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可谓圆满,人生难说目的
——2012中秋示北大学生
问余何所剩,仅此月一轮;
放旷非人我,借尔照天心!
这2012啊,要按这个民间流传的一些说法,这可不是平安的日子。假如说真要是有大劫,肯定得从现在开始就衰败,到那个时候才是一个彻底的。不过我一直坚信,我们人类的末日没有那么快到来,往往正报和依报是相应的。如果说人的依报真到了最后时刻,应该说从正报方面的反馈来讲,人不会有这么多的希望,人的状态、人的心理机制不应该还有着那么多的追求。因为很显然世界跟心是相连着的,如果说人心还不断地在创造,那怎么世界就突然来了个大灭绝呢?恐怕这是不大可能的。我们,尤其是学佛的人,就应该知道,你心里面还有一大堆的想法,还有一大堆没有去实现的理想,梦想还不知道有多么远大,怎么会马上末日就来了呢?有人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就说:“净空法师说了好多次啊,那怎么办呢?”有人拿这个问题去问索达吉堪布——藏传佛教很有影响的一位法师。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凡是高僧大德说这些话,他肯定有他的目的,藏传佛教里叫做“密意”,是为了向你提示无常,有很多大德老说“自己快不行了、快不行了……”其实他老还是很健康。但是就把你们都逼上学佛的路了。”我觉得他这个解释还蛮好。不过,他说:“从佛教的史料上面来看,从古代到今天,所有的佛教文献上面都没有说2012就是末日,都没有这个说法。”
今天是中秋节,按说中秋节一过,这一年,整个2012剩下的也就是几个月时间。要说末日,其实大半都已经过去了,可能再熬那么三四个月,这2012的梦也就彻底平安了。
这个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可是按照佛法来讲,今天这个日子是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莅临人间的吉祥日,也是人间团圆的日子。这个时候,所有的佛弟子几乎都在拜药师琉璃光如来,都在拜月光菩萨,我们在礼拜月光菩萨的时候,就把一年里面的圆满祝福都向所有的亲人朋友来回向。钱塘江畔,今天有很多人观钱塘潮,钱塘江里从的浪潮从大海袭滚而来,眼看着水平如镜的环境,突然一个大潮就涌过来了。现在又兴起了观钱塘潮的风气,古人早有诗句写在前面: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说的意思,就是:你不要光只是来追求好奇,等到你真到了这个境地的时候,它原来是一个很如实的情况,它只是这个,没有什么其他。所提示的,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理想要切合实际,人生的步履还没有走到一个境地的时候,你会觉得有很多妄想、妄念在催促着你向那个方向去发展,可如果是你没有检点自己这里有很大的一部分只是属于妄想的时候,到达了,你又会觉得很失望。为了让我们不至于每一步理想等到实现的时候都只是一个失望,过去古人的这四句话,我们应该能够去理解。
中国文化就有这么一个特点,唐朝的诗句,拿到现代来读,现代人还依然能够读得懂,虽然只有四句话,但我们知道,这其实是提示我们,在人生的路径当中,古人是那么过的,我们现在也依然是这么过,古人有年轻的时候、中年的时候、老年的时候,我们也依然如故。你不要认为你才是最特别的,其实前面有很多经验者;但是你也不要认为自己是重复的,因为你的就是你的,你还不是古人的。
说到这里,我们要谈一谈人的这一生,关于目的的问题。
前两天,我起草了一篇小短文,叫做“人生难说目的”。就是关于目的的问题。我们看有很多人去商场,现在的商场布置得琳琅满目,大家都去商场里面买东西,去逛,即便是买不了的,看一看也会很高兴。如果看一看高兴了,心里面就有一个念想,这个念想留下来了,就好像有了奋斗目标一样,只要没有去完成,心里就一直记挂着,直到了完成的那一天,忽然,一直梦想的那个东西到手了,就回到家里往旁边一甩,因为妄想已经解决了,所以东西也不再需要了。所以多数的时候,人的所谓梦想,多半是在解决妄想。这种情况下面,我们要来反思一下,我们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谓的目标、目的,它的价值到底几何?
