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一章 因果实录▪P7

  ..续本文上一页正需刚毅正直之士以为国家所用,还请老佛爷考虑。」语到此处,因有其它的事而终止。

  第二天慈禧太后再决定之时,三本卷子只有二本,沈卫一本散失了,遍寻不着,她就点了张謇的一本,由第三名而变为第一名了。

  季直高中状元之后,到翁府谢师,翁氏向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你的文章没有沈卫做的好,而且我是放在最后。何以太后点中了你,想来你曾做过积德的事吧。」季直答道:「学生年轻,历事甚少,没有做什么善事。」翁氏笑道:「那么一定是你的祖上积德了。」因而告诉了从贝勒口中传出他之所以得中状元的经过。

  他回家以后,偶尔与太夫人谈及,询问是否先人有积德之事,太夫人慈祥地说:「我记得你的父亲做过一件事。从前家贫,他只是担麦芽糖兑换破烂杂物以维生。一天晚上归来,我在一卷碎棉袄中发现有一百六十元大洋钱,问他何以不知道?他说因为当时生意很忙,没有打开看它。我劝他送还人家,这时已经很晚了,记不得是什么人的东西,只记得在某一村兑换这卷棉袄,当夜带了这些大洋钱,要去退还原主。

  「到了某村,只见一家有灯光射出,想去探问是何人兑糖,由门缝望去,登时骇得魂不附体,原来室中有三人连环吊在梁上,即推门而入,解救下来,见尚未死,遂向他们说:「你们若是失掉了洋钱,我为你们送还来了。」老翁气息奄奄的说:「这笔钱是送给你的,你拿去吧。」

  他奇怪极了,天地间哪有在全家自杀之前,还将钱送人的道理?就问他们为什么要寻短见?老翁才说:「我们两夫妻只有这个媳妇,因为欠了本地某人三百元,很久没还,现铁限在三天之内偿还,他是恶霸,到期不还,我们的性命难保。乃求得媳妇同意,卖给人家作妾,身价银只有一百六十元,钱已交来了,可是不能偿清债款,媳妇又不愿出门了。一家人无法,只好全体自杀,因为你是老实人行为甚好,所以决定把这笔钱送给你,可以改做别的生意。这笔钱对我们已无用处,对你却有帮助,你快些带回去吧,还是让我们死好了。」

  你的父亲更为奇怪了,人到了自杀之时,还能济助穷人,真是难得,便自告奋勇地说道:「既然你的媳妇不愿出门,就先把这一百六十元送还男家,解除这家婚约。我在三天之内,为你们筹备三百元还债好了。」

  老翁惨然微笑道:「你是在做换糖小生意的人,哪儿会有钱呢?」「这个你不用管,总之还有三天功夫,到期我送钱来。」说罢放下了那一百六十元,就回家来了。我听见你父亲讲述这些经过,却恨他一时乱说大话,哪儿能够筹集这三百元的巨款?殊不知他竟将自有的三间茅屋卖去了,但仅得二百四十元,不足的六十元,连祠堂的供祀神主位也出卖给族人而得了六十元,才凑足三百元送到那户人家,以还这笔阎王债,算是救了三条性命。」

  张謇也想起了他中举之后请神主入祠堂时,族长不许他安放,说是:「你的父亲已将安置神主权出卖了。」证明太夫人的话是事实,又听太夫人说:「我们夫妻无处安身,就只好住在凉亭(过往行人避雨休息之所)中,我在那儿身怀有孕,就是你了。你今能阴差阳错的得中状元,恐怕就是这件事吧。」

  过去科举时代,常有这类因果之说,张季直是正人,此说似非虚妄;而沈卫以寻花吟诗,因字体纤秀,虽有应中状元之才,竟不得中。张謇无沈卫之才,竟因字体刚劲而得中,岂真是功名另有「冥数」吗?即使张氏不中状元,而张父此种毁家救人的善行,亦足以为社会之表率,宜其后嗣昌达了。因此,我们应该确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以菩萨道来说,这就是所谓的难舍能舍,难行能行了!

  行善而自受益

  还给人家丢掉的钱,等于给人一条生路。

  帮助别人,也等于帮了自己。

  有时候你做了好事,到头来当你需要救助时,当真会发生奇迹。

  这是中国清朝顺治年间的故事了。在江宁旱西门,有一名回子哈九经营饭店。

  一天,有位江浦人身上带着五十两黄金遗留在店中,哈九发现了,追到江边把五十两黄金还给他。

  没多久,遗失黄金的人走到江浦,看见大风把船舟打翻,溺水者很多。遗金者心里想:刚刚哈九还我黄金,何不将此作一件好事。

  于是他就呼唤渔舟说道:「大家快去救人,每救一人我给五两金子。」渔人们听说了,争先恐后地抢救,结果只救了一人,上岸一认,竟然是哈九的儿子!

  还给人家丢掉的钱,等于给人一条生路,而自己的儿子也因此捡回一条生命,因果一定要信!

