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十八愿 第十九讲:阿阇世王被救后信心欢喜赞颂佛

  四十八愿 第十九讲:阿阇世王被救后信心欢喜赞颂佛

  讲解:纯祥法师

  《教行信证》里讲释迦牟尼佛救度阿阇世王的例子,正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中,佛大悲救度五逆、诽法罪人的真实写照。阿阇世王犯下五逆恶行罪之后,回心皈依佛法,仍然得到了救度。通过释迦牟尼佛的慈悲说法,阿阇世王身、心苦痛都得到了救治,生死烦恼的大病被破坏,所以佛法能够杀死、破坏众生的烦恼恶心。

  阿阇世王即得佛法无上利益

  得到佛的救度之后,阿阇世就对劝导他皈依佛的耆婆说:“我今未死已得天身,舍于短命而得长命,舍无常身而得常身,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获得信心之后,虽然并没有舍掉人身,但已经得到了天身,天身就是无量寿的身体;而且是舍于短命,而得长命。好多人通常认为往生一定要舍了身体之后才能得到净土的身体,实际你获得信心时,业报身没有舍就已经是极乐的身份,没有死就获得了重生。这是我们应该要去追求的最大利益,也是学佛法的真正意义。

  生命是短暂的,净土里面是寿命无量,“舍于短命而得长命”是世间所有的人都要追求的,真正的长寿就是获得不死之身,往生就是获得无量寿,而且是现在就获得。我们现在一方面担心堕三恶道受苦、另一方面担心虽得人身,但寿命短暂。往生净土不单是不会再堕入到下三道,更是获得了无量寿不死的利益。对生死的认识不要用断灭的见地,认为身体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人的身体有生、有死,但神识不死,会随业流转。

  身体的生老病死是痛苦的重要组成,神识轮回不断生生死死的困扰,是心灵上很大的痛苦,往生净土这两个问题都可得到解决。获得无量寿的长命,就是“舍无常身而得常身”。我们的身心都是无常的,时刻在一刹那、一刹那的变异中,这种无常的力量让身体老死,产生痛苦,我们就要天天补充营养,因为它时刻都在变化、消耗。往生净土由于阿弥陀佛的誓愿和功德的力量,就能够获得金刚不坏的身体“舍无常身而得常身”。这个利益非常大,也是真实不虚的,并不是寓言和欺骗,极乐净土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佛的名号誓愿,就可以得到“未死已得天身,舍短命而得长命”的利益,当下身体不用死,就获得往生的身份。

  阿阇世王听了佛的说法,获得信心后就感受到了这些利益。你要是得到了佛法的真实利益,不要去问别人,自己也会知道,哦!我已经不会死了、已经获得了无量的寿命、获得了金刚不坏的身体。这可以体会得到,获得往生并不光是一个空空的名词。阿阇世王还说“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真正获得了利益的人,就能够自信劝人信,劝导别人像他一样发心成佛。

  阿阇世王被救后,以偈赞颂佛的功德

  1.佛是实语者

  阿阇世王听释迦牟尼佛亲自给他讲法,佛有共通性,“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语,就是佛在跟我们发愿立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们念阿弥陀佛也是通过释迦牟尼佛的经典才知道,释迦牟尼佛通过化身,跟我们讲阿弥陀佛无量光的功德,这实际上也就是阿弥陀佛的语言。阿阇世王在《赞佛偈》中说“实语甚微妙,善巧于句义,甚深秘密藏,为众故显示。”,赞叹佛的说法真实微妙、有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是非常善巧的,为了众生的缘故才来开显,不是像我们随意的说话,是出于大悲心。

  我们通过“南无阿弥陀佛”总持的六字名号,就能够治疗烦恼痛苦。如果众生真正听到了佛的真实语“诸有众生,闻其名号”、真正听到了佛的心声招唤,就能够获得信心。真正的信任,是心的信任,背后真正的主宰都是心。信心是信佛的心,佛的身、心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念佛要着重在佛的“愿”和“誓”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是没有情的东西。要知道誓愿就是佛心、佛意,往生就要在信心上对佛的誓愿建立信任,在听闻到佛跟我们立誓“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时,就是你听到我的立誓,我一定保证你的往生。这样,不管你信、还是不信,这都是佛的誓言。阿阇世说佛的语言是真实的,你要相信佛有立誓。净土法门获得往生成果,核心点落在佛的发誓上面。

  这跟我们的修行正好相对,你的修行就不是佛的立誓,佛的立誓就指向了佛力,不是你自己的力量。你不要说我天天念了多少才安稳、不念多少就不安稳;我今天一定要诵多少经、念多少佛,这个想法就好像佛分配的一个工作,要做了才领到工资、才完成义务,好像你是一个修行人,这样就还是信你自己的修行。你念佛,佛发誓就一定可以乘他的力量往生!这跟你的修行关系不太大,不在于口里念得多和少、时间的长和短,重点在于对佛发誓的信心。因为佛发誓的信心是不间断的,没有一个时候不在。佛发誓用光明力量不间断的照射你,保证你往生,你相信就等于随时都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有誓言救我,所以我要皈依他,“南无”就是皈依、依靠佛的发誓。而不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呀,我要修行,我要怎么怎么样,这不在于你念得多少,在于你要听到、信受佛的誓言,这才叫念佛。你即使不信,也应该知道佛有一个誓言,就是一定要渡你出生死苦海,如果不能渡你,就不成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个意思。

