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讲记(二) 智海法师讲述
2007年4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昭觉寺大雄宝殿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尊敬的演法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是讲《药师经》第二天晚上。昨天已经把《药师经》的一种理念,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药师经》,我们昨天说了和弥陀法门、药师法门,和释迦牟尼佛,这样它是一种圆满的法门。它所对应的,也就是我们三世道当中的圆满次第。比如说《药师经》那就是对应于增上身,这样的一种法门,我们说下士道那就是修的这个法门。能够思维地狱之苦,能够明了因果关系,能够按照这种因果来把现世的事业做得很圆满。因为现世的事业做得很圆满,我们现世就可以离苦得乐,这是今生今世的利益。我们今生今世都能够做得很好了,后世的利乐呢?那也一定能够得到。所以说,把佛法落实在我们今天的当下,依照当下的断恶修善,我们也能尽未来际的受用,包括趋向于后世的安乐。
可以说,这就是《药师经》倡导人间净土,需要大家向药师佛所发的十二个大愿那样,向药师佛学习。我们发这十二个大愿心,把现实的事情做好,建设一个现实的人间净土。所以说这是药师法门。弥陀法门呢?对应于后世的安乐,乃至对应于整个菩提道上的修行,希望我们修行能够生生增进,希望我们的修行能够永远不后退。我们在长远的菩提道的修行过程当中,最怕的就是一日扑,十日懒。今天精进,几天之后我们就后退了,走三步退五步。这样的一种修行什么时间才能成功呢?所以说,我们凡夫还没有达到不退转位的时候,我们依据净土法门好好地修,就可能得到保障。释迦佛在《法华经》当中也就跟我们所说,实际上诸佛出世唯有一个大事因缘,那就是让所有的众生都要究竟成佛。我们晓《药师经》也好,晓《弥陀经》也好,到最后都是要成佛。所以说,这应该是对应于三世道的一种次第。
那么我们学习《菩提道次第》你就知道三世道的次第非常科学、非常圆满。我们把人间净土建设好以后,那么弥陀净土也能够遭遇上。《药师经》里面也可以说,你称念药师佛的名号,到最后我们就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也究竟能够成就。所以说,药师法门和弥陀法门不是相背,那是释迦佛一大佛法当中,对应于不同的根基所安定的这些法门。
所以佛陀是一个大智慧的人,因为他已经圆满征得了世出世间的一切真理。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一生、这一世才皈依释迦佛。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他呀?就因为他圆满地证到了世出世间的真理,他有能力,他有智慧。如果我们皈依一个没有觉悟真理的人,他怎么能够导引我们到达究竟的真实,究竟的圆满?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说,佛陀是大智慧的人,佛陀又是大慈悲的人,佛陀随时随地以平等心,去帮助一切可以帮助的人。所以说他对于每一个众生是不挑拣的,对于每一个众生都是慈悲的。哪怕你就是十恶不赦,对你也是慈悲的。
所以说,我们现前的众生就不要妄自菲薄。我们说:“哎呀!我这个业障深重啊!佛救不救度我呢?”你业障再深重,佛也要救度。越是业障深重的人,佛越是要救度;越是可怜的人,越是愚痴的人,佛越是要救度。这是他老人家的大慈悲心、大平等心所在。从多生累劫以至今生,他都是这样去行持,所以说我们不要顾虑。“我们自己业障很深、很重啊!释迦佛会不会救度我们啊?药师佛会不会救度我们啊?阿弥陀佛会不会救度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非常慈悲,对于众生都是平等对待,所以我们应该要相信各个佛。把我们自己的业障,一个方面依托于三宝,求三宝加被,在三宝的加被当中来消除这些业障。
我们要想求得加被,就要以恭敬心称念释迦佛的名号,称念药师佛的名号,称念弥陀佛的名号。因为这些诸佛,他们的名号不是像世间上一般人,一般人的这种名字没有多少意义,但是这些诸佛的名号,那是通过多生累劫修行而成就的。经书上说是万德庄严,由三大阿僧祗劫、无量阿僧祗劫当中修行来成就的。所以说,他们的名号是真实功德而成就的。我们以恭敬心去常念、常称这些诸佛的名号,就可以得到诸佛的慈悲摄受。佛陀更是一个善巧包容的人,对于一切众生的内在追求,他都是非常理解的。比如说,你要想求官、求名、求利。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他非常理解、非常同情。
比如说我们今天,你要发了出离心,发了菩提心,又担心自己在菩提道上修行退惰,于是释迦佛慈悲地给你设立了一个弥陀法门,来解救你,让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让你搭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一旦搭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你在整个菩提道的修行过程当中,就不至于退惰了。在西方极乐世界里面,受到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的摄受和保护,积极地修行,那你一辈子就可以成佛,一生就可以成佛。那么这是一种法门。
