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三章 佛典妙喻▪P2

  ..续本文上一页怒道:「沙门啊!你站立在空中想得到什么呢?虽然在无路的空中徘徊着表示你有道行,但你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尊者于是就在那里徘徊。长者道:「你虽然在徘徊,但能得到什么呢?即使趺坐在空中,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尊者果然趺坐在空中。长者道:「你虽然坐着,但能得到什么呢?即使过来站在窗槛上,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尊者果然站在窗槛上。长者道:「站在窗槛上,能得到什么呢?即使放出烟来,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尊者果然从身上放出烟来,楼阁上到处都是烟了。

  长者的两眼好像被人用针刺了一下,因为他怕房子烧起来,所以不敢说「即使进出火焰来,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话。他心里想:「这沙门真是固执,不得到一点东西是不会走的,给他一个馒头吧。」

  于是他对妻子说道:「喂,烧一个小馒头给那沙门,把他赶出去吧。」

  妻子将少许的熟粉投入锅中,但立刻成了大馒头,膨胀到占满了整个锅子。长者见了心想:「大概她把熟粉放得太多了。因而亲自在汤匙的尖端盛了些许的熟粉投入,可是馒头胀得比之前更大。这样每烧一次都是愈来愈大,他无可奈何,对妻子说道:「喂,给他一个馒头吧。」她从篮中拿一个馒头,不料所有的馒头都黏成一团了。

  她向长者道:「你看馒头黏成一团,分不开了。」

  长者道:「让我来分分看吧。」可是任他用尽力气也不能把馒头分开,两人各握住了一边拉,也拉不开。长者为了馒头使尽气力,弄得汗流浃背,饥饿也忘了。他对妻子道:「喂,我不要吃馒头了,你把这篮的馒头全给了这比丘吧。」

  她提着篮走近了尊者,尊者对他们说法,把三宝的功德说给他们听,告以:「有所谓施与,有所谓供养」,就像天上的明月一样,明朗地宣示供养与施与的功德结果。

  长者听后起了信仰心,便道:「尊师,请进来,坐在这里吃馒头。」尊者道:「长者啊,正等正觉者(佛)想吃馒头,与五百比丘都在精舍,假使你愿意的话,请叫夫人拿了馒头与牛乳,一同到佛的地方去吧。」

  长者道:「尊师,佛此刻在什么地方?」尊者道:「长者啊,在离此约四十由旬的祗园精舍。」长者道:「尊师啊,要走这么多的路,得花上许多的时间。」尊者道:「长者啊,如果你愿意去,我会用神通力带你去——好像这楼梯的顶上是你的居处,楼梯的下端就是祗园精舍的大门一般,只花走一次楼梯的工夫,带你到祗园精舍吧。」长者答应道:「尊师,那么我随你去吧。」

  尊者把楼梯的顶端仍作为顶端,口中念道:「给我把这楼梯的下端作为祗园精舍的大门啊!」这样一念,其事就立即实现了,于是尊者带着长者与他的妻子到了祗园精舍,所花的时间不到走一次楼梯的工夫。

  夫妇二人来到了佛陀居住的地方,报告进餐的时刻已到,佛陀走入食堂,带着比丘众坐在特设的高座上。长者向以佛为首的教团献奉供养之水,夫人则将馒头放入如来钵中。佛陀取了足以资养色身的水和馒头,五百比丘也照样地取了。

  佛陀与五百比丘吃完以后,又叫长者夫妻吃了一个饱,但馒头还没有完,便普遍分给精舍中的全体比丘,仍然没有完。于是长者告诉佛陀:「世尊,馒头一点也没有减少哩。」佛陀道:「那么把它倒弃在祗园精舍大门那里吧!」他们便把馒头丢在门屋相近的洞窟里,这些「锅烧馒头」至今犹存。大长者与其妻回去见佛陀,站在一旁。佛陀表示了谢意以后,二人就都证得预流果,向佛致敬。他们回去时,一踏上门房的阶梯,说也奇怪,就站在自己的楼阁上了,从此长者把八亿财产完全用在推广佛陀的教说上。

  第二日,佛陀往舍卫城托钵,回到祗园精舍后,对比丘众予与训诫,然后进入香室入定。薄暮时,比丘众会集法堂,坐着谈论尊者的威德道:「法友啊!你们看到大目犍连尊者的威神力吗?他不是立刻使贪欲长者成为无欲之人,使他拿了馒头到祗园精舍来供佛,证得预流果吗?尊者真有大威神力啊!」

  这时佛陀走来问道:「比丘们啊,此刻你们会集于此谈论何事?」比丘众便如实回答。佛陀道:「比丘们啊,比丘若欲教导在家人,不可损害他们的家庭或使之苦恼,应该如采花粉的蜜蜂那样,与他们的家庭接近,使他们晓得佛的威德。」接着就称赞尊者,唱出法句经中的偈语(第四九偈)来:「蜜蜂不损花之色香,将花粉采之而去;牟尼游行聚落间,情形亦复如此。」

  以上是说明佛陀在教化众生时,都要考虑众生能不能接受,用能接受的方法度他,叫做「权巧」或「善巧」或「方便」,这是要有很高的智慧才能办到。

  佛陀为了让比丘们知道前世与今生的因缘,又说明「贪欲豪商」的前生,一方面让大家知道前世与今生的关系,另一方面,让大家更明白,唯有布施行善,才能得大富贵,才能生天!