我们多数时候,如果是要谈到目的,都是在向外求的,我们谈目的的时候多半是忽略自己心理修养的需要、我们向内省察的需要、我们道德建设的需要,这些多半是忽略的。只要有了外在的目的,多半就忽略了内在的建树。但这个往往不切合中国文化路线的实际,中国文化的主流路线多半是向内使劲,而不是向外使劲的。现在,如果是说你一味追求向外使劲的生活方式,跟我们前面所说的一样,追求物化的人类第一阶段的生存理想、生存文化,去追求物化的、外在的,而我们中国文化又是及早地进入第二阶段的,是进入以心为主的文化领域的,那么其实我们拥有着先进的、祖先的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大背景,却在实践着现在一个落后的、物化的这么一种人生理念,这不是颠倒了吗?拿着最为优越的文化基础,来应用于一个十分落后的物化的人生目的,反过来了,不如古人了,回去了。至少出于这样的一个目标,我们来看,人生所谓的目的充满了临时性和物化的价值观,那我们还不能仅仅只是追求这个。但是,我们如果是说不把人生的方向物化成为目标那么实际,那我们人生到底还有没有提升的余地呢?有啊!我们的人生可以让它“有意义”——目的不一定要追求,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地让人生有意义。让人生有意义,胜于我们确定外在物化的目的。直白一点说,有人说:“我的人生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有人说:“我的人生目的就是为了办成某某事业”,有的人还说:“我的人生目的就是孝养父母,向父母报恩”。这虽然可以说是一个人愿意去追求的一个方向,但只要是设定成为了外在的目标,它也就物化了。比如说就会把孝养父母变成物化的满足,你就是为了给父母衣食住行,给父母吃饱穿暖,这就算打发了吗?他们还有终极生命之道的一个安慰的需求在那里。所以过去说这“只名为养,不名为孝”。如果是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单纯地只考虑人生的目的是为了让父母有吃有喝,这样一来,这不是孝养父母,这算不上,这不符合儒家的孝道。那么其他的事业方面,也各有各的说法,不过总的来讲,我们作为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这一生意义来进行提升,但是目标它不能作为生命的目的。
我们的生命的终极目的,我看只有一个方向:道可以作为目的,可以作为标的。物化的生活现实当中的小小方向,这些都不足以来作为生命的目的。拿我们从如来藏自性当中发展出来的能够见闻觉知的,能够具备闻香、辨色的这么一些功能,把这样高级的功能用来追求物化的、由心所现的这么一个外境目的,这显然是很幼稚的。就是心变现出来一个东西,我们又用整个心的价值去替换这个东西,那我们就落后了。所以现在虽然还只是在上学、初步的工作阶段,但这一点我们一定不要迷惑了——人生难说目的,但是我们的人生可以更加有意义。不要让我们的人生在这个目的,这个直观而看起来似乎很确凿的这么一个事实面前迷失方向。事实上,找准一个方向,你就迷失大方向了。找准了一个物化的、外在的小方向,我们就把整个生命的大方向忘掉了。即便是我们咬牙切齿地让自己一直迷惑下去,一直迷惑下去……但是终究来说,我们内心里面还是得不到安慰。所以,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我们人生难说目的,但可以使它更有意义。我们不要被这个物化的世间的临时性的这些倡导迷惑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命理想。生命理想应该是高远和终极的,不应该确定在这些暂时性的物化目标上。
今天就跟大家讲这么个道理。我们现在的努力方向是各人有各人的选择,有的选择顺心,有的选择不顺心,如果是选择的顺心的,我告诉你:你不要以为你这个顺心就解决了你的目的问题。如果你确定这个是目的,你的目的就没有了,就完了。如果是不顺心,你还在选择目的,你不要认为这个不顺心就是你的状态了,这个不顺心它是个临时的,即便是临时的,它根本也谈不上目的,只是说这是人生的一个因缘,在因缘当前的时候,我们可以随顺因缘,但是我们的生命方向绝不能够仅仅倚仗在这样的物化目标上,这是不行的。大家现在正处在人生意义在一天一天去寻找、落实、实践的这么一个阶段上,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我们现在就不妨用名言概念的方式来进行界定:人生难说目的,但可以使人生更有意义。
学员:每个阶段都有目标,来推动自己往前走,我感觉每走过一个阶段,或者说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心里并没有得到一个安慰或满足,我觉得反而向您说的走过这个阶段之后,还是很失落。但是反过来,我又觉得:人是有惰性的,需要目标来推动自己一直往前走,如何寻找一种正确的目标呢?
法师:这是很现实的情况。人生的意义在一步一步实现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把它设定成为某一时期的特定目标、特定目的,把它当目的去追。但是把它作为目的,就会产生一种固化我们思维的局限,这一个限制就存在在这个地方。所以,当这个目的实现了,自己的固化状态就形成了,但是眼看着又不行,我们还必须要追求更高的,必须得换目的。这个换目的就有一个前提的要求,就要我们解散前面已经固化起来的目的,…
《明月可谓圆满,人生难说目的——2012中秋示北大学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