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么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如此,我们在这个世界造作种种的恶业,也是有,也是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佛说:“惭愧之人则为「非有」,无惭愧者则为「非无」”。这如何解释呢?比如阿阇世王做了杀业,他有惭愧通过忏悔,通过佛的开示,彻底疗治身心,那么他解脱了,因此杀就没有了,杀是不定的。因此我们不要把所有的事情看成一定,阿阇世杀父的恶业是可以破坏的,一切恶业也都是可以破坏的,实在的有是可以破坏的,但是如果你造了罪业,没有惭愧,那确实就是有,就不能是没有。从阿阇世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就算我们造了恶业,如果你还有信仰,根还没有坏掉,那佛还是可以救你,恶业也可以被破坏,但如果你造了恶,又没有信仰,无惭无愧,那就定受恶业果报。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苦的,而苦和烦恼从哪里来?就是从你作恶中来,从恶业中产生的。所以佛法讲的因果业报,责任是天然责任,不是你信就有,不信就没有,责任你必须承担。我们心中的苦恼能说信就有,不信就没有吗?肯定不是。在我们造了恶业的情况下,你要不要受这个果报,如果你无惭无愧,果报定受,而且这个报应还非常厉害,但是你现在遇到了佛法,你选择了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大忏悔,可能你跟别人相比并没有做更多的好事,但是你有惭愧心,那么你就将获得解脱,因此也说恶果没有一定的。极乐世界你相信“有”,发愿往生,随佛的愿力,那么就决定往生,那极乐世界就决定是“有”的,不会“没有”的,但是你不相信、不求往生,对于你来说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有”也就等于“没有”,而实际上它是“有”。
我们这个世界只是因缘、因果的相续显现,一切终究都总归无常,是幻化的,任何东西你都抓不住,从身到心,从善到恶,因缘果报。其实在这个世间最大的真实反而是佛的涅槃,真正“有”的反而是极乐世界。而我们在这个世间天天都在做着恶梦,所以你不如干脆醒过来,往生极乐世界去。这个世界里的任何东西由于只是因缘因果的相续显现,所以不是你能求来的,所以你不要在这里求,你要把什么作为第一要务?要把往生净土作为第一要务,不要把在这里的好、坏作为第一要务,这里的若好、若坏终究是一场梦,醒过来就没有了,而且你是一定会醒过来。梦尽管虚妄,不真实,但是这个虚妄不真实并不是啥都没有,他的运作仍有法则,在这个梦中,我们感受到了很多的苦恼,只有成佛了,在佛的境界,在极乐净土你才能真正的清醒过来,得到真正的解脱。
四、凡夫“闻”阿阇世发心,则可破除执疑终获无根之信
在佛治好了阿阇世心病后,最后阿阇世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体会,说「世尊!我见世间,从伊兰子生伊兰树,不见伊兰生旃檀树;我今始见从伊兰子生旃檀树。『伊兰子』者,我身是也;『旃檀树』者,即是我心无根信也;『无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这个比喻,伊兰是一个臭树,就是说虽然我的身是臭的、污染的,不净的,但是我的心已经获得了无根信,旃檀树就是我的心,而这个心是无根的,没有根的信,也就是说阿阇世获得信心,信佛的心。净土法门信心为本,心为根本,在外显现上就是一个佛的名号(因缘),真正的念佛必须是信心念佛,心是真实的心,不是口里不停的念就可以了,这个信心是属于“无根”的信心。无根什么意思?无根就是它不攀援于别的东西,并不是说信好,信坏,这个信是从佛的誓愿中来,从佛心的中来,而且我们的信心就是佛的心,不是你自己的信心,也不是你信你做什么事情就一定会得到什么,不是你信其他的任何东西。
