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讲法第六讲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这一段文字是讲中辈往生的。中辈往生呢,要有修因。这一段文字当中要修行满足几种内因。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力,功德神力,要圆满这几种内因才能往生。不仅是我们今天娑婆世界的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至诚恳切的心,自己发愿之心就是至心,是真心实意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有这样的愿心,这是一个前提。至心往生彼国,虽能行做沙门,由于红尘世间种种牵挂,出家也不容易。那么所说的十八种难行能行,你现在丢弃得下世间吗?很多丢弃不下就不能出家了。“大修功德”,在上辈往生当中特别重要,你不能出家做沙门也不能大修功德,。好多人说:我这一辈子什么不做了,我就念佛。能专心念佛,一心一意与十方诸佛在一起,这种念佛功德也大,但总要结合修行才到位。所以说平常有机会有善事可做的时候,还是要大做功德善事。回向往生,增加往生的资粮。有些人见了善事也不做,在生活过程中就失去了很多东西,不做功德就是没有资粮。在往生的时候没有资粮走得就非常艰难,所以要大做功德事情。

  中辈往生不能大修功德,也应当发无量出离之心。“无上佛道誓愿成”,我们要发愿成佛,为什么要发愿成佛呢?时时刻刻要牢记住,度化众生若没有圆满的智慧,就没有方法,没有能力,没有智慧。大家都想度众生,但是怎么度呢?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度不了众生。只有好的发心,但不知道怎样让他能接受佛法,也是不行的。我们现在弘法到处讲经说法,但是人家就是不听。为什么?问一问自己:你能不能把佛教的词语理解了,能不能把佛教的理念用到生活中去。如果我用生活的语言把佛法讲了,你也已经认同了,那在这种时候,他再来听佛法就非常容易了。因为佛教在中国历史中受到很多负面影响,很多人一听到佛教,他就认为是迷信;宗教,就是搞烧香拜佛。他批评的往往不是佛教的本身,而是人家对佛教已经有一种成见了。我们弘法就要避开众生成见,这时候要真能把佛教的理念用到生活当中去,以清净心,不烦恼,团结大众,大家和合在一起做事,不要害人,害人就是害己。很多时候你给他讲了是佛法,他还不知道,只要他能把佛法的精神理念用到生活过程当中,那我们的弘法就达到目的了。弘法不是非要人家出钱,人家出了钱心里不高兴,走出门他就会骂你们这些居士、和尚整天讨我们的钱。有的时候让他起欢喜心,让他懂佛教的理念,让他学会为人处事,往往在这种时候呢,他还能起欢喜心。你一来就给人家说:我给你讲佛法,人家不听。不听可以嘛我给你讲别的,只要你把佛法的理念用于生活。所以这个道理你要懂,要不懂的话,拿着佛法的棒到处打人,我给你讲佛法你不听就是没有善根。两个人就越说越背道而驰,怎么弘扬佛法?因为平时的人在世俗的教育过程中,他从小到大受的教育就是歪曲的,今天对你有成见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绕过人们的成见,让他从没有成见的地方走。我们平时为人处事你做得很好,人家也不知道你是佛教徒。你做得好人家就恭敬你,你说的话人家就愿意听。到最后人家发现你是佛教徒,佛教徒都这么好,我要皈依佛法。所以我们要发无上的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就没有智慧,度化不了众生。

  你现在有一片好心,结果你拿着好心到处去伤害人,把人家伤害得血淋淋的。还说我是关心你,是爱你。所以没有智慧的关心就有问题。世间上这些男女,他爱不爱?爱,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爱,往往爱得别人伤心,他不懂爱。以为爱就要把钱包管起来,爱就不让人家出去,你把人都给爱死了。所以说爱就是奉献,爱就是用自己的一些先进理念来帮助他共同进步,以这样的无私奉献,以无我地关心别人才是爱嘛。稍微付出一点,我今天扫地了,你要给我什么,往往在求回报,爱是不求回报的一种奉献。在这种过程当中,现实生活中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除非出现别的问题了。当你发了无上菩提心,有了无上菩提了,圆满觉悟了,你就知道怎么爱众生,怎么让众生能听你的话,有智慧的人度众生就是不一样,所以要度化众生一定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你不能出家,要追求圆满的觉悟,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我们内心里面一直都是这样的,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无挂念,专念。你不要今天学这样,明天学那样。扫地扫了一半太累,我去打坐,坐了没有半个小时,我腿痛,我去诵经,你究竟要干什么?表面上看你也在扫地,也在拜佛也在诵经,但没有一件事你是专心做好的,这不叫修行。这种修行就很成问题,选择净土法门我们就老实专心尽力修善。不要在别人在贫苦当中,我不管,以专心念佛为借口,把世间上所有的善事都丢弃掉了。

