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二章 修行积德▪P4

  ..续本文上一页念佛安禅,不敢再有一些懈怠。最终,他证悟佛果,并救度冤魂往生佛国,这段冤孽也就止匕消除了!

  觉禅法师前世误杀人命,导致冤魂相缠,数年来俟在身旁伺机报复。只因为法师为僧有道,正气上腾,使得阴魂不得靠近。然而,当他偶然间萌生了俗世的念头,邪心一动,阴气就乘虚而入,使得他染病生疮。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祸福命运,都是自己的心感召而来的。

  当今末法时期,道德衰微,祸患频频发生。世间之人,应该要修心正志,所谓「行仁义,存慈悲」,来消除灾劫。而出家僧众,更应引以为鉴,尤其是要严守清规、谨敦戒律,对于五欲,要能做到不萌邪念,这样一来,鬼神都敬而护之。进一步,要常常持有度人度己之心,则不辜负佛陀救度众生的一片苦口婆心了!

  再说一则也是人面疮的故事:

  唐朝的悟达国师,在未受封国师之前,是个名叫知玄的僧人。他在少年时代参访丛林,在长安京都某寺挂单,遇到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生了一种叫「迦摩罗」的恶疾,通身生疮,发出冲鼻难闻的秽气,谁都厌恶和他来往,但知玄住在他隔壁,怜愍他的病苦,常常主动去照顾他,一点讨厌躲避的脸色都没有。

  后来病僧的病好了,感激知玄的德风道义,就对他说:「我要走了,你以后有难临身,不妨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我会设法解救你的灾难。记住,在有两棵大松树并立的标志,那就是我居住地方。」

  后来,知玄因为德行高深,唐懿宗十分崇敬,就封他为悟达国师。受封以后,住持安国寺,德名益彰,懿宗皇帝并亲自请教佛法,更御赐沉香装饰宝座,座高二丈许。

  然而,就从这时开始,他却不幸在膝盖上生出一颗人面疮来,有眉有眼,有口有齿,与人面一样,每天需要饮食喂他,疮像人一样开口啖食。悟达国师痛苦万分,召请了各地名医,都拱手逊称无药可医。

  就在群医束手、疮疾日烈时,国师突然记起当年那位病僧临别时所说的话。于是,他前往西蜀入山去寻找。一日傍晚时分,山路难行,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看见两棵并立的松树。他心中大喜,快步走向前去,只见广阔的殿堂,金碧辉煌,那位僧人已站在门前。两人相见万分欣喜,国师便把所患怪疾的痛苦相告。僧人对他说:「不要紧的,我这儿山岩下有清泉,等到明日去洗一下就会好的。」

  翌日清晨,僧人命一孩童带路,引领国师到岩下清泉之畔。国师刚用手捧起水准备洗膝上人面疮时,不料那颗人面疮竟出声大呼:「不要洗!不要洗!」国师惊问:「为什么?」人面疮问:「你曾否读过西汉史书,袁盎与晁错传呢?」国师回答:「曾读过。」人面疮讥讽地说:「你既然读过了,何以不知袁盎杀晁错的事?」

  国师虽有读过这段史实,但仍然不解。人面疮进一步说:「往昔的袁盎就是你,而晁错是我。当初汉朝吴楚七国造反时,你在汉景帝面前谗我,致使我被腰斩于东市。这冤深恨重,累世以来,我总想寻求机会报复。可是你十世以来,都是高僧,持戒十分精严,冥冥中有戒神在旁保护,使我无法近身。

  「如今,由于你受皇上的恩宠,待遇丰厚,已到了奢侈挥霍地步,动了希名欲利的心念,无形中阴德已损。因这缘故,我才能接近报复你。现在,蒙迦诺迦尊者出面调解,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那么我们之间的夙冤,也告终结。从今以后,我不再和你为难作对。」

  国师听了,非常震恐,连忙掬水来洗,一时痛入骨髓,晕绝于地不省人事。苏醒后,觉得左腿已安然无恙,人面疮已不知去向。由此,国师遂明白圣贤浑迹世间,不是凡情所可以测度的。国师欲回寺礼谢那位僧人,但金碧辉煌的崇楼宝殿,已杳无踪影。于是他筑一茅庵,自此不再下山。

  悟达国师因蒙迦诺迦尊者垂慈,为他解了多生宿冤,为报答此特殊广大恩德,如经云:「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同时为后人开启忏悔之门,所以编着了《慈悲三昧水忏》,就是取自尊者以三昧水洗人面疮,化解宿冤业的事迹。

  口生莲花

  受持《金刚经》,主要是以般若空性智慧,引导五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以及四摄法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福慧双修,从而证入无上菩提为理想目标。

  但,诵持《金刚经》,也可获得不可思议的感应功德。在这里就说一个「口生莲花」的故事,会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宋朝淳熙元年,扬州府承局周兴,自幼每日持诵《金刚经》一卷,不论公私如何繁忙,必定抽空持诵。

  有一次,他奉太守莫濠之命,携带钱币、丝料、沉香及寿烛等献礼,大约价值一千多贯,前往京城向朝中的一位显贵祝寿。

  到了瓜洲渡,周兴投宿在郁三所开的客店中。郁三夫妇看到周兴的行李沉重,遂起了贪念,与哥哥郁二计谋,在三更时分,入房行凶,将周兴打死,抬到离店约有五里的地方,将尸体埋在路旁,并将周兴所带的行李及财物尽行劫走。

  周兴因为超过回报的限期,仍未返回扬州府向莫太守复命,就被误为携款潜逃。他的妻子受到牵连,因此被官府监禁于狱中。

  莫太守奉召前往朝中,带着左右侍从起程,到了离瓜洲渡尚有五里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朵莲花拦阻在路上。莫太守便下令左右的侍从将莲花折断,奇怪的是,这些侍从用尽力气,甚至用利刃来劈砍,却无法将莲花砍断。

  莫太守觉得很奇怪,遂命人就地挖掘看看。挖到约四五尺深时,突然看到一具尸体,原来莲花竟然是从死者的口中长出来的!

