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明月可谓圆满,人生难说目的——2012中秋示北大学生▪P2

  ..续本文上一页这就是一种痛苦。或者是我们感觉,在这里怎么找不到快乐呢?或者是为什么我目标达到了,反倒迷茫呢?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我们刚才用概念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就是说,它只是意义的提升,这样会让我们知道,虽然美其名曰是目的,但实际上它不是生命目的。可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把生活当中的临时性目的,当成了全体生命的目的,这可能是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就会导致我们产生形形色色的痛苦:女孩追求男朋友,追到了,不满意也是痛苦,没有追到,没有达到目的也是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把生活当中的临时性的一个目标,把它设定成为一个生命全体去捕捉的目的了。所以,它是让整个生命来蒙受痛苦,但实际上,生命的目的不能停留在这样的目的上,停留在这里了,我们的生命就被局限了。还有很多层面,甚至于说,我们人生的每一个步骤都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过程,我们的生命有终极目的,那是要另说的,可是,我们几乎在每一件小事上投注的都是全体生命的力量,这样就会使得我们产生种种痛苦。

   所以过去古人就很聪明,就把人生的目的进行了几个分类,就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义礼智信”,就分成这样的层次,就不说我们是为了挣了钱就达到目的,赚了黄金就达到目的,不是用这个来说的,就是说这个目的你是有层次的,你在实现的过程当中,低层次的要服从于高层次的,高层次的还要服从于更高层次的,即使是仁义礼智信都做到了,我们还有更高目的,是德和道,道才是最高的终极目的,这才是生命的目的,或者说称为人生的目的。人生目的要谈,就要谈到道上面去,否则,我们只能够是谈生活的某一个临时性的目的,它没办法用整个人生去界定,用整个人生去界定那就痛苦了。可我们以前,往往无知,或者说缺少见闻,就是在这些地方。比如我们小时候上学,到了中考的时候,老师和家长的那个架势,都是你如果是考不上,你这一辈子就完了,你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你考上了就有意义了。所以,就是全力以赴,没有考上的同学,他们眼睛里面的世界马上就面临崩溃:我就是没有前途的,我整个人活着就是没有意思的。我看在这种状态下逼出几个跳楼的、自杀的都是有可能的。更何况还要到高考,甚至于到大学,一到了大学,如果是说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是这么全力以赴地拿生命意义、生命目的去做赌注那么上来的,那遇到一个不如意的事情,那他有什么心理的弹性呢?没有弹性,也没有空间,跳楼、自杀都是有可能。为什么出现那些极端的做法呢?就是他把生命的目的都寄托在了他眼前看起来是大,实际上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了。比如说,一个人的福利,一个人的工作,对于我们的一个社会,对于我们心所造的这么一个博大的世界来说,这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啊!可是有人就是因为某一件事情、两件事情的失落、失意,放弃掉生命了。因此,我看实际上根子还是在这里。激励自己的办法、让自己努力去追求的方向,有临时性的意义,但万万要把它从目的的这个概念当中剥离出来。如果没有剥离出来,我们会把临时性的小目标放得太大,那有可能一叶障目,让我们看不到整个世界。一叶障目,就看不见满目青山,就会有这个问题。

  

   学员:希望把人生小目的与对无为法的追求联系起来,小目标的实现和大目标的实现上是一起的,是相辅相成的。

  

   法师:过去守培法师曾经谈到:小人谋食不谋道,见利忘义;君子谋道不谋食,可以废寝忘食。这一点其实在古人来说,界限是分得特别清楚的,非常了解目前我们的努力在争求的是什么,这个努力的缺陷是什么,这都看得很明白,所以人生的意义不会被抹杀掉,不会轻率地因为一些失败,就忘记掉了自己要追求的更高远的目标是什么。

   从“随顺世间”的这个角度讲,我们眼下的责任要去完成,事业需要去努力,要激励自己奋发图强,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要忘了:一切都是由概念构造成的临时性的现象世界,我们最终还是要用道来代替它的。这些如果说是关系明确,那我们就不会因为小得失而失去主张,因为小利益而过分喜怒哀乐,就能够放得下对于现前一些小成败的执着,能够始终把人生的志向放在根本大道的追求上。

   所以我们看人世间,人有寿命无常,由小到大、年轻、中年、衰老,这个过程都有。人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不停的流转当中的。可是,我们的道业始终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你从少年来求道,如果能够进道,那你就是一个进道者;老年来求道,如果是没有进道,那就是一个不进道者。在道业的这个方面,标准是一致的,能进入就进入,不能进入我们就还需要努力地去追求。我们还不能因为人生在无常流转过程当中的喜怒哀乐,把这个固定不变的大目标给忘失掉了。人生的事有很多是容易让我们失去大主张的。往往因为生活现实当中的事件的多样性、迷惑性,就让我们忘失掉我们内心里面还有一个大道是需要追求的。

