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講法第叁十一講▪P2

  ..續本文上一頁點也不心慌,他在外面流浪,他還覺得很舒服。我們衆生得了失心症,我們在外面流浪,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在流浪,自己在生死輪回中,自己並不知道生死的痛苦。自己有家園,回家的路自己早就忘記了。所以今天得佛的經語開示于我們,佛法我們本質具足,這種感覺一生起來,從早到晚都在找,我丟失的東西在哪兒,我怎麼樣才能找回來。時時刻刻念之再之,要有這種心。

   這樣叫你念佛的時候,就在這裏。這就是回家的路。把路一抓住了之後,就路還家。心安住于道法。自己的心一點都不分別。除了這條路,其余的花草不會影響我。不再留念于世間上的花草,我們心裏應該想回家。老和尚作了一聯:極樂世界是我家,朝朝暮暮想著它,這要專心。你的腳要朝著西方極樂世界走,我們現在身口意叁業。修行念佛法門,時時刻刻念之再之,這叫端身正行,佛勸我們能聽經聞法,能思維佛理,依于這些道理來安身立命,端身正行。你這個當上級的要好好地爲善,善領大家化度于大家,這樣不得了。成都有一個居士,聽經聞法很發心,原來叫他管課堂,所有的服務員都在那裏,他每天把服務員召集起來講經聽經討論。對來往的法師非常恭敬,在叁樓專門給法師留有客房。他管的那十幾個服務員,沒事的時候大家一塊兒來讀經。讀了經有時間還討論,來來往往的法師來了怎麼接待。人世間爲人處事怎麼辦,他就能這樣。

   所以我們在什麼地方都要學主上爲善,率化其下,我們要帶動周圍的人都很好地發心,思維佛事,把我們學到的道理用到工作當中,生活當中。主上爲善,率化其下不得了的。現在我知道的,好多公司,他的領導就是一個佛弟子,結果一個公司全部以佛法來教育。表面上是世間上的公司,內在以佛法來管理這個公司。勸人爲善,一個公司文化搞得好,很有凝聚力。所以我自己以身作則,這個時候我們對于別人的感化是非常大的。我們自己都不行善,乃至我們自己還在做這樣那樣的錯事情就很難領導大家。要跟著你學的就是這些,世間上的鬥爭法,惡法,這就不行。我們要給別人作一種好榜樣來教化他們。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實際生活過程中也是這樣,當我們不遇上事情的時候我們自己好像很清淨,我們勸化別人的時候好像很能幹。但事情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照樣很不平靜,是很正常的。你就可以教化,你就可以建議。當你成爲當局者,人家成爲旁觀者,要善于聽什麼樣的法。

   轉相敕令,各自端守。每一個人都能守自己的本份。

   尊聖敬善,要尊重這些賢聖。那些阿羅漢菩薩,世間賢聖,我們都要能尊重恭敬。內心的歡喜心就在清修,我們在恭敬這些善人的時候,我內心的歡喜就是修行的基礎,歡喜這些有德善知識,說明你心裏喜歡這樣。所以叫你修行的時候如果你心裏不喜歡,你怎麼修呢?所以要在恭敬當中學。人與人之間的障礙特別多,內因沒有恭敬賢善之人,你與這些賢善境界就背道而馳,內因就不會具備了。當看到別人具足這種東西,我們心裏面非常歡喜,我們的歡喜心就培養起來了。

   仁慈博愛,要有這種慈悲心,要能推己及人。不僅僅是愛我一個人,把這種平等的慈悲博愛之心要顯現出來。你說你愛一個女人,你能愛天下的女人嗎?培養到世間上所有的人身上,能有效地製止一些占有欲,貪欲,內心都平等付出,這時候就不一樣了。

   佛語教誨,無敢虧負。把佛說的語言總結爲我們修行的法門次弟。我們現在很多的就是各背一半經來爭論。你也是佛經上的,我也是,哪一種有理呢,都有道理,要把佛法能圓融起來,這是佛教弟子應該具備的。針對不同的根基講說不同的佛法,釋迦牟尼佛方便啊。實際上我們的毛病不止一個,人家具備的毛病我也具備,只是程度不同,輕重不同而已。你是因什麼而學佛的?我有沒有這種煩惱?把叁藏十二部經典都能圓融,我們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的,要圓融。所以不要以自己的法門去批判別人的法門。批評少一點,建議多一點。矛盾少一點,圓融多一點。這樣不管信教不信教,我們都能和合共住。當你有和諧的心,我們的心煩惱就少一些,相互幫助。叁藏十二部經典,我們要圓融起來。你要是違背了這些,有負于佛的發心。要讓我們有佛的智慧,圓融智慧。

