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种怀疑主要是针对没有断烦恼,怎么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要通过自力修行,必须要了断烦恼之后,这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往生其他净土呢,还要很长远的时间。到第六正行住,一直到第七不退住,他们都还没有往生净土,这个时间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说用易行道来修行就不一样了。
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随分得见佛身粗相也;菩萨见微细相。
这是我们修易行道的,借他力修行。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不虚,相信阿弥陀佛因地当中所发的四十八大愿真实不虚。由信佛的力量,加上自信的力量,我们念佛就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的语言,佛教我们都摄六根。我们一心念佛可以修成念佛三昧,凭念佛三昧的能力,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自己念佛三昧的定力,一心不乱,摄持自己六根,还有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力,再结合阿弥陀佛的愿力、智慧力的摄持,决定往生。易行道是靠佛的力量加被,我们能往生。
下面比喻,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自己没有动,船在动。借船的力量,我们很快就能走很远。借水的力量,借船的力量,这个世间上我们要善于借力。以前有一古文说,我们自己站在山上不是因为自己长得很高,是因为你站得高所以见得就远,这都是借力的缘故。我们今天会学习的人站在前人之上,别人已经走过了,我们借鉴别人的经验,借别人的智慧力。所以说凭借他力,能得到其他人,其他事,其他物这种帮助。有智慧的人呢,能够把这些其他的人、事、物力能巧借其力,而为自己修行所用。
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我们一个老百姓跟着国王沾光,那不是他的力量,是国王的力量。转轮王比国王还要厉害,他有轮宝。他走到哪里,哪里自然就有这种福德,我们跟着这些福报好的人能沾光。不是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借转轮王的力量。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所以说我们今天要巧借诸佛的力量,巧借阿弥陀佛的力量,佛的力量是不可思议。在过去,在《如来三昧海经》里面,佛为父王说法。释迦如来曾经于《观佛三昧海经》之中,为其父亲净饭王说:昔日有四位出家比丘,毁犯戒律而心中引以为耻,即将离于僧团无所依怙。忽然听闻空中有声音曰:“你们所犯的戒律,如果认为无可救拔者,其实不然也。空王如来,虽然已经涅槃了,而其形像尚在世间,你们可以入于佛塔,一同观看佛陀宝像眉间的白毫相好。”比丘等随即哭泣流泪曰:“观见佛像的功德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见到佛陀的真实容貌呢?”于是举身投地至心忏悔,如同大山之崩倒于佛前。我们今天顶礼,害怕自己手上沾了灰尘了。我们能做到这种忏悔吗?所以这四个破戒比丘因为修持的力量,忏悔的力量,积因成果,各成佛道,如今此四位比丘于四方世界,皆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今东方阿 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佛,即是过去的四位破戒比丘也。这四尊佛在因地当中就因为破戒,犯了这种戒律了。
我们今天差不多,破犯了这样的戒律方法,自己能生起羞耻心,能生起大忏悔心,依于诸佛好好忏悔,照样能成佛。就说佛的力量,仅是佛像的力量,真佛更不得了。我们今天说阿弥陀佛是佛像吗?不是,已现在说法,是真佛,佛像真有这种力量。我们在佛像前忏悔,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借佛的力量,凡夫修行不要离开这些佛陀,佛陀是过来人。我们今天是小孩,还是愚痴者,要借老师的力量。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其他人他们认为有烦恼的有漏凡夫不能往生净土,这种有烦恼的凡夫也应该见不到佛陀。你犯罪能好好忏悔,或者在梦中,或者在白天见佛也不是很难的事。这是大家可以应验的,这功夫并不深奥。只要大家有虔诚心,恭敬心能见到诸佛。所以不是不可以见到诸佛。这样的念佛的三昧是随着我们自心烦恼的逐渐减少,我们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自己菩提心,这样就能成就利益众生的无漏善根。因我们念佛而对治烦恼,能引发这种念佛三昧,这种定力就能引发出来。所以说今天虽然说还没有断烦恼,但我们可以慢慢地让这些烦恼不再现行。虽说种子没断,但现行上我们就不让生起来。很多说我是凡夫,我烦恼啊,自己把自己局限在凡夫中。哪个不是凡夫,从凡夫当中走过来,你不要把凡夫根性抓住不放。你是可以不烦恼的!但你就仅仅抓住凡夫不放。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今天主要的是让我们能放下凡夫的执着,你不要把凡夫抓住不放,所以我们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不执着,那一切的境界改变起来都很容易,问题是你不想改变。我就是凡夫,我就这样,往往有办法你也不去做,错在自己啊。
