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138经 总说分别经

  汉译经文中部138经/总说分别经(分别品[14])(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比丘们!」

  「尊师!」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我将教导你们总说与分别,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比丘应该像那样考察,当像那样考察时,他的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比丘们!当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时,则未来没有生、老、死、苦集的生成。」

  这就是世尊所说,世尊说了这个后,就起座进入住处。

  那时,世尊离去不久,那些比丘这么想:

  「学友们!这里,世尊为我们简要地诵说这总说,未解析义理后,就起座进入住处:『比丘们!比丘应该像那样考察,当像那样考察时,他的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比丘们!当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时,则未来没有生、老、死、苦集的生成。』谁能详细解说这世尊简要诵说的总说;未解析的义理呢?」

  那时,那些比丘这么想:

  「这位尊者摩诃迦旃延,为大师所称赞,同梵行智者所尊重,尊者摩诃迦旃延能详细解说这世尊简要诵说的总说;未解析的义理。让我们去见尊者摩诃迦旃延。抵达后,问尊者摩诃迦旃延这个义理。」

  那时,那些比丘去见尊者摩诃迦旃延。抵达后,与尊者摩诃迦旃延相互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那些比丘对尊者摩诃迦旃延这么说:

  「迦旃延学友!这里,世尊为我们简要地诵说这总说,未解析义理后,就起座进入住处:『比丘们!比丘应该像那样考察,当像那样考察时,他的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比丘们!当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时,则未来没有生、老、死、苦集的生成。』迦旃延学友!世尊离去不久,我们这么想:『学友们!这里,世尊为我们简要地诵说这总说,未解析义理后,就起座进入住处:「比丘们!比丘应该像那样考察,当像那样考察时,他的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比丘们!当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时,则未来没有生、老、死、苦集的生成。」谁能详细解说这世尊简要诵说的总说;未解析的义理呢?』迦旃延学友!我们这么想:『这位尊者摩诃迦旃延为大师所称赞,同梵行智者所尊重,尊者摩诃迦旃延能详细解说这世尊简要诵说的总说;未解析的义理。让我们去见尊者摩诃迦旃延。抵达后,问尊者摩诃迦旃延这个义理。』愿尊者摩诃迦旃延解说吧!」

  「学友们!犹如男子欲求心材,找寻心材,遍求心材,当走到有心材住立的大树时,就越过根,越过树干后,想在枝叶中遍求心材,尊者们就像这样,在大师面前略过世尊后,你们想应该在我这里问这个义理。因为,学友们!那有知的世尊知,有见的他看见;已成眼、已成智、已成法、已成梵者;为解说者、推动者、义理的阐示者、不死的施与者、法王、如来。而那正是你们应该对世尊问这个义理的时机,你们应该依世尊的解说忆持。」

  「确实,迦旃延学友!那有知的世尊知,有见的他看见;已成眼、已成智、已成法、已成梵者;为解说者、推动者、义理的阐示者、不死的施与者、法王、如来,而那正是我们应该对世尊问这个义理的时机,我们应该依世尊的解说忆持。但,尊者摩诃迦旃延为大师所称赞,同梵行智者所尊重,尊者摩诃迦旃延能详细解说这世尊简要诵说的总说;未解析的义理,愿尊者摩诃迦旃延不辞麻烦地解说吧!」

  「那样的话,学友们!请你们听!请你们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学友!」那些比丘们回答尊者摩诃迦旃延。

  尊者摩诃迦旃延这么说:

  「学友们!世尊简要地诵说这总说,未解析义理后,就起座进入住处:『比丘们!比丘应该像那样考察,当像那样考察时,他的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比丘们!当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在内是不住立的,不执取后,他不会战栗时,则未来没有生、老、死、苦集的生成。』学友们!我详细了知这世尊简要诵说的总说;未解析的义理:

