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讲法第三十一讲▪P2

  ..续本文上一页点也不心慌,他在外面流浪,他还觉得很舒服。我们众生得了失心症,我们在外面流浪,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在流浪,自己在生死轮回中,自己并不知道生死的痛苦。自己有家园,回家的路自己早就忘记了。所以今天得佛的经语开示于我们,佛法我们本质具足,这种感觉一生起来,从早到晚都在找,我丢失的东西在哪儿,我怎么样才能找回来。时时刻刻念之再之,要有这种心。

   这样叫你念佛的时候,就在这里。这就是回家的路。把路一抓住了之后,就路还家。心安住于道法。自己的心一点都不分别。除了这条路,其余的花草不会影响我。不再留念于世间上的花草,我们心里应该想回家。老和尚作了一联:极乐世界是我家,朝朝暮暮想着它,这要专心。你的脚要朝着西方极乐世界走,我们现在身口意三业。修行念佛法门,时时刻刻念之再之,这叫端身正行,佛劝我们能听经闻法,能思维佛理,依于这些道理来安身立命,端身正行。你这个当上级的要好好地为善,善领大家化度于大家,这样不得了。成都有一个居士,听经闻法很发心,原来叫他管课堂,所有的服务员都在那里,他每天把服务员召集起来讲经听经讨论。对来往的法师非常恭敬,在三楼专门给法师留有客房。他管的那十几个服务员,没事的时候大家一块儿来读经。读了经有时间还讨论,来来往往的法师来了怎么接待。人世间为人处事怎么办,他就能这样。

   所以我们在什么地方都要学主上为善,率化其下,我们要带动周围的人都很好地发心,思维佛事,把我们学到的道理用到工作当中,生活当中。主上为善,率化其下不得了的。现在我知道的,好多公司,他的领导就是一个佛弟子,结果一个公司全部以佛法来教育。表面上是世间上的公司,内在以佛法来管理这个公司。劝人为善,一个公司文化搞得好,很有凝聚力。所以我自己以身作则,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别人的感化是非常大的。我们自己都不行善,乃至我们自己还在做这样那样的错事情就很难领导大家。要跟着你学的就是这些,世间上的斗争法,恶法,这就不行。我们要给别人作一种好榜样来教化他们。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实际生活过程中也是这样,当我们不遇上事情的时候我们自己好像很清净,我们劝化别人的时候好像很能干。但事情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照样很不平静,是很正常的。你就可以教化,你就可以建议。当你成为当局者,人家成为旁观者,要善于听什么样的法。

   转相敕令,各自端守。每一个人都能守自己的本份。

   尊圣敬善,要尊重这些贤圣。那些阿罗汉菩萨,世间贤圣,我们都要能尊重恭敬。内心的欢喜心就在清修,我们在恭敬这些善人的时候,我内心的欢喜就是修行的基础,欢喜这些有德善知识,说明你心里喜欢这样。所以叫你修行的时候如果你心里不喜欢,你怎么修呢?所以要在恭敬当中学。人与人之间的障碍特别多,内因没有恭敬贤善之人,你与这些贤善境界就背道而驰,内因就不会具备了。当看到别人具足这种东西,我们心里面非常欢喜,我们的欢喜心就培养起来了。

   仁慈博爱,要有这种慈悲心,要能推己及人。不仅仅是爱我一个人,把这种平等的慈悲博爱之心要显现出来。你说你爱一个女人,你能爱天下的女人吗?培养到世间上所有的人身上,能有效地制止一些占有欲,贪欲,内心都平等付出,这时候就不一样了。

   佛语教诲,无敢亏负。把佛说的语言总结为我们修行的法门次弟。我们现在很多的就是各背一半经来争论。你也是佛经上的,我也是,哪一种有理呢,都有道理,要把佛法能圆融起来,这是佛教弟子应该具备的。针对不同的根基讲说不同的佛法,释迦牟尼佛方便啊。实际上我们的毛病不止一个,人家具备的毛病我也具备,只是程度不同,轻重不同而已。你是因什么而学佛的?我有没有这种烦恼?把三藏十二部经典都能圆融,我们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的,要圆融。所以不要以自己的法门去批判别人的法门。批评少一点,建议多一点。矛盾少一点,圆融多一点。这样不管信教不信教,我们都能和合共住。当你有和谐的心,我们的心烦恼就少一些,相互帮助。三藏十二部经典,我们要圆融起来。你要是违背了这些,有负于佛的发心。要让我们有佛的智慧,圆融智慧。

