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十疑论讲记之五

   第八疑问: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答: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业强。始得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可论十念成就?

   这给我们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到底是善业多还是恶业多呢,哪一个多,哪一个少,哪一个强,哪一个弱,实际上凭我们凡夫来说很难知道,非常艰难,这是不容易明白的。但就在众生临命终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善知识,能给他讲说十念成就法,是宿善业强,善业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今天才能遇上这样的善知识,才能在临终的时候修行十念往生,以前的善业非常强大才有这样的福缘。如果我们过去的恶业非常众多,善知识遇不到,又怎么样能听到十念成就的法呢?所以我们今天能遇上净土法门,是实际上多生累世还是善业力非常强大。但我们现在自己感应不出来了,常常是妄自诽薄。净土三经给我们说今天能遇上净土法门,能遇上十念成就的法,已经是修了很多劫的善事了。结了多少殊胜的因缘所以今天才能听到十念成就的法,才能遇上净土的大善知识。

   又汝以无始以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较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

   你从无始劫以来所造的恶业无量无边,你恶业深重,再把我们临终十念认为比这个还轻,这是不合道理的。为什么不合道理呢?下面要从道理上来给大家分辨,为什么不成立?从三个方面给我们比较哪一个重,哪一个轻。并不是说你时间久就一定重,时间少就一定轻,不是这样的。

   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

   造业的轻重要从三个方面去分别:一个是起心动念,你起心是猛烈还是不猛烈。你是以什么起心,起心动念看你行善行恶的心力了。有的无始劫以来都在做恶事,但心不一定很强烈。另一个是缘,专门成就善恶业的条件,有哪些条件。第三个是决定,什么叫决定呢?就是我们的心在造这种恶业的时候,是有间隔的心还是没有间隔,有没有相续心。你造罪的时候是不是决定的,造罪的心是不是猛烈的。从这三个方面来说。首先就从心上来说,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闇室,日光暂至,而闇顿灭。岂以久来之闇,不肯灭耶?

   我们亲近善知识,从善知识边缘听说阿弥陀佛真实的愿力功德。以及我们阿弥陀佛多生累世修行成就的,这种万德名号所出生的真实菩提心。念佛实际上就是依真心,依阿弥陀佛万劫所修行成就的这种真心,真实菩提心而发念佛之心。所以说一个是真实,一个是虚假。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哪一个厉害呢?真实的力量很大。下面从比喻当中来给我们说。比喻地下室有一万年的黑暗,你点灯进去也能照亮。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心中的黑暗,由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在我们心中点燃,一时就能照破黑暗。这是讲造罪的心是虚妄的,念佛的心是真实的,所以念佛的真实菩提心功德非常大。造罪的虚妄心,力量相比而言就少了。你念佛的时候,是从善知识边缘听闻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这个真实功德比我们住于世间五欲的虚妄成份要殊胜得多,所以说这两者不能同日而语。第二种是在缘。

  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闇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

  

   从内因外缘上比较都不一样。凡夫造罪的时候是从虚妄心当中,愚痴心当中所生出来的,这是内因。外缘呢?六尘境界是虚妄境界,这种罪业是从颠倒而生。从内心是虚妄的愚痴心,外缘是虚妄的境界,不是真有,这种罪是从颠倒而生。念佛的心呢?是从听闻阿弥陀佛这种清净的真实功德名号,这是外缘所遇上的阿弥陀佛的清净的真实的功德名号,所遇上的是这种无上菩提心。阿弥陀佛从因地当中发愿,发了无上菩提心了。四十八大愿,愿愿成就菩提心。多生累劫修行成就了这样的真实菩提心。所以我们所缘的是阿弥陀佛的真实菩提心。内因呢,我们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成就究竟度化众生的真实智慧。所以说这种善根,内在的善根也是从无漏善根当中薰发出来的。是离开烦恼的,要对治烦恼,这是无漏,世间上是有漏有烦恼。内因外缘都是一真一假,怎么相比呢?下面又有比喻。

   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惨,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惨,而不肯出也?

