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经 讲记 三▪P5

  ..续本文上一页受菩萨戒,让三宝加持我。”你发了这样的清净愿心以后,诶,你再看看,你自己生活当中好像发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变化。临着要犯戒的时候,诶,周围就给你显现这样不对头,那样不对头。一看你就警醒了:“哎哟!”对不对?还有什么?很多是由自己的愿力所成就的。所以说,我们今天说话要小心,不能够随便说话。好像说我们这种话,怎么说都怎么有理,但是出口成愿。很多时间,这个话就是开玩笑都不能够随便开。所以说,你要知道那种愿力,那种心的力量非常不可思议。

  这个发愿,也要好好地发,不要随便乱发。特别是发一些恶愿、邪愿。那个不可思议。这个力量,对自己的一种障碍,不可思议。但是,你要发一种善愿呢?那就非常舒服。所以说,这种愿心,你都要把它掌握好。这个本愿,就是菩萨在因地当中,所发的誓愿。我们修学佛法的,以发愿为先。你比如说,我们信、愿、行,信、愿、行。对不对?我们没有愿心,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艰难!没有真切的信心,你要想发起愿心也不可能。所以说,要有清净的信心,你才能够发愿心;要有强烈的愿心,你的修行才很具足。有的人他就怕发愿,“哎哟,师父,我不敢发大愿。如果发了大愿,我自己做不到怎么办?”因为你不发愿,所以你做不到;如果你发了愿,你才做得到。所以,你要有一种高标准,严要求来督促自己。

  那种善愿,成佛的大愿,菩提愿心,很多人就不敢发,“哎哟,尽未来际修学佛法,这很厉害,我不敢,我不敢。”甚至受三皈五戒,他一看五戒:“我做不到啊!”做不到,你只需要说你该不该做。如果该做,你做不到,那你没有能力。没有能力,为什么没有能力呢?没有愿心。为什么没有愿心呢?你没有信心。为什么没有信心呢?你没有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说,有的人你叫他,开头吸毒了,你叫他戒毒,“我不戒,我戒不了!”不戒,越不戒越到后面来,越不能戒,越糟糕。就像我们今天的烦恼一样。说:“你不要烦恼啊!”“师父,我改不掉啊!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啊!”你不愿改,你怎么改得了嘛!

  所以说,今天的修行很多人说:“哎呀,师父,我业障太重,我解决不了!”不是解决不了,而是以业障为借口,为自己不修行、不听经、不闻法、不愿意改变树立了一个标牌。“我这个业障啊,你要打,你就打业障,跟我没有关系。”所以说,修行的人,不管是出家的人,还是在家的人,他最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就是“师父,我业障深啊,我没有办法,你将就将就我吧!”上师来了,你也这样说:“哎呀,上师,我这些习气毛病非常重,我业障非常重,你将就将就我吧!”佛来,你也要佛将就你;上师来,你要上师将就你。怎么将就呢?“我要睡觉,你就等我睡觉嘛!我要烦恼,你就等我烦恼嘛!我要吃肉,你就等我吃肉嘛!”所以说,他的生活一点都不要求改变,就只要求上师:“我虽然业障深重,但是你不要抛弃我哦!”上师倒是不抛弃你,三宝倒是不抛弃你,但是你这种行为一点都不改变,是你自己抛弃自己了。

  所以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修学佛法表面上说得很好听,但是我们内心里面呢?有一种铜墙铁壁,突不破。那就是修行上的一种残痕,这个障碍你突不破。那个金刚地狱,你要把那个金刚地狱落实在自己内心里面,那就是你不愿突破它。修行上的为我,修行上的障碍。你就认为它就是一种客观的,不可改变的,你就认为它是不可逆转的。那是什么?那就是修行上的一种我执。你自己执着这种东西,不愿去破除它,你认为它是客观的,你认为它是主宰的,它不能够变化的,这就是一种我执。你认识到没有?如果说,你没有认知到这种我执,老实说,你修学的佛法没有认知这种我执,你根本没有办法破除它。像敌人,你要打敌人,你首先要认知敌人在哪里,他是干什么的,他藏什么武器,他这种武器有多大摧毁能力,我怎么样才能有效避开它这种武器,然后我怎么样从软处收拾他。对不对?你才能够把敌人消灭掉。

