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119经 身至念经▪P2

  ..续本文上一页

  「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未修习、未多修习者,对他来说,魔获得机会,对他来说,魔获得对象。

  比丘们!犹如有空的、空虚的水瓶放在固定架上,那时,如果男子担水走来,比丘们!你们怎么想:那位男子是否能获得水的注入吗?」

  「是的,大德!」

  「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未修习、未多修习者,对他来说,魔获得机会,对他来说,魔获得对象。

  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已修习、已多修习者,对他来说,魔不获得机会,对他来说,魔不获得对象。比丘们!犹如男子如果丢轻线球在全心材[制]的门闩上,比丘们!你们怎么想:那轻线球是否会获得机会(降入)到全心材[制]的门闩中呢?」

  「不,大德!」

  「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已修习、已多修习者,对他来说,魔不获得机会,对他来说,魔不获得对象。

  比丘们!犹如有湿且带树汁的柴,那时,如果男子拿了取火的上钻木走来[而心想]:『我将生火,我将显现热。』比丘们!你们怎么想:那位男子拿了取火的上钻木钻那湿且带树汁的柴,是否能生火、能显现热呢?」

  「不,大德!」

  「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已修习、已多修习者,对他来说,魔不获得机会,对他来说,魔不获得对象。

  比丘们!犹如有满满的、水满到乌鸦可喝到的水瓶放在固定架上,那时,如果男子担水走来,比丘们!你们怎么想:那位男子是否能获得水的注入吗?」

  「不,大德!」

  「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已修习、已多修习者,对他来说,魔不获得机会,对他来说,魔不获得对象。

  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已修习、已多修习者,则当他使心转向任何能被证智作证的法而以证智作证时,在那里,在有适合之处下,他能够达到见证。比丘们!犹如有满满的、水满到乌鸦可喝到的水瓶放在固定架上,如果有力气的男子旋转它,水会跑出来吗?」

  「是的,大德!」

  「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已修习、已多修习者,则当他使心转向任何能被证智作证的法而以证智作证时,在那里,在有适合之处下,他能够达到见证。

  比丘们!犹如在平地上如果有满满的、水满到乌鸦可喝到的、四周有堤防围起来的莲花池,如果有力气的男子释放堤防,水会跑出来吗?」

  「是的,大德!」

  「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已修习、已多修习者,则当他使心转向任何能被证智作证的法而以证智作证时,在那里,在有适合之处下,他能够达到见证。

  比丘们!犹如在平整地面的十字路口上如果有轭着骏马的车辆住立,鞭子已放置,熟练的训练师、马的调御者登上后,他以左手握持缰绳,右手握持鞭子,能来去任何想要到的地方。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身至念已修习、已多修习者,则当他使心转向任何能被证智作证的法而以证智作证时,在那里,在有适合之处下,他能够达到见证。

  比丘们!当身至念已习熟、已修习、已多修习,作为车辆、作为基础、已实行、成为习惯、善精勤时,十种利益应该可以被预期:[哪十个呢?]

  他成为不乐与乐的征服者,不乐不征服他,他打胜已生起的不乐后而住。

  他成为恐怖与恐惧的征服者,恐怖与恐惧不征服他,他打胜已生起的恐怖与恐惧后而住。

  他成为寒、暑、饥、渴,与蝇、蚊、风、日、蛇的接触,辱骂、诽谤的语法之忍耐者,已生起苦的、激烈的、猛烈的、辛辣的、不愉快的、不合意的、夺命的身体的感受之忍住者。

  他成为[构成]增上心与在当生中为乐住处之四[种]禅的随欲获得者、不困难获得者、无困难获得者。

  他经验各种神通:有了一个后变成多个,有了多个后变成一个;现身、……(中略)以身体自在行进直到梵天世界。

  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耳界,听见天与人二者不论是远、是近的声音。

  他以心熟知心后,了知其他众生、其他个人:有贪的心了知为『有贪的心』,离贪的心……(中略)有瞋的心……离瞋的心……有痴的心……离痴的心……简约的心……散乱的心……广大的心……未广大的心……更上的心……无更上的心……得定的心……未得定的心……已解脱的心……未解脱的心了知为『未解脱的心』。

  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生、二生、……(中略)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

  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众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众生依业流转。

  他以诸烦恼的灭尽,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无烦恼的心解脱、慧解脱。

  比丘们!当身至念已习熟、已修习、已多修习,作为车辆、作为基础、已实行、成为习惯、善精勤时,十种利益应该可以被预期。」

  这就是世尊所说,那些悦意的比丘欢喜世尊所说。

  身至念经第九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随其身行(MA.81)」,南传作「如身体的动向」(Yathā yathā vā panassa kāyo paṇihito ho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随他的身体倾向」(…accordingly however his body is disposed)。按:「动向」(paṇihito hoti),原意为「被朝向的;已志向的;有愿求的」。

  「如其住立、如其志向、有界之身」(kāyaṃ yathāṭhitaṃ yathāpaṇihitaṃ dhātus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就此身,无论被安置,无论其倾向,为元素组成」(this same body, however it is placed, however disposed, as consisting of elements)。

  「遗漏」(pagghariṇī,原意为「漏出;流出」),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软泥,渗出」(ooze)。

  「明的一部分」(vijjābhāgiyā,另译为「明分」),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参与真实理解」(partake of true knowledge),并引注释书的解说,这是指MN.77(《中阿含207经》)中说的八种理解:识被结缚在无常的色身中、意生身、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

  「以心遍满大海」(mahāsamuddo cetasā phuṭ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扩大他的心遍于大海」(has extended his mind over the great ocean)。

  「会获得机会(降入)」(labhetha otāra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得到进入」(find entry into)。按:「机会」(otāra),另译为「降下;接近」。

  「在有适合之处下」(sati sati-āyatane),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有适合的基础」(being a suitable basis)。

  「他能够达到见证」(sakkhibhabbataṃ pāpuṇā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获得见证的能力」(he attains the ability to witness)。按:「见证」(sakkhi),原意为「成为证人」。

  「鞭子已放置」(odhastapatod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鞭子已放好等着」(waiting with goad lying ready)。

  

《中部119经 身至念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