这个信心是属于佛的清净之心,佛心是不可思议的。而这个心怎么获得?就是通过佛的立誓发愿获得信心。佛的愿就是信心,佛的愿就体现了他的心,立誓就更是心,石头它是不会立的誓。佛在誓愿中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所以念佛一定要注重佛的誓愿,名号就是佛的誓愿,就是佛的心,我们就是从名号上获得往生的信心,获得了信心你就获得了往生,那么你就获得了无根信。阿阇世做了严重的五逆罪,他在佛的开发之下,都能破坏他的烦恼恶心,获得信心,所以我们要想破除烦恼恶心,就是要获得信心,这个才是最根本的,我们一定要以信心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外在的因缘,就好比你有了父母,可以去投生了,“信心”业识就好比住胎,你成就信心就是你已经投了胎,住在母亲的胎宫里面了,但不是说你遇到了名号就可以了,你没有信心,你就还没有住在这里,你有了信心,你就一定会出在净土的莲花中化生出来了,所以信心才是结果。信心是法藏菩萨(阿弥陀佛)要给我们的真实利益,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信心难生”,人身难得,你已经得到了,你一旦失去了人身,你要想再得人身,就不容易了,而佛法难闻,你闻到了,你就会产生真正的信心。阿阇世王闻到了佛的真实法义,他就获得了真实的信心,也叫无根信。这个无根信不是信善、信恶,也不是信因、信果,是信佛,信佛的涅槃。所以阿阇世自己解释“无根”,他说我开始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就是说我开始不知道如来真实,不懂得恭敬。从阿阇世王的这句提醒中,我们应该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们真正敬畏的、恭敬的是谁?原本应该就是佛,因为佛是究竟的实相,究竟的真理,我们应该对真理有所恭敬,最应敬畏,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管真理,而真理管你,因果业报生老病死,你不理会他,他理会你,你如果违背他,你就要遭受恶果,所以你必须要恭敬如来真理实相。佛不仅是究竟的真理,是应该恭敬的,他还是这个世间最珍贵的,极乐净土也就是究竟的真理,所以也是最珍贵的。而这个道理有几个人能懂得呢?世间人不懂得佛法,也不懂得亲近善知识,不知道佛法僧三宝的珍贵,不知道涅槃(极乐净土)的珍贵,而阿阇世现在懂得了,因为他得到了无根信,而这个无根的信不是从我们世间的因缘里产生的,世间的东西犹如梦中,虚妄不可依止。
所以阿阇世接着发心说,“我若不遇如来世尊,当于无量阿僧衹劫,在大地狱受无量苦;我今见佛,以是见佛所得功德,破坏众生烦恼恶心。”佛说:阿阇世王若不随顺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狱(无量劫没有解脱),那么他现在遇到了佛,从根本上得到了救治,从自己的生死烦恼中得到了解脱。阿阇世能得到救治,那我们跟阿阇世一样的人也就都能得到救治,所以你不要对佛没有信心,你坏还坏不过阿阇世,你烦恼再大,也大不过五逆的烦恼,作为在五欲中追求的凡夫来说,妄想、烦恼很难避免,要想彻底破除烦恼,唯一的途陉就是获得信心。只要你建立了对佛法的信心,那么一切烦恼就都会转化,“烦恼冰解成功德水”,如果你有了信心,“譬如日光覆云雾,云雾之下明无暗”,那么这些烦恼问题就好像乌云一样遮不住太阳,所以我们的重点在于真正的皈依佛,在于对佛的信心,对佛的信心不是对善对恶的信心,而是对佛的誓愿(本愿)的信心,是对佛的名号的信心,而名号就是佛本愿力对你的召唤,净土对你的召唤。
