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会笑。叫你哭一哭。你会哭吗?有人说:“师父呀!我哭不出来了。”其实能哭。哭也由你,笑也由你,善也由你,恶也由你。这个人心就是这么自在,但是你能够自在吗?你能够自主吗?而你这一些无非不过是法性当中的游戏而已。
当你认识到这种神妙不可思议的法性的海洋,心性的海洋。哎呀,你觉得这人生太宝贵了。直到我出家,我从那些烦恼当中苦苦挣扎,三藏十二部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它看完,关起门来抄过去,抄过来。终于有一天,你发觉你认识到这一种生命奇妙不可思议,你认识这种自心它是自由自在地的,你发现生命之门就和自心不离不别。于是,一切的境界你可以显现。“哦,都是这个家伙干的。”于是,自己安心了,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去走这条路了。这个时候你才知道,这个人生其实透过那个烦恼一关,透过那个忧郁这关,透过那个生死那一关,真的很舒服。就很自在。别说那个明心见性,我不知道那个真正的明心见性有多神秘,但是我说我们能做到这种程度。发现人的自尊性、自主性、自由性,我就觉得非常舒畅。每个人能从那种自尊、自主、自由的这种生命价值认识了以后,我们完全可以自主我们自己的生命道路。
于是我们尊重已命,尊重自心。然后安安心心,实心打本。依据这种空性,依据这种因果,你希望什么,你可以自由造作。我们今天希望菩萨戒,希望像菩萨那样。于是我们发菩提心,我们就照着佛所说的那种规矩,像菩萨那种三轮体空,六度四摄。我们就照着去学呀!在布施当中来锻炼自己舍掉悭贪,在布施当中来成就自己利益众生的一点点发心。于是,你从一点点利益众生逐渐地感受到利益众生是快乐的。于是你那颗心就越来越欢喜去布施,去供养,去利益众生。你利益众生,众生一高兴了,好像你没为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但是随着众生的利益实现,你的利益也同步增长。虽然说你不求它,它自然而然地出现。你看这世界就是这么样的奇妙。
以往我们专门抓住自己的心,“哎呀!我要为自己呀!”弄过去弄过来,但是弄了一辈子,乃至弄了无量劫,颠转地把自己弄到苦海里面去了,颠转地把自己弄到烦恼的海中去了,颠转地把自己弄到执着的海中去了。而这种执着虚妄分别的这种烦恼,彻底的就是一种苦海。无非不是以自己为核心,而成就的这种苦海。有我就是万恶之源,有我就是万苦之海。其实我们今天菩萨戒的一切内涵,就是专为对治这种我执的,每一条戒它就对我执有所损伤,每一条戒对我执所显现的虚妄分别有所纠正,每一条戒对待犯戒的这种烦恼有所对治。
把这所有的菩萨戒,完全汇归到菩萨戒所对治的这种烦恼、虚妄、分别和它的坚固执着。然后,你体会到每一条戒都是那么善巧,除了诸佛还有谁还能有这样真理的智慧显现呢?每一条戒都是诸佛的智慧显现,真理本身显现,现量显现。于是,你觉得这一条高速公路太平稳了,太快了,太自在了!就像开着一个高级轿车,然后在一个路面非常好的高速公路上奔驰一样。怎么奔驰怎么自由,怎么自由自己感觉越来越舒服。“哎呀,这一条路上开着车真是舒服。”我们今天在修行的路上,你本来也可以奔驰在这种高速公路上,你本来也可以开着一个最摩登的轿车。是什么?就是自心。修行人驾驭的车,就是自心。对不对
你奔驰在什么道路上
奔驰在法性的高速公路上,奔驰在空性因果的高速公路上。而一路上万千美景触目皆是,头头是道。那种感觉一旦上道了,哎呀,真是很舒服。
你看到那些飙车的,白天不过瘾,晚上没有车了他在高速公路上飙车。越飙越过瘾,越飙那个感觉越舒服。我们这些修行人,你看看,在白天他修行不过瘾,晚上他不睡觉,他坐在那儿,高速奔驰——在念佛,在参禅,在持名。哎呀,真的很舒服呀!忘掉了瞌睡,忘掉了饮食。世间上的苦到那儿去了呢?没有了。他整个生命呈现着一种智慧之光。所以说,你要体会到这种菩萨戒了以后,你愿不愿意奔驰在这样的高速路上呢?愿不愿意驾驭这样一种心性的大马车呢?菩提心的大马车呢?那太舒服了。
所以说,内心要起皈依之心。回归这个,依靠这个,享受这个。那很舒服!你以为睡觉舒服呀?睡觉睡得很艰难。对不对?打呼声,你觉得很舒服吗?第二天早上你起来你发现,哎,太痛苦了。睡得周身都疼痛,睡得周身都懒洋洋,睡得周身想提一点正念都提不起来,睡得恶梦连天,睡得那些虚妄分别浮想联翩,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你不做梦的。但是你醒来以后,鸡蛋在那里?没有鸡蛋。美女在那里?哦!这仅仅是你的心念。再美好的东西,你一醒来,哎,我还躺在床上。你还希望回到那种梦境里面,但是梦境是虚幻的,你依靠那种虚幻来满足自我。能满足吗?不能满足呀。所以说,有的人在生死海中,他就喜欢做梦,一眯上眼睛做白日梦,多舒服。但是一睁开眼睛就非常痛苦。