但是我们在修行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我们修行西方净土法门的时候,好像还有一个要求,比如说,你要厌离娑婆世界,要欣喜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对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你要想叫他厌离娑婆世界,好多人还发不起这种心。天天说得好:“各位师傅啊,各位居士啊,要发出离心哦!”出离心是啥玩意儿?不懂。搞不懂。说:“对娑婆世界要厌离,为什么要厌离呢?那个娑婆世界这么好!”所以说,我刚刚回到四川的时候,我讲《净土五经》,很多人就在跟我说:“法师,你跟那些老年人你可以讲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更好,你赶紧往生,赶紧往生,但是年轻人不能这样讲。”我说:“为什么年轻人不能这样讲呢?”他说:“年轻人他来日方长,你要是这样给他讲,他会理解为你咒他死。” “我这么年轻你就叫我往生,我离死还远着呢!”他不干。
所以说,许许多多的人修行西方极乐世界法门,为什么不成功呢?原因就是对现在世间上太贪恋了。现在那些跳舞、唱歌,花前月下、朋友三四。对不对?事业上这些,零零种种他都放不下。你要叫他放下,“你不如把我杀掉!” “我要喝酒,我要抽烟,我要干啥,我就是放不下!”所以说,你叫他修行极乐法门他很难成功。放不下,他有很多牵挂。就由于这一生、这一世他的牵挂太多,所以说念“阿弥陀佛”,他还不如念钱来得有益。你说念“阿弥陀佛”一定可以往生,“我就不求往生,我现在要求钱!”所以今天你说,今天修财神法门,能够发财,他跑得比谁都快。但是你叫他往生,他不忙,“这个要等一等,几十年以后我才往生。”
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这一类人,对现在的世俗五欲太看重,放不下。所以说,哎呀,你这个人成佛没有希望,对现世五欲太执着、太贪恋。这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说,阿弥陀佛救不了。阿弥陀佛救不了,有没有谁救你啊?有。药师佛来救你。就是专门针对你这种根基来的。你不是不愿意放下嘛,你不是喜欢去追求现世的利益嘛。金钱、名利、地位,婚姻要求美满,爱情要求和谐,事业要求成功,什么现世利益你都要抓住。这个好。在西方极乐世界,你说你放不下,修不成功,修药师法门嘛。药师法门就是教你,现世怎么样去成就这些利益。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又特别地安立了这个药师法门,把药师法门介绍给你,把药师琉璃光如来介绍给你。
药师琉璃光如来,发了十二个大愿。这十二个大愿,愿愿都是救度众生,而且就是叫你在现生今世就要成就这些利益。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他是针对每一种根性的众生,都有法门。你放得下的,我教你放得下的法门;你放不下的,我教你这种放不下的法门。放不下,就提起来嘛。怎么提呢?你要追求金钱,要追求美女,要追求帅哥,要追求汽车,要追求别墅,那都可以。只要你明因识果,知道这种道理,那就很好了。所以说,你说释迦牟尼佛善巧吗?他就太善巧了。你说释迦牟尼佛包容吗?他就太包容了。所以说,对于一切众生的内在需求,都非常理解。释迦牟尼佛就是基于这种理解和同情,所以说他总是因应于众生的追求,总是无私无我地去成就众生,去提升众生,去圆满众生。
而我们这些众生呢?就是这样被佛陀所感化着,就跟随着佛陀,一步一步走向离苦得乐的康庄大道。逐渐地,我们能够发财了;逐渐地,我们事业也能成功了;逐渐地,我们在现世事业当中,求什么得什么。不学佛的时候,好像什么都不圆满;学了佛以后,好像这个路怎么样走怎么样通顺。为啥呢?因为你找对路头了。所以说,这些都是三宝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我们就是被佛陀这种宽广的一种心胸,善巧的一种度化,还有他智慧的一种方法,慈悲的一种心肠,我们就是被他这些所感化着。一步一步跟随他老人家,来认识无常,来认识世间是苦,来认识因果法门,来根据善恶因果来成就我们这一生、这一世的所作所犯。你看看,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安立不同的法门。
而我们今天,学学学地,学到一边去了。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那些现世上放不下的人,怎么办呢?放不下你就受苦吧!能不能这样干呢?这也不能。你放不下,有放不下的一种方法;你放得下,有放得下的一种方法。不管你什么样的根基,都能够得到佛、法、僧三宝的救度。所以说,你要知道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宽广的心胸。我们现在学法的人,也要有这种宽广的心胸。你喜欢学密法,来,来,来,来,来,灌顶、念诵,然后好好修。你不喜欢修学密法,你喜欢修禅宗?哎呀!好好好!修禅宗。来参禅、打坐、参话头。你说密宗、禅宗我都不喜欢,那干什么呢?我喜欢念佛,那你就念吧!念谁呢?念阿弥陀佛。好!念阿弥陀佛,信、愿、行,好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早日成佛。成了佛不是一样了嘛,也就是一样的了。
他说我不喜欢念“阿弥陀佛”,你喜欢念啥?“药师琉璃光如来”。都对!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现在事业上你也可以成功。依据这种,现世事业越走越…
《药师经 讲记 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