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讲法第二十九讲▪P3

  ..续本文上一页就什么都没有了,他相信这个,而不相信死后有神灵更生。他不害怕这种真理,只害怕法律。他能逃得过法律的监督惩罚他就好,钻法律的空当。只要你法律没有抓住我,那你就拿我没办法,他无所畏惧。我说我们这里老居士他们还比你共产党员更先进,掉在地上的钱她不会去捡。我说先进文化具体的表现就是要表现在这里,表里如一,自觉自愿的素质。所以说他要相信这种死后神灵更生。我们过去现在未来,昨天今天明天这些就是三世因果。我们是怎么样从昨天到达今天,我们怎么样从昨天过度到明天的,三世因果就清楚了。所以不信这样的道理,往往在世间是胡作非为。他喝了酒没有智慧,他不信这四种真理,所以没有善根。

   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这时就因为不信三宝,不信善恶因果,不信六道轮回,所以说他就敢于欲杀真人,就,是阿罗汉。为什么阿罗汉叫真人呢?真是真理,能证到真理的人叫阿罗汉。全部开悟了,能断见思惑,能把所有的烦恼全部不生起来。能觉性所讲法,能忍可,即无生法忍,能成就一切出世间功德,能为世间上的福田。所以说阿罗汉有三种含义,都是讲悟真理之后他所带来的好处。我们面对这些阿罗汉的时候,本来应该生起无上的恭敬之心,但是喝醉酒了有嗔恨心,想杀害这些阿罗汉,破坏和合僧。(大众和合一起,修道学习佛法和合团结地住在一处。)如果我们以种种手段离间三宝弟子,让这些人变得不和合了,这个叫破和合僧,叫斗乱众僧,是无间重罪之一,将来堕落无间地狱的。连自己的父母亲都要杀害,这是由于喝酒了,没有信心而增长嗔恨心,所以六亲眷属就讨厌这些人。

   六亲憎恶,愿令其死。一个家庭里欲哭无泪。所以常常家里的人都在咒他,大家都很憎恶于他,愿令其死。所以说到最后连自己最亲的人都背离于自己了。所以饮酒就得到这样的果报,这是现世的恶。因为喝酒来增长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所以说因为喝酒了,增长自己所贪心,嗔恨心愚痴心,在世间上造恶多端。

   下面是因为饮酒之痛引起的现世的现报。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蒙昧,而自以智慧。像这样的人都是这样没有智慧,起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没有正确的智慧,不信因果,世间真理无所晓知。像在心底不开窍,但这些人还以为有智慧,自以为是,这就是愚痴到极点的表现,越愚痴的人他还觉得自己很有智慧。

   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因为不知道这种三世因果,所以不信三世因果。我们这一辈子从哪儿来呢?他从来也不关心。世间上的人是不是不关心这种事情呢?不关心。我们现在离开三宝弟子,你进入一个村庄有多少人相信这些关心这些事情。你去作一下社会调查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事情?一个村庄一个县一个省没有多少人过问这种事情,所以这是愚痴,没有远见。因为不明因果,也不能够发起利他之心,只能够自己利益自己,一心一意只是自私自利,所以他在待人接物的过程当中,没有人心,不能顺于人情,他跟外面的就是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不仁不顺,不顺人情,处处和人家斗争,就因为自私自利心,没有仁慈之心。“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把天下的老人都当成自己的老人,把天下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以胸中有五湖四海,能为人民大众着想,那叫仁慈之心。爱人利物,这叫仁。所以说你自己不想得到的,你自己厌恶的这些痛苦,众生也厌恶。所以我们现在自己知道生死因果,能发大慈悲心,这跟仁慈心是相联系的,不仅是为自己,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这种利益。没有智慧的人就要成就自私自利心。所以说就是不仁。顺是和顺,我们说顺于人心,方便善巧,能度化众生。有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话,和众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你才能把佛法弘扬到他内心里面去,让他自觉自愿,能善巧地把现在的导引到佛法当中来,那叫顺乎于人心,善巧引导众生。这些他是完全办不到了。只能一心一意地为自己着想,哪里想到去照顾众生呢。

   恶逆天地。而于其中,希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自己逆天地而动,天地之间有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他偏偏不信善恶因果,那叫恶逆天地。而于其中,悕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在这里面,他做了这样的恶事,他还饶幸希望得到长生不老,世间上一切的好处都要归我,这就是一种妄想。没有基础,以虚妄之心来求这些果报求不到。所以往往这种人是不会得到这些的,最后免不了生死病死,在三道中受生死的果报。

   慈心教诲,令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肯信之。遇上那些善知识用慈悲心来教诲于他,令他能修行善法,给他开示生死六道轮回,开示因果之道。但是他不相信,他总有种种怀疑。犹豫不决,你去世间上讲经说法,有多少人能信。他说我是半信半疑,他并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是什么。他说我还是行善,你给他讲善恶因果,世间上自然的道理他不肯相信。表面上说相信,但是内心不接受。往往与真理不理解,有距离而说相信,那是哄自己,也哄别人,他所说的信佛仅是表面现象。

   苦心与语,无益其人。不管你苦口婆心给他讲说,没有多少意义。他当耳边风,他对佛法没有信心,你给他讲他也听不进去。方便善巧引导,没有根基的,你给他讲他听不进去,对他就没有利益。往往对于这种人很不容易,原因是什么?

