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爱与慈悲的故事▪P11

  ..续本文上一页活力。千万不要想: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完了,你跟世界失去连结了。人世间最怕冷漠,长久下来,慢慢的你的悲心不见了。

   中国人的习惯是:你对我三分,我才对你两分;若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有时候两个人搭电梯,见面好几遍也互不理会,可能只是住隔壁而已,这一方面各位要学习。记得小时候住在台北的孔庙旁边,读大龙国小,每次一下了课,外面有很多老外,他们看见我们这些小孩,哈啰!哈啰!我觉得奇怪,老外这么好玩,看见人那么亲切,为什么中国人见了面好像不认识?心里很羡慕,感觉这是快乐的。现在学佛以后,发现众生原来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看见众生要生欢喜心,感恩心,这是很重要的修行。各位不要因为自己念佛、吃素,看见人不理不睬,一张脸像鬼一样,冷冰冰的。我师父常讲:那一种冷冰冰的脸孔,哪里最多呢?住在山上的修行人,有够冷的,已经不知道佛法是什么,见了人,视若无睹,而且讨厌看见人。老和尚不一样,七八十岁了,他见到你,你不理他,他也跟你哈啰!老和尚有赤子之心。你可以观察小孩子,他们最会看人,很好奇,你跟他笑,他也跟你笑,大人不一样,总是自我包装,我为什么要跟你笑?你为什么不先跟我笑?人际关系开始疏远,也开始虚伪了。

   所以我想,在修行当中,要增加自己与众生的亲切感,增加自我的柔软度,增加对社会奉献的力量,找到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不是这个身体,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死了,其实释迦佛只是身体入灭,但真理的生命遍满一切,自由自在,就像观音菩萨遍满虚空一样,你一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只要有心,他就现前,比卫星还要灵敏,卫星还有死角,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没有死角,那才是真正的生命。所以大家不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生命。修行人,身体难免病痛,但心不要苦。身体可以不自在,但心不能不自在。如果你又痛又喊苦,苦上加苦,这叫苦苦,那是真苦。要这么想:现在得了癌症,那是因为过去爱吃肉,现在忏悔了,要多放生,这就好了,内心不要被身体的病痛所影响,要平静的接受变化。如果觉得自己实在做不到,那是平常没有练习,要至心恳切的念佛,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因为祂们累积了无量的功德力,也因为祂们奉献了无量生命,只要有人念诵祂的名号,祂便能承担众生之苦。尤其是观世音菩萨,你如果念祂的名字,祂感谢你,因为你让祂实践了悲愿;你念阿弥陀佛的名字,阿弥陀佛替你高兴。

   成佛的目的就是要展现力量,帮助众生;展现佛的力量必须念诵佛的名号。所以要把自己修得更好,有力量帮助别人,三五个也好,不断的做,若自己没力量,没关系,佛菩萨说:你只要念我的名号,念我的咒语,我的力量给你用,大家施食的时候也不妨多念「唵嘛呢呗美吽」,观想自己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我们透过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力量,把食物、烟、清水遍满一切。结束以后,大家把一起念过的清水拿回家,在巷子口附近洒一洒,这是大家慈悲的甘露水,可以净化世间,也可以使附近的鬼道得到饱足,乃至洒在病人身上使他身心清凉。

   各位,念咒不要很自私,光想自己,要观想咒语的光明照遍整个社区,一切众生都得到菩萨的加持,作真正的大扫除。希望各位培养这种习惯,只要看到车祸,马上浮出菩萨的心咒;一看到坟墓,赶快浮出一个金刚萨埵心咒,希望他们痛苦减到最低。只要看见不好的事情,人家在吵架什么的,或在高速公路看见有动物被撞死了,没办法停车下来,眼睛看着它,念金刚萨埵心咒,这时候,你跟它结了善缘,这只动物也不会堕入恶道。更重要的是,你起了慈悲心,诸佛菩萨会加持你。大家如果不想记太多,至少要会念「唵嘛呢呗美吽」,看见任何人都献给他观音菩萨的加持;看见痛苦的众生,希望他尽除业障。像我的手机里有各种咒语,每一个人打电话来都要轮流听,让他听一分钟,加持加持,再跟我讲话。现在大家都上网,而心灵网站是不可思议的,了解佛教以后,知道这个世界是空性的,一切众生是连结的,不但我们跟众生有连结,跟诸佛菩萨也是连结的。透过你的心,可以把佛菩萨的爱、力量、慈悲心展现出去。

   有时候我会故意进去便利商店。一进去他们问:师父你买什么?我不理他,只顾着一直走,一直绕,什么咒我都念,让人喝到汽水得到加持,又跟他结善缘,多好!而且我还加念一个咒:「唵嘎贝啰嘎木莎哈」,什么意思?整间商店的肉都变成素食,不管什么羊肉干,什么干的,你一念「唵嘎贝啰嘎木莎哈」,至少人们吃它肉的时候,不跟它结恶缘。所以各位!如果你懂这些简单的法,天天快乐,没事你就跑便利商店,或跑太平间,生活中绝不会有「无聊」两个字。例如洗手的时候,一边洗,一边念「唵嘎贝啰嘎木莎哈」,这些水一流到水沟也变成甘露水,或念念观世音菩萨的甘露手咒,它的功用是任何水一碰到你的手,即刻变甘露水。这些咒语,希望各位愿意念,也愿意背,可以和广大的众生结无量的善缘。

