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8经 削减经▪P2

  ..续本文上一页避的易说。对恶朋友,有为了回避的善朋友。对放逸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不放逸。对无信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有信。对无惭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有惭。对无愧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有愧。对少闻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多闻。对懈怠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活力已被发动。对念已忘失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念已现前。对劣慧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慧具足。对固执己见、倔强、难弃舍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回避的不固执己见、不倔强、容易弃舍。

  纯陀!犹如凡任何不善法,他们全都走向下方;凡任何善法,他们全都走向上方。同样的,纯陀!对残害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向上方的不残害。对杀生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向上方的离杀生。……(中略)对固执己见、倔强、难弃舍的男子来说,有为了向上方的不固执己见、不倔强、容易弃舍。

  纯陀!『自己是陷入泥沼者而将拉出其他陷入泥沼者。』这是不可能的;纯陀!『自己是未陷入泥沼者而将拉出其他陷入泥沼者。』这是可能的。纯陀!『自己是未调御、未受训练、未般涅槃者而将使其他人调御、训练、般涅槃。』这是不可能的;『自己是已调御、已受训练、般涅槃者而将使其他人调御、训练、般涅槃。』这是可能的。同样的,纯陀!对残害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残害。对杀生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离杀生。对未给予而取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离未给予而取。对妄语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离妄语。对离间语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离离间语。对粗恶语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离粗恶语。对杂秽语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离杂秽语。对贪婪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贪婪。对瞋恚心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瞋恚心。对邪见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见。对邪志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志。对邪语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语。对邪业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业。对邪命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命。对邪精进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精进。对邪念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念。对邪定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定。对邪智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智。对邪解脱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正解脱。对被惛沈睡眠缠缚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离惛沈睡眠。对掉举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掉举。对疑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脱离疑。对容易愤怒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无愤怒。对怨恨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怨恨。对藏恶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藏恶。对欺瞒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欺瞒。对嫉妒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嫉妒。对吝啬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吝啬。对狡猾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狡猾。对伪诈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伪诈。对刚愎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刚愎。对极慢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极慢。对难说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易说。对恶朋友,有为了般涅槃的善朋友。对放逸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放逸。对无信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有信。对无惭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有惭。对无愧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有愧。对少闻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多闻。对懈怠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活力已被发动。对念已忘失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念已现前。对劣慧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慧具足。对固执己见、倔强、难弃舍的男子来说,有为了般涅槃的不固执己见、不倔强、容易弃舍。

  像这样,纯陀!削减法门已被我教导,心的生起法门已被我教导,回避法门已被我教导,向上方法门已被我教导,般涅槃法门已被我教导,纯陀!凡依怜愍对弟子有益的大师,出自怜愍所应作的,我已为你们做了。纯陀!有这些树下、这些空室,纯陀!你们要禅修!不要放逸,不要以后变得后悔,这是我们对你们的教诫。」

  这就是世尊所说,悦意的尊者大纯陀欢喜世尊所说。

  『被说的四十四句,以五节教导,

  名为削减经,甚深似大海。』

  削减经第八终了。

  「独静禅思;禅思(SA);宴坐(MA);三昧思惟;禅静(DA)」,南传作「静坐禅修」(paṭisallāṇa, paṭisallīna,另译为「宴坐、宴默、燕坐、独坐」),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隔离;隐退;隐遁」(seclusion),并引注释书的解说,这是世尊要比丘们作「身体的独处」(kāyaviveka),也就是「独坐、独修」的意思。「从禅觉」为「从禅思觉」之略,即「从静坐禅修中起来」。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渐损(MA.91)」,南传作「削减」(sallekhā,另译为「损减;渐损;俭约;制欲」),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削除」(effacement),并解说,这个词的原始含意是指苦行或苦行的实行(austerity or ascetic practice),佛陀用来指彻底的削除或污秽的去除(the radical effacing or removal of defilements)。

  「增慢(MA.91)」,南传作「极慢者」(atimānī,另译为「过慢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自大;傲慢」(arrogant)。另参看《中阿含88经》「最上慢」比对

  「掉贡高(MA.91)」,南传作「掉举的」(uddhat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安的」(restless)。

  「发心(MA.91)」,南传作「心…生起」(Cittuppādamp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心的倾向」(the inclination of mind)。

  「恶度(MA.91)」,南传作「不平整渡场」(visamaṃ titthaṃ,另译为「险难的渡场」),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平整涉水处」(an uneven ford)。

  「不般涅槃(MA.91)」,南传作「未般涅槃者」(aparinibbut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有污秽]未熄灭」([with defilements] unextinguished)。

  「对法(MA.91)」,南传作「回避法门」(parikkamanapariyāy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回避之道」(the way of avoidance)。

  「与我论有关的」(attavādapaṭisaṃyutt),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或与我之教义结合」(associated either with doctrines of a self),并解说,注释书说此是二十种「有身见」,但也可理解为更多其他相关的教义,如MN.102所说。

  「与世界论有关的」(lokavādapaṭisaṃyutt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与世界之教义结合」(associated with doctrines about the world),并解说,这是诸如世界是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等教义者。

  「只初作意」(ādimeva…manasikarot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只初加入(到达)[他的冥想(定)训练]」(attending only to the beginning [of his meditative training])。

  「在[那些见]有烦恼潜在趋势之处」(yattha ca anuse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有关它们躺在下面[的对象]」([the object] in relation to which they underlie),并引注释书的解说,这「处(对象)」(yattha)指五蕴,而「有烦恼潜在趋势」(anusenti,另译为「随眠」,动词)指经由对那些见持续执取,那些见的凝聚力(gathering strength)。

  「难说者」(dubbacā)(难告诫),参看《中阿含89经》比对。

  「被说的四十四句」(Catuttālīsapadā vuttā,疑为catucattāḷīsatipadā vuttā之误),菩提比丘长老英译没译。按:此偈应是结集者综括全经内容的纲领加入的,有摄颂的味道。「四十四句」指「残害」、……「固执己见、倔强、难弃舍」等四十四项。

  「以五节教导」(sandhayo pañca desit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没译。按:「五节」指「削减、心的生起、回避、向上方、般涅槃」等五个段落。

  「在[那些见]执行之处」(yattha ca samudācara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有关它们被运用[的对象]」([the object] in relation to which they are exercised upon),并引注释书的解说,这「处(对象)」(yattha)指五蕴,而「执行」(samudācaranti)指身体的获得或言语的表达(gaining bodily or verbal expression)。

  「般涅槃」,南传作「为了般涅槃」(parinibbānā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依此而熄灭它」(by which to extinguish it),Nyanaponika长老英译为「依此而达到[它的]完全浇熄」(by which to attain to the full quenching [of it]) 。

  

《中部8经 削减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中部9经 正见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