  另外,台湾《中华日报》刊载了一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九六○年代末期,美国伊利诺伊州南部的一个小镇上,修路工人约翰生正在忙着,突然有一辆警车停下。一名警官下车来,很焦急地说一声:「糟了!」约翰生于是从推土机走下来,问那警官有什么急事。

  「我不知道这儿在修路,我赶着去救一名把硬币吞到喉里的孩子。我要是绕道,可能来不及救他了,这该怎么办呢?」

  「我来试试看,能不能为你开出一条便道,只要你小心开过去,也许可以赶上救这孩子。」

  约翰生边说边上了推土机的驾驶台,用力推下一方黄土,然后立即调头回来再推下另一方黄土,一条简单的便道修好了。

  那警官连声说:「多谢!」小心翼翼地把车子开过去,上了路,飞驰而去。

  警官及时赶到目的地,安抚了惊惶失措的母亲,然后赶紧在孩子的背部猛拍一下,卡在他喉咙里的硬币应声喷了出来,还在地板上打了几个转。惊魂甫定的妈妈向警官连声道谢。

  「你应该去谢谢开推土机的先生,如果他不为我开路,我也赶不及来救你的孩子。」说罢,警官告辞了。

  约翰生下班回去。兴致勃勃地对太太讲述中午在工地发生的事情。他的妻子听了,大声叫道:「天哪!原来是你帮助那位警官,及时救了我们的孩子!」

  故事结束了,约翰生才明白帮助别人救人,倒救了自己的孩子子!他记起了一句箴言:「有时候你做了好事,到头来当你需要帮助时,当真会发生奇迹。」

  虚荣心强足以败家

  这是说明虚荣心强,足以败家的故事。一般传统的说法,男主外,女主内,如果女人家相夫教子,知道勤俭致富,则家道兴旺;如果虚荣心强,奢侈浪费,则家道中衰,自古以来,大都如此。现在要举出日本奈良县所发生的一个故事:

  在日本奈良县三轮村,有一位青年,名叫村上,在中学就读,通文学,但因家道寒微,中途辍学,就职于摄津船越会社公司。

  后来,村上君娶长谷三郎先生的次女为妻。这位太太名叫贞娘,性本聪明,身出望族,因其父为船越会社的副座,观察村上君品性纯良,所以才将他的女儿贞娘嫁给村上为妻。

  村上自奉职以来,敏事慎言,渐渐得到主人望重,又经岳父大人的推荐,职位渐高。可是他的妻子贞娘,虚荣成性,不知经济难关,经常打扮得珠光宝气,以致村上收入不足支出,家境越来越穷困,无奈爱情甚笃,妻子的一呼一唤莫不听从。

  很快地三年过去了,妻子都没生下小孩,膝下虽寂寞,而枕上却融和。有一年快到过年了,贞娘知道丈夫月俸赏金一定很多,重整容妆,极尽美丽,要丈夫给她五百两银。她不知道,村上为了供应她挥霍,早已负债如山,因爱贞娘而不敢给她知道,虽有薪俸以及年终奖金,都拿去偿还债务,只剩日食之需。

  他经妻子一迫,满口胡涂,推推拖拖,日缓一日,况在步入岁末,告贷不易,不得已与其妻约定:绝对可以有钱给你,贞娘听了欢喜得眉开眼笑。

  隔天早上,村上早餐几乎没吃饱,潦草行装,望东而去,意欲向朋友乞怜,数处碰壁,想要回去却又怕河东狮吼,徘徊不知去向。心中忧愁之际,精神恍惚,毛毛细雨,依然信步徐行,状若行尸。忽然,雷声隆隆,豪雨骤下,他急忙趋避在一棵古树的荫下,避免全身湿透。

  奔波了一天,村上只觉得精神疲倦,双眼朦胧,忽然看到一位老人,手中拿着包裹,也走到树下避雨,自称名叫长谷。村上睁大眼睛一看,知道包裹内一定有银两,马上殷勤招呼,报上姓名希望得到老人的帮助。

  长谷氏年近五十,一副忠厚朴素的样子,在外收取租金归途,邂逅树下,看村上是一名朴厚的青年,无妨倾心相谈。从对谈中,村土知道老人怀中,带有现金五百两,若肯借来一用,则回家可满妻子的愿望了。

  不过,回头再想:如果老人不肯,今日我已没脸回家见妻子,只可尽我一身,寄倚青山下,一死了之,投胎转世,再廿余年后,依然一身如此长大。村上的思惟消极潦乱,但心中仍可怜妻子无可托寄,不如以老人的命,代替我死,得金归来还可尽我余生,又有何防呢?

  恶念已定,一看四顾无人,便将自己所坐的石头,乘其不疑,用力击中老人的头部。

  可怜长谷老人头颅已破,更无争夺之力,所有现金五百两,尽被村上夺去。临走时,村上将老人的尸体埋在乱石堆中,此事神不知鬼不觉,无人知晓。

  村上带金归家,喜悦形于色,双手捧钱交给妻子,贞娘得到丈夫的钱,不厌衣服已挂满房间,竟然一下子又花了三百两。不到一月,贞娘发觉怀孕了,渐渐大腹便便,珠胎十月,生下一个男孩,面貌宽大,左腮一处生须,状似长谷老人。

  村上心中猜疑而不敢说出,乃取名为村上孝夫。孩子弥月内昼夜啼哭,周岁后晚上睡觉时常叫「马鹿」(日本人骂人之语言),厌恶接近他父亲。自此村上疑怪更深,心中不安,而前往道慈教会,早晚祈祷神明,为其解释冤愆。这时,忽然间岳父又死了,村上渐渐失去越会社地位,厌恶之余,辞职归来,将其残俸金钱五百余金,在附近开设一家陶器店。

  某日,有一道者,自称道慈会领袖,样子极为奇怪,持钵进门,村上恭敬请坐,招待茶果,当时其子孝夫在侧,年才三岁,一见道者,亦鞠恭礼拜。村上夫妻一见孝夫之巧,心地喜悦,但孝夫偏对其父口口「马鹿」,并非父母教导不好。

  道者惊讶,就问村上说:「令郎历岁几月?生庚日时?」村上一一照实回答。道…

《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一章 因果实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