我们不能干这种自我欺骗的事情,要做就要把整个生命投入到清清醒醒、明明白白的正觉修持过程当中。来皈依自性佛,发挥自我的一种明觉自性;来皈依法,来认识这种空性与业果的康庄大道;来皈依僧,学习这种圣贤僧的自主之心。学习我们圣贤的自尊、自重、自尽其意。我们的心是可以净化的,就由于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只要符合于真理,只要安住在明觉自性之中。你发现一个一个的妄念它就远离自家而去,发现自己沉醉于五欲享受,违背菩萨戒的这些虚妄动作,那就会逐渐地远离,好像做这些没有意思。所以说,你自然而然地皈依到净化自己的身心世界上来。它是从这种自性三宝的皈依当中,来成就你对菩萨戒的领悟。一旦我们对菩萨戒有所领悟了,那就是安身立命之处,那就是自己的老师,那就是诸佛慈悲切切的一种慈心,那就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随时随地来摄受我们,保护我们。
如果说能够从自性发起这种自性三皈依了,于是在事相上,你见一花一如来,一心一如来,一草一如来。所以说你在万万千千的情与无情身上,都能回归到佛法僧的三皈依。菩萨戒是佛心,菩萨戒是法的心,菩萨戒是净化自心的方法。一切菩萨的慈悲,一切菩萨的一种智慧无不显现在菩萨戒里面。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由菩萨戒成就,诸佛的五眼六通,十八神通,十地四无所畏都以菩萨戒而成就。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也是从菩萨戒里面而成就,乃至十方三世诸佛都是从这种发菩提心,受持菩萨戒而成就。你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建立自心的清净国土,也无非不是由菩萨戒中成就。你念念念阿弥陀佛的过程当中,能够把菩萨戒总摄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中,这一句万德名号当中就总持一切菩萨戒,法体形相总摄无余。
当你自心安住在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与无尽的清净愿海当中以后,老老实实念佛,自心何曾有过一点犯戒?自心何曾有过一点违背菩萨戒律?所以说,你专专心心地念阿弥陀佛,自心就具足菩萨戒律。如果你能够从菩萨戒,你说我也愿意学习,我也喜欢受戒。可以,从这一些菩萨戒的一种法体形相这种过程当中,学习过程当中,你能够再一再二的体会到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清净的四十八大愿,头头安立在菩萨戒的每一个戒律当中。能够以这样持守菩萨戒,念念不忘阿弥陀佛的万德名号,形相上又做得极为到家。而我们自心念念不离阿弥陀佛,以这种具足清净戒律的心来念佛,往生那个是一日千里。对世间上不持戒念佛那要什么时间成就?我就不知道了。
所以说这种戒,就像跟你那个车,改装一个装甲车,弄得一个很大的马力,装备装得非常先进,非常和谐。所以说能够持戒而修佛,成功非常迅速。能够与阿弥陀佛相应,自然而然对于持受菩萨戒一点也不难。不要说我们做不到,下来有很多同修说我做不到,你为什么做都不做你就说做不到呢?今天我就发现我们学佛的人,大多数都是陷在这种自我的漩涡当中。很多师父,寺庙里的师父,我说你当个知客怎么样呀?“哎,不用说,这个免谈。”说:“为什么免谈呢?”“做知客等于下地狱,我不做,我也不是干知客的,我是修行的。”我说:“你为什么不做就把自己的门关上了呢?”“哎,不要说了,我肯定做不到。”他拒人于千里之外,实际上是拒自己于千里之外。自己把自己关于自己一种般若之门当中。你把自己关在门外嘛,你不愿意有所改变嘛,这就很艰难。什么叫执着呀?这就叫做执着。你要叫我做知客,我宁愿签单,我也不做。说:“你稍为承担一点嘛。“说:“不行,绝对不行,修行人那管这些。”他说。我们的庙上也很奇怪,我叫他打个点子,“哎,不行,我干不了。”“你干啥?”“我是修行的,这些东西拿来干啥。”我说:“好,如果真像这样的话,其实你不想干我也不想干。”“你不想你也别干。”我说:“好,他也不想干,他也不想干他也别干。”于是我说:“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常住上分锅而活,大厨房不做饭了。每个人发个锅,你不是修行吗?干吗你修行我要给你做饭呢?你自个做饭去。你的修行你要我给你做饭成什么样子,修行人就该这样呀。那个厕所没人扫,你也不愿扫他也不愿扫,行,自己的大小便自己解决,厕所我们不建了。”哦,这麻烦了。他想想:“这个麻烦了,厕所也不建,厨房也不开伙,这个麻烦了。”他说。
什么叫修行呀?就是不要偏激嘛。昨天还有人在说:“建阿弥陀佛我只愿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脚下的土地我不管。”没有土地建在什么地方?他说:“就连阿弥陀佛座下的莲花座我也不管,不要莲花座,我只要阿弥陀佛。你可不可以?看那些修行人非常天真呐。我也不要土地,我也不要莲花座,我也不要电灯,我也不要路,那你那个阿弥陀佛建在什么地方嘛?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阿弥陀佛的显现,莲花座也好,光明灯也好,还是通向阿弥陀佛的路也好,它是阿弥陀佛的一个整体。对不对?不分割的嘛。干嘛你要分割呢?但是我们今天修行的人他…
《大乘菩萨戒的精神 讲记 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