   如果是从大道的角度来讲,我们的人生应该是平淡的,是不应该有太多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因为道才是方向,其他的都是意义不算太大,可以随顺之的事情。可是,在我们平时的是非观念当中,恰巧是相反的:如果有不公平,我们要主张正义;如果有过分失败的,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争取成功。在人生的普遍现实环境里面,欢喜、悲伤、成功、失败,那都是至关重要的,那都是可以拿命来搏的,可是,在大道面前,它们又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了。所以从世间的普通成功跟道的这个方面的圆满成就来说,憨山大师就说得很好:世间智慧如果跟佛性的智慧相比较,那就有如日下孤灯了,这太微小、太脆弱了,这个智慧不够用,我们还是要追求大道那一个方面的智慧。只有在追随那样一个大方向的时候,你的临时性的失败或临时性的烦恼,才不会成为大事,如果没有那样一个大方向的追求,你在人群当中的智慧不如人,尊严不如人,体面不如人,可能样样都是你的致命伤,都会让你一辈子都不能抬头,不能争气,不能够扬眉吐气地,各种情况都会有,可是只有当大道这个目标还存在的时候,我们不为世间的功利所左右,这一切就淡化了。

   现在大家还正是在年轻的阶段,这一个阶段,如果就被眼前的事业、挣钱、工作、房子、养老等等的这些问题给纠缠住了,那么你就没有什么大目标了,你的人生也很难有大的起色。如果是一位大师,他还在你们这么年轻的阶段,他应该是心怀远虑的,他应该是很少有近忧的,他应该是不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小小得失的,他应该是别人不喜欢他,他也不会去计较,别人错怪了他,他也应该是不起嫌心的,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看看,八月十五,刚刚从那边过来的时候,这个月亮它就挂在天空上,下面的人物、山川、河流、房子,你们不管怎么样地在看它,不管怎么样地批评它、赞扬它,它总是不为所动。我写了四句话,送给大家:

  

问余何所剩,

  

仅此月一轮。

  

放旷非人我,

  

借汝照天心。

  

   这第一句,是提醒你们:你剩的东西不要太多,这追求、那不满意、这里失望、那里成功,这心里不要剩下太多。你剩得太多了,你终将一无所获。佛陀在你刚刚进入佛门第一步的时候,他就告诉你了:人生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你还抓、使劲抓,能抓住什么呢?就不要剩得太多。

   为什么说“仅此月一轮”呢?只有道的这个大方向是有意义的。不光只是说八月十五这个月亮只有一个,你们的大道的方向也应该只有一个。

   “放旷非人我”,在那个地方,我们又没有人我计较、高低得失,这一定都是没有的。“放旷”,放旷了无涯,放旷就是没有拘禁。

   “借汝照天心”,你也可以拿这个智慧来用一用,你们也可以把这个世界笼罩在自己光明之下,你们到那天也可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

  

  

   学员:“我们是不是要排除一切次要的目标,直趣菩提?”

  

   法师:从心理来说,都应该是如此的。不过我们智慧是分二谛的,也还要懂得有一种随顺世间的智慧和策略,否则它也会成为我们这种大目标的障碍。昨天的消息说南怀瑾先生过世了,看样子各位任重道远啊!前面的文化使者过世了,你们这批“文化大师”又成长起来了。历史重担终有一个人为的传递过程,现在眼看着就传递到你们手上来了。要做大事,别太小气,小气了就不像大家。

  

   学员:“听师父的一席话,想起印光大师的一句话:将“死”字挂在眉梢,顿时身心放下。”

  

   法师:我们把“生”字放在眉梢,也可以身心放下。我们看这段时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四面八方的媒体、学校、大学教师、各个层面的文化人员都在谈“怎么样更幸福”。有的记者拉着一个人就问:“你感觉你幸福吗?”咱们佛门从来不会把幸福像广告牌一样挂在面上去咯吱人,如果是从苦谈起,也有幸福。人生就是从“无常”和“苦”这个地方谈起的,这是个事实。当你认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你知道:我们的一生不能被变幻不定的无常所局限,我们的人生一定要找一个至为高远的,我们可以确定为终极方向的一个理想,那才可以是目的。我们万万不能够落在眼下的一步一步台阶的追求上。一旦把这些作为目的了,那我们的人生意义就终将丧失。因此,我们佛陀当年所提到的就是:你的幸福如何得到?——从苦得到。所以佛陀过去曾经讲过“苦有五德”——有五种特别重要的功德来提示你:

   1、希求离苦,驱心解脱

   2、摧毁贡高,遣除傲慢

   3、知苦因而耻于作恶

   4、知乐因而欢喜行善

   5、将心比心,悲悯有情…

《明月可谓圆满,人生难说目的——2012中秋示北大学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