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趣,越念越自在。不管哪一种烦恼来了,阿弥陀佛,谁要赞叹我阿弥陀佛,不管你什么,我就是阿弥陀佛。哪一个烦恼出来了,就是一个阿弥陀佛。淫欲心现前了,阿弥陀佛,凭阿弥陀佛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来对治淫欲,这种嗔恨心起来了,我们就赶紧念阿弥陀佛。怎么能起嗔恨心呢?赶紧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句阿弥陀佛把烦恼都能对治。以这种万德名号的加被来扭转世间上一切烦恼的执着。你念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能克服万缘,单有一念往生之心。你不要想到你家里的财产,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的财产比你那里多得多,不要想你家里的东西,那点算什么。所以我们要有信心有愿力了,越念烦恼越轻,烦恼越不起。世间上的闲念头,不能把你的心抓走。这个世间就能修行念佛三昧,一心不乱地念佛。
厌离三界,我们发出离之心。身体开始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福,随缘来度化众生,那些东西赶紧布施供养。钱财赶紧拿出来当一个善才童子。你留在那里干什么,天天都在想。今天拿出来救苦救难,你拿出钱财来修行,修行了又回想于西方极乐世界,要修这个布施度。把你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布施修行,成就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要在这些东西上去贪心。你什么时间能出离呢?要下决断心,障碍我们修行的赶紧丢掉。
一个修禅的人什么都放下了,就有一人钵放不下,结果无常鬼就把他抓住了。他进入禅定人家看不到他了,他能转欲界的色身为色界无色界的身体来进入四禅八定,人家看不到他的身体了,已经非常厉害了。但他还舍不得他的钵,你只要一敲他的钵,他就跑出来了。结果就因为这个钵放不下,黑白无常鬼就把他抓住了,他还没了生脱死呢,艰难啊。抓住了他一看就因为不舍之心就被无常大鬼抓住了,所以痛下绝断把钵摔碎了,然后再也找不到他了。有什么东西障碍你,太多了。金钱,儿女,夫妻,家庭,房子,车子,股票,你的金银财宝,这些东西是不是障碍?而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所以现在修布施度最艰难了。你能不能修起来,说布施我们就要布施。你不布施就说明你没有办法,是断念了,说持戒自己就要修行,不修行没有办法。以布施持戒要发回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愿力即得往生。经教当中这样教我们,你听不听,你要听了之后,我们要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力,要修布施持戒忍辱,我们照这样做了就感应阿弥陀佛愿力授受,我们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往生想什么有什么,根本不缺,所以你现在娑婆世界的东西你要舍掉,免得障碍自己修行。
是故《十住婆沙论》云:“于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者,在于五浊恶世,于无量佛时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
《十住婆娑论》里给我们说修行一个是难行道,一个是易行道。有容易的修行,就是大树下好乘凉,不离于三宝。祈求三宝加被,祈求佛的加被。这种艰难的修行就是凭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如蜗牛爬行那么艰难。世自在王佛劝他,这个事情你最清楚,你能选择。但他就是死死抓住世自在王佛,他说这个道理太高深了,我要仰仗佛的力量,迅速成办。所以有难行道有易行道,我们亲近无量佛,好多佛我们都亲近,要求不退转。要证到这样的第七住不退住很艰难,像这样难行道为什么难呢?原因有很多种,这里只给我们说一点点这种道理了。
“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四者声闻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
在这个世间上,其他的人不信佛法,往往会障碍我们修行。那些行恶法的众生,不信善信恶,他障碍我们修行。还有一种是行善积德的,他不知道真正的善法,什么才叫善法呢?什么叫究竟的善法,心外求法,那叫外道。外道相善,表面上看起来是善法,实质上不是善法。就是佛法上所说的,相似善法。今天多啊,你看*轮功,他能杀掉众生行善,那叫什么善法呢?他有没有能力让你生天呢?外道相善也打着佛法的名,他也讲佛法,也把佛法的名目也拿出来。佛教是最先批判*轮功的,把佛教的名目给弄混了,跟佛教的善法不沾边,比释迦牟尼佛还要厉害。释迦牟尼佛都不行,他比释迦牟尼佛还更厉害,这是破坏佛法。用相似佛法来乱了人们对佛法的信心,世间上那些他也说行善,但是不是善法呢?就很艰难,他不知道真正的善法。