其实信心就是究竟的佛性。什么是“善”呢?佛性才是真正的“善”,最初的“善”,最究竟的“善”。念佛也就是念佛性,念“善”,其他的都不是真正的“善”,佛性才是最究竟的“善”,最真实的“善”,所以你要信这个“善”,这个“善”是最根本的。佛性是清净的,阿弥陀佛是清净的、平等的、正觉的,这都是佛性功德,你皈依的、依靠的就是这些。你念佛就是念佛在清净、平等、正觉的基础上发愿,你皈依他的愿,那么你就可以一定得到往生,得到最大的利益,净化你的业障,摧毁你的恶心。佛是做什么的?佛是来杀贼的,杀你的烦恼贼。我们身心里面有烦恼贼,却不认识,自己当然杀不了,而佛用他的无量光帮你杀掉这个贼,所以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要信他的光明,信他光明中有力量,信他光明中化现出智慧的力量能够灭除你的烦恼之贼。这个烦恼之贼长久伴随着你,曾给你带来无穷的苦痛,而佛早就看到你自己是没有能力断除的,所以他就发愿立誓成就名号,目的就是要帮助凡夫的你连根剿除掉烦恼的根,你一旦往生净土,那你的苦根将被连根拔掉,你的烦恼之贼将被全部击退。
这才是一场实质的战争,我们(凡小)一直以来被生、老、病、死、怨憎恚、爱别离种种苦所缠覆,这些种种的苦像汹涌的波涛一样一次一次地冲击着我们的心,一次一次地将我们的心冲垮,因为我们不认识心中的佛性,我们也不相信有佛性,在我们一次次品尝受着苦果的同时,佛全都看见了,佛全部了知了,佛心偏重于我们这些病子(凡小),并为我们专门发下了十八愿,要以名号来救度我们,而我们现在遇到了佛为我们立下的誓愿,遇到了佛为我们成就的名号,西方极乐世界在召唤着我们,它就是我们的方向,我们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追随它加入到光明的队伍,让佛法剿灭我们看不到的却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业力。所以我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怀疑之心,由于怀疑而不信佛,由于不信而产生诽谤正法,接着就鼓动起你的贪、嗔、痴、五恶,所以灭除烦恼,信(佛)心是最根本的。所以你不要问念佛多还是少?做的其他事情是好还是坏?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你信不信有极乐净土?信不信有佛的誓愿?你有没有往生净土的信心?没有这个,其他的全部都没用,你若好、若坏那些都不是成果。只有你得到了信心,像阿阇世这样,那么这才是真正的信心,获得了信心就真正的皈依了三宝,皈依了三宝就破坏了他对三宝的怀疑之心,破坏了他的烦恼恶心。
他能够破坏自己的烦恼恶心,也就能够破坏其他人的烦恼恶心。那么他就成什么?他就是菩萨了。所以阿阇世接着发心说,「世尊!若我审能破坏众生诸恶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狱,无量劫中为诸众生受苦恼,不以为苦。」我要是能够破坏众人的恶心,那么使我常住地狱受苦,我也不以为苦。阿阇世王以自己的例子,就能够救度很多的众生,其实救度当然是佛来救度的,但要是没有阿阇世来配合,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也能被救度。阿阇世被救度了以后,他就深信其他的跟他一样的众生也是可以被救度的,恶心也是可以破坏的。所以阿阇世王后来成佛教的一个大护法,实际上他这时候就是佛法僧三宝之一,因为他有了信心,他皈依了佛,皈依了法,佛是他的真正的老师,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皈依,心变成了旃檀树。
你怎么样去帮助别人?如果你获得了真正的信心,那么你就能够破坏其他众生的恶心,你就能够结束别人的生死轮回,这个才是真正的力量。念佛就是要这样去念,佛的功德就能够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能够让其往生净土,而不在于现世梦中的若好若坏。所以我们学习本愿,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是最根本的愿,阿阇世王的例子就是我们得救的一个过程。所以也希望我们都通过佛的名号获得无根信。像阿阇世一样得到大庆喜。
录音:白莲花 整理:随顺 编辑:真惠 审核:纯祥法师
《四十八愿 第十八讲:凡夫以“阿阇世王被救”为例,破执获信》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