个上师座下的弟子,那见了面不打个招呼不太合理。其实作为同一个上师的弟子就更应该注意,不论何时何地,见到出家尼众之后不但不能打招呼,反而应该如同见到毒蛇一般迅速逃开。有些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人情”,但你经常这样讲人情,可能不久的将来,你的戒律就会自然而然毁坏的。
这样一来,那些世间人也会交口称赞道:这些禅修的僧众这般注重学处,就连和自己同依一上师、同守一誓言、同享正法与财物的出家尼众也互不言谈,互不交往,那不与总的出家女众及在家女人随便谈论、密切接触就更不用说了,像这样严守戒律的人真可堪为楷模。从而深深生起诚信,并将他们净持清规戒律的事迹远播到四面八方,结果所有的禅修者以及其他的僧众也会遵循效仿同样勤守清净戒律。有诸如此类的必要性,也可以说势在必行。
防微杜渐
作为沙门,不仅与出家尼众不可随意闲谈、密切往来,就是与普通的女人也不能何时何地都满不在乎任意聊天、友好来往。
作为一个真正的比丘,不能与出家女众来往。学院当中,对于男众女众都制定了相关的戒律,希望大家能够遵守。
因为通常来说,女人首先考虑的是称自己的心、合自己的意,其次才想到符合正法,
所有的女人都这样也不能说,但个别女众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就是要符合自己的意愿。益西措嘉佛母曾经提出一个问题:“空行母是不是修密法最好的助缘、最好的方便法?”莲花生大师说:“具足真正空行母法相的人比黄金还要难得,而一般的女人只会增上贪心,即使与恶狗作不净行也心甘情愿,对于成佛和不净行二者,她们宁愿选择作不净行……”莲花生大师以这种方式严厉谴责了益西措嘉空行母。
当然益西措嘉空行母肯定不会具足这些过失,但一般来说,有些女众的贪心确实比男众严重,但另一方面来说,“所有幻化中,女幻最殊胜”,续部当中这样讲的。前两天有些男众对我说“女众不好”,我说:“女众怎么不好,在密宗当中,诽谤女众会毁犯第十四条根本戒,哪里有诽谤男众会犯密乘戒的说法。”一方面由于女众的特殊地位而作不同对待,但一般来说,有些女众的烦恼确实相当严重,佛经中着重宣说女众过失的原因也是如此。
一旦和她们亲近交往起来,贪恋之心就会日渐增盛,如此自相续不可避免地会被犯戒的堕罪所玷污,如果到接近死亡时方想到自己与正法相违,到那时恐怕已追悔莫及。
下面博朵瓦格西依靠几种比喻说明女人的过失,札嘎仁波切依靠自己的智慧对此进行了解释。一般麦彭仁波切都是先引用教证,但这里札嘎仁波切先解释教证内容,之后才引出了教证。
女人使自己惨遭失败,如同不共戴天的怨敌一般。
麦彭仁波切在给小僧人的教言中说:“世间上谁也无法摧毁的,而女人可以摧毁,女人的能力是不可思议的。”其中讲到许多不要与女人接近的道理,这本书有机会很想翻译,对男众认识到女人的过失肯定会有很大帮助,女众如果能反过来认识到问题本质的话,对自己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前提是心胸要比较宽广,心胸狭窄肯定不行的……
正当自己修习厌离轮回之时,如若与女人接触,那对轮回的厌恶之心就会越来越淡薄、微弱,而对妙欲的贪爱之心却日盛一日,所以说女人能断送你趋入解脱道的命根,就像心狠手辣的刽子手一般。
这里说女人就像刽子手一样,会断送你解脱的命根。
有一位上师建立道场,在它下面也同时建了一个女众道场。去年有一次开会的时候,一位大管家说:“太危险了,太危险了,如果这位上师没有建立下面的女众道场就好了。”确实,如果旁边有个女众道场,尤其是年轻女众,必定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损害……
与女人密切相处,自相续中原有的善法功德会无余丧失,因此说女人好似摧毁善法庄稼的冰霜一样。
如果想将善法的庄稼摧毁,只要下一场冰霜就可以了,女人就是这样的冰霜。
与女人过于亲密交往,会使自相续中的信心、多闻、布施、知惭、有愧、智慧、妙慧圣者七财圆满的功德逐渐一一失去。现世中,与女人关系密切的比丘或沙弥将会被护法神所谴责,又会受到上师阿阇黎的严厉斥责,甚至施主等世间上的人们也会对他恶言相骂,就这样失去了人们对他的恭敬爱戴,所有的名闻利养都将付之东流,更有甚者,后世将径直堕落恶趣。所以说,女人掠夺圆满的功德好似粗暴残忍的土匪强盗一般。
如果我是一个女众的话,像这样一直说女众不好,我的心情会怎么样呢?男众可能心里面还是很舒服的……
但我是这样想的:上面所说的每一个比喻,实际都可以反过来用在男众身上,比如男众是摧毁善法功德的冰霜、男众是掠夺圆满功德的残忍强盗……所以所有的女“同志”们还是应该振作精神,不要一直低着头,等一会儿伤心得连中午饭都不想吃,不用这样,《论语》中不是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们的心胸应该宽广一点儿啊!
与女人亲密相处之沙门的心不能调顺地转向善法,所以女人犹如中断别人善法的魔女一样。本来,自己依靠上师的恩德对教言获得了定解,完全是想要脱离痛苦的轮回深渊,可是由于亲近女人而沉湎于有漏的快乐中,因此说女人就好像监狱的看守一样;与女人亲密交往的男人被贪嗔痴搅得心烦意乱,所以女人就像搅拌棍一样。贪恋女人,心中会燃起苦恼的烈火,因而女人如同熊熊燃烧的火宅一般。
藏族人讨厌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说“你就像搅拌棍一样”,因为本来平静无波的水面,被搅拌棍一搅拌就开始混浊不堪了,有些修行人的修行原本非常不错,但是接触女人以后,他的心已经被搅拌棍搅乱了,再也没有办法修行。
由此可见,对于持戒的沙门来说,再没有比交往女人更为严重的过患了。大格西博朵瓦曾经这样说…
《山法宝鬘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