   當求度世,拔斷生死衆惡之本。你要有出離心,我們內心的主觀意願上,這種生死之道要看成是大事。說修行人的額頭上要刻一個死字。大修行人的額頭上刻一個死字,就是要把它作爲頭等大事,要發出離心,菩提心。念佛聽經聞法具備這樣的力量,內心裏主觀願望。沒有這種了斷生死的心,那很艱難了。我們自己內心要發主觀了生死斷煩惱之心,你自己要有這種心,師父們居士們要有這種心。我們自己還沒有一點印象,如果是諸佛遇上這樣的情境,有緣的人可以度化的,沒有緣份的再說不聽怎麼辦呢?進入涅槃了,那就是我們這些衆生沒有福報,你自己起心動念根本不相應,對于佛法一點印象都沒有,再怎麼講還是那樣。大家不是法器,世間諸佛就開始涅槃了。你見到諸佛,我們老法師,爲什麼走得這麼早。他在這裏講,下面一會兒走一個,一會兒又走一個。老法師心裏哀傷,趕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福報是從現前就斷掉了,這樣的善知識你再求也求不到了。當你這種恭敬心沒有了,佛法就隱沒了。以後恭敬心沒有了,佛經上你看不到字了,以後有寺廟,高僧大德沒有了。

   爲什麼這些高僧大德不來住世,不來講經說法了,跟自己的恭敬心有關。你內心能不能有這種主觀願望,能不能念之再之?就像把自己的寶貝丟掉那樣,當你沒有這種心你很難斷掉惡法,你怎麼樣能親近善知識呢?沒有辦法,這是非常艱難的,我們現在的情形就是這樣,一個一個地去住山修行。我從八八年到今年,我也是常在打鼓,年年辦培訓辦,有幾個人能聽進去的?這種時候就感歎我們現在的人主觀的能動之心太少,來聽經聞法的心境不具備,往往是這樣說一遍兩遍。當自己不聽的時候,如果你還能采取一種方便,用擇滅的手段來喚醒大家麻木的心,如果用擇滅的手段都喚不醒就沒用了。所以我們自己要從自己內心裏面來發這種出離心,解脫心,要把一切生死的根本這種惡法要斷掉。所以衆惡也就是生死之本,我們要斷除生死輪回的果。要從現在起心動念的惡心,惡念頭,這種要拔掉斷除。

   當離叁途無量憂怖苦痛之道。應當發心要出離于地獄惡鬼畜牲叁惡道,無量無邊的憂慮恐怖受苦。叁惡道誰願意經曆呢?所以說,在世間上聽有些人說,我不怕地獄,我可以下地獄,那你下吧。哪個人欺負你一下你都受不了,還不要說下地獄。我們還是有自己的執著,外面五濁惡世,你關起門來聽經聞法還有你的自由。到了地獄你想要接受,不想也要接受,是不由自主的,爲業所主宰,是不自由的境界了。所以說我們的境界還沒來的時候,我們就在說大話。我不怕輪回不怕生死,結果一天讓你不吃飯你就恐懼。所以大話少說,要發出離之心。 這是勸衆生要能遠離衆惡,要發心,出離叁惡道,一心爲善。

  汝等于是廣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轉相教化,爲德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爲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爲自然,皆積衆善,無毛發之惡。于此修善十日十夜,勝于他方諸佛國中爲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爲善者多,爲惡者少,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間多惡,無有自然。勤苦求欲,轉相欺殆。心勞形困,飲苦食毒。如是惡務,未嘗甯息。吾哀汝等天人之類,苦心誨喻,教令修善。隨宜開導,授與經法,莫不承用。在意所願,皆令得道。佛所遊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我們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要斷惡,這裏專門給我們說在娑婆世界修行功德非常難以思議。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一夜,等于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百歲的功德還要大。就是要我們珍惜今天的修行時光,爲什麼是這樣?要弄明白。很多人他在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東方人造罪,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又往生何方?把這樣的話拿來批駁淨土法門,他是不懂啊。既然在娑婆世界修行非常難得,他說我們爲什麼還要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這裏有內在的道理。

   汝等于是廣植德本,布恩施惠。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是我們幸福的根本,布恩施惠,布施的恩德。我們現在念佛的人內心裏還有貪著沒有?如果有就在努力地修行布施來對治這種惡法。有能力布施能力,有錢財布施錢財,有人際關系也可以布施,用自己的人際關系來爲衆生作貢獻這叫布施。以布施之心成就衆生,以成就衆生來成就自己,來度化悭貪不舍之心。所以我們念佛的人在現實世界裏這些事情是可以做的:買生放生,修橋補路,自己有多余的錢財能盡量布施,修行布施度。所以從布施度當中來對治自己的煩惱執著。這是第一波羅蜜,布施波羅蜜。

   勿犯道禁,就是要持戒,你行道有一個行爲規範。這種行爲規範有可以做的,也有不可以做的。所以我們要修行的時候,這種戒律是寶藏是基礎。如果沒有戒律,我們修行就很不容易成就。出家人犯了殺盜淫妄四根本重罪,這一輩子要開悟很艱難。我們犯了根本五戒,你這一輩子想開悟正道很艱難。你犯了戒了,當你破了戒了,你修行很不容易成功。沒有寶藏,破壞了成道的基礎。這種持戒非常重要,通過持戒讓自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我們受戒,好多不願受,怕不自由。你現在追求的自由是什麼?那不叫自由,越自由傷身的可能性越大。人家本來給你修了一條高速公路,但是他想自由,離開高速路朝高牆上撞,結果你是不自由了。所以自由要有法律的保障。你有自由你又…

《安居講法第叁十一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