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愿 第十四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显明恶人正机之本愿
讲解:纯祥法师
一、明本愿(18愿)救度之广大对境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时发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首先是“我要成佛”,而我成佛又是为了谁呢?是为了十方众生,所以成佛跟度众生是紧密相连的。十八愿一开始就把佛跟众生放在了一起,而十方众生是包括了所有的众生,依佛教的分类,众生是指在佛以下的,只要还没有成佛,乃至菩萨也算作众生,甚至是佛,示现为化身,像释迦牟尼佛也是众生之一,从相对的角度来说,除了佛以外其他的都是众生。在十八愿因愿文的前面首先显示出要救度的广大对境。
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方法是通过“乃至十念”,就是用光明名号来摄取我们。18愿成就了佛,而佛就是名号,名号是什么?就是“乃至十念”,就是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谁念南无阿弥陀佛,谁就进入了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中,他直接用名号把你摄了进来,“乃至十念”就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方法。
然后他立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你(众生)不往生,我(法藏菩萨)就不成佛,众生和佛两者是互相成就。就是我要成佛,成佛以后,我要用我的名号来救度十方的众生,如果众生称念了我的名号不能往生,那我就立誓发愿决不成佛。
下面我们来学十八愿的最后八个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唯除”就是把这个除掉,什么样的人除掉呢?就是“五逆”和“谤法”的人。这么殊胜的利益,这么容易的方法,那么什么人不能得到这个利益呢?就是“五逆”和“诽谤正法”的人。
二、明五逆、诽法之罪相
1、“五逆”的心行
注意这个“逆”的形成是有心、有行的,那这个“五逆”是什么?(以下五逆只举了三乘的五逆)五逆之一二是杀父、杀母,父母是恩田,对我们有恩的,是我们最大的恩人,而我们却以恶心杀父、杀母,内在有恶心,外在有恶行,则属于五逆,如果没有恶心,是误杀或误伤,这就不是完全的“五逆”。五逆之三是杀阿罗汉,故意以恶心杀害圣人,包括菩萨、佛;五逆之四就是倒见破和合僧,比如说我们在这里学习佛法,但是有人出于恶心来破坏,破坏佛教主持的僧团,叫破和合僧。最后一个是出佛身血,是指有人以恶心出佛身血。现在佛已经涅槃了,我们基本上也遇不到什么阿罗汉,现在的僧团跟过去也不太一样,所以这几个五逆罪中对我们来讲可能会犯的就是杀父、杀母。
“五逆”,逆就是不顺。因为父母对我们有最大的恩德,他们生养我们,养育之恩,这叫恩田,另外出世的三宝(佛、法、僧)叫福田。背恩田,违福田为“逆”,与天地的道理、与自然的道理相违背。中国人过去对此非常注重的,当父母激烈指责孩子时,则会说忤逆不孝。
2、五逆是堕无间地狱的定业
五逆是定业(一定受报的业),如果你这一世犯了“五逆”罪,你这一世结束后,身坏命终,到下一世必定要堕无间地狱,时间是一大劫,受“无间苦”。因为“五逆”的业力叫无间业,就是无间地狱的罪业。《俱舍论》中在解释无间业时说:“言无间业者,谓五无间。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五无间跟五逆相类似。《俱舍论》在解释无间业时还说:“此无间名,为目何义?约异熟果决定,更无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而异熟果又是指诸众生现世作不善业,则招来世恶趣之果。若作有漏善业,则招来世善趣之果。以其异世成熟,是名异熟果。你此世种了五逆的这个种子(因),即为异熟果,下一世则必得堕无间地狱之恶果。
3、“诽谤正法”的心行
大乘佛法是讲究发心,讲动机,那什么是诽谤正法?诽谤正法主要是你发心不好,你以恶心对三宝,对佛法进行诽谤。诽是指你恶心对佛、法、僧,对佛的本愿起邪见,还不以为然,认为哪有什么净土?哪有佛这么大的慈悲呢?谤就是不单自己这么想,而且对众宣说,这就叫诽谤正法。
4、诽谤正法的过失
在现代社会诽谤正法情况比较复杂。很多人由于受到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没有敬信佛法,会误认为佛法是迷信,并有一些攻击的言说,很容易造成谤法。很多人即使皈依以后,由于善根缺乏,自己的见解不清净,又不懂自我约束,说话不慎重,随便论说,论说又不如理,也很容易造成谤法。诽谤正法不单仅限于普通的人,即使是学者、有智慧的人包括我自己都非常容易造作,而诽谤正法的过失比五逆的过失更为严重。为什么当前社会会有那么多五逆的人,根源就是因为很多人在心中对正法诽谤,而另一些人资助这种风气,由于诽谤正法才鼓动起了五恶五逆的恶业。如果大家都恭敬正法,尊敬圣人,那没有什么人敢做五恶五逆之事了,所以五逆是由诽谤正法而助成。五逆只是影响一个人,你自作自受,但是诽谤正法就会污染了一群听到的人,所以诽谤正法的罪过比五逆更为严重。
