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代。我们遇上一尊佛出世要多久啊?经过很久的时间,才有一尊佛出现在世间,演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化度众生。
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游步三界无所拘阂。不要去增加人家的烦忧,不要引人家犯罪,不要让人家起不高兴心。以佛法三皈依法拔爱欲之根本,不要有怀疑之心,否则佛法的利益你就得不到。教众生拔爱欲心,我们情爱欲望是轮回的根本,爱是贪爱,欲是欲望。由于有怀疑心叫无明,这是烦恼。以往拔爱欲之根本,让众生离开贪嗔痴,度众恶之缘,一切恶法的根源,那就是无明,是贪嗔痴三毒。所以说让我们离开无明,离开恶业。愿众生离开苦恼之因,就是贪嗔痴,你能度绝一切无明烦恼恶业,怀疑,都能断除掉,拔掉,所以说恶业这是六道的根本。我们要断除,把恶业断了,游步三界无所拘阂。这一句说释迦牟尼佛在三界中教化众生自由自在,一点障碍都没有。你现在想上天障碍大,你想看地狱障碍太大了,要神通你没有,要业力,你要去了就回不来了,艰难不艰难?所以我们现在不能游步三界。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身业自由自在,所以无所挂碍。
典揽智慧,众道之要。能够把佛法的精华开示出来。能讲经说法直接对治烦恼,善巧地解释经典,能把经典的道理宣布给众生。让众生一听就能抓住,所以说善知佛法的根本。众道之要,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这种要领,你学习就很快。身体没有障碍,圆满智慧众道之要。
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用语言教化众生,讲经说法是有标准的,不是乱说的。因果非常分明,所以这种真理,不是像我们说的信口开河,那是乱讲。我们说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三世诸佛教化众生能成就四无碍辩才。能善巧用语言来讲说佛法,能善巧地让众生听懂,没有障碍,四无碍辩才。对于因果,正邪能非常分明清楚地给众生宣讲。天人鬼畜牲,这种轮回中的众生都能给他开示,能让这些众生能出离于生死烦恼之道,度化众生能得到涅磐,这种利益。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这是赞叹佛。释迦牟尼佛赞叹弥勒佛。你从无数界来修行布施持戒,精进度化众生。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我们世间的众生都能像弥勒佛学习,学他这样修行,你们要向他学习。弥勒菩萨从无数劫来修道,这些都是表明弥勒佛从初发心已经经过很长时间,还没有得道的时候,就像我们现在的诸天人民,辗转于轮回五道当中吃尽了苦头,有忧心有恐惧心。为了脱离这些受苦受难的境界,受了无穷尽的苦处。在凡夫当中勤苦修行,得道的时间也非常长久。
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今天能够听闻无量寿佛这个名字,都是多生累计的因果,善根因缘而成就的。在生死道中能听经闻法,能听闻到无量寿佛的名字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赞叹弥勒菩萨,我要随喜你的功德。释迦牟尼佛随喜弥勒佛的功德,劝弥勒佛要厌离生老病死。有什么值得贪恋的?要知道世间上都是痛苦。所以一直决断,应该知道发起决定断离心,出离心,不要再犹豫了。要端正自己的身心,修正自己的行为。依佛法而起心动念,断恶修善。能断除染污心,执着心,洗除心垢,能把这些心里的污垢洗干净。我们自己怎么样做就怎么样说,不要做的和说的不一样,表里相应,内心和行动一定要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我们自己能度化自己的烦恼,我们才能帮助众生。
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我们自己要发愿心,化度众生,积累善业。所以我们自己要发善愿,要修善业。同时,也要发愿修善来拯济众生我们这一辈子能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享福无穷。这是非常值得的。
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我们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三不退,身心世界善法与道德一起在,只能修行。所以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达到这种永拔生死根本。再也没有这些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所有的后患都没有了。你想活多长有多长,一切世出世间的好处都能得到。等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快乐都能超出三界生死轮回了。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好处给我们表示出来。
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修到中间他后悔了,你怀疑心自己障碍自己了。有怀疑心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只是往生边地。虽然是莲花化身,五百岁中莲花不开,就像十月怀胎出不来一样,那叫包胎。因为怀疑心而引起的,五百岁莲花不开也见不到释迦佛,不能见佛就不能闻法,五百岁时间非常长久。劝我们不能以怀疑心来修行。用怀疑心来修,以后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包胎,莲花不开,你愿不愿意这样?当然不愿意了。
弥勒白佛。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弥勒佛听了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前面已经教诲他了,这里再重复教导于他,由于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教诲他,显出释迦佛的殷重的心。只能专心一一地持佛名号,如教奉行,不敢有怀疑。
《安居讲法第二十五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