  佛陀说:从前波罗奈有一个叫做依里沙的长者,他拥有八亿财产,凡人所有的缺陷,他无不具备,跛足、驼背、独眼、悭吝、有邪见、贪婪。对人固然一毛不拔,自己也不肯花用,他的家屋,好象罗刹鬼所管领的莲池。虽然,他的祖先七代都是慈善家,但从他做了主人以后,即背弃家法,将慈善堂烧掉,穷苦的乞丐来求乞就拳足交加,然后把他们拖出去。他只是牢牢地保守着财产。

  有一日他在国王处服役完毕返家,途中,有一个行路疲乏的乡下人,拿了酒瓶坐在椅上,将酸酒满倒杯中,取腐败的鱼为菜肴用餐。他见了也想饮酒了,但他想到:「如果我饮酒的话,许多人也会想饮,这样我财产就要减少了。」他便把欲望压抑着,在摇摇摆摆行走间,终于抑制不住了,肢体疲乏无力得有如棉花一般,全身现出血管来了,一回到家就倒下卧榻而睡。

  他的妻子走过去,抚着他的背问他,明白了他想喝酒,也了解丈夫的心意,于是便说:「那么只造供你一个人喝的酒吧。」长者想道:「若在家造酒,许多人会都想喝吧,即使叫酒店送来,也不能坐在这里喝的。」于是叫酒店送来一瓶酒,交家仆拿着,出城到河岸来。走进离大路不远的丛林中,叫家仆放下酒瓶离得远远地,然后斟满杯子饮起酒来。

  他的父亲,是曾行布施、慈善的人,今在天上为帝释天。那时,帝释天心想:「自己的慈善事业有没有被施行?」结果他往凡世一看:儿子破坏了家规,焚毁慈善堂,驱逐穷人,固执贪欲心,怕施物予人,自己在暗处偷偷饮酒。他心想:「要说服儿子,使他明白业与报的关系而行施舍,获得转生天界的资格。」

  于是,帝释天下降人间现作跛足、驼背、独眼的人相,与依里沙长者一般无二,然后进了王舍城,站在宫殿门口,求见国王。宫门的通报者请他进去,他就入宫向国王作礼。国王问道:「大长者啊,在这朝见之外的时间到此,为了何事?」帝释天道:「大王啊,不为别的,我有八亿财产,请大王叫人去取来,收藏在你的宝库中。」国王道:「不,我已经够了,我的财产比你的财产还多。」帝释天又道:「假使您没有用处,就取来施给什么人吧!国王道:「请长者自行施舍吧。」长者道:「是,大王。」说着就向国王作礼而出,到依里沙长者的家里去。侍从的人们围绕着他,但没有人能认出这非依里沙本人。

  他走进家中,吩咐看门的管家:「如果有与我状貌相像的人来,说:『这是我的家』,而想进来者,就把他拖出去。」说完,登上高阁,坐在华美的席上,唤长者的妻子过来,微笑着问她:「喂,我们来行施舍如何?」听了他的话,长者的夫人、孩子与家仆互相私语道:「他好久没有生起施舍的念头了,大概今日多喝了酒,所以心地柔和,便想施舍了吧。」

  于是夫人道:「请您任意施舍就是了。」长者嘱咐道:「那么,把鼓手叫来,让他击鼓通知全市:『有人要金银、宝石、珍珠的,请到依里沙长者家里。』」

  于是,夫人照他的意思去做了。许许多多的人听到鼓声,便拿了篮子与袋子,聚集到长者的家门口来。帝释天叫人开了贮满七宝的宝库,对大众宣布:「这些全部奉送给各位,请大家随意拿去吧。」全市的人一拥而上,把财宝取出,山一般地堆积在地上,然后装满容器而去。

  有一个乡人,把依里沙长者的牛系在车上,满载了七宝出城向大路前进,走过丛林附近,一面拽车而行,一面赞扬着长者的功德道:「我主依里沙长者啊!仰仗你的恩惠,如今我即使毕生不经营生计,也可以过日子了。我的财产就是你的车、你的牛、你家中的七宝,既非我母亲所给予,也不是我父亲传下给我的。仰仗你的恩惠,我得到了如许财产,主啊!」

  依里沙长者在林中饮酒,听了这话大惊失色,心里想道:「这个人,怎么会叫着我的名字,说如此这般的话?难道是国王把我的财产施予人?」他急忙从林中出来,认得是自己的牛与车,便抓住牛绳,骂道:「你这家伙,这牛是我的,车子也是我的!」

  那乡下人走下车来道:「恶棍,依里沙长者对全市作了布施。你是什么人?」说着就冲上前去,雷打似地在他身上痛打一顿,然后拽着车子走了。长者颤抖着爬起身来,拂去灰尘,急速跑上去追拦。乡下人跳下车来抓住他的头发,把他制住,对他的脑袋猛打,又捉住他的咽喉,把他朝来的方向掷去,然后扬长而去。

  被打了一顿过后,长者的酒醒了。他慌忙跑到自己的家门口,向那些拿取他财产的人们道:「喂,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呀?国王叫你们来掠夺我的财产吗?」说着就不顾一切,上前去捉人,人们集起来打他,还把他丢在地上。

  他痛得疯狂了,想走进家中去时,守门者道:「你这不良的乡下人,往哪里去?」说着就用竹棒殴击他,捉住他的颈项把他拖出去。长者在悲痛中心想:「除了国王,我已没有可以依恃的人了。」

  于是,他来到王宫,问道:「大王,是您叫人抢劫我家吗?」国王回答道:「长者,我并没有下令抢劫,你不是前来说:『假使大王不取的话,我将施舍我的财产』,然后命人在市中击鼓以行施舍吗?」长者道:「不,大王,我不曾到王宫…

《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三章 佛典妙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