  学友们!怎样被称为识在外是散乱的、分散的呢?学友们!这里,当比丘以眼见色后,识成为色相的随行者,被色相乐味系结,被色相乐味系缚,被色相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被称为识在外是散乱的、分散的;以耳听声音后……以鼻闻气味后……以舌尝味道后……以身接触所触后……以意识知法后,识成为法相的随行者,被法相乐味系结,被法相乐味系缚,被法相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被称为识在外是散乱的、分散的,学友们!这样被称为识在外是散乱的、分散的。

  学友们!怎样被称为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呢?学友们!这里,当比丘以眼见色后,识不成为色相的随行者,不被色相乐味系结,不被色相乐味系缚,不被色相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被称为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以耳听声音后……以鼻闻气味后……以舌尝味道后……以身接触所触后……以意识知法后,识不成为法相的随行者,不被法相乐味系结,不被法相乐味系缚,不被法相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被称为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学友们!这样被称为识在外是不散乱的、不分散的。

  学友们!怎样被称为在内是住立的呢?学友们!这里,比丘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如果识成为离生喜乐的随行者,被离生喜乐之乐味系结,被离生喜乐之乐味系缚,被离生喜乐之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心被称为在内是住立的。

  再者,学友们!比丘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如果识成为定生喜乐的随行者,被定生喜乐之乐味系结,被定生喜乐之乐味系缚,被定生喜乐之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心被称为在内是住立的。

  再者,学友们!比丘以喜的褪去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专注、住于乐者』的第三禅,如果成为平静的随行者,被平静之乐味系结,被平静乐之乐味系缚,被平静乐之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心被称为在内是住立的。

  再者,学友们!比丘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如果识成为不苦不乐的随行者,被不苦不乐之乐味系结,被不苦不乐之乐味系缚,被不苦不乐之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心被称为在内是住立的。学友们!这样被称为在内是住立的。

  学友们!怎样被称为在内是不住立的呢?学友们!这里,比丘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如果识不成为离生喜乐的随行者,不被离生喜乐之乐味系结,不被离生喜乐之乐味系缚,不被离生喜乐之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心被称为在内是不住立的。

  再者,学友们!比丘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如果识不成为定生喜乐的随行者,不被定生喜乐之乐味系结,不被定生喜乐之乐味系缚,不被定生喜乐之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心被称为在内是不住立的。

  再者,学友们!比丘以喜的褪去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专注、住于乐者』的第三禅,如果识不成为平静的随行者,不被平静之乐味系结,不被平静乐之乐味系缚,不被平静乐之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心被称为在内是不住立的。

  再者,学友们!比丘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如果识不成为不苦不乐的随行者,不被不苦不乐之乐味系结,不被不苦不乐之乐味系缚,不被不苦不乐之乐味的束缚所结缚,则心被称为在内是不住立的。学友们!这样被称为在内是不住立的。

  学友们!怎样是经由不执取而战栗呢?学友们!这里,未受教导的一般人是不曾见过圣者的,不熟练圣者法的,未受圣者法训练的;是不曾见过善人的,不熟练善人法的,未受善人法训练的,认为色是我,或我拥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他的那个色变易、变异,以色的变易、变异,他的识成为随色变易而转,随色变易而转所生的战栗状态生起并持续遍取他的心,由于心被遍取而有恐怖、恼害、渴望,经由不执取而战栗;受……(中略)想……行……他认为识是我,或我拥有识,或识在我中,或我在识中;他的那个识变易、变异,以识的变易、变异,他的识成为随识变易而转,随识变易而转所生的战栗状态生起并持续遍取他的心,由于心被遍取而有恐怖、恼害、渴望,经由不执取而战栗,学友们!这样是经由不执取而战栗。

  学友们!怎样是经由不执取而无战栗?学友们!这里,已受教导的圣弟子是见过圣者的,熟练圣者法的,善受圣者法训练的;是见过善人的,熟练善人法的,善受善人法训练的,不认为色是我,或我拥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他的那个色变易、变异,以色的变易、变异,他的识不成为随色变易而转,无随色变易而转所生的战栗状态生起并持续遍取他的心,由于心不被遍取而无恐怖、无恼害、无渴望,经由不执取而无战栗。受……

《中部138经 总说分别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