所以随着我们自己的修行程度,我们可以慢慢见到自己平时修行的功夫。今天念经能念,今天念佛一上午都不打妄想。在平时的生活过程当中,自己的修行是可以掌握的,逐渐地对治烦恼。我们的心慢慢就清净下来了,有时也能见到佛的相貌。只是凡夫见到的佛是非常粗略的,朦胧的。菩萨的修行境界非常好,见到的佛就是非常清晰的。见什么佛呢?不是说修得好才能见佛。有段时间非常烦恼,自己几乎要放弃了,像这样你还想成佛?那是悲观消极。正当自己心里万分郁闷的时候,我晚上见佛了。以前自己专心修行的时候还见不到佛,往往对罪恶之人没有多少修行都能见到佛,诸佛对罪恶之人用现相来鼓励他们。所以我们不要放弃,对极恶的人诸佛都能显相。你自心不清净,业不清净,实际上佛就在身边你也认识不了。佛是时时刻刻不离于我们的,不要怀疑我不能见佛,往生净土也是这样。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见粗相;菩萨见微妙相。此何所疑?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无漏善根所成就的。我们这些有烦恼的众生还没有断掉烦恼,我们发了心求生净土经常念佛就能把现行的烦恼伏住,念到一心不乱了还能断除。这种力量呢,实际上是无漏善根所起。我们发了菩提心,出离心就是无漏善根,要出离六道的生死轮回。要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究竟大菩提。由这些信心和愿心,实际上也是无漏的善根所发起的。虽然说我们烦恼还没有断,就因为这种发心求往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常常念佛,逐渐伏住我们的现行烦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随行得见阿弥陀佛的相貌,随着你自己修行境界不同,你所见到的阿弥陀佛就有差别,随着境界的不同而现行(对于这个,古来的大善知识有分别)。阿弥陀佛来接迎我们,你平时修的阿弥陀佛怎么样,到临终你修得怎么样,就有什么样的佛来接你,那是与自己修行境界相同的。如果烦恼没有断尽,还是凡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所见到的不同。你断了烦恼了见到的又不同,随其心净,你见到的烦恼自然不同。一个是阿弥陀佛的感应,这种感应往往是随着我们自己的心情而显现,这没什么怀疑的。
故华严经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
十方三世诸佛的净土都是一样的,刹就是诸佛的净土。他们所成就的国土世间,都是平等的,庄严清净,都是一样的。众生业行异,由于众生修行的行为差别不同,所以说我们所见到的就各有不同,这里把这个道理给你讲清楚了。这是《华严经》给我们所说的,没有断烦恼一样可以往生,这是巧借他力。你坐了车你就跟着车就走了,你坐飞机不是你非要会开飞机,这个道理非常明白。我们今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自己一定要断尽烦恼,是凭借阿弥陀佛的帮助。就像你身边的小孩一样,他不一定能走到圣水寺,你抱他,他就能来,这是凭借你的力量。众生与众生之间要相互帮助,能得到圣贤菩萨的帮助,甚至你还可能得到鬼神的帮助。一切人只要你能把关系搞好了都能得到帮助,只要能感得鬼神,众生佛菩萨的帮助,我们修行就快了。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强调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不要舍离于众生。尽虚空遍法界,这些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亲。我们要为这些人勤奋修行,发菩提心来念佛,为救度众生而念佛。这个心当你发了这种心的时候就能得到来自于众生的帮助,所以我们帮助众生实际上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如果你不能沟通你还损伤众生,众生也会伤你。他不但不帮你,反过来还损伤你,这就从我们自己的因果上来。你看你能不能沟通,我们念佛也要广修众善,广结众缘。对于鬼神冤家我们不要嗔恨,看得见的鬼神,看不见的鬼神都能回向于他们,让他们能离苦得乐,能皈依佛门,能往生净土,这种心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放大蒙山,就是要把自己听经闻法念佛得的功德来回向于他们,成就他们,自然他就成就你了。所以要能学习这种与众生沟通的技巧,所以这些都是给大家教的人际、鬼神、佛菩萨的沟通。你要能沟通你就能得到帮助作用,要不你对他们有嗔恨心,这时来自于众生的损伤,所以我们周边的关系是因自己的修行而显现,有人整你害你,有人诽谤你,跟我们以前和今世的所作所为有关。所以用正确的方法来改善人际之间的关系。
这是第五种疑问,虽然我们还没有断烦恼,但可以巧记诸佛菩萨的力量而修行,是非常殊胜的外缘。我们皈依佛就…
《净土十疑论讲记之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