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门,上不能圆满成就佛道;十方诸佛舍去这个念佛法门,下不能普遍利益众生。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西方;往圣前贤,人人趣向极乐。如同群星拱卫北斗,好似万水汇归东海。
【按】印祖传承中国净土宗历代祖师家风,仰体佛心,善观时宜,了知净土念佛法门,深契末法众生之机,故一生不谈玄说妙,一味平实,专修专弘净土。一部文钞教化众生,功德无量。
二、阿弥陀佛因地
弃国捐王,行作沙门
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如此诸佛,皆悉已过,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1),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2),长跪合掌,以偈赞佛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佛说无量寿经》
【注释】
(1)沙门:意译勤息,为出家者之总称。亦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旨在出离生死,证涅槃佛果的出家修道者。(2)右绕三匝:右绕是表示礼敬的行道方式,三匝表身口意三业。
【译文】
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即燃灯佛)兴出于世间,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获证道果。度化众生的机缘完毕,乃取涅槃。次有如来,名号为光远佛(中间次第有五十三尊佛,兹略—注)……。如上五十三尊古佛,皆悉出兴于世间,度化众生,皆悉已过去。那时有一尊佛示现于世间,名世自在王如来。当时有一大国王,听闻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心开意解,法喜充满,发起无上菩提心。随即舍弃国土与王位,离俗出家,成为沙门,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才能过人,勇猛精进,心明智朗,非世间常人所能企及。他到世自在王如来处,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偈颂赞叹佛的功德后,向佛禀白:“唯然,世尊!我已发无上菩提心,希望佛为我广为宣说经典法要,我当信奉,如法修行,摄取十方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的精华,用以速成超胜的净土。令我在世间快速圆成佛果,教化众生,使其出离生死系累,拔除种种勤苦的根本。”
【按】追溯阿弥陀佛因地,一则表明阿弥陀佛乃以大国王出家的菩萨比丘,是历史人物,非神话臆造。二则表明阿弥陀佛于娑婆世界出家、发愿、成道。故与娑婆世界众生最有法缘。而五十三尊古佛在本土的应化,足证娑婆众生佛缘善根源远流长。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佛说无量寿经》
【译文】
愿我成就佛果时,与世自在王佛功德齐等无二。
越过度脱生死急流,解脱一切烦恼系缚。
行大布施对治悭贪,奉持戒律、忍辱、精进。
安住禅定三昧,般若智慧最为珍贵。
我誓愿成就佛道时,普遍平等地行持如此大愿。
在众生一切恐惧中,作大安隐、大安乐的慰藉。
【按】这是法藏比丘赞叹佛德时所发的菩提大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乃四十八愿之眼目。
度尽阿鼻苦众生
所有无边世界中,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刹受快乐,不久俱成无上道。
愿我精进恒决定,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阿鼻苦众生,所发弘誓永不断。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译文】
所有十方无边无数世界中,
轮回生死苦海中的种种众生,
冀愿疾速生到我的佛刹享受快乐,
不久全都成就无上佛道。
愿我精进不懈恒心决定,
常运慈心拔济有情众生。
度尽阿鼻地狱剧苦众生,
所发的弘誓永不中断。
【按】
法藏菩萨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大悲誓愿,惊天动地。同体大悲,众生幸甚。
具足五劫,思惟摄取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1)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佛说无量寿经》
【注释】
(1)二百一十亿:华藏世界中佛刹无量,共有二十重,其围绕刹数,即二百一十微尘数。故二百一十亿表十方无量国土。
【译文】
于是世自在王佛就为法藏比丘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善与恶的行业(说一切诸刹之能生因),国土的粗劣与胜妙(宣一切诸土所感之果),随法藏比丘的心愿,在广说刹土时,全都显现给他看。那时,法藏比丘听闻世间自在王佛所宣说的或严丽清净或浊恶污染的国土,全都亲眼看见,便舍去粗恶,摄取妙善,发起无上殊胜的四十八愿。其心湛然寂静,对一切法无所贪著。一切世间诸修行人,没有能比得上他寂照心行的。法藏比丘在长达五劫的时间内,思惟、拣择、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按】法藏菩萨于寂静处,以清净心思惟五大劫,摄取他方净土之精华,摒弃他方秽土之残缺,肇立四十八愿,用作构建西方极乐世界之蓝本。悲智双运,称合法性,诚乃法界甚难希有之能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提要】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者,摄法身愿(弥陀自证功德)。二者,摄净土愿(庄严依报)。三者,摄众生愿(令成熟善根,往生净土,疾速成佛)。四十八愿体现出法藏菩萨的大慈悲心,内蕴大乘佛教之奥藏秘髓,乃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之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之法藏纲宗,实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法藏纲宗,净宗学人宜深心体究。
第一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按】此愿是令十方众生解除堕三恶道的恐惧,亦表证净宗带业往生的特质。
第二 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1)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注释】
(1)国中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按】此愿意指,往生者欲往他方刹土作上求下化的佛事,亦能保证不下三恶道。上述二愿乃大悲拔苦。
第三 各得真金色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身上的颜色悉皆紫磨真金色,如果此愿不能成就,便不成佛。
第四 形色无有好丑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形貌颜色悉皆庄严,没有美丑的差异,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第五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能够了知自己与他人多生多劫的宿命,最低限度也能知道百千亿亿劫所发生的事情,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第六 皆得天眼彻视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皆获得天眼通,最低限度也能见到百千亿亿诸佛刹土的事情始末,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第七 皆得天耳彻听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皆获得天耳通,最低限度也能听闻到百千亿亿诸佛所说的法音,都能信受奉行,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第八 皆得知他心念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皆获得他心智通,最低限度也能了知百千亿亿诸佛国土众生心之所想,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第九 皆得神足飞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皆能获得神足通,在一念的短时间内,最低限度也能飞行超过百千亿亿诸佛刹土,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译文】
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能以般若的空性,破除对身见的贪恋计度执著,如果此愿不能成就,便不成佛。
…
《净宗法语大观 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