   我们被毒箭射中了,毒慢慢地开始深入到我们身体里面去了,伤害了我们的肌肉,进入了我们自己骨头里面。这种力量已经达到这样了,深入骨髓。但有一种药,有一种鼓,这种药鼓专门是除这种毒药的。我们一听到这种灭除药鼓,听到这种声音,身体上的箭就出来了,深入骨髓里的毒都能全部清除。哪里能因为这种箭射得深,毒深入骨髓就不出来了?这种药的力量非常厉害。比喻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包治万病的。这种药非常厉害,是阿弥陀佛多生累劫修行成办的。力量就有这么厉害,实际上依据的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力量。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就是阿弥陀佛的神通。

   一旦成了佛了,他这种力量就不可思议。他要除掉我们众生的虚妄分别心,就有这种具足的力量。我们一听阿弥陀佛的名号,一称念这种功德名号来发无上菩提心。我们多生累劫的烦恼之毒,可以说是深入骨髓,哪里才是伤了我们的肌呢?我们今天的烦恼不仅是伤肌破骨,更多是深入到我们的内心。内心的思维习惯都已经中毒了,这种思维习惯都已经染上了这种毒素了。虽然说你的烦恼深入到我们潜意识里,甚至第八阿赖耶识里有很多罪恶的种子识。但我们从发菩提心,称念阿弥陀佛万德名号就可以解除,就相当于这种除灭毒素的药鼓一样。一听到鼓的声音这种箭自然就出来了,深入骨髓里的毒自然清除干净。所遇上的因缘不一样。

   造罪所遇上的是什么缘呢?虚妄之缘。今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遇上的是阿弥陀佛的三明六通十八神变,不可思议的神通功德能力。所以这个比喻呢,你可以想一想。就像世间上遇上一个凡夫,什么力量没有,要钱没钱,要官位没官位。你遇上这样的恶人,你造罪很迅速。你要遇上一个大德善知识,要名有名,要位有位,要人际关系有,要智慧有智慧。遇上这样的朋友,他对你恶业的对治就非常迅速。我们今天遇上非常殊胜的缘分了。

   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又如千年积柴,以一豆火焚,少时即尽。

   我们造罪的时候,一般的凡夫造罪心不是相续不间断的。很多害人之后就后悔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造罪的时候还是有羞耻心的。再恶的人,做这种恶事情的时候,他的心是间断的,不是相续不间断的。还有这种有后心,我们造罪往往是留有余地的。念佛的人就不一样了。有间心,后心就是留在后面。你这种间断的心,善恶杂成,不是纯恶的。谁能做恶事达到不间断呢?我们念佛的人常刻一个死字在自己脑门上。我这一辈子念佛不再受生死,不再受轮回。所以生死事大,痛念无常,这个心不一样,所以这种是无间心。

   还有无后心。我们现在念佛就希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再希望以后再轮回。此心和造罪的心不一样。所以我们念佛之后舍弃我们这一生这一世的,以勇猛心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断除一切的生死,这种造罪的时候往往还没有勇猛的心。所以临终十念,就是将近要舍命时,把这十念念起来,我下面就要往生了。很多人都知道,我今天还没死,明天还没死,我今天造罪了,我以后来忏悔。大多数造罪的同修就是这样的后心,留以后的余地自己再来。这种时候造罪的心往往就是有间断,留有余地,是给自己留有造罪的余地。很多说我还年轻,我现在可以造罪,我以后来忏悔。跟临终十念猛烈念佛舍命不一样了,临终十念能念佛的心还是非常猛烈的。我们以善心来猛烈念佛,所以能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用比喻来给我们说明。

   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又如千年积柴,以一豆火焚,少时即尽。

  

   一根非常粗的绳子,一千个人也没办法拉断。但如果一个小娃娃拿着一把锋利的剑,再粗的绳子也会断,因为剑的力量非常厉害。我们把柴积累到那里要用一千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只要以一点火苗给他点燃,瞬时就可以烧尽,这样火的力量就非常大。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还能念佛,这就是非常决定的心,非常猛烈的心。临命终的时候一般人所留念的是非常深重的,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子到病重的时候都不知道念佛了。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比你平时生病的时候还要厉害。你平时都不能念佛,临终就很艰难。临终能念佛的人的心就非常具足,猛烈。临命终只有这个选择,他的力量非常具足。

  又如有人一生已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

   进一步说假如有一个人,一生都在修十善业,按照他这种修行可以生天,临命终的时候他起了非常猛烈的邪见,他马上就会堕落阿鼻地狱。这种邪见虽然是虚妄的,但也非常猛烈。众生的嗔心,无始劫以来的嗔心烦恼,他习惯了。命终的时候非常容易痛苦,就相当我们要脱离身体了,就像蛇脱皮那么…

《净土十疑论讲记之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