  2.佛语是“第一义谛”

  阿阇世说“诸佛常软语,为众故说粗,粗语及软语,皆归第一义。”诸佛常常像母亲哄小孩一样,尽量说柔软好听的语言度化众生,但是像我们这种劣根性的刚强恶众生,往往就说得比较激烈。像阿阇世犯了五逆罪,说得不激烈就不行了,我们也是,不吼两句,你就不听。跟我们慢慢的讲道理是比较难的,只有遭受痛苦病变、或者家里人产生问题时,才能够听到无常的声音,才想我还是要往生。我们的生命中,只有很强烈的恶劣消息能够提醒我们,不然就太贪著这个世界,没有智慧,没有出离心,不愿意往生。

  佛经常的提醒我们,这个世间充满着苦痛,说我们是三毒五恶的众生,是要堕地狱的。“五逆十恶”虽然难听,但是如果不说这些话,你就觉得自己是好人、是菩萨,美哉哉的不想往生,就没有危机感。佛就要跟我们说点粗话,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让我们依靠他的誓言力离苦得乐,获得究竟的利益。

  我们的心对好事和坏事非常的不平等,学佛的人也是这样,希望都是吉祥安乐的事情,但事实上往往是事与愿违,因为这个世间苦多乐少,没有那么多的欢喜安乐。而我们心中的愿望光想着欢喜安乐,其实就是贪心,心不均衡。当灾难来了的时候,没有准备,就觉得受不了。我们通过佛的光明照耀,心会慢慢的平等一些,贪嗔的力量削弱,痛苦也会少一点。要不然贪嗔越强烈,痛苦也越强烈。

  阿阇世对佛产生了坚定不移的信心,说“是故我今者,皈依于世尊。如来语一味,犹如大海水,是名第一谛,故无无义语。如来今所说,种种无量法,男女大小闻,同获第一义。无因亦无果,无生亦无灭,是名大涅槃。”我现在皈依于世尊,如来的话都是最真实的,没有没有意义的。你的心里有没有“佛是实语者”的感受呢?阿阇世对释迦牟尼佛产生了信任,他就觉得佛说的话是可以依靠信任、有真实意义的。佛说的种种法,众生闻到都获得“第一义”。“第一义”是极乐净土“无因亦无果,无生亦无灭,是名大涅槃”佛的境界。佛法因果是有因、有果和无因、无果两面的,“第一义”就是 “无因亦无果,无生亦无灭”。我们信有因有果的同时也要相信“无因亦无果”,当然两头同时信是有难度的。

  信因果就是要信佛的誓愿对因果有破坏力,阿阇世犯了五逆罪,如果按照有因有果,是要堕地狱几大劫的,现在说他可以往生,好象与因果的道理不相应。对于我们来讲,佛的誓愿好像就破坏了因果,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相信佛的誓愿,佛的发誓比因果的力量大。不要去计较你的因果,因果起不起作用是你比较难理解的,在你难理解的情况下,相信佛发誓的真实,更有力量!在信因果和信佛的誓言之间,名号的力量更大。普通的人不信因果,有断灭见固然糟糕,但是相信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也是不究竟的。只有“无因又无果,无生又无灭”的境界最究竟,要想获得往生,当然就要相信佛说的话。虽然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凡夫有我的执着,在我的境界里,你是因果不虚的,但到了佛的解脱境界,大涅槃不可思议!

  3.佛同体大悲

  阿阇世说“闻者破诸结,如来为一切,常作慈父母,当知诸众生,皆是如来子,世尊大慈悲,为众故苦行,如人著鬼魅,狂乱多所为。”信受这个道理,就能够破坏各种心结。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佛是我们慈悲的父母亲,为了众生做种种的苦行。而众生是迷妄狂乱、颠倒梦想、三毒五恶。因为阿阇世发了狂,杀了父亲,要杀母亲,病刚刚治好,他知道众生是怎么回事,众生都是出神见鬼了,专门发狂乱来,佛很慈悯我们。现在我非常幸运见到了佛,没有佛,发了狂也不知道,是苦也不知苦、梦也不知道梦,一切都没有标准的乱来。

  4.信心供三宝,愿诸功德救度众生。

  “我今得见佛,所得三业善,愿以此功德,回向无上道。我今所供养,佛法及众僧,愿以此功德,三宝常在世。我今所当获,种种诸功德,愿以此破坏,众生四种魔。”现在因为对佛有信心,从身口意三业上才有善产生。虽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是在没有遇到佛的誓言之前,是三毒五恶流转的,佛性不起作用。信佛的心产生时,三业才有善的功德,以这个功德就能够成就佛道。阿阇世后来就发心供养佛法僧三宝,因为只有三宝才是真正的皈依处。世间人大都皈依家庭,也就是想要有个依靠。但是阿阇世王被佛救度后,就说众生是发狂颠倒,其实是没有家的。现在我得到了皈依,佛…

《四十八愿 第十九讲:阿阇世王被救后信心欢喜赞颂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