  你要修行善法,奉持斋戒。第一要发无上菩提之心;第二要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第三要多多修善;第四要奉持斋戒,也就是过午不食称为斋。我们中午吃一顿,那是佛进食的时候,供养佛的时候;早上是受天人供养的时候;下午是饿鬼吃的时候。所以晚上不能打板,为什么?就是要保护饿鬼,晚上是饿鬼进粮食的时候,你吃饭不具威仪,敲得碗响,饿鬼一听心慌,他就会来和你抢粮食。所以修行人下午是不吃饭的,因为我们众生的福报,你叫他不吃饭他心情都没有,怎么打坐。所以大家听说过破山祖师的公案吗?在参禅的时候他看晚上禅堂里不吃饭,参禅打坐的人没有力气,坐禅也没有精神。这个破山祖师一看,这样参禅精神不好,以参禅也不出状态。他就用神通,人坐在那里不动,思想里飞了个念头去了,这叫意生身,到厨房里把馒头偷出来给大家吃。连续几天这样偷馒头,人家发现了几天都是这样谁跑进来把馒头拿走了,不知道。去告诉方丈和尚,也就是密云老祖,密云老祖也有神通,他一入定观察就知道是破山祖师搞的鬼。第二天,密云老祖就做他的怪了,把他的躯壳塞到禅凳下面去。阴谋败露了,被方丈和尚知道了。就要被赶走了,这犯规矩。所以破山祖师很伤心,现在要被赶走。他说我有一个条件你要答应我才走。密云老祖说,你说。他说丛林当中晚上不吃饭,过午不食,他们身体无力,精神不好参禅怎么开悟嘛。你老人家能不能慈悲开许,晚上以后吃点包子,馒头可以嘛。方丈和尚说好,条件可以满足你,但是你要走。从那以后,禅堂里面晚上要吃包子。禅坐到深夜,没有精神怎么能开悟呢。要用功,饭要吃饱。破山祖师走时就讨问密云老祖,你叫我往那走?密云老祖给了他两棵桂花,说你走到哪里这两棵桂花生根了,你就在这里坐下。破山祖师就背着桂花走到重庆来了。他在那里打坐,把桂花放在那里,这两棵桂花生根了,他就开始建寺了,这是西南的祖庭。包括我们的圣水寺,都是破山祖师的弟子圣可祖师来建造的。人的福报慢慢地修,我们今天不吃饭,没有精神。我看有好多出家人早上不吃饭要睡懒觉,但是不吃饭诵经就没有精神。饱一顿饿一顿生活没有规矩,身体瘦如柴,修什么都没有劲,怎么能修行呢?所以该锻炼的时候要锻炼,从小到大要锻炼,这种中辈往生。

  我们虽不能全部奉持斋戒,至少每个月六天奉持斋戒,多修善。力所能及奉持斋戒,过午不食,我能做到几个月。每个月我抽六天出来,六斋日来奉持斋戒。菩萨戒法,这种发心受戒,所以这种奉持斋戒是在家人向出家人过度的方式。出家人从古往今就是过午不食,今天这种都做得少了,现在哪怕是做了出家人,我们还没有做到名副其实的出家人。要学习,一个月做不到,我们每个月抽几天来。在家人用这样的六天来向出家人学习,过午不食,所以持八关斋戒,不断地发心受戒守戒。所以这种发心守戒,受戒的这种功德非常大。我们现在学佛的同修好多就不愿意受戒,为什么呢?他们有顾虑,受了戒之后约束自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条戒我做不到,那条也做不到,自己恐惧。哪怕是你守一条戒,受一条戒有一条戒的功德。我们在受戒的时候我们发心不杀生,一切众生都不杀,众生有多少?众生无量无边,你现在到河边上看有多少的微生物,有多少的鱼。众生无量无边,我们发心不杀一个人,在一个人上我们得到功德;我们发心不杀一条猪,在这条猪上我们能得到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都发心不杀害众生,那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不杀生戒当中培养了无量无边的福报,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一种缘分。不再损伤众生,在无量无边的众生身上要发心要受戒,受戒功德不可思议。有一个比丘尼让贵妇人受戒,贵妇人就害怕。两者相比,受戒的功德大。你犯戒的时候,你杀害一个众生不是要杀尽所有的众生,你只能杀少数的众生。而且人家没有惹你,你烦恼深重犯了戒了,两者比较,你受戒的功德还是很大。所以说在菩萨戒里面,就有一句话,我经常给大家说,无持无犯是凡夫。你是愿当菩萨还是当凡夫呢?还是当菩萨好,当凡夫没有智慧。他有戒,有戒有能力,就可以守持不犯。但是哪怕是你不自觉、不自愿地犯了戒。所以《涅槃经》当中,专门告诫人们不要看不起他,哪怕是他犯了戒,他比一般的凡夫功德大。比喻:金子和瓦哪个贵?金子贵。金子哪怕是打破了还是金的;瓦跟金子不可同类而语。我们受了菩萨戒,发菩提心,受了菩提心戒,犯了一条戒了,破戒了,那么比其它的泥土,比瓦又要殊胜许多。你不要怕戒,当然不要主动去犯。受了戒不知道珍惜,有戒而犯还是菩萨。主动发心受戒,不小心犯了戒,怕犯戒而不受戒就永远是凡夫,修行就很不具足。我经常在说,你看受戒的人哪怕他犯戒,我今…

《安居讲法第六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安居讲法第七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