  今天你要打仗,敌人是谁你不了解,他藏的什么武器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你也不清楚,他的软肋在什么地方,你怎么样才能够收拾掉他,你也不清楚。一无所知,你打什么仗?这叫垮杆部队。就像那些烂牌军,打败仗的。你去打仗,保险被敌人打回来。打回来还好些了,绝大多数是战死在沙场上,自己还死不瞑目。还不知道自己怎么死掉的,我们今天就是这样的。所以说,这种修行上的障碍自己不知道。我们知道这种障碍之后,自己要发大愿心。要有一种佛慢,什么叫佛慢?“我是佛啊,我跟佛一样啊!”一定能够克服这种烦恼,这种烦恼是虚妄的。我们如如不动的法身智慧,一旦启用,这些千劫万劫里的业障一下就消灭了。你要有这种慢心。把你那种贡高我慢,不要用在人际关系当中。要对待什么?对待这种烦恼。

  那么,我们自己有这种本来如此的智慧,我们能够消灭这种执着,消灭这种烦恼。你有没有这种大无畏的心呢?有没有这种大勇猛的心呢?如果说你发了大勇猛的心,好了,从气势上你已经战胜敌人了。“两军相逢,勇者胜!”如果说气势你都战不赢他,完了,你没有自信了。两个人一打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你跨不过去。为啥呢?跨过去,你就想:“我要送命,我不敢跨过去。”为啥呢?信心没有。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没有勇气的人,能打赢吗?不能够。

  所以说,我们这种愿心,它来源于我们清净的信心。清净的信心,是对我们自信不可思议的力量,要有一种认知。对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要有认知。你要相信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一定有这种能力,佛法一定有这种能力,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定有这种能力。我们要发他的这种十二大愿。十二大愿的力量不可思议!你要相信,要了解。你不了解的话,信心从哪里产生呢?信心都没有,愿力怎么产生呢?所以说,这种本愿一个方面是讲药师琉璃光如来,因地当中所发的十二个大愿。那叫本愿。由于这种本愿督促他,他在因地当中多生累劫的修行,终于成佛了。那就是果谛上的功德。三明六通十八界,十力四无所畏。所有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无边的相好庄严,乃至四悉檀的能力,都是从他这种本愿功德当中产生的,都是从本愿当中产生的功德。你说这种本愿,它的力量是不是不可思议?

  那么你懂了这种本愿的不可思议,今天我们学习药师琉璃光的十二个大愿,你就要照着他这十二个大愿去发愿。我要学习药师琉璃光如来,你怎么发愿,我就怎么发愿。你这十二个大愿,就是我的十二个大愿。然后,我学习怎么样发愿,我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就按照你这十二个大愿去修学。依照他的十二个大愿,去修学,这就是学《药师经》。把他的十二个大愿的力量,落实在现实生活过程当中。那就是修行了。他因地当中是那样修,我今天从最初发心,我也要这样修。那就行了。所以说,将来我们也能够得到像药师如来一样的功德。所以说,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本愿功德就是十二个大愿。它的功德,就是我们《药师经》上将要给我们解说的。

  所以说,整个《药师经》,前半部分是讲他的十二个大愿。它就是讲本愿了。后面是讲,你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字有哪些威德,能够得到哪些好处,能够消除什么灾难。然后,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威神。来让你念药师咒,它又有什么好处。后面一切的一切,都是站在本愿上来所说他果谛上出现的功德。这就是本愿功德。就这样,本愿功德把《药师经》全部说完了。然后,这个本愿和功德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来自于药师,自己从小药师开始做起。然后慢慢练习,练习成一个大药师。所以,来源于什么地方?来源于碧琉璃光。那就是法身真理,人人都有,真如藏。每一个人都有。你也有,我也有。

  今天就要认识这种碧琉璃光。人人都要把自觉的智慧发生出来,人人都要学习自我对治问题。然后,落实在像药师佛那样发十二个大愿。把这十二个大愿发了之后,真真实实地不违背自己的誓言,能够按照这种誓言,落实在自己身、口、意三业。“哎,我发了愿的,一定要还愿。”对不对?那么不还愿,你发了愿不还愿,你就糟糕了。今天我的一个老师,学西医的一个老师——马老师。他就经常走昭觉寺,他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多少年前在昭觉寺发了一个大愿,假如说我以后怎么样,一定要到昭觉寺去还愿。他前几年非常不顺,然后他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事业上、家庭上、身心烦恼上都很严重,但是他就去找一个喇嘛给他看。这个喇嘛一入定一观察,哎哟,其他的他也不说了,就只说了:“你应该到昭觉寺去还愿,你许了愿还没还呢!”他一想:“是这样啊,我多少年前就许了这个愿,昭觉寺没有还愿。哦!”这一切的一切不如意、不吉祥,就是因为自己许了愿,而没有还愿所造成的。没有,每年他都要到昭觉寺来还愿。他一还愿,生活也顺了,心情也顺了,事业也顺了。你看看,这个愿力不可思议!