  众人将死者抬出,仔细端详,死者的眼睛轻轻地眨了一下。众人七嘴八舌地辨认,竟认出这人就是去年失踪的周承局。莫太守大吃一惊,连忙命人将他搀扶到附近的人家,用粥汤慢慢调理。

  到了次日,周兴才能开口说话。莫太守亲自来探视,周兴对他说:「我带着祝寿的献礼,投宿在客店,结果遭店主郁二及郁三谋财害命。我被他们打死掩埋,至今已有十八个月了。」

  莫太守听了只觉得十分神奇,赶忙问说:「你为何能够不死?又不觉得饥饿呢?l

  周兴回答道:「这都是我以前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力所致。我被埋在地下,就像在梦中一样,看到一位金刚神,将一朵莲花插在我的口中,所以至今仍然不觉得饥渴。」

  听完周兴所说,太守不禁肃然起敬,合掌再三赞叹说:「我曾听闻《金刚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一直未能深信,经你这么一说,才知《金刚经》有如此神力,真是佛法无边!我深感惭愧,已将你的妻子监禁年余,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我想平日所审理的案件中,必定有不少是冤枉的,我发愿要再三细审,免得再有冤枉好人之事。」

  太守立刻行文扬州府官,将周兴的妻子尽速释放,并且派人将郁二及郁三夫妇逮捕。郁二兄弟知道无法隐瞒,只得招认出确实在案发当晚,串谋打死周兴,再劫走他所有的财物。

  真相既得大白,太守便将全案的经过具文奏呈皇上。皇上阅后下了一道圣旨:「周兴承佛法不可思议的功德力,所以神天守护,因而得以死而复活,善行殊堪嘉许。郁二及郁三谋财害命,罪孽深重,如果予以宽贷,惟恐以后再阴谋害人,应一并予以重杖处死。郁三的妻子脊杖二十,充军海外,永不放还。」

  我们读到这一段:周兴死了埋在地下,口里尚能够长出莲花;那一心持诵经卷的人,一心不乱,身坐莲台,也是可相信的了!

  再从这篇故事看来,周兴所受的冤屈,得以真相大白,皆是佛菩萨暗中护佑,才得免于死亡及饥渴。至于周兴被埋于地下超过一年,却未被来往的行人发现,一直要到太守赴京的途中,才从地面出现莲花,终得洗雪沉寂年余的冤屈,其中原因何在?

  我总认为佛菩萨为了开示教化,启人敬信之心,要让太守亲眼看见此事,所以在冥冥中如此安排。要不然,如果是由路人发现相救,再由周兴面报太守,所谓「眼见为凭」,太守没有亲见,自然不会深信,也不会把这件事上奏皇帝,使到这件事告知于天下。我们如今能有殊胜的因缘听闻佛法,如果不能闻而起信,进而努力修行,岂不辜负了佛菩萨的谆谆教诲!

  受持诵经,免罪放还

  世间上很多人都喜欢吃肉,有时候家畜肉食还嫌不太够味,时常去山间野外猎食野生肉类,调调口味。在一般的社会上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并不认有什么犯罪行为,但在佛教来说,这却犯了五戒里面的第一杀戒。犯了杀戒的人不但将来(来世)或现世(今生)要身受杀报,死后在阎罗王面前亦不免刀镬之苦。

  过去中国有位名叫王迪功的人,他是服职于政府的官吏,衣禄已经是很够富裕的了,但他对于家常的肉食有点乏味,总希望换换口味。因此,他常常在公余之暇拿着打猎的武器到山里去猎取野味。

  他的夫人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弟子,王家的其它家庭成员,虽然没有一个反对佛教,但能真正具有诚信,而实际去奉行的,只有王太太一位。

  自到王家,她即声明不宰杀任何生物。她的尊长和丈夫总算开明,秉着人各有志的态度,不勉强她做不愿做的事。大家大鱼大肉的,吃得脑满肠肥,她却淡泊自甘。

  她茹素,但她的体格也很强健,平常很少有病。她的功课,以念经为主。她每日念《金刚经》数十卷。其它的什么也不念,只此一门,专心深入。

  有一天她的先生打猎回家,正巧她在念经,这时前十四分刚念完,正要开始念十五分,她见先生从外面回来,喜不自胜,实时唤住他说:「来来,同我念念这第十五分(持经功德)《金刚经》吧!」她先生本来对佛经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因为伉俪情深,不忍拒绝,就跑到经案旁边坐下,跟着他太太从持经功德第十五分念下去了。

  他实在感到乏味,还没念完就跑开了。他太太在摇头叹气之下,徒唤没有善根,奈何,奈何!

  从王迪功念经时算起,大约过了五年的光景,有一天忽然中风(由于肉食过多所致),医药罔效。因为身体瘫痪,不能行动,就经年睡在床上,这种痛苦也够他受的了。

  有一天,他在迷迷蒙蒙之中,被两个…

《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二章 修行积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