   心中闭塞,意不开解。他心里不信,有种种烦恼,无明执着,心里也包括了。他相信未来,心中有成见,自然关闭其心。把自己的开悟之道堵塞了,所以自己内心不能开悟明了,这就是现世的报应,这就是愚痴。遇上善知识给他讲他也听不懂。为恶呢自然有世间上的果报,由于饮酒而引起的现世的痛,下面是烧。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预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一辈子不行善,等到我们将要死的时候,恐惧,后悔都来了。但是没有预先修善业,自己才感觉到贫穷后悔,还有什么用呢?来不及了。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六道轮回。与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牲,三恶道,一般阿修罗分布于这五道当中,不单独例出来就是五道。所以天地之间众生六道轮回,善恶因果这是分明的,非常清楚,这生死轮回的境界。动物有多少,畜牲每天要出生多少,每天要被宰杀多少。所以在五道生死轮回过程中,生死的境界是非常大的,表明生死轮回之道黑暗。众生被杀了,我们并不知道他的痛苦。老人死掉了,我们也不知道他去哪里,往往都是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像这样的生死境界非常大。

   恢廓窈冥,浩浩茫茫。生死没有边际,什么时间我们能超出呢,你不信善法,生死就像大海无边无尽,生死很难超脱的。虽然这些生死境界我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其间有一个根本的因果规律贯穿于其中,那就是: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这些生死有谁能代替我们呢?只能自己承受。一旦做下了这种恶业,业开始显报了,好象命运当中早就安排了。你只能按照这种道路走。

   数之自然,应期所行。殃咎追命,无得从舍。这些罪过如影随行,我们逃脱不了。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善人行善能善善无尽,依善而得乐报。自己不执着,把自己的快乐福报拿来作善,一旦进入良性循环了,以小乐感大乐,以大乐感无乐,究竟之乐。以小的智慧来生出大的智慧,以大的智慧生出根本的智慧,那就叫良性循环,所以做善的人就能达到良性循环 。

   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信恶的人也能进入循环,恶性循环。因为烦恼又造恶事,将来受更大的苦。冥是幽冥,我们现在没有智慧是黑暗的,因为这些黑暗,我们做了这些恶事更没有智慧了,所以那叫从冥入冥,恶性循环。

   谁能知者?独佛知耳。只有佛知道这些。没有多少人开示这种道理。

   教语开示,信用者少。佛要开示众生入佛的智慧,但是世间上有信心能够相信佛法,能用佛法修行的人是极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所以这些众生不追求智慧,不皈依三宝,就无法超脱生死。

   生死不休。恶道不绝。所以我们现在没有智慧,跳不出生死轮回,不能改恶从善了。

   如是世人,难可具尽。像世间上这种饮酒作乐,耽误自己,增长自己贪嗔痴慢疑的心,这样的人言语是表达不尽的。

   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将来他们堕落于地狱恶鬼畜牲,无量苦报的时候,自然的果报。

   展转其中,世世累劫,在这种恶道中展转,痛不可言,因为饮酒增长贪心,增长痴心,增长嗔恨心,造恶多端,将来受到的报应就在生死轮回过程中。

   难以解脱,受苦无穷。 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这就是从饮酒所做的恶事和受到的现报,将来还要堕落三恶道。这种心情奔于痛苦生死境界。轮回世间就是这样。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苦啊。

   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最后一段专门教我们要改恶从善,我们在饮酒的过程当中,我们自己要能觉悟自心,要制服自己饮酒作乐,增长贪嗔痴的心。要端身正念,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口不应心,要以至诚恳切的心来利益众生。不要打妄语,心口要相应,不要搞虚伪,哪怕是天下的人都不修行善法,我自己也要好好地修行善法。只有把我们自己能超脱出这些烦恼无明生死冤家对头,将来我们才有能力度化众生。所以我们现生来做事情可以得以解脱,到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佛闻法,究竟成佛。这是第五种大善了。

   给大家说这五痛五烧,要让大家生起出离心。西方极乐世界清净不离自心,心净则国土净。修行的人要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向往自己的清净心,增长善根。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己修出来的,所以说虽然说阿弥陀佛功德无量,我们自己不修就很难到达。所以我们要以信愿行三资粮来净化自己的烦恼,我们往生就能快些。娑婆五浊恶世非常痛苦,烦恼种种,这些是由于我们自心不清净引起的。由于行五恶,而召至的现世果报。我们现在修行的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自心不干净的烦恼五恶要对治掉。修净土法门的人要守持五戒,否则能不能往生还成问题。所以修行的人要发菩提心,孝敬父母,恭敬师长。一心念佛,发愿往生,成就菩提,所以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心造就的,娑婆五浊恶世之苦也是我们自心造就的,都不离于自心。所以念佛就是念心,念经就是念心,讲经就是讲心。我们讲《无量寿经》,讲的是我们自心起心动念在干什么,能有什么结果,而这些结果是不是我们愿意追求的?如果我们不喜欢这样的果报就要反思我们的方法、行为对不对。没有对时,就要发出离心,悔改之心。

  

《安居讲法第二十九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