  看看你许了什么愿,你没有还愿呢?有的人他就许了愿了,三皈依的时候许了愿了。好,“归依佛,不皈依其他的天魔外道。”但是,下来之后他根本不还愿,皈依佛他不以佛为老师,以什么为老师呢?哪一个张拜子(瘸子)、李拜子最厉害。他就去皈依张拜子、李拜子去了。完了,你这个皈依邪魔外道,不皈依佛法。你许了愿不还愿,它肯定有许多灾难。佛法是你的老师,但是你违背了自己的老师。我们皈依法的时候,我们说:“皈依法,我们不皈依其他的外道典籍。”但是你偏偏最喜欢学那些外道。什么奇门遁甲,什么念点儿咒语就让人家爬不起来啊,怎么样去把人家的钱要挪出来呀,大挪移法能够把黄金偷出来啊。你那都是邪法,但是你就喜欢去干这些,你就是不愿意老老实实学习佛法。这不是违背自己的誓言吗?那就很糟糕。

  所以说,你生活当中该怎么努力,它也出不来。你皈依僧众以后,那就是自己的老师。要恭敬僧团,要护持僧团。但是你走进寺庙里就只想占寺庙的便宜。今天来找演法大和尚的,“演法大和尚,你给我打个招呼,让我吃饭不要钱好不好?”“大和尚你给我批个条子,我住居士林我不交钱可不可以?”完了!是叫你来护持僧团的,要你恭敬僧团的,但是你进寺庙就是想占寺庙便宜。不懂因果嘛!所以我们说“只准搬金上庙,不准扯草下山。”这个寺庙上的一点一滴,那就是事关因果,关系重大。但是我们没有这重观念,见好就拿。大和尚有点说,“哎呀,你请给我吧!”那有一点加持品,“你全部都给我背回去吧!”什么都想要,贪心。但是佛法呢?你的恭敬心在哪里呢?见了师父他也不顶礼,“师父,我来了啊!”这样,“师父,我来了啊!我们就不客气了啊!我们都是熟人了啊!”你看看,这贡高我慢表现在现实上。

  对每一个僧人你有恭敬心吗?说老实话,你有的仅仅是看不起心、轻视心。“昭觉寺我经常走了,文殊院我经常走了,宝光寺我经常走了。哎呀,不好说,不好说,不好说。”啥不好说?就是你内心出了偏差。没有恭敬心,两眼不观上座,只观过错。完了,完了,完了!内心里面有是非。所以说,你满脑子看的都是是非,你就以为这种僧团不值得恭敬。就因为你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所以说你对这些僧团一点恭敬心都没有,也不信。进来之后,“师父,我在你的床上坐坐啊!”这个地方坐坐,那个地方坐坐,“吃饭了,你去给我打饭哦!”“没钱了,我们大家一起用哦!”光想占便宜。说个老实话,今天在我们居士过程当中,这个现象还很严重。

  你不修学药师佛的十二个大愿,不了愿,不还愿,非常糟糕!所以说,你在现实生活过程当中,怎么能够得到好处呢!也许你连世间上人都不如。世间上人没有皈依三宝,他也不占三宝的便宜。那么你皈依了,你占三宝的便宜。这个时间是违背大因果的。在三宝门当中,做了这些恶事,所以你没有结果,那功德出现不了。所以说,你今天在因地上学习药师佛的十二个大愿,而且力争要把这十二个大愿落实在自己身、口、意三业过程当中。要好好地去学,要还愿,要了愿,不要违背自己的誓言。违背誓言,这就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自己对不起自己,自己堵塞了自己行善积德之门。到最后,你所修学的佛法,只要这个地方一差错了,其他地方也统统都差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只要这个方向性的一错了,以后的都会错。所以说,你要想有功德,要想成佛,要想今生今世变得更好,那就要照着药师佛的十二个大愿,好好地去修。这个是基础的修行。是万世不变的真理。那个“经”是什么?经就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经。

  所以说,今天晚上,就把这样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个经题的名字给大家说了。就这个经题,就可以把一本经的道理全部给你说完。你看看。

  好了,今天的时间到了。阿弥陀佛!

  

《药师经 讲记 三》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药师经 讲记 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