对我们学净土教的人来说“诽谤正法”尤其要注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你不了解佛的净土、誓愿,没有信心就会有怀疑,对自己的怀疑不太确定,但不要以攻击的态度,以恶心来攻击佛的愿力,来攻击净土的教法。你在怀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慢慢闻教消除这种怀疑,而很多人烦恼比较重,有怀疑不说出来,怀疑也就很难消除。特别是在相互争论时,由于凡夫贪嗔炽盛,为了贬低对方,压倒对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在佛法上很容易造成过失,非理的去论说,恶心的里面包藏了祸心,就造成了罪过,这是很难免的。语言他是一个智慧的体现,因为我们都没有智慧,你一旦出于污染的心,非理的作意和想法,去攻击正法,那就后果严重。
5、“五逆谤法”之因果真实不虚
“五逆”的人,身坏命终,要堕到阿鼻地狱里一大劫的时间,而“诽谤正法”则是堕入在阿鼻地狱历劫周章。诽谤正法的后果远比五逆的后果更为严重,所以佛的本愿里面说“唯除”。因为这两条罪一造,阿鼻地狱是你一定要去的地方。
学了佛法的人,实际情况是真正杀父、杀母的人很少。而诽谤正法呢?很多人他也不是真正从恶心里去否定、攻击佛法。大多数人只是擦边,因为他们带有些习气,带有一些怀疑和憎恨。对于十方众生来说,这两个就是最大的罪业。诽谤正法(佛法)就是佛法的敌人,或者用口宣传,或者出书宣传攻击佛法,这就是佛法的敌人。杀僧人和杀阿罗汉的,则是从身体上跟佛法做对,也是佛法的敌人。实际上佛本身不存在什么敌人,佛去除了自我,又不要产业,佛是不跟你计较的,但不跟你计较并不代表你就没有罪过,如果你以恶心种下恶因,产生的恶果就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虽然建设好了净土,他要救度所有的众生,如果你造了这个罪过,那你自然有了去处,你就不能同时去地狱又去净土,而又因为你不信正法,所以你就只能去地狱了。
三、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真实愿义
1、彰抑止意——抑止中摄取,摄取中抑止
过去的大德,对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都有细致的解说。我们先看昙鸾大师的解释,他是结合经文来解说的。大经里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而《观经》里说五逆之人,临终遇到善知识,劝导他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他念佛就往生了。前面说唯除,而这里怎么又救度他呢?昙鸾大师解释为单复说,本愿文中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指你又犯了五逆,又犯了诽谤正法,两个罪放在一起,二罪并罚,那就不救,如果只造五逆,没有诽谤正法,那你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你还是可以得救的,这叫单复说。因为诽谤正法的罪严重,如果只造了五逆罪,但是没有诽谤正法,那么他回心,他是可以得到往生的;但是他只造了诽谤正法,而没有造别的罪,这种也就不行,因为诽谤正法,意味着你不相信,你内心不相信这个正法,你是不可能求生净土的。所以只要有诽谤正法这一条,你就不能够往生。
不过后来的善导大师又解释说,如果已经造了诽谤正法,只要我现在忏悔了,回心了,以前我不相信,但是我现在信了,这个也还是可以往生的,叫做回心皆往。因五逆和诽谤正法,这两个罪是非常大的,因果真实不虚,恶果非常严重的,堕无间地狱的定业,没有任何情面可讲,佛见到了这个情况严重,为了抑止我们造,从预防的角度,给你打预防针,在这里警告你不能造,因为后果你承受不了的,特别在这里用“唯除”二字,所以叫做抑止门。
我们学佛法的人,就是要清楚明确这一点,五逆、诽谤正法是最大的罪业,这两种事情千万不能去干的。我们是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恶众生,在极为浊乱的这个时期,有人造了该怎么办呢?如果他能够回心,这个回心需要因缘,需要善知识的引导。凡是造了这种恶业的人,这一生造了,但他可能还要活个几十年的,由于他的业力已成,虽然活着,但他已经属于地狱的人了,他的心境如地狱的心境一样是很黑暗的,没有什么安乐可言,《观无量寿经》里面说,这种人叫如此愚人。而我们往生净土与此正好相反,我们的往生净土的定业若成,你虽然还有这个业报身,但是极乐已经是你的家了,你虽然也跟别人一样,但是将来你就是净土的菩萨,即将成佛,心里时常欢喜,所以念佛人就是心常欢喜意。
2、明机分齐(界限、范围)——本愿名号以恶人为正机
在《涅槃经》中说,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这三种人是世中极重之罪人,断了善根的人,是难治之机,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那这种病什么样的药能治,什么样的人能治呢?如果普通人随意医药,定不可治,此人定死不疑。比如你对马上要下地…
《四十八愿 第十四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显明恶人正机之本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