佛教有一本经叫《十善业道经》,要从根本上来,利益的根本是什么?是我们自心,要修福报,布施持戒,起心动念,心为根本。你有钱了是不是就幸福了?不是,有很多有钱了,反而造业,内心没有调整好。所以说,这个外道心外求法,相似善法,来乱菩萨法,用佛法混乱了。菩萨三轮体空,修布施持戒波罗蜜,世间上越修越烦恼,越修越执着。一个宗教起来之后成为一个宗教的执着,佛法是连佛法也不要执着。佛法一执着还是毛病,所以到最后连智慧的概念你都要放下。你有一点执着不放下你就会因为这执着而受累,说这种法只是一种方便,能度化众生。把众生度化过来了,连法也不要执着。其他的宗教就不是这样了。其他的宗教一旦形成了,这个就是唯一。所以我们今天你不要说你对法门一执着,到最后不知道要断除自己的烦恼,了结自己的生死。执着生起来之后自己还没修行,那就不是信佛了。历来的高僧大德都能把自己放下。
一个外道跟大德辩,把外道辩输了。人家不服气,他晚上拿着刀把大德杀死了。大德还成就他让他快走吧,我的弟子看到你就跑不掉了,你杀我是不值得的。这是改掉我们自己对众人的形象,你这才是真正的度化众生。如果我们听不得别人的批评意见,我们自己又大做恶法,用自己的身体行为来诽谤佛法,你做了还不让人家说,这是什么逻辑?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不如理不如法,你做出来了,人家不信佛法的来诽谤你,你怎么能把人家的嘴封上。我们要断恶修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修行才能让众生发生正面的信仰。所以外道相善要坏乱菩萨法,世间上很多,你要是没有智慧你就上当了。在这个世间上修行最不容易辨别哪一种是了生脱死的方法,要能分得清楚。因为智慧不够分不清楚,跟着人家跑了一辈子,最后发现走错了。你说你修行走这些冤曲路走得多,是外道相善,相似善。
第二是无赖恶人见了修行人不会赞叹,要去诽谤。他说你和尚不吃肉,你还吃什么饭,饭也是有生命的。要坏人的修行,他见不得你修行,所以要破坏别人的功德。见了这些修行的人他不能成人之美,反而用各种是非来诽谤别人。我们很可能遇上这些无耻的人,被他破坏这些善行。佛门当中现在都有,有很多进来之后不是请佛法,是跟师父拉家常。猪肉给你拿来,拉你下水,这是罪过无边的事情。把这些众生拉下来之后,我们自己造业,要注意这些人!不要被他破坏了我们的修行!
由于富贵的弊病,破坏我们的善行,没有发出离心,没有发无我心。有染污心来修行,这种修行是了脱不了烦恼的。因为了脱不了烦恼,你这一辈子修行善法,没有结果,他能增加烦恼,增加执着。这一辈子修善法,下一辈子结福报,再做恶事,第三生就开始堕落——三世佛冤。就是颠倒善行,有我的心、烦恼的心,有染污的来修行。人天这些善果不是无漏善,能得到暂时的好处,还是遭于堕落之中。享受完了之后,又落于轮回之中。这叫颠倒。
第四种呢,没有大慈悲心,声闻缘觉他们也发出离心,断掉自己的烦恼,也修慈悲喜舍。老法师在的时间给大家讲过,也修行慈悲之心。众生得不到他究竟的慈悲作用,只能他自己得到。他修慈悲心,他修喜舍心。他自己能把心安住于非常平稳的地步,但众生得不到他的慈悲的利用。所以这些小乘的声闻自利,把大乘佛法的大慈悲心障碍了。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二乘人呢,修行慈悲观对治我们的嗔恨心。
从修行的次第,总的次第先给自己关系好的人修慈心,最后再修冤家对头。因为关系好的,最容易生起利益之心。关系不好的就有思想上的障碍了,所以首先从关系好的人来修。具体的呢,就是
第一种,上品亲,给自己关系最好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的恩德无边。所以我们知母报母之心,修菩提心的时候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来修行这种利益众生的心。我们怎么样来报恩。这是第一种环境。
第二种是中品亲。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比父母的关系要次一点。
第三品行叫下品亲,就是自己的朋友,知士,这些人。
第四种叫中人,不是自己的冤家对头也不是亲戚朋友,关系一般。前面行慈悲心能行起来了,对这些不相关的人也能行起来了。
第五种叫下品冤,虽然跟自己有过节,但过节非常轻。
第六种叫中品冤,就是跟自己有过结还比较大,对他行慈悲心就不太容易。如果你前面的都修行起来了,后面也能修起来。
第七种叫上品冤,就是曾经杀害过自己父母师长的。面对这种人我们都还能修慈悲之心,那你的慈悲心就圆满了。众生得不到这种利益,菩萨修行慈悲他就能让众生得到这种利益。
第五种呢只靠自己的力量,没有三宝的力量加被,就好象跛子,一天只能走几里路非常辛苦。没有三宝的加被,我们修行是非常不具足的。前几天我给大家说,不管你今天到了什么地步了,要不离于十方三世佛的加被,不离善知识的加被。慢慢地一直传到今天,多少的善知识一起要观修起来,能得十方三世诸佛的加被,修行就比较具足了。我们现在你从你祖父,父亲三代人都是读书的,或许你能造就一个很好的读书材料。一般老百姓非常艰难,要讲根基,不离于十方诸佛的加被,这是我们修行的诀窍,想非常迅速地修行正果,我们自己要不离三宝的修学。你要学观世音菩萨把阿弥陀佛顶在头顶上,时时刻刻不离。我们现在自己顶上没有,你恭敬的是钱。要学诸佛菩萨,他们是怎么修行的,难行道就是这样的。自我修行为什么难以成就呢,就有这五个方面的原因。
《净土十疑论讲记之三》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