   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你要有出离心,我们内心的主观意愿上,这种生死之道要看成是大事。说修行人的额头上要刻一个死字。大修行人的额头上刻一个死字,就是要把它作为头等大事,要发出离心,菩提心。念佛听经闻法具备这样的力量,内心里主观愿望。没有这种了断生死的心,那很艰难了。我们自己内心要发主观了生死断烦恼之心,你自己要有这种心,师父们居士们要有这种心。我们自己还没有一点印象,如果是诸佛遇上这样的情境,有缘的人可以度化的,没有缘份的再说不听怎么办呢?进入涅槃了,那就是我们这些众生没有福报,你自己起心动念根本不相应,对于佛法一点印象都没有,再怎么讲还是那样。大家不是法器,世间诸佛就开始涅槃了。你见到诸佛,我们老法师,为什么走得这么早。他在这里讲,下面一会儿走一个,一会儿又走一个。老法师心里哀伤,赶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所以福报是从现前就断掉了,这样的善知识你再求也求不到了。当你这种恭敬心没有了,佛法就隐没了。以后恭敬心没有了,佛经上你看不到字了,以后有寺庙,高僧大德没有了。

   为什么这些高僧大德不来住世,不来讲经说法了,跟自己的恭敬心有关。你内心能不能有这种主观愿望,能不能念之再之?就像把自己的宝贝丢掉那样,当你没有这种心你很难断掉恶法,你怎么样能亲近善知识呢?没有办法,这是非常艰难的,我们现在的情形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地去住山修行。我从八八年到今年,我也是常在打鼓,年年办培训办,有几个人能听进去的?这种时候就感叹我们现在的人主观的能动之心太少,来听经闻法的心境不具备,往往是这样说一遍两遍。当自己不听的时候,如果你还能采取一种方便,用择灭的手段来唤醒大家麻木的心,如果用择灭的手段都唤不醒就没用了。所以我们自己要从自己内心里面来发这种出离心,解脱心,要把一切生死的根本这种恶法要断掉。所以众恶也就是生死之本,我们要断除生死轮回的果。要从现在起心动念的恶心,恶念头,这种要拔掉断除。

   当离三途无量忧怖苦痛之道。应当发心要出离于地狱恶鬼畜牲三恶道,无量无边的忧虑恐怖受苦。三恶道谁愿意经历呢?所以说,在世间上听有些人说,我不怕地狱,我可以下地狱,那你下吧。哪个人欺负你一下你都受不了,还不要说下地狱。我们还是有自己的执着,外面五浊恶世,你关起门来听经闻法还有你的自由。到了地狱你想要接受,不想也要接受,是不由自主的,为业所主宰,是不自由的境界了。所以说我们的境界还没来的时候,我们就在说大话。我不怕轮回不怕生死,结果一天让你不吃饭你就恐惧。所以大话少说,要发出离之心。 这是劝众生要能远离众恶,要发心,出离三恶道,一心为善。

  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恶务,未尝宁息。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我们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断恶,这里专门给我们说在娑婆世界修行功德非常难以思议。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一夜,等于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百岁的功德还要大。就是要我们珍惜今天的修行时光,为什么是这样?要弄明白。很多人他在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又往生何方?把这样的话拿来批驳净土法门,他是不懂啊。既然在娑婆世界修行非常难得,他说我们为什么还要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这里有内在的道理。

   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幸福的根本,布恩施惠,布施的恩德。我们现在念佛的人内心里还有贪著没有?如果有就在努力地修行布施来对治这种恶法。有能力布施能力,有钱财布施钱财,有人际关系也可以布施,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来为众生作贡献这叫布施。以布施之心成就众生,以成就众生来成就自己,来度化悭贪不舍之心。所以我们念佛的人在现实世界里这些事情是可以做的:买生放生,修桥补路,自己有多余的钱财能尽量布施,修行布施度。所以从布施度当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执着。这是第一波罗蜜,布施波罗蜜。

   勿犯道禁,就是要持戒,你行道有一个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有可以做的,也有不可以做的。所以我们要修行的时候,这种戒律是宝藏是基础。如果没有戒律,我们修行就很不容易成就。出家人犯了杀盗淫妄四根本重罪,这一辈子要开悟很艰难。我们犯了根本五戒,你这一辈子想开悟正道很艰难。你犯了戒了,当你破了戒了,你修行很不容易成功。没有宝藏,破坏了成道的基础。这种持戒非常重要,通过持戒让自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受戒,好多不愿受,怕不自由。你现在追求的自由是什么?那不叫自由,越自由伤身的可能性越大。人家本来给你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但是他想自由,离开高速路朝高墙上撞,结果你是不自由了。所以自由要有法律的保障。你有自由你又…

《安居讲法第三十一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