  心︱灵︱飨︱宴─爱的修行

   我们今天的讲义题目是〈追求成佛的三种资粮〉,中国人总是强调先有德行,再有能力才能利益众生,这个德行就是慈悲与智慧,合起来成为圆满的德行,自然有能力服务众生。

   第一句话:「爱的修行能带来心灵的平静,也能帮助他人。」各位,自私心生起的时候,痛苦来了,压力也来了;只要不自私,愿意奉献,就是爱的修行。佛教所讲的爱与世俗的爱全然不同,男女之间的情爱、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全是杂染的,不是爱的修行。比如我们办八关斋戒,有时候我向居士拜托,到每一所学校去借场地,虽然佛法不列入学校的正式教育,但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佛法的好处带进学校,激发学生的善根。所以我准备明天到嘉义高中,接着南兴国中,宣信国小,世贤国小,把佛法传遍每个角落,只要你替别人想,这就叫「爱的修行」,心里好快乐啊!因为一切快乐的根源来自于为别人,一切痛苦的根源来自于只想自己。

   第二:「生活当中有时生气与执着,有时充满爱与慈悲。」我们总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祖师大德最老实,捡来石头,有黑色的,有白色的。一生起善心,拿一个白石头;一生起恶念,拿一个黑石头,每天检点自己,看是黑的多?还是白的多?各位也可以学着做,但是要老实,要不然这一切都是枉然。有个居士说,他也买了黄石头,我问他,那要做什么?他说我只要对女人起心动念,就拿一颗,特别提醒一下,欲望啊!

   第三:「修行爱与慈悲是最有效用,也是最神圣的。」修行爱与慈悲,不但对宗教生活,对世俗生活也非常有用处,尤其对心理与生理的健康大有益处。我们的烦恼像汽油一样,汽油千万别碰触火苗,不能放逸自己,要小心境缘。有一次有个老菩萨问我,海涛法师,您儿子现在几岁了?我说阿嬷,你关心孙子就好了,怎么还担心我出家人的儿子?甚至还送礼物给我,要转送我儿子;还有人拿礼物给我,要我送给过去的太太,这些都是世俗心,分不清在家与出家。各位要记得,只要发心修行,不管在家、出家,你的冤亲债主、魔王波旬,二十四小时跟着你,只要有机会,立刻钻空隙,让你退失道心。为了不让自己退步,我们必须尽自己所能,奉献给众生。曾经有人问我,师父,您老是出国,东奔西跑的,这样有用吗?我说:世界这么大,许多人一生只跟他碰一次面,所以我珍惜因缘,必须尽我所能的以佛法告诉对方,因为我知道,这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

   第四句话:「爱与慈悲是支持我们生活与快乐的基本元素,要让爱与慈悲变成生活的动力。」我希望各位作任何事,助念,放生,帮助贫穷人,到医院照顾病人⋯⋯等等,都要以爱及慈悲为动力,你必定感到生命好有意义。其实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你可以到海边,到河边,一看见水就念「唵悉波罗摩尼莎诃」,祝愿水中的一切鱼儿、细菌都得到快乐。又比如你见到邻居,或念佛,或持咒,或观想,希望他们离苦得乐,这也是修行。种种的善巧方便不断加强,叫精进波罗蜜,分分秒秒不空过。

   第五:「温暖且利他的态度就像一张仁慈的脸。」利他,不但是帮助别人,同时也帮助自己,不但是现在帮助自己,未来也帮助自己,所以说:不要翻脸啊!当然,各位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者,有时候必须严肃的提醒子女或学生所犯的错误,你不得不展现金刚忿怒相,那是很痛苦的,但也是慈悲的,难就难在这个地方。

   第六,西藏有一个大修行者,他说:「如果想成为众生的朋友,应该具备爱与慈悲;如果想成为众生的精神导师,也应该具有爱与慈悲;如果想帮助每一个人,更要有爱与慈悲。」我这一趟到五台山,西安,又到北京,一百多人参访回来,收获很多啊,内心很感动,但也听见有人发牢骚。哪个导游不好,哪个地方太热,各位,快乐与否,清净与否,决定在我们的心,世界本来不圆满,一旦有不圆满的心态,就有不圆满的结果,这很自然,自然遇到坏人,自然嫁到不好的丈夫。请务必记住这句话,生命的品质才能不断的提升。

   第七:「找到永远喜乐的最好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爱与慈悲。」这是佛陀透彻「缘起性空」之后,自然具足的胸襟。「空」是没有自我,「缘起」是说明一切现象的根本。只要透彻缘起性空,自然产生我爱众生,我爱世界,愿生生世世为众生而活的大悲愿力。所以各位要记得,一切境缘永远是好的,有爱、有慈悲,必定不忍心伤害对方。虽然你坏,但我要好;如果你坏,我比你更坏,那世界就黑暗了。

   第八:「要真正知觉到别人。」什么叫知觉到别人?想到众生都是我的母亲、父亲,这叫知恩、知母。知觉一切众生都想离苦得乐,都有佛性,而且尊敬他人,这样自己才快乐。我最近看了很多很好的影片…

《爱与慈悲的故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慈悲的音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