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愿 第八讲:辨明信心的真假
讲解:纯祥法师
本愿就是真实行
念佛修行方法是法藏菩萨在因地为我们选择的,是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真正的来源,知道方法是法藏菩萨传的,修行的立场和用心就正确,真实行的本愿文是:“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这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来源!念佛时心里应该对愿文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法藏菩萨发的愿,当他成佛时,十方世界无量的诸佛都要称扬赞叹他的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愿力的显现,愿就是真实行,真实行是佛已经完成的,能够很快速的让你达到往生的利益,乃至一念就具足无上的功德,就能够破除无明,满足你的往生愿望。
我们这里很多莲友不止念了一念,念了几年了,如果入了真实行,往生应该早就决定了,如果没有决定,就是还没有成就,净土法门是有成就的,信心是净土教的根本,也是净土法门修学的成就,真实行重点在口业,十方世界无量诸佛称扬咨嗟,称扬咨嗟就是称念名号,法藏菩萨选择以口业为主,口称的人是十方世界里的无量诸佛,释迦牟尼佛是十方世界的诸佛之一,他教我们称念名号,把阿弥陀佛的命令选择出来,修行方式传给你,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听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真实教起真实行。
真实行是法藏菩萨选择出来的佛行,没有你的用心处,所以你念佛跟诸佛称念没有什么差异,真实角度来说这是佛的口业,佛的行持,是佛行体现在你的身心上面,叫他力之行。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从念佛的声音和形像上,大家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心里面差别就大了,心跟口业是既相互关联也是有差别的,像念佛机在念佛,念佛机是没心的,它的念是输入了某种程序的技术,但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就是有种种的分别和想法,所以这两个要区分,念佛本身用口称,是法藏菩萨选择的真实行。
本愿就是真实信
信心跟念佛一样也是法藏菩萨选择的成就,真正的本愿就是真实行和真实信,信心是所有愿力中的总持,真实信的愿文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条愿是选择信心的本愿,念佛获得信心是法藏菩萨在因地发愿的缘故,以愿为因,就像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信心就是法藏菩萨经过五劫思维播下的种子。
这两条愿念佛人必须要知道,最好要记住并理解,知道“南无阿弥陀佛”是怎么来的,念佛成就信心又是怎么来的,就指导你不会走错路,皈依法,这就是真实法的真实传承,由法藏菩萨传承下来,如果没有得到真实的传承,当然就不知道依止在哪里,他力是从佛的本愿力上产生的功德力量,是摄受你力量的来源。要依《无量寿经》修持,不能按你自己的想法,或一些不究竟的教导,四十八愿是净土法门的真实教,也是真实的传承,你通过真实的教、真实的行,就能获得真实的成就。
两条愿文分别是“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和“设我得佛,十方众生”,一个是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咨嗟称我名者,是无量诸佛;另一个是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就是咨嗟称我名,如果十方众生至心、信乐称名,也就是跟十方诸佛咨嗟称名是一样的,所以十方诸佛就是有至心信乐欲生的三种心。
认识净土法门的信心和利益
信心首先要扫除一些误会,汉传佛教特别注重明心见性,就是开悟,对心性修持所获得的开悟成就,佛教里面是公认的。修念佛法门的人,很多人受到圣道修心的影响,有可能想去追求开悟,要知道净土法门心的成就不是明心见性,有人即使是摆脱了禅宗的影响,进入到净土教念佛,听传统劝化注重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藕益大师和莲池大师都比较提倡,“一心不乱”也是落在心的上面,心的成就,去寺院里念佛七,或自己在家里念佛,很多人想去求“一心不乱”的“一心”,真正“一心不乱”的“一心”实际上是“信心”,凡是带有自力的、与真实行不相应的念佛,不管念到什么程度,藕益大师讲:即使是念得风吹不透,雨打不湿,如果没有信愿,也是不能往生的。没有愿望就不能往生,信愿心是非常重要的。藕益大师说一心不乱真正的一心就是信心,而不是哪种程度上的定散专心,不是自力的意思。
净土法门的成就是信心,获得信心成就的当下就获得了往生,“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就得了往生了,得到了往生就与佛一样的无量寿,虽然还会在这个世界上舍掉肉身,但已经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死亡,已跟净土是直接相连了,获得了信心就获得了往生的身份,由于佛力正定聚的力量,你就不会去任何其它的地方,会生在佛的报土里面,所以获得往生就是长生不死、无量寿。信心成就已否自己非常清楚,法藏菩萨就是这么给你的,让你念佛获得,成就信心就即得往生,由于信心的力量,就具备厌离秽土,欢喜净土的愿求,真正向往佛道的心,所以信心是具有德行的,信心是法藏菩萨通过名号回向给你的,是佛回向来的直心,金刚不动的心。
辨明信心的真假之分
信心不要误解成自己的什么心,注意一定要区分,信心不是禅宗的开悟,不是通常说的一心不乱,也不是认为自己相信佛,净土法门的真实信心是指成就,是已经获得了往生的身份。如果信心保证了你的往生,就是真正的佛回向来的真实信心;如果信心没有保证你的往生,那么你所有的信心都是属于假的、方便的,不是真正的信心。
净土法门跟其他法门一样都叫信心,但净土教的信心是成果,大家要区分清楚,如果问你有没有信心,你回答说我有,有信心是指已经成就的,还是没有成就的,没有成就的信心是不真实的,虽然你觉得自己有信心、也信佛,但是没有获得往生的身份,这个信心就是属于方便,也就是没有的意思,很多人在这里不确定,净土教里问的这个,有点像问禅宗的开悟了没有?开悟了就是开悟了的成就,如果没有开悟,千万不能说开悟了,如果按圣道来说叫打大妄语,净土法门里的真实信心实际上就像开悟一样,信心就能成就你的往生,所以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登彼岸的成就就是往生。如果获得了信心,就是获得了往生的成就,这跟其他的标准不一样,普通的人问你信不信佛,你通常说我是信仰佛教的,不是信仰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是通常说的信心。净土法门不是这样的,问有没有信心就是指获没获得成就,信心成就平生就是不退转的利益,类似于见性成佛,净土法门叫即得往生,信心即得往生就是现在、当下,不是指要到死了的时候才获得,不是这样的。
如果念佛念了很久还没有成就,是什么原因呢?
(1)称念与名义不相应
依真实教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有的人已经获得成就,庆快平生当然是非常欢喜的事,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念佛念了很久还没有成就,是什么原因呢?
世亲菩萨解释,称彼如来名,“称”就是“南无”,口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叫做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就是像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如来的法体是光明,因为“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故名阿弥陀。”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就是你念佛的时候就像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相一样。阿弥陀佛是光明无量,真实修行是无量光的功德成就,念佛就是佛的光明在运行起作用,你就入于无量光的本愿、入于佛愿的真实行中,这就是如实修行。
称彼如来名就是称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无碍就是叫你往生净土,如果往生净土有障碍,无碍光明来清除,法藏菩萨发愿把功德通过名号布施给称念的人,成就真实行的模式,建立了“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船,称念名号就是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悲愿船,船是通往极乐世界的,十万亿佛国土的道上如果有障碍,法藏菩萨用无碍光明清除掉,是他来清除障碍,不是你来清除,这一点要清楚知道。彼如来光明智慧相的作用就是没有障碍,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摄受你往生净土没有障碍,能够清除你的无明,满足你的愿望。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愿望?不是发点财、身体健康、家庭和乐、工作顺利,都不是这些愿望,是能满足你往生净土究竟成佛的愿望,所以能破除你的无明,无明就产生三界的流转,贪嗔痴发了懵,搞不清楚到底要什么。我们就是贪财色名食睡,不知道极乐净土的重要,不想往生,或口里说想往生,心里不想往生,欺骗自己,这就是无明。阿弥陀佛的光明就能破除你的无明,满足你的愿望,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称彼如来名义,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念佛就是如实修行,一旦往生净土就不退转,一定成佛。
念佛以佛的愿力是一定能够往生,为什么有的人念佛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存,不满所愿呢?没有获得往生就是不如实修行,“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光明,就是如实修行,但你念了却没有如实修行,这二者就矛盾,就是你念佛跟名号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与名义不相应,口里念南无阿弥陀佛,但心里的愿望和信任跟名号不相应,心口不一。
(2)不知如来是实相身
怎么叫不相应?《往生论注》里说:不知如来是实相,也就是不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实相法体。不知名号具足无量功德就不知名号是无量光。不知道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不会去皈依信任,根本不知道名号是万德,能够灭除你的罪障、能够增长你的福报、能够消除一切的障碍。名号法体是有用的,法性是无…
《四